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是一本由(日) 中野京子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读后感(一):说画的人们——评《小顾聊绘画》、《名画之谜》
究竟是优秀的作品引导人们的文化价值取向,还是社会的文化需求催生出应景的文艺作品呢?这或许和蛋与鸡的先后一样不太好回答。而引起我对这个问题思考的,就是今天要谈的两本书。
起先,《小顾聊绘画》是得一位书友之慷慨,新书赠予我。于是,这一类我称之为艺普(艺术普及)读物的书从此进入了视线。后又在书店发现《如何看一幅画》、《神在人间的时光》,直至一本《名画之谜》送至手中,才觉得此类西方美术鉴赏书籍最近着实出了不少。再仔细看,竟全部是中信社出版。早以为同类型的书扎堆出不同寻常,既然出自一家,当作文化现象来看就难免牵强。可陈丹青的艺术赏析节目《局部》最近又在优土上线,加上这个,似乎还是佐证了美术欣赏的市场需求越发的强大了。
不记得从何时,中国已不提什么“第三世界国家”的说辞。政治原因不讲,近十年的经济发展好像也让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怎么好意思继续自诩为丐帮帮主了。俗话说“饱暖思淫欲”,老百姓吃饱了饭,总要找点事情来做的。对西方绘画艺术的兴趣,或许和广场舞、《中国好声音》一样,成为国人的新消遣了。
这么说,好像是市场需求在孕育文化产品了。不过中信社如此的不遗余力,又好像是在做推手。反正,不负责任的讲,被矛盾理论弄糊涂的我在这个问题上不明觉厉就对了。
抛去这些有的没的,说回这几本书。本来《神在人间的时光》也是国人所著,也有买,或可以拿来与《小》、《名》一起说道说道。但因为还没拆封-_-|||,后两本好像也蛮有可比性的,就先说这两本好了。
《名画之谜》是一本开本很小的书,拿在手中却有厚重感。纸张用料扎实,应该是铜版纸。文字,排版佳、印刷清晰。只说文字,是因为作为一本讲绘画的书,画的呈现实在不敢恭维——一是文字和画作过于分离。每一节上来开始吊你胃口,翻了几页仍不见本尊登场,耐着性子读完了文字,图画在后面姗姗来迟,此时已没有了刚才配着文字想好好看看画作的兴致,刚刚文字说了些什么又多半不太记得了……剩下的大概是亡羊补牢的感觉。一节一节,皆是如此,不免有点厌烦。如果对照着来回翻看又是麻烦得不行……此一题也是不好解,画就一副,文字却多,放在哪里都是问题,只能将就好了;再则作为艺术鉴赏书,准确还原作品原貌是一切欣赏之基本。现实是:所有图片的最暗部都呈现焦糊状,完全无法看清其中细节。真是书如其名,充满着一个个未解之谜,隐匿于各处,有点煞风景;三是在画作相邻页会对其中的局部细节截图进行说明。问题是,既然要“解谜”,就应该将所述部分放大到让读者看得够清楚才好。本书编辑不知吃错了什么药,不仅不给局部大图,有时甚至将局部图缩得不能再小,无法细见。却留出大片空白,配以有图案的黄色底纹,那些局部小图在上面仿佛一个个天窗。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突出设计感么?无法可想……
《小顾聊绘画》的装帧采用了并不常见的裸书脊。这样设计似乎不是如一些书哗众取宠来的——大量图片采用跨页排版,如果上了背胶,书不能完全翻开,自然影响阅读。如此则邻页衔接完美,平摊开来,一览无遗。开本则比《名》略大,用纸没有后者好,是稍薄一些的磨砂彩纸。大概因为叙述风格上的随意,加之引用了大量的图片,排版上并不拘束,版面形式非常丰富。阅读中不时给人以新鲜感,些许附加的愉悦。本书也是“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承印。也就是说,印得也不怎么样,简直更为过。图画暗部无任何细节可言,完全印糊,加上那触感亦不是太好的纸张,观感可以说极差。一副《夜巡》真的是“夜”巡,看得你直想流泪……本人手中这本是一版一刷,不知改版后的1、2册合售版在这方面有无改进。与《名》不同的,在细节呈现上,本书均给出了非常清晰的局部放大。对于画作欣赏有相当帮助。凸显了《名》在排版上的脑残。
