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负负得正的人生奥义书》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4-28 21:3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负负得正的人生奥义书》的读后感10篇

  《负负得正的人生奥义书》是一本由键人(林育圣) / 绘者:Eripo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负负得正的人生奥义书》读后感(一):接受完美——负负得正的人生奥义书

  数学讲究负负得正,生活中大约只能负负更负了,然而这本《负负得正的人生奥义书》却带给人新的思路,在如今书架上满是成功学和鸡汤文的书堆里,反而负的朝气蓬勃发人深省

  鸡汤文、励志书与成功学在如今的畅销书领域里,占据了好大一片江山。初读惊为天人,在读兴趣寥寥,如今是视而不见了。就如同《负负得正》这本书里写的,看再多的成功学又能怎样,成功不是你模仿了成功人士做法就能达到的,读了成功学,热血沸腾雄心壮志,然而事实上失败是更常见结果,因为成功学不会告诉你,他还有底牌没写出来,而且运气这个东西也往往都是捉摸不定的。不如接受自己的无用和失败,认清下现实才是正道理,找个工作养家糊口,不切实际的梦趁早放弃,有了金钱积累才能过更好的生活,有了更好的生活,才能有资本去做梦。这种话没几个爱听的,尤其是让人放弃梦想的那种,然而鸡汤的鼓励和成功学的示范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反而让人耽于梦想,也许会因此陷于困苦之中,卖书的写书的可不会去帮你。

  关于负能量抱怨解释很喜欢,不抱怨的人大约是因为身处高位,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再有就是别人的抱怨是对他们的要求,比如老板,比如官员,比如政府,对于他们来说,闭上嘴,安静的过小老百姓的生活是最好不过的。当然,抱怨不能解决问题,可是抱怨却能发现问题,至少让可以改变事情的人知道,原来还有如此不平之事存在,否则,一切均安,没人会多费心思主动问你快不快乐不舒服

  说道负能量也让我想起网上常说的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对于这句话,有人给出解答,合着我要是想评论个电冰箱,我还得学会制冷啊。似乎现在对于批评和否定,人们首先是不假思索的要还击回去,不论对错。这大概也是鸡汤文盛行的一种结果吧,因为鸡汤文里总说要坚持梦想,相信自己,似乎不接受了批评,也就能让自己远离错误。真希望事实能够如此。

  鸡汤喝多了腻,励志立多了累。正能量不停的闪耀着光辉刺眼疲劳。负能量仿佛十恶不赦,理应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不超生,可是现实生活残酷又无情,不会因为正能量就让人快乐让人成功,也不会因为负能量就一定失败伤心,接受不完美,接受现实,然后在自己能做的范围内做到最好,这大概就是负负得正的人生奥义吧。

  《负负得正的人生奥义书》读后感(二):我有一碗毒鸡汤, 你喝么

  我有一碗毒鸡汤, 你喝么

  ——读《负负得正的人生奥义书》

  总觉得这个世界各种各样的人的各种频道。有时候频道对上了,一切的联系就都那么顺理成章。比如我把新到的书《负负得正的人生奥义书——嗨皮的生活哲学 虐心的奋斗指南》(这么长的书名,好容易帮我的书评凑字数哈哈哈)拍了封面以及赠送的几张书签发到朋友圈,不久就收到怡的评论。她说:好像有点意思,我也买一本。

  怡是我的高中好友,她给我灰色高中生活带来一片活泼色彩。她大眼睛小梨窝,在哪哪就是欢笑中心;偶尔大大咧咧,却能把生活细碎漫画或简笔画画得很搞笑。后来大学和工作都不在一个城市,每年春节聚会一面,仍是熟悉的她。再到后来各自成家,话题少见面渐少联系也渐少。于是,就变成了那种互相关注朋友圈的咫尺天涯的朋友。

  所以收到她的评论,又意外又情理之中。如果给我一个问题是《负负得正的人生奥义书》这本书能让你想到谁,那我的答案就是怡。

  《负负得正的人生奥义书》是一本文字+绘图的生动的书。随便翻一页,你都可以找到一句经典的“负能量”语录。隔几页就有只肥嘟嘟的猫把文字背后的表情妥妥地展现在你面前。本书的作者介绍:键人, 本名林育圣,台湾新晋网络写手。常年靠键盘为生,因撰写具有反讽及思辨风格幽默流行语录一夜爆红台湾,成为年轻人追捧的“网红”。Eripo,绘者,大叶大学造型艺术毕业,擅长设计、插画,喜欢观察生活周遭的大小事,绘出幽默诙谐角色记录人生百态。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

