《造城时代的爱情》是一本由姜竹青著作,群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页数:2014-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造城时代的爱情》读后感(一):惊心动魄,直指未来荒芜
看之初实在没想到会这么精彩,第一页就把我吸引住了,借用电影中的一句话,全书几乎无尿点。
其实对这样的题材我并不感冒,到处盖房,中华大地到底有多少鬼城,于我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小说的深刻意义我也不会深究,我喜欢它,是因为在这部小说里,我看到了我梦想中的男人和女人正常的对话。
中国的电影、电视剧里充斥着所谓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女人对自我、对男人的要求简单得可怜。小说里的主人公苏晓沐是个理想主义者,她的思想,她的追求,完全独立于男人存在,不是像有些电影电视里那样,哪个女人离了特定男人就活不了了(当然也有男人离不了女人的情况),关键是最终也看不明白那个女人(或男人)到底有啥值得他人要死要活的。
苏晓沐画自己的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冷眼旁观芸芸众生。她才华出众,颇有成就,这样的智慧也使得这个女人身上充满独立的个性,虽然她外表温柔,但思想却很强硬,她只需要用自己的思考去解读世界而不会受任何人的左右。
这是我向往的女性的境界。男主人公也是因为欣赏她的才华而爱上她,这是一种心灵上的扎实的吸引,而非充斥在我们周围的那些俗不可耐的桥段。
小说背景宏大,构思精巧,把刑事案和土地纠纷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作者对小说架构的高水平驾驭能力。
我很喜欢作者对海的描写,尤其是在海里救师兄那一段。太美太有画面感了。对大海的向往和热爱,也算一种嗜好吧。
《造城时代的爱情》读后感(二):我们不愿像一团死鱼,被搁浅在盛极而衰的城市
虽然《造城时代的爱情》这部小说是以悬疑,商战,爱情等元素为主题的一部商业小说,采用了电影的节奏从始至终都环环紧扣非常好看,我仍然试图把它归结为一部严肃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这部作品的背景是这些年来一直很敏感的话题,土地,强拆。
主人公徐曦朗是亿劢集团的高管,为了集团的加速扩张来竞标云河市的一块战略要地。他像其他商人一样聪明狡诈在商言商,对贪官的淫威黑暗,对竞争对手的不择手段早有准备,对竞地的各种暗箱操作也谙熟于心,从一开始就小心谨慎时时戒备,但从一踏上云河的土地,离奇恐怖的事件还是一个接一个发生。
在竞标过程中,他亲眼目睹了由征地、抢地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虽然他对弱势群体有强烈的同情,虽然他最终选择了去争取有限的公正,但他发现,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还会有前仆后继的贪婪巨口去铤而走险,而我们的国土所面临的流失、污染、枯竭的危机几乎已经无法遏制。
在我们的国土上,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以城市发展的名义展开的暴力拆迁事件,死者伤者我们已经听得无数,明明是公民权力被凶残践踏,事件却荒谬地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发生,已经让我们由最初的愤怒变成迟钝的无奈。
这本小说提出的正是这样一个尖锐问题,当有人利用手中的公权力肆意践踏剥脱他人的权而法律又不能迅速提供保护和帮助时,人们应该怎么做?当正义被利益和强权弱智化到无视的程度,作为一个弱势的人,应该如何寻求公正,如何保护自己?
暴力拆迁只是一个窗口,真正的根源是席卷全国的土地财政。这部小说深入探讨了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所有人的命运。官员、商人、被强拆的所谓刁民们,这些人的命运都被土地财政的巨大利益穿起。少数人代表地方,地方政府绑架中央,利益链条盘根错节。即使有同情和良心,为了生存许多人还是扭曲和违背了自己。
强拆不只是房屋,还有强权暴力对人性的践踏。正因如此,我认为这是一部现实思考与批判并重的小说,它的意义在于,没有歌功颂德,没有粉饰太平,它只关心人的处境和生活,还有关于寻求正义痛心疾首的论证与思考。作者告诉我们,如果没有维护公平与正义的有效手段,我们都有沦为弱者的可能性。
在这个全民娱乐的时代,作者选择这样一个沉重的主题来思考未来并大声疾呼,有着重大意义和强烈的责任感。
如果有一天,风不再吹动村庄和旷野,不再有新鲜的空气让人产生幻想,不再有肥沃的土地体现生机,我们真的会搁浅在水泥的城市中,无法呼吸。
《造城时代的爱情》读后感(三):这是一本揭露社会现状窘态的真实写照
我们的社会需要发展,但我们还是依赖着我们这个生存环境。
这本书不仅仅讲的是造城时代,更揭示了造城给我们带来的矛盾。
节选文字:
1、车灯晃了一眼断壁残垣中灰败的人们,扭头开上公路,又照亮李梁河水细碎的波光。任何一点晃动都让牟立新痛不欲生,在昏迷之前,他想起小时候挖蚁洞的情形,翻开泥土一直向下,拨开蚁道,成群蚂蚁慌不择路拥挤攀动,几只蓦地飞起在洞口盘旋,惊惧地扇动白亮透明的翅膀,在阳光下四散奔逃无处遁行。…
2、苏晓沐的目光有些讶异地停留在我脸上,判断我话里是否有其它隐含之意,她把手微微举起,对着阳光转动说,你来看,琥珀金,黄金,翡翠绿,淡青,…只有有生命、有细胞质才能产生这些光泽…
那些色彩在她阳光白皙的手指上流动,虽然我不确定她手上的草叶是否仍有生命,虽然我认为钻石也是自然界的一种产物,也有生命,也一样产生美丽的折射,但我知道,她说的生命感,与我想的华贵,还是有些不同的。我没有时间整理这不同到底来自于哪,是我和她的认知差异,还是这世界丰富的本来面目,但我知道,这女的绝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柔软,她对世界早已形成执拗的认知。…
《造城时代的爱情》读后感(四):简单写写
小说读完,谈谈感想,很难得自己久违了这样的心情。
看大家评论,能看得出,有业内人推荐的高大上,也有真心的共鸣。其中两篇评论读来感念至深,只因与我相似,我们都看到作者关于女性的立场觉悟。
造城小说智商很高,两条主线巧妙,书里的女性参与从开篇就进入悬案,我读了开头和结尾后果断放下,当时心境很怕这样累人的阅读。
在未看全篇之前,结尾变得一篇散文,在城市的雨季里,看到窗玻璃上的雨水倾泻,我发现自己无奈爱上作者些许钢硬却极为优美的文字,我常想,既然优美,何苦写得那样疲累,女人难道不应是纯粹、安宁与优美的生物吗?
苏晓沐是纯粹安宁优美的,她的内在,却是更宝贵的并不依赖这个世界由男人主导建立并维护的普遍价值观的智慧。
由始至终,她都是独特的,她对生活的权衡,她个人创依的乐趣,博得的声名,都不会以他人存在而存在。
女人容易满足于外在,容易由表面的满足而忽略内心,这个世界表面风光暗地焦灼的女人比比皆是,渊源来自对男性的依赖。
作者小说里并无关于女人权利与地位的赘述,我想只因作者已经自然而然把女性放在与男性同等的天平之上。
只有思考的高度完全超越现实的禁锢,才会写出这样精彩与平等的观点。
意外发现作者另两本小说《盛夏扑面》和《盛夏来袭》,看后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