刚读《名画之谜》,会觉得被书名骗了——哪里有什么“谜”,不过是借画来讲讲神话故事罢了。还是其杂志连载时的专栏名《通过绘画读神话》来得贴切嘛~编辑又在哗众取宠吸引眼球了吧blabla……可一直读下去,就会慢慢感叹于一幅看似简单的作品,其包含的信息量也是够惊人的。为了充实主题,画家会利用一切可用之元素。一些特殊的细节所表达的深意,如果没有明白人告知,像我这样的小白,真的就要当热闹来看了。既然如此,说是在“解谜”,也不算过分吧!还是之前所说,要说《名》是在带你看画,其实还是借画说希腊神话故事更多一些。一般都是从画中人物的身世说起,连带着背景也交代的差不多了,就把画作表现的场景故事给你娓娓道来。有时候也会借题发挥一下,讲讲类似的日本神话或作者借画产生的一些其他联想。基本就是这么个套路。而对于画作本身,作者几乎不提及技法,对画家介绍也仅是一笔带过,着墨最多的应该是人物解析和构图。总体来说,以画为引,本书提供的方方面面信息不可谓不丰富,语言不可谓不平实,也许是因为叙事有点日式极尽周到的表达的原因,不免有“吁叨”的感觉。明明是非常有趣又涨姿势的文字,但读起来似乎也不轻松。再有就是,本书编辑把一些和书相关却又不适合放在正本里的信息集结成了一个几页的小册子。我觉得这种形式非常好,可以让读者从侧面增进对书的了解,而且还可以当书签用^_^
相比之下,《小顾聊绘画》则又是另外一种小白观画指南了。顾爷在微博上会火,也是因为诙谐幽默间,就把看来高冷的西方绘画艺术给你三两下叨逼个差不多。虽然离系统全面还差得很远,但我等图的不就是个略知一二,好在他人面前显得逼格高一点么?顾爷聊的内容和中野阿姨完全不同,侧重点还是在画家身上。以画家为圆心,侃完了他们奇葩/不奇葩的人生,就开始辐射他们著名的作品。风格特点、技法、构图、亮点……应该知道的东西基本都会说一说。反正顾爷的叙事简洁流畅、调侃味儿十足,读起来轻松易接受就酱紫而已。涉及的作品也从古典时期、巴洛克、近现代blabla,不一而足。风格迥异的名作掺杂在一起,读起来不枯燥。相对的,《名》则因为“希腊神话篇”的主题,多为古典主义作品,主人公基本都是近乎全裸的男女。肉体我也是喜欢的,可关键部位打了马赛克的,看多了也没啥意思。不过说句题外话,让·里奥·杰洛姆的《皮格马利翁和加拉泰亚》中雕像的背影身材简直太棒了!不自觉的盯着看了好久^_^果然还是近代画家的作品比较符合我的审美。
你坐着说,我就站着说;你谈希腊神的八卦,我就爆名家的料。驴子、马都拉上来PK了,喜欢谁的就围坐在摊子下听他讲好了。只愿这样说画的人更多一点,我们的姿势才会慢慢涨起来啊~
《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读后感(二):如何读懂一副画——《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
“人分为2种。希腊人和羡慕希腊人的人。”即使现在的希腊每次出现在世界的面前就是破产,但是希腊人他们的生活依然非常舒服和文化,这是去希腊留学的学生说的。希腊作为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在哲学和艺术等等方面都是奠定了欧洲文化发展的基础的,但时至今日,希腊是退步,可能是他们的祖先给他们太多的福利了,让他们喜欢坐享其成了。其实我们羡慕的希腊人,是古代的,而不是现在的。我们现在羡慕的是美国人,因为美国此时的文化和经济都是非常发达。
《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这部书是日本艺术作家中野京子的作品,我本人对于画画的欣赏一直停留在看着觉得画得好逼真,好厉害的程度上,不懂得怎样深入地欣赏。刚好这本书对于名画的欣赏是有其方法和角度的,中野京子精选了24幅以希腊罗马神话故事为题材而作的艺术作品,从画作的创作背景和画家的简介,加上画作背后的希腊罗马神话故事来叙述,有自己的见解,而且娓娓道来,真的很喜欢。读完这部我就想买多几本象《小顾聊绘画》《如何看一幅画》等相关鉴赏画画的书籍来看,补充下自己这方面的空白。中野京子在鉴赏的时候会拿出三幅不同艺术家对于同一个神话故事题材的不同画作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学习到的技巧。以名画为依托,用诙谐的语言解读希腊神话,她身为日本人,当然她的无意识之中便会把日本文化投射到这些画作中去。
世人如此爱艺术品,而且把画作保存下来,如今的拍卖价格都是天价,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问题,也许这就是我们生活的意义,我们喜欢创作,喜好想象。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画画技巧,如写实、抽象、达达主义等等,但我们对审美一直有着共同的无意识,我们就是喜好这些古老的画作,喜欢这些遥远的故事,人类的美好寄托在过去的美好的回忆和对未来的美好的憧憬中,当然,这些对过去和未来的忆想都使得我们现在过得非常幸福和美好!