  最近家人远道来访,所以下班时间都在陪伴家人。看书的时间也就仅剩在上班和下班的公司班车上。我用了4天的通勤时间,我老公用4个晚上的宝宝睡觉后的时间,我们几乎在同一天看完《负负得正的人生奥义书》这本书。这是一本是我近几年来看得最轻松,却不经意脑袋中会突然冒出书上的某一句话并让我去思考的书。

  这本书会让我思考什么呢?

  书的开篇以负能量开始。在人人都在传播正能量的当下,这些“负能量”是如此的反主流。在网络上,负能量既能让有些人去转发分享,也能引起无数争论。反对者的论点主要是认为负能量会让人消极。可是,正能量如果是能量,负能量何尝不是一种能量。当我们把“双刃剑”“一分为二”这样的词语挂在嘴上的时候, 我们定义负能量为消极能量是不是有失偏颇?那么我们能从负能量这得到怎么样的对我们有帮助的能量呢?

  在书的文末,作者说:“如果你仔细读这些内容,细心对照,就会发现其事有很多矛盾。我嘲弄不努力又抱怨的人,却又说努力没什么用。我取笑嘴炮不付出行动的人,又说能力太差做什么也没用。我讽刺社会上的成功定义,看似要大家安于平庸,但又常常说平庸的人的坏话。我要大家充分认命,却又说尽才华好话。”作者如何把矛盾的两面论述地行云流水?那他的意图是想表达什么观点?我觉得作者论述得矛盾吗?我的观点是什么呢?

  而文中各章节,我都会问问自己,我同意作者的观点吗?我觉得他有道理的观点是什么?我不赞同他的观点是什么?在鸡汤、努力、梦想、成功、职场情感时代等等话题上我有何收获

  虽然很块地把书看完了,可是我觉得在我想喝点什么的时候,我还会来认真品一下这碗毒鸡汤。通过书与自己对话,来认清自己,掂量自己斤两,根据自己情况拥有条件资源追求可达到的目标

  最后,来分享一下,我坐在车上看书时让我忍不住笑出声的一些语句

  钱包充实内心才能宁静

  干嘛认真 来证明脑袋不好

  别人用保险套避免意外,我是用脸避孕。

  所谓的默默守候,就是在你身边玩手机不出声。

  身为一个有尊严专业人士,你可以污辱我的人格,但不能砍我的价格

  长得丑没关系,要知道老天还是在乎你的,让你笨一点,以免丑得不自然

  你还可以找到更多。

  《负负得正的人生奥义书》读后感(三):爱迪生说:老子从不怕失败,与钱无关

  这本书在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蛮有新意的。

  但当看到第四章“关于成功,你是不是误会了什么?”这部分,我觉得有些偏激。当然!这可能是因为我不“负能量”。

  可是,这种对成功带着怨念的感觉,我挺想反驳的。

  首先,失败是失败,但它不一定跟成功没有关系

  我们都有过的记错本。上面的每一道题都是我们的失败。但记错本,这些失败却是能帮助我们不再犯同一个错误的。

  我们怎么就不会在失败里学到东西呢?

  确实会有“就是学不会”的情况发生原因有两:

  一、真的不适合,没有这方面天分。那就重新找自己的方向吧!不管怎样,总比你埋头苦想却什么都不敢去做,处处担心失败的好。

  二、他其实就不在意成功,所以他不担心“学不会”。对于这种人,我们大多数人都只能无能为力

  接下来,作者又开展了另一个论证,证明失败是需要本钱的,毕竟还是有人能从失败里获得成功,例如他所举的例子:爱迪生发明电灯——

  “傻瓜,爱迪生根本有钱人好吗?所以他有本钱失败那么多次。你失败一次全家就要破产了,哪有空在那边一直失败啊!”

  特别苦口婆心,可是!这个论据并不站得住脚。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爱迪生的科学生涯一开始不用破产就已经够穷了。

  如果那时候的爱迪生还一直搞发明那不是想死?要知道他在发明过程中,无论是有钱还是没钱,都遭遇过意外!按照作者后面的观点——好死不如赖活着,爱迪生应该放弃才对!

