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偶希蒂》是一本由[美]雷切尔·菲尔德著作,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李娜
丰子恺说:
我们虽然由儿童变成大人,然而心灵是始终一贯的心灵,即依然是儿时的心灵,只不过经过许久的压抑,所有的怒放的、炽热的感情的萌芽,屡被磨折,不敢再发生罢了。这种感情的根,依旧深深地伏在做大人后的我们的心灵中。而卡夫卡说:
书籍是一把能劈开冰山的利斧。记得当时年纪小,我爱谈天你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林梢鸟在叫, 我们不知怎样困觉了,梦里花儿知多少。女孩们不管是什么年纪,都有一个小小的空间,装着充满诗意和典故的小玩意。一个小铁盒,一个小木柜,一个抽屉,一所房子。
你打开它,那充满魔力的过去的时光、幸运的时刻和特殊的磁场扑面而来
你有这样的物件吗?你有这样的空间吗?就如这本长得如少女裙摆一样热烈的红色小书,打开它,这是一个古董娃娃,希蒂的,爱与被爱之旅。如果说《爱丽丝梦游仙境》教会了女孩们如何在奇幻世界里不要丢失了幻想,那么《小木偶希蒂》就是让我们学会如何在真实的复杂世界里学会勇气,学会历经变故依然乐观、向上,带着一往无前的天真和善良。
我看着它消失在远方,心里又惊讶,又期盼。或许,就像那个小孩一样,我也能飞到天上去。有什么不可能的呢?这个世界总会给我们安排新的旅程,我又觉得浑身上下都充满活力啦。——《小木偶希蒂》
文/ V爷
多年前,一个名为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的非政府组织在莫斯科确定每年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创立这一节日的缘起,是为怀念在战争中遭受苦难的儿童,并号召保障世界各国孩子的基本权利。
这一节日后来成为中国成人记忆迷宫里的鲜明亮色。每个六一,社交网络里的气氛顿时天真烂漫起来。已为人父母的中青年们美颜一番,互致节日祝福,呈现出一种时光不老、心自妖娆的良好态势。
而孩子们是没有烦恼的。那些泛黄的崭新的,雪地里黄昏后的,奔跑打闹和欢声笑语,不是照旧从遥远的时空贯穿至今吗。那时有一种春天会带着味道。那是稳定的、充满安全感的饭菜香气,从红砖楼间的窗户里,以及夕阳斜照的树梢间,缓缓飘到捉迷藏的男孩和跳皮筋的女孩身边。妈妈在窗边招呼,吃饭啦。他们从清透的空气里看看白云,嬉闹一阵,朝家的方向跑去,一会就没了踪影。
路灯初亮,楼宇间归于安静。孩子吃完晚饭,从小窗户往下看。槐树枝叶间一片朦胧,偶有麻雀叽喳声。这片世界,仿佛已经停留。
和《小木偶希蒂》里的娃娃相比,这片世界未免太过狭仄,且平淡无奇。从波士顿到费城,从纽约到密西西比河,海洋文明的旅程,总是期待新的日出。与此同时,在另一个视域里,依然有战火烽烟屠戮暴行,愤怒和欲望交织的绝望,有孩子们的无助凋谢。而这,将长久而清晰地提示着多年前那个节日的缘起,提示不要忘记,那些从没有过春天的少年。
《小木偶希蒂》读后感(三):“希蒂被爱之旅”,是你让我永远做一个元气少女
在芭比娃娃之前,每个美国女孩都想要拥有小木偶希蒂。
这是希蒂的故事。
这是希蒂的人生。
“少女力它不是不老的容颜,不是不成熟的任性,它是微笑,是从容,是探索世界的笃信,是热爱生活的原力”
这是一本少女力满满的书。
这是我童年最爱的书。
《小木偶希蒂》读后感(四):带你穿越时间去游历
图片来自网络我小的时候没听过童话故事,成长过程中所有羡慕的女孩形象全部是根据身边年长的女性和电视中的女性形象幻想出来的,所以我的童年生活中没有偶像的指引,也没有要好玩伴的陪伴,成长过程自然而然的孤独。
Charles先生跟我说他小时候最好的伙伴是家里养的那条狗——黑虎,他说宠物可以非常好地抚慰孩子内心的孤独和恐惧。每当他绘声绘色的讲述他和黑虎之间的故事的时候,我搜索过整个记忆也找不出一大段一大段美好的童年回忆。
我觉得,自己确实缺少一块只属于我自己的童年秘密花园,因为缺少一个能够全身心接纳我、从小陪伴我长大的朋友。
当我看完《小木偶希蒂》这个童话故事的时候,终于理解了封面宣传语所说的:“在芭比娃娃出现之前,每个美国女孩都想拥有小木偶希蒂。”
希蒂不是一个普通的木偶娃娃,她代表着女孩希望拥有的勇气、乐观、丰富,是一个丰满的女性形象的化身。但是因为她是一个小小的娃娃,能够激发读者的代入感和保护欲,就像那是自己小时候一样。
《小木偶希蒂》是美国儿童文学作家雷切尔·菲尔德(1894–1942)最著名的代表作,在全球范围内畅销近百年。她短暂的一生几乎将美国儿童文学界最具分量的所有奖项收入囊中,包括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凯迪克金奖、刘易斯·卡罗尔书架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等。