y江焕明
《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读后感(三):很好的一本书
其实我不懂得欣赏名画,这类型的书也是第一次看,对作者也不了解。但是我深深地爱上了这本书,真的太有趣太有意思了。就算是像我这样的小白也完全不会造成阅读障碍,还能学到好多知识,下一步,我想看看希腊神话了,也想要看看其他名画如何欣赏。
首先,说说书本印刷和排版。书本的纸质很好,像时尚杂志的那种铜版纸,但是感觉比杂志的纸张要厚,具体是什么纸质我就不懂了,但是质量很好。而且书本是彩色的。每幅名画都有全图及局部的介绍。每一篇文章就是一幅名画、一个希腊神话。而且,每篇文章的开头,就有所要讲的名画的小图,可以让读者先有一个简单的印象,我觉得这个也是该书的精妙之处。
接着,作者的文字真的很风趣幽默,虽然带着些个人的感情色彩但是并不防碍阅读,并且结合了一些日本、现在在发生的事情,有点旁征博引的感觉,而译者也带了自己的私货,结合了下国内的一些热点事情,果然接地气啊。
最后,我真的很喜欢这本书。可能对于熟知如何鉴赏名画熟知希腊神话的读者,会觉得不怎么样,但是对于我来说就很合适。以前看达利画展的时候,被他的色彩、颜色的层次感震撼了,深深地爱上了油画,当时买了关于他的画的介绍及个人谈话记录才知道,原来他的画要这样理解,要知道他画的蚂蚁他画的女人等等代表了什么。而现在读这本书,也知道了这些名画,虽然有些是根据当时的统治者或者权贵的喜好进行创作,但是如果你不了解希腊神话你也就不懂得这些创作的深意。
希望喜欢名画喜欢希腊神话的读者,也会喜欢这本书,我会好好珍藏着,时不时拿出来翻翻,相信我以后也有自己对名画欣赏的看法,能够向身边的人进行讲解或者教会我的小孩如何欣赏,也了解更多的神话故事。
提起绘画我都能说出几部名画,也能说出一些著名画家及其代表作。甚至还能说出某一名画的历史背景及艺术表现手法。但对于非专业的我们来说,也都是从某某书上看来的。可见一本深入人心的艺术书籍,对于艺术的普及是多么的重要。
这本书我是先看内容之后,一下就被吸引住了。看完宙斯篇之后,才仔细看了作者简介。原来是主修西方文化史的。之前看了一本关于八卦的艺术书籍,里面的情色史多了些,但画面很美。收到这本之后我觉得与这本书的风格还是有很多相像之处的。语言都是诙谐幽默,但本书应该是意译的,与当今时代很接近,语言风格也适合当下,甚至是热门流行的语句都用上了,很有生活。我看了一半之后翻出另一本关于绘画的书籍,去年买的一直没空看。今天要和本书对比一下才翻看。去年某书那么火,以为会很严谨,知识点很多呢。可惜一对比之后,才知道专业和跑龙套的区别。同样的一个出版社的,价值差很多。国人怎么就没有这么既专业又贴近民众的艺术普及性读物呢?
这本书一看就是专业人士出品的。虽然我对艺术七窍通了六窍,但还是能看出好坏的。这本书相对于别的绘画书籍来说,更专业、艺术氛围更浓。关于伦勃朗的名画《达娜厄》的受损及修复,书中都有阐述。而看别的书,解读的是“太含蓄,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难道应该是出书的人的初衷?真是不是谁都可以出书的,别为了名利将自己更多的弱点展露无遗,只能更暴露自己的无知。既然标榜是给民众普及艺术史的,那就顺便查一查专业书籍,做得专业一点不是更好吗?