  在这里,万分感谢爱迪生在发明电灯钱,那无数次的失败和成功。不然他也没有能力,外加作者所说的本钱来完成这个伟大的发明。

  除了,我们能从自身的失败里学到东西,我们也能从别人的失败里学到或得到东西。

  在这里,必须感谢那同样无数的创业者

  其实,我们都清楚、真正创业成功并达到创业时目标的公司很少。但他们不惧失败的创业精神既给了我们同样不怕失败的精神,还有本钱——工资

  其实,这本书还是挺不错的,对于那些过度乐观自信的人来说是本不错的警醒书。会码这样的书评,只是觉得我们不必那么担心失败。至少是对我们这些90后的人来说。

  《负负得正的人生奥义书》读后感(四):醒脑书

  读键人(林育盛)的《负负得正的人生奥义书》时,我的脑海里一直想起孙燕姿那样《未完成》里的歌词,“有些事开始复杂拐个弯说话,代表必须长大啦”!

  从作者的名字(键人?贱人?)就可以看出,这是一本绝对人类的书。作者给自己的定义很好玩,“嗨皮的生活哲学,虐心的奋斗指南”,但你翻看一读,你就会发现,你被作者晃点了!

  比如说卖的大火心灵鸡汤,键人说,“这个社会打造了成功人生的样子,让你去追逐虚幻泡沫,好方便卖你更多的罐头、持续赚你钱,让你一辈子在那边空打转。”

  比如说针对时下流行的劝说要走出去看世界的观点,键人说,“现在许多人都在鼓励别人,要去旅行要去追梦,我也这么觉得。最好你们都去了,就没人跟我抢工作了。”

  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看完之后瞠目结舌。按照我们日常接受的教育,每个人应该要活出满满的正能量,才是一种正确方式。但是键人却用诙谐幽默的语句告诉你,这样的“正确”,也许在某些时候是错误的。

  也许《负负得正的人生奥义书》就是这样一本书,它通过貌似残酷的“负能量”这种形式,来提醒你,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只用童话般完美的“正能量”,是无法解决所有问题的。很多时候,就像开始所提到的歌词那样,当你学会拐个弯说话,学会认清世道并非像你想象的那样一清二白,学会正视自己的不够不足,学会认清自己的处境和能力,也许你就能做出真正适合你的,而非被他人的观点所绑架的决定

  《负负得正的人生奥义书》读后感(五):左根永:人生如市,认命前行

  从这本书作者的笔名“键人”可以看出作者思维独特,往往是从大家思空见惯的地方下手,发出不同寻常的观点,而这些观点恰恰可以作为正能量的解毒剂。

  作者的分析视角主要是选择、价格,这正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术语,而作者所谓的负能量奥义书其实就是为众生市场中生存提供指导

  作者分析了人的生活、工作、爱情、养育孩子心态等各种人生难题,往往能用简洁的话,化解人心中长期积累的愤闷。而这一切分析有一条主线,那就是“认命”。也就是认清自己现在具备的条件,从这些条件出发,去往适合自己的方向。而不是被心灵鸡汤、正能量误导,不管自己面临的局限条件,奋力冲向不适合自己的目标。

  有一句话叫“吃亏要趁早”,讲的就是这个问题,吃了亏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才能更客观认识自己的条件。而不是当年华已逝,身体虚弱,才发现自己走错了路。

  还有人往往喜欢责备他人,而不注重反省自身。其实,作者说,这两者都应该做,关键看是什么情景,并且反思自身一定在前,责备、抱怨一定在后。因为自己是最容易控制因素,所有未来变数,也是自己做出来的。

  作者说,人们只所以喜欢指责别人,就是为了掩盖自己能力不行现状。这句话感同身受。记得几年前,一位朋友来济南,我到火车站接她,后来她有更重要的事去做,弃我而去,弄得我心很不爽。我当时突然想起一句经典的话“我本将心照明月,明月待我如沟渠“。

  现在,随着自己阅历增长,当年的事,已经不放在心上。但是,当时这种情绪之所以产生,还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足,感觉自己被人看轻了。

  其实,人看轻人这种事,不只发生在朋友之间。在父母和孩子之间也经常发生。今日,父母一代总是指责子孙一代不如一代。作者说,这种一代不如一代的局面不是父母一代打的基础吗?这很有道理,人生万事万物都有缘起缘灭,不要忽略了,今日的局面是缘起于昨日。

  人生是非常复杂的,充满了矛盾,作者这本书也很矛盾。但是,这种矛盾是在一定情景下产生的,细心的读者应该思考,为什么会有矛盾?