这部作品可以称得上是杰出的童话故事,因为全书从头至尾都没有阴暗人性的描绘,它使用小木偶希蒂这个第三者的眼光描绘了美国百年的发展史,其中穿插着各个时代的各种人物、经历、景色。
读书的过程,就是跟着希蒂的脚步探寻世界、感受爱的过程。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对景色和人物细节的描写栩栩如生,如果不仔细思考,根本意识不到每个场景的转换都是时间的流逝。
整本书看完只有一个感受,就是希蒂不是一只木偶娃娃,她是真实存在的一个小女孩,她可以穿越时间,永远不朽。
我想这就是雷切尔·菲尔德最初创作这个作品的初衷吧,她知道时间会带走一切物质,但是精神却可以永存。她希望通过希蒂告诉所有女孩一件事:生活永远值得你去热爱、去追寻、去感受。
《小木偶希蒂》是一部回忆录,是希蒂记录的她从出生到写回忆录之前的长长的生活经历,它之所以精彩有几个原因。
1. 希蒂经历的每个主人都各有特色——丰满的人物形象让故事非常立体。
作者通过服饰和行为举止的描绘给读者展现出活灵活现的小女孩形象,她们所有的开心、天真、害怕、害臊,是每个女孩都拥有的特质,所有非常能够拉近和读者的距离。特别是小孩子,读书的时候非常容易感同身受、融入其中。
希蒂的其中两个小主人从出生时的美国缅因州,到从波士顿起航捕鲸,到被丢在印度,后来回到美国的费城、纽约、新奥尔良,又回到缅因州。跟着希蒂的脚步能够感受丰富多彩的故事和风土人情,放佛身临其境,这种代入感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想象力。
作者描绘的情景引人入胜3. 希蒂经历着不同的家庭和科技、生活的变革——时间跨越增加了故事的深度。
希蒂的第一个小主人是一个船长的女儿——活波可爱的菲比,后来经历过印度卖艺人、传教士家庭、贵格会家庭、黑人家庭、画家、单身老人等等。
她最开始乘坐马车出行,后来坐过帆船、轮船、汽车;她认识了船员、卖艺人、传教士、诗人、歌唱家、画家、工人、车站售货员和收藏家。
稍微细心一点就能发现,希蒂眼睛所见的所有事物都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科技改变了生活的方式,更改变了娱乐的方式。
她的第一个小主人菲比把她当做自己最好的朋友,但是时过境迁,当汽车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以后,几乎没有一个小女孩希望拥有木偶娃娃做朋友了,而曾经喜欢她的小女孩变成老太太以后,也不再喜欢她了,最后,她只能做一个古董店里的收藏品。
木头玩偶的淘汰,侧面烘托了科技的发展和审美的变化,孩子们拥有更多更好看的玩偶,曾经的玩具渐渐退出了生活。
这不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而是一段值得反复咀嚼的人生回忆。希蒂用自己的口吻记录下她对生活的观察,面对困境时的乐观态度,和极富深意的箴言。
希蒂的箴言童话之所以历经百年而不衰,因为它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这一切,希蒂最清楚。
真的希望每一个读过希蒂故事的孩子,都能从中收获生活的勇气、宽广的胸怀和开阔的视野。
《小木偶希蒂》读后感(五):人生旅途皆是爱与被爱
文/ 尘世小猪猪
作为一个过儿童节的娃娃,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旅行的呢?
最开始,是父母把我们诞生在这个世上,呱呱坠地之初,是我们旅行的起点;而后,我们学会了扬起头学会了爬,在父母的背上睁开清澈无辜的双眼观察着世界;后来,我们又会学了走,大手拉小手,我们跟着父母的脚步和山川湖海尽情交流;再后来,我们长大啦,学会了读万卷书,也学会了行万里路,我们放佛看到了世界的全貌,也了解了真实的自己。
这旅程,就如一颗小小的幼苗茁壮成长,又如一条微澜的小河流向大海。然而不管这过程是漫长还是短暂,不管经历过什么,人生旅途里,爱与被爱才是最重要的事。娃娃希蒂,在《小木偶希蒂》一书中,也经历着这样的放眼看世界的百年、爱与被爱的百年,微笑是她这场旅程中最美的收获。
旅途中,总会有一些挫折,一些逆境,一些不顺闯入,能打败这些的,是微笑,而不是武器。能抵抗生活的利器,是历经世事后的仍然天真和勇猛。
像希蒂一样尽情微笑吧!和古董娃娃一起拾获童心时光,一起过我们永远的“儿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