本书是希腊神话篇,从宙斯开讲,还有维纳斯篇、阿波罗篇和诸神篇。一起看关于希腊神话的书籍,就是宙斯无处不在,到处开枝散叶。而作者和译者的表达更是诙谐幽默,但绝不粗俗,文字高雅,内容丰富。对书中的每一幅画都有细节剖析。尤其是对于非专业人士常常忽略的细节问题,都有讲解。这样才能对于我这种到处跑龙套、对各领域的知识都感兴趣却一知半解的人来说,这种书就是增进艺术修养的科普读物。艺术这东西天赋占了很大部分,但既然没有天赋也不勤奋,只能靠科普读物来提升一下自己的层次了。仿佛看了艺术书籍,自己也变得艺术起来了。这对于没有追求的我来说也就足够了。
(待续)
《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读后感(五):两个中野老师脑残粉的对白
作为编辑,对每一位在可以免费获得大量信息的时代,还选择购买纸质书的朋友,我都心存感激。
而对于那些在茫茫书海中挑中本书,对没有什么实用性的艺术依然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了解的朋友,我实在是只能做出orz的姿势、在内心深处为你点上一万两千个“赞”并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中野老师的书不要让你失望~
接下来你将看到的是编辑和译者之间的一段对话,希望能在阅读之前帮您多了解一些有关这位作者和这部作品的信息(其实是因为编辑和译者真的都好喜欢中野老师的作品,希望尽可能把她的好都展现给你~~)。
脑残粉模式开始………………………………………………
编辑:在做选题资料时,我也是先在网上看到鱼头的翻译,才最终认定了这位作者。你能想象我当时在某不知名的动漫fun网站上读到翻译时的心情吗?我心想这得多么深沉的爱才能在cosplay与新番信息之间插播一段艺术故事啊,真是惊到我了……所以鱼头算是中野老师的脑残粉吗?
鱼头:当然是脑残粉!绝对的!说个小桥段来证明我对老师的爱吧:像我这样懒惰到骨子里的人为了找老师的新作,在高速出差的间隙还背着行李跑到新宿某家书店寻找,一口气爬了7楼(居然没有直达电梯!)我也真是醉了……关于美术我说到底是个门外汉,虽然一直很有兴趣但看到那些专业名词满天飞的美术书籍久觉得头痛,如今能够获得“办公室审美小天后”的美名(自己封的),99%的功劳和知识都来自于中野老师的作品。
编辑:那最后买到书了吗?到底是什么书啊,这么跋山涉水也要买(多希望是名画之谜系列啊)?
鱼头:那栋楼年代挺老的,电梯没有直达,每层电梯的位置还不一样,简直堪称迷宫,所以我就直接放弃改为爬楼梯了。我当时买的的确是《名画之谜》的第三卷阴谋历史篇,还有一本中野老师的新书《名画中的男性时尚》。
编辑: 嚯!还真是《名画之谜》系列的书啊(没白期待)!真羡慕你能直接读到老师的原作啊,鱼头你原来学的是日语专业吗?你说自己完全是美术门外汉,可是看翻译的稿子完全看不出来(对艺术家、作品名、博物馆藏地的翻译绝大多数都相当精准,真是编辑的新世纪福音战士啊!),是因为这些年受到中野老师的洗礼,所以了解了不少内容吗?还是在翻译过程中找了大量的资料?
鱼头: 哎呀~不好这么夸我的(捂脸)。我的确是日语专业出身,从日本回来后做过日语老师,现在还在公司兼同声传译,所以对日语翻译的把握力还是挺有自信的。关于中野老师的作品,自己随便翻翻的时候倒不觉得,真的翻译起来才发现自身知识匮乏到极点,在这一点上我要诚挚感谢维基百科。同时在翻译期间我还找了不少画家及相关历史人物的传记电影来看,这对理解画家本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很有好处哦!(当然也必须做好没时间睡觉的准备……)
编辑: 查找这些专业信息,你觉得是对你来说是最难的吗?因为从你的译稿来看,感觉整个语言表达非常连贯一气呵成,好像你天生就知道她的中文是什么样子。我相信这当然是译者的真正实力所致,不过我也很好奇,中野老师的日文版本是不是也是这么一气呵成,语言精妙让你看了之后文思泉涌呢?因为我之前看过有些外版书,可能作者本人的写作就很晦涩深奥。
鱼头:中野老师的妙处就在于她本身的文字就非常浅显,而且充满了各种现代人特有的犀利吐槽,而真正读下去就会发现那些插科打诨的背后是强大的知识储存量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简直就是一杯让人回味无穷的甘醇好酒呢!其实在翻译中对我挑战最大的就是必须去找一些很冷门的资料吧,有一次为了查一个地名我还翻墙去一个日本老太太的博客(没错,是博客)看了她长达半个月的罗马游记,最后从日语译名查到意大利语名再找到对应英语的地名,最后自己脑洞一开翻译了一下,这个过程所花的时间可能比翻译整个章节都要久。
编辑: 好敬业的精神…… (谢谢你鱼头!orz)你还记得第一次发现中野老师时的情形吗?在书店吗?还是在动漫展上(开玩笑的~)
鱼头:其实第一次了解到中野老师的书是在电视节目上。那年我还是个爱逛书店的穷留学生,某天在家索索无事看电视时发现某新闻节目介绍最近出了不少有趣的历史书,中间一个镜头扫过了中野老师的《危险的世界史》,于是想来想去果然索索无事的我就到附近的书店溜达了一圈(不是那间没电梯的),完成了与中野老师的邂逅~热爱哈布斯堡王朝和黑暗中世纪的老师果然是我的女神啊!