  比如作者有时候反对追求自我,但是最后的落脚点恰恰是自我。只所以有前半句话,是因为不控制住自我这个因素,就不足以显示人生面临的局限条件(财富、美貌、爹妈等)多么重要。而人生局限条件一旦确定,唯有靠自我,才能把事办成。

  最后,值得指出的是:这本书附的贴画很有意思,而书中继续续续的绘本语录,也非常醒脑。可以用来在正能量、成功学之外,从负能量角度反思自己的人生。正如作者所说”认清自己到底是什么产品,认清自己的价格“,才能活得更好。这本书应该可以承担这种使命。毕竟这本书是来自于台湾,市场经济发展比大陆要早,他们经历的事,咱们也要经历。

  《负负得正的人生奥义书》读后感(六):你才"正能量",你全家都"正能量"

  一个姑娘拉黑了我。

  她是通过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加到我的微信的,每天锲而不舍的发很长的文字跟我聊天。

  她毕业于一个普通的学校,毕业后找到了一份普通的工作,薪水低离家远,相恋三年的男友在上个月跟她分手去了上海打拼,她又无助又难过,连个哭诉的人都没有。

  她发给我的聊天内容里,大多数都是吐槽和一些措辞很文艺的,悲春伤秋的呻吟。

  我回她,“生活各有各的艰难,关键看你怎么对待它。”

  她秒回,“我知道,我知道我不是最糟糕的一个,所以每天晚上我都会告诉自己,只要熬过去这一段,一切都会好。”

  接下来的一个月,她依旧每天按时发给我长长的碎碎念,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千篇一律甚至愈演愈烈,有天我实在忍不住好奇,回问她一句,“你目前有在做什么改变吗?”

  “没有,但我相信明天一定会好起来的。我有信心。”

  我终于忍无可忍回复道,“生活这么难熬的话,就要想想办法,你就这样抱怨下去,生活是不会自己好起来的,反而会越来越糟。”

  她发回来几个无比惊讶又愤怒的表情:“我以为你是个正能量的人才跟你说这些的...”

  “我以为的正能量,是你在做事情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的鼓励和支持,而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的自欺欺人。”我这样写着。

  点发送的时候收到一条回复:信息已发出,但被对方拒收。

  呐,人生的第一次,就是这样,我被一个“以为我很正能量”的人拉黑了。

  这两天在看台湾一位爆红作家林育圣的一本书,《负负得正的人生奥义书》,里面有一段话这样写着:

  “我们总被教育要做一个积极正面的人,一个散播正能量的人,可是人性不是禁止就会消失,过度禁止,反而会扭曲。

  所谓负能量,其实只是原本就存在于我们生活周遭,可你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用正能量的假象去掩盖,用假装积极的态度去逃避的真实人生。”

  如果正能量只是不分青红皂白的盲目赞同,如果正能量就是不加思索的判断的肯定和鼓励。

  那我宁愿做个负能量满身的人。

  美比真漂亮,

  但真比美长久。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 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而总把头扎在“正能量”里的你,真的看清过生活的真相吗?

  你是不是也总听到这样正确的废话:

  “比难过了,下一个会更好”....可是我就是不想要下一个嘛

  “你要多爱自己一点”....拜托,我一辈子跟自己玩就足够了吗?

  以及“你只是还没有遇到懂你价值的伯乐”....我不需要他们懂我的价值,我只需要他们给的价码!

  比起这个,我更喜欢林育圣在书中写的:

  “抱怨是好事,嘴炮才是坏事,从来不抱怨的人只会被忽视而已,因为别人根本不知道他们有什么问题。如果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就想办法改,如果出在自己身上,就想办法不要被影响,不要活在粉红色的假象中,还催眠自己一切都好。”

