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喳喳的小药丸》是一本由[日]平田明子 文 / [日]高畠纯 绘著作,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80元,页数:201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毛喳喳的小药丸》是一个关于撒谎的故事。告诉孩子们大猩猩毛喳喳在撒谎之后不但自己心里特别难受,而且吃了自己全部的鼻屎。
虽然儿子以前听过这个故事,但是当看到所有动物都把舍不得吃的小药丸送给毛喳喳,而它不想说真话把鼻屎全吞下去以后,脸上变成蓝色、红色、绿色、黄色、紫色,他还是忍不住停留了很久,很认真的在看、在思考。说谎话的结果已经用毛喳喳脸的各种颜色,告知孩子是什么呀一种结果了!
生动的人物及形象图片给他加深了印象,他忍不住问,如果我也说了谎话,会不会和毛喳喳的脸一样,变成各种颜色?真是太可怕了,要是我的脸变成蓝色、绿色,大家肯定觉得我是个大怪物!
儿子上了幼儿园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更多小伙伴的接触,他也会时不时的说个小谎话。但是当大人开始较真,他就会害怕,马上承认自己说谎话了!
儿子调皮捣蛋,经常从幼儿园回来会带点“小伤”。比如说腿上磕青了一块,胳膊上也会青一块。这个时候我都会问他是怎么造成的,他通常会说:“这不是碰的,这是我玩的时候弄脏了!真的,妈妈,你要相信我!”
我生气的说:“那我明天去找你们老师,非得跟她说说,为什么让孩子弄得这么脏?”
一听我要去找老师,他马上说:“妈妈,你别去,是我自己玩的时候碰的,不怪老师,你别去找老师”。然后恳求着说:“妈妈,我说谎了,你原谅我吧”
有时候也会想,可能儿子说的这些谎话都是善意,怕妈妈担心,而我这种“施加压力”的强压方法会不会有点不太好?看完《毛喳喳的小药丸》我也忽然明白了一些事情。孩子天真无邪,心里没有太人那些纷繁复杂的乱七八糟,有时候就如毛喳喳一样,他自己说了谎话,他心里也会难受,没有必要非得要用这种方式去逼迫他,让他马上承认说了谎话,立即纠正他的错误。
就像之前,在讲完了匹诺曹的故事后,当你问他,谁把玩具扔在地上时,他会一边用食指压住自己的鼻子,一边告诉你:“不是我”。其实他知道自己说了谎话,只是怕自己真的长了长鼻子。
说谎话可能是每个孩子成长阶段的一个过程,这个时候不是用呵斥来吓他说谎话有多么严重的后果,也不是用惩罚来留下“深刻记忆”,让他下次就不敢再做了。其实,对于孩子,很多时候过于激烈的处理方式反而达不到好的效果。因为很多孩子属于“吃软不吃硬”的类型。
这个时候,用一个小故事去告诉他,比如《毛喳喳的小药丸》,也可以用其他的你曾经的“经验”巧妙的进行对比和引导,他经历了这次说谎话的过程,他以后才能更多的说真话。孩子很聪明,故事的引导会让他受益更多,在后期说谎话的事情上也会处理的更好。
很好看的一本书,值得一读。
《毛喳喳的小药丸》读后感(二):种下爱,松开手
哪个孩子不曾有过一些坏习惯?那些恼人的小毛病,怎么也改不掉,真让父母们抓狂。绘本《毛喳喳的小药丸》里的大猩猩毛喳喳也有一个坏习惯:喜欢偷吃自己的鼻屎,这个秘密还被猫头鹰发现了,毛喳喳只得谎称自己吃的是能变聪明的小药丸。谎言越滚越大,小动物们都来向毛喳喳乞求一颗小药丸,毛喳喳会怎么做呢?故事娓娓展开,作者告诉父母们,别担心,孩子终会成长,只要我们耐心地爱他们。
大多数时候,父母们都急于纠正孩子的坏毛病,却忽略了他们的内心感受。而孩子自己究竟有多少能量呢?有爱的孩子是有自己的是非观的,看看绘本中的毛喳喳就知道了。
毛喳喳心里明白吃鼻屎是个坏习惯,所以总在夜晚一个人躲起来偷吃,如同孩子抑制不住好奇去做父母禁止的事。倘若指责他的行为,他一定能找出借口为自己辩护,羞愤的毛喳喳冲口而出“这是让脑袋变聪明的小药丸!”即是如此。
但是,如果爱他、关心他,让他觉得自己是可以被包容被信赖的,结果会截然不同。毛喳喳因为自己的谎言无比愧疚,竟然病倒了,他多想说出真相,又多担心大伙儿会生气。此时,小伙伴们都来看望他了,甚至自愿把“宝贵”的小药丸都送还给了毛喳喳,毛喳喳终于忍不住道出了真相,觉得舒服多了。
指责使人争辩,关爱令人向善。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超乎想象,当他们认为他人能够理解他们的想法,才不惮于说出真相,当他们感到他人值得信赖,才愿意实现别人的期许,这些是强求不来的。只要孩子心中是有爱的,父母们完全可以放手相信他们自己的成长。
前阵子,我也头疼儿子总爱打人,盖因他曾在早教课上被霸道的孩子拍打抢过玩具。每回批评他,他都久久低头不语,似乎是在反思,事后又故态复萌。某次在外吃饭,他照例在每个经过身边的孩子身上拍一下,唯独有个小哥哥帮他捡回了掉在地上的水壶,他凝视对方许久若有所思。我告诉他:“哥哥喜欢宝贝,宝贝也会帮助喜欢的小朋友吧。”从此,他奇迹般地不再打人,三令五申的“不能”也敌不过一次有爱的示范啊。
不过,绘本最后留了意味深长的一笔。毛喳喳改掉了偷吃鼻屎的坏习惯了吗?没有!这好像跟我们想的不一样啊!其实,人人都有一些无伤大雅的小毛病,只要不是道德品质上的大问题,连大人都难免贪吃贪睡或是不爱卫生,为什么不能包容孩子的小毛病呢!何况有些毛病并不会跟随他们一辈子,与其强迫孩子立刻改正,不如多多爱他们,陪他们体验其他有趣的事。毛喳喳总有一天会发现,比吃鼻屎好玩的事儿太多啦!