编辑:当时读《危险的世界史》是什么感觉?是不是特别惊喜(这套书我们也拿到了版权,之后也会陆续出版)?鱼头似乎热爱历史啊,一定读过不少相关的书,能不能谈谈中野老师和其他作家相比最突出的风格是什么呢?
鱼头:其实看过几部中野老师的书就能感觉到她对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特别钟爱,尤其是法国末代皇后玛丽·安特瓦内特(关于她的一幅素描正是中野老师提笔写书的原点)和我们熟知的茜茜公主——奥地利皇后伊丽莎白·欧根妮。《危险的世界史》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作家将玛丽皇后的生日设定为时间基点,一切前因后果都围绕着这位绝代艳后展开,视角非常独特。
编辑:读中野老师的艺术文章,发现里面其实也加入了相当多的历史事实,作为通览老师作品的粉丝,能不能向读者朋友们介绍一下艺术系列的历史与历史系列的历史相比有哪些异同点呢?特别是以目前这套《名画之谜》系列来说,你觉得最吸引你的特色是什么呢?
鱼头:从我个人来看可能中野老师的历史类作品比较随性,更多地会将她自己感兴趣地东西介绍给读者。关于艺术相关的作品老师总是以一幅画为主题展开,这套《名画之谜》堪称集大成之作,老师将她在数年间在杂志上的艺术专栏整理成希腊罗马神话篇/圣经篇/阴谋历史篇三卷,可以说大致涵盖了古往今来西方美术界最钟爱的绘画主题。除了美术本身,看完这三本书后妈妈简直不用担心我的历史成绩了呢!我在翻译的时候就想,如果高中的历史课本能有中野老师一半有趣,那我的文科成绩一定能再上一个台阶吧!
编辑:希望等到中野老师的系列出版完全之后,读者朋友们都能够从中感受到中野老师作品的精妙之处吧,另外,鱼头你有亲眼见过中野老师吗??她是早大的老师吧,有机会去听过她的课程吗?
鱼头:很可惜没见过呢,不过从照片上看中野老师是位非常有气质的美人。我当年在日本关西读书,早稻田大学可不是我等学渣可以轻易涉足的地方呢,希望有机会可以当面见一见中野女神(怎么办,光想想就好激动)
编辑:最后向那些不太了解中野老师的读者,向那些和你一样对艺术感兴趣但是苦于读相关书籍读者推荐一下中野老师和她的作品吧~
鱼头:中野老师是日本著名学府早稻田大学的讲师,也是一位活跃在电视、杂志上的著名美术评论家,现在在日本也是相当有人气的推广美术知识的先锋人物。中野老师作品的最大特色可能就是自带吐槽功能吧,而且老师不会无端堆砌一些听不懂的专业名词,对我们这些菜鸟非常亲切。此外能在会心一笑之后真正学到东西我想也是中野老师的魅力所在,除了美术知识,历史、心理学、民俗学、电影、戏剧、文学……甚至还有恋爱八卦,是居家旅行提升逼格的必备良书!
《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读后感(六):趣味横生的名画背后故事
说起艺术两个字,总觉得太高深,这一领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涉及并玩得开的。所以对于欣赏艺术作品,我常常不敢有太多的想法。
近些年关于绘画作品越炒越热,特别是关于绘画作品的解读层出不穷,但真正具有真材实料,又能吸引人的作品却寥寥无几。总的来说,都是博人眼球的比较多。
而发现《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这本小书,真的可以用惊喜来形容。第一次见到有作者使用这样的风格来写希腊神话故事,风趣幽默自不用说,现代的语言调性一下子就抓住了人的阅读兴趣,作者的语言叙述能力非常强,时常开启吐槽模式,但吐槽的方式并不恶俗。通篇读下来就能发现,作者太聪明了,她知道读者最喜欢什么内容,所以她展现出来的都是最有特色的部分。
再者是本书的翻译,在书中的小册子里了解到,本书的翻译是原作者的“脑残粉”,因此她对作者的文字风格吃的很透彻。在翻译的时候,能够保留作者的那种原汁原味,像语言的调性,吐槽式的精髓,都展示的淋漓尽致。
讲实话,我对希腊神话故事的认知,还是停留在课本上面的比较多,另外也有从《木心回忆录》上看过零碎的几章。本书的希腊神话故事有不少真是颠覆了从前的认知,常常会有让人捧腹大笑和深感意外的事情跳出来,特别是希腊的男神和女神们的爱情故事,也让我刮目相看。
在解读名画作品时,作者很善于从细节处中着手分析,她的眼光非常的敏锐和独特。几乎在每一副名画上,她都点出了常人难以发现的细节,再加上她丰富博学的知识量,把看似毫无关联而又无比零碎的东西很好的串联起来,让你不得不拍案叫绝。我想私下的作者,应该是个非同一般的八卦高手吧。
本书共分为四个小节,前三个小节着重写了宙斯、维纳斯、阿波罗的故事,第四小节是对其他希腊诸神展开的故事描述。通过作者的视角,能看到一个个更加清晰和立体的希腊诸神,特别是对于宙斯和维纳斯这两位,从惊喜到惊讶一路伴随。最重要的是,能把关于整个希腊神话的名画阅览一遍,从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创作时期,不同的创作者,真是十足的过瘾。
当合上书的那一刻,我变得跟翻译一样,已经成了作者中野京子的“脑残粉”。
文/颜先生
《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读后感(七):藏在名画背后的故事
一幅幅精美的名画放在你的面前时,你会欣赏吗?他们都是谁,他们有怎样的故事呢?原来没有仔细看过希腊故事,但是因为《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让我更多地认识他们。
作者中野京子,专攻德国文学、西方文化史。本书是艺术与文化的结合,在欣赏“美”的同时,更多了解希腊神话故事。而且,又将教会怎么去欣赏一幅美画。本书分为四章,宙斯篇、维纳斯篇、阿波罗篇以及诸神篇,而故事也围绕着他们。
书中选用的每一幅画都有细致地解析,来教会我们该怎么欣赏一幅画。例如在画《曾是潘多拉的夏娃》中,也许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美女卧在床头,再没有别的可以欣赏。可是当你按照书中解析你可以看到她手持苹果树枝,倚靠的是骷髅,左手缠绕着蛇,手掌遮盖的是茶壶,而脚趾看起来是畸形的。整体画面被中央的粗壮树木一分为二。右侧代表着异教世界的蛮荒大自然,左侧则代表着因基督教的传教而建立的文明世界。这只是一幅简简单单的画,没有太多的事物,却在作者的指引和观看下带来了无穷的魅力。如果你曾经看过画,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我怎么看不出画的精髓”,会不会很遗憾。也许这也是本书给读者未来欣赏画一种指引和暗示。
故事中,突出了希腊神话里爱的味道,宙斯的多情,维纳斯的爱欲,阿波罗的双面恋等等。让我有深刻印象是阿波罗和雅辛托斯的爱情。书中在描绘他们的爱情时用了两幅画,同时显示了雅辛托斯的死亡。相比提埃坡罗“多色彩”的雅辛托斯之死,让•布洛克的雅辛托斯之死更加简洁,画面中只有他和阿波罗两个人,阿波罗抱着死了的雅辛托斯,闭着眼睛,让我看出他无限的悲伤。雅辛托斯真的是不折不扣的美男子,画中的他让人嫉妒。看到这幅画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那年的电影《断背山》,爱情是不分性别的,无论是男还是女,当爱情到来时都是不能阻挡,那种就叫情不自禁吧。原来还对爱情的性别有点歧视,但是看过电影和阿波罗的爱情,我完全理解了他们的心情,尊重他们的存在。