——丙申年读平田明子、高畠纯《毛喳喳的小药丸》
《毛喳喳的小药丸》读后感(三):属于孩子的“小秘密”
属于孩子的“小秘密”
——读《毛喳喳的小药丸》
文/虎虎昇威
“妈妈,幼儿园检查眼睛说我近视不能看电视了”,昇昇说。我趁热打铁,“那好呀,以后咱都不看电视了,你不是还想长大当兵嘛,近视了就不能当兵了。”可回到家,迅速打开电视要看动画片,而且跟我说“妈妈,老师说我不近视,可以看电视。”这也变得太快了吧,他是在“撒谎”吗?
最近在看绘本《毛喳喳的小药丸》,晚上我念完一遍,然后一起和孩子听凯叔讲这个故事,虽然凯叔比我讲得要好上百倍,可孩子还是不断要求我讲,一般情况我都会答应,可有时候实在太累了,也会说嗓子不舒服之类的,我是在“撒谎”吗?
《毛喳喳的小药丸》中,毛喳喳躲在一边偷偷吃用自己的鼻屎揉成的小药丸,享受属于自己的“小秘密”,可不小心被猫头鹰发现了,他撒谎说吃的是让人变聪明的小药丸,动物纷纷来要神奇的小药丸,毛喳喳只好继续偷偷用鼻屎揉小药丸。终于有一天,毛喳喳被“小秘密”折磨得病倒了,却又不能告诉动物朋友们真相,只好说有件麻烦事想不出来好主意,结果朋友们纷纷献出了舍不得吃的小药丸,毛喳喳不得不全部吞下,难受得脸都变色了,最终毛喳喳下定决心说出“小秘密”,身体立马舒服起来,而朋友们一句批评和指责的话也没有,“看到毛喳喳的病好了,动物们都回去了”。
面对火烈鸟的追问,他道出了自己的“小秘密”,经历过鼻屎事件,可爱的毛喳喳还是继续偷偷吃鼻屎。就像我们的孩子,大人觉得不可理解的行为或许只是属于孩子成长的“小秘密”,有的喜欢搂着玩具睡觉、有的喜欢摸着妈妈的头发睡觉、有的喜欢啃手指……他们因为某种原因有这样那样的行为表现,就如故事中的毛喳喳吃鼻屎一样,如果大人接纳理解孩子就能坦然面对,但如果大人反应激烈,他或许就说一套做一套,甚至在逼问之下“撒谎”。
故事中,动物们为了获得聪明的小药丸,纷纷用闪亮亮的羽毛、金色的胡须、漂亮的笛子、猴面包树的果实等比较珍贵的东西和毛喳喳交换,也像极了孩子们之间“物物交换”的游戏。他们之间纯粹、直接,互相关心又能相互体谅,毛喳喳生病了他们纷纷看望,毛喳喳说实话他们选择原谅。毛喳喳虽然经历了鼻屎事件,也依然是那个喜欢吃鼻屎的毛喳喳。如果我们父母发现了孩子这样的“小秘密”,会怎么做?孩子被发现之后,会像毛喳喳一样吗?
法国儿童精神科医生莫里斯•伯杰(Maurice Berger)说:“只有在一个前提下,我们才能说孩子在说谎:就是孩子已经能够区分现实和愿望之间的差异,并能意识到自己告诉别人的不是真的。对于孩子来说,撒谎是一种能力,是要在他/她已经形成相当健全的人格之后才具备的能力。”所以,在孩子不具备这种能力之前,顺应孩子成长的“小秘密”,让孩子在成长中区分现实与“撒谎”。
《毛喳喳的小药丸》读后感(四):绝大多数孩子都像毛喳喳
拿到书后,我先认真看了一遍。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讲一个名叫毛喳喳的猩猩,爱吃自己的鼻屎,结果被森林里的动物发现了。他为了不让大家知道自己在吃鼻屎,就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说自己吃的是让脑袋变聪明的小药丸。结果事情没有按照他预想的那样平息,反而愈演愈烈。最终,他向大家承认自己说了谎话。
我的解读
首先,吸引我的是书腰上作者平田明子的一句话“可是,我真的吃过哟”。因为我在前不久发现自己的孩子在偷偷吃鼻屎,甚至咽进了肚子里。我曾问她,是什么味道的?她说:咸的!还很兴奋的样子,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当时我并没有进一步制止她这个不好的行为,但内心还是有少许的担心。现在看到这句话,吃了一颗定心丸。再看封面,是一只大猩猩,他的手指向鼻子,说明他是一个爱挖鼻孔的猩猩。每个孩子都爱挖鼻孔,这也是大人们劳心的一件事。我也不例外,经常给孩子讲什么“危险三角区”啦,“挖鼻孔不卫生”啦等等。至于作者为什么用黑猩猩作为主人公,而不用别的动物,我个人觉得是猩猩爱动、调皮、通人性却不受人管制的特点,不正像是孩子的样子吗?再加上,猩猩大大的鼻孔,更加突出了这本书的主题“挖鼻子吃鼻屎”,让孩子更容易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