在精美艺术的画中,我读完了这本书,同时我也了解更多希腊故事,认识了拥有强力的神……
《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读后感(八):在入门的道路上走的更远一些
我是个艺术爱好者,看了一些入门书籍如《小顾聊绘画》《如何看一幅画》《八卦艺术史》,与这些书相比,本书就像是他们的汇总和升华。这些绝不是我的恭维,而是身为读完这本书就变成中野京子的脑残粉的告白~~~~
看完《小顾》轻松愉快的你对艺术史上的大咖都有了个了解,但是太浅,所以去看了《如何》结果发现内容丰富,要思考的太多,看点八卦放松下吧,又去看了《八卦》,艺术史上的著名八卦都扫了个遍,漫篇的吐槽看的也爽,可是好像还是差一点啊。差的就是整合,和一点点对你的点拨,而这些,《名画之谜》做到了。
以希腊神话为蓝本,中野京子主要以宙斯、维纳斯、阿波罗以及其他诸神四个部分来介绍画作。作为入门书籍,她没有讲太多一些专业绘画的术语和构图技法,但也没有泛泛而谈,她结合了现实生活和文学艺术,来讲解这些画。同时伴有八卦和吐槽,让你读起来也不枯燥。最重要的是,她能从这些画中走出来,带我们走入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去思考,画作流传百年,故事流传千年,但是生活很多时候却没有那么多变化,我们通过这些画作,看到了古人,也看到了我们自己。
第一篇讲宙斯,其实整个希腊神话就是宙斯与他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儿子女儿以及情人的二三事。宙斯睡天睡地睡人间,大概他的使命就是要向蒲公英一样,在大地洒满自己的种子。而且宙斯还爱玩Cosplay,变成其他人已经不能满足他了,他还要变成鹅,甚至变成雨
去和他看上的人去欢好,不禁感叹,宙斯你们神真会玩。
有意思的是中野京子在“全是女人的错?”里的吐槽,无论是潘多拉还是小女孩亦或是夏娃,所有的错都是她们的,“是啊,是啊,反正全是女人不好。”那种怪我咯的画面感简直生动的不行。
第二篇讲维纳斯,爱与美的女神(其实是爱欲与美的女神),自然需要多多的爱,总之就是只要爱上这位女神,你的头顶就是一片草原啦~
但是爱神嘛,还是要当当红娘的,帮你把雕塑变活呀,帮你得到最美的女人啊,帮你追女孩子啊,我觉得御宅族应该拜拜这位女神,万一家里的手办都复活了,想想不也是挺激动的吗?
说到爱情,中野京子在“结合的欲望”里,讲到男女之间的爱情,让我觉得很值得思考,男人喜爱女人却也惧怕女人,“害怕被女人的爱牢牢钳制、无法呼吸。”在自由和爱情之间是不是也要留点缝隙呢?
第三篇说的是阿波罗,大帅哥一枚,所以自然帅哥也要和帅哥在一起,第一个故事讲的就是阿波罗和雅辛托斯的爱情凋零。是的,在古希腊神话里,男人和男人在一起居然没有任何问题,古人的思想有时要比现代还要开放些,而且故事还被画了出来,不知道订这些画的人,是不是也是寄托自己的感情呢。
这篇里我感受最深的是中野京子的文化素养,从文学到戏剧,从绘画到哲学,谈天谈地谈人生,和你隔着一本书,却和你聊的不亦乐乎。
第四篇说的是诸神的事,德墨忒尔、雅典娜、阿尔特密斯……都纷纷登场,在这些画作里画的是神,可是表现的确是人性,神不过是更长寿更有法力、权力的人,让我不禁想,如果人得到了神的权力,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呢?
在“顾影自怜,化身为花”这一章里,开篇中野京子就讨论了自恋,关于现代的年轻人对于“个性”这一观念胁迫,从而对不认可自己的他人及社会产生不满、愤怒的情绪的心理讲解,让我知道也许我应该去从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
一本书看下来,除了对于绘画和艺术有了更多的了解,更让我知道了更多,比如日本神话与希腊神话部分相似性,对画作的探究,对自己的思考,尤其是最后一点,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任何画作的表现,或许是美或许是丑,但是这中间都是人类思考的体现,而艺术最重要的也是在欣赏之中,接受思想以及去思考它。
说到这里,我想到我初中第一次看完希腊神话后,向同学推荐,很多人都被神之间混乱的关系惊呆了,不知道现在大家都长大了,那些小伙伴看到这本书里那么多和神话有关的名画,还会不会惊呆,毕竟现在这些画作可都是价值连城呢。
最后要说一下,这本书的编辑和译者,真是让我感受到了爱和用心,除了翻译的用心和负责外,编辑还自己制作一本小小的图书情报志,来在书外让我们更加了解中野京子和这部作品的信息。感激这些现在为图书认真负责的人们,是你们让我们从入门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让我们的世界里充满了诗意和远方。谢谢!
《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读后感(九):画里有音------评《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
虽然自己没有什么太多的艺术细胞,但是那种情不自禁对美的追求让我也比较喜欢观赏那些传世的名家画作。苦于没有扎实的艺术根底,我以往欣赏那些被传诵的名画时更多地只是观其美,却无法悟其意。尽管也是在尝试着赏鉴,但是更多的时候还是只能无奈地停留在了“雾里看花“般的无奈处境。
不过我这次却意外地发现了一本超级不错的讲述名画故事的书册------《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在大师的指点之下,没有丝毫艺术根基的我却也豁然开朗般地踏上了一段奇妙的赏画旅途。解读经典艺术作品,洞悉画中有音的神奇,品味无穷魅力的大师创作。于这本《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书册之中有着不同凡响的见地和描绘。
对于这些传世的名画,它们一代又一代地被珍藏和展示着。但是漫长的岁月积淀,今日的我们无法实实在在地考证这些名画背后很多传递的信息。这个时候,我们很是迫切地需要有灵感的,有天赋的,有眼光的他人来为我们品评讲解,分析一二。《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无疑就是相应这样的需求而推出。翻看那一幅幅的画卷,走入那些已经被尘土掩盖着的历史,本书作者中野京子向我们娓娓道来她的感触,她的发现,她的判断。尽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我觉得我至少已经深切地被这位知识渊博的艺术作家感染着,熏陶着,影响着。那博古论今的联想,那蛛丝马迹下的画面分析,那层层面纱揭开下的惊叹和折服----我觉得一读这本《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后,自己着实深入地进一步窥探到了被列举着的名画中诸多秘密。一语破天机地道破着画中的画外音,我觉得这是本书最大的阅读看点所在。在这本书册中,我们可以欣赏到的是作者精心挑选的24幅最具代表性的以希腊罗马神话故事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因为具有代表性,所以我们更方便着举一反三的类推和引深。赏析图画,知晓历史,追溯背景,明了画作深意。围绕宙斯展开的故事,围绕维纳斯展开的故事,围绕阿波罗展开的故事, 围绕诸神展开的故事这四大版块的内容带领着我们领略着一个无穷的神话世界。尽管是神话的故事,但是我们无一例外地明白着神话的背后更有着当时人们的想法。那些大师们借助着画笔将自己的心迹流泻于画布;本书的作者则借着这些画作倾力地向书外的读者分享着她的赏画心得和看法。一语破天机,尽情地分享着更多的画外音给我们书外的读者。
这真的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名画赏析分享书册。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不仅欣赏到了名画,我更分享到了无数名画背后潜藏着的•希腊神话故事。着实让人回味无穷啊!
《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读后感(十):优秀的希腊画作讲解员
从蒋勋开始,中野京子把历史和传说放在对画的讲解中,就像一个优秀的导游,把画和有关的历史解释的清清楚楚。读者想必也会一边看,一边忍不住说“原来如此”。没有宏大的框架,却有着满是热爱的熟悉。对画的欣赏,需要理解画家的原意,需要了解相关画作描述的历史背景。
古时候,没有现在的大屏幕LED电视、没有未来的VR技术,可是人们都需要娱乐。娱乐是开拓技术边界的主力军,许多新的技术都是由于娱乐的需求来推动的。回到中世纪,为了娱乐,人们找出各种原因设计家里的挂画,以希腊神话为题材的作品因为可以自由展现人体美而广受欢迎。人们可以一边欣赏着人体艺术,一边喝着咖啡和朋友们一起讨论希腊的神话,这也是一种文雅的疯狂吧。
说回希腊本身,古希腊人崇尚规范、自制和平等。路加福音的作者就是一个严谨的希腊人。希腊人对艺术的表现非常直接,不像亚洲的兜兜转转暗含隐喻。希腊人表达思想也非常直接,特洛伊勇士说“傻子才相信定力是恒定的”。许多现代英语的起源,都来源于古希腊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