  那些成功的,改变了自己人生的人,都是因为他们真正付出了思考和行动,而不是仅仅凭借“正能量”加持的光环。

  《负负得正的人生奥义书》中,就是这样三十二篇不煽情,不温柔的负能量语录。打碎你的玻璃心,换成一副钻石的剔透和坚硬。

  我们的生活并不是只有向阳的那面啊,但是背对阳光看到星星,也未必就不那么好。

  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心想事成的啊,负负得正,就是我们可以拥有最好的结局。

  《负负得正的人生奥义书》读后感(七):干了这碗砒霜,转身做个自在人

  一开始鸡汤语录层出不穷,慢慢的,涌现了一些反鸡汤的,打着鸡汤穷三代,励志毁一生的旗帜,然后,鸡汤,似乎已经成为了贬义词。然而,紧接着又有不少人为“鸡汤”正名。

  这就好像一场拉锯战,其实吧,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然而秤砣却各不相同。谁也不用企图去用自己的秤砣去衡量别人。毕竟,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而我始终认为,鸡汤可以小喝,但是鸡汤不是饭,不能实实在在的长久充饥。小喝怡情,大喝伤生(人生的生)。鸡汤能给人短暂性的雄赳赳气昂昂,最后却收效甚微。就像《后会无期》里苏米说的,听过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我想,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沉淀的智慧。

  这是一本反鸡汤的励志书,用毒舌暗黑的负能量,它讽刺没有方向的努力,戳穿不切实际的梦想,真正剖析人生的本质,让人诚实清醒的面对真实的自己,坦诚接受自己的平凡。

  有时候,我们都在抱怨着自己的生活,似乎都在为了那渐渐远离的梦想而扼腕叹息。甚至屏幕上也一拨又一拨的充斥着对于青春的怀念和对于梦想的追寻。可是我们有没有坦诚的扪心自问过,我们到底有没有足够的条件和十分的坚持,去做一个大梦想家。

  这个世界上心怀梦想的人有千千万万,有的慷慨激昂,有的士气十足,有的天天高呼,可是能真正把梦想落实到行动中,付出全身心的,那种怀揣着“十年饮冰,难凉热血”这种炽热的人,只是少部分。而剩下的大部分是一边喊着诗和远方,却依旧逃不过苟且。

  朴树沉寂十年带来了《平凡之路》,“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经拥有着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平凡是唯一的答案。曾经啊,在学校的时候,我对这个世界抱着美好的期望,当刚步入社会的时候,也热血腾腾,信誓旦旦喊着要像真的奋斗那样奋斗,想让自己变得能与众不同,在迷茫生活里小心翼翼左躲右闪地挣扎着过活了两三年。后来啊,终于意识到自己只是平凡众生中的一个,突然醒悟,能认真生活就已经很了不起。

  “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世上最多的是平凡人,如你如我。所以,这么些年来,时光没有摧毁我,当然也没有成就我。

  有时候我也会想,我怠慢了多少的时光、机会,如若我不这样随意。更奋发向上会怎样怎样。然后会想忏悔一会。也就仅仅一会,然后心情又会变好了,虽然我混吃等死庸庸碌碌,不是十分努力的模样,可是庆幸的是我活得还是相对自在开心,并且享受这个过程。一辈子很短,好好生,好好死,图个自在。开开心心活着就已经是一种成功。

  在人生这场旅途里,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会对生活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而这些认知累积起来,大概便是成长。不论励志与否,是鸡汤还是砒霜,认清自己,坦诚接受。横冲直撞轰轰烈烈也好,仗剑走天涯潇潇洒洒也好,拼死拼命勤勤恳恳也好,甘于平凡安安静静也好。…生活总归是没什么标准的,去做那些让你觉得舒心且开心的事情,才弥足珍贵。我也没有在贬低另一种生活感悟的认知来标榜自己,生活是自己的,无需造势,无需标榜。

  享受每一个当下。毕竟,做人嘛,最重要的是开心自在。

  夜深人静,我很清醒。

  知行合一,愿你,亦愿我。

  《负负得正的人生奥义书》读后感(八):“ 讲真”,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

  01

  今年初,一个据说拥有60万粉丝的微信公众号推送我了的一篇文章,我从此有幸多了一个“专栏作者”的名号;陆续在该公众号发了几篇文章后,一位挚友介绍我加入了豆瓣红人@鼹鼠的土豆创建的书评群,带我走上了读书和写书评的道路。

  进群后,以群主和其他同道中人为榜样,我积极约书、读书、撰写读书心得,上半年共写了48篇书评。一方面感觉收获颇丰,另一方面,也越发觉得自己积累浅、读书少,愈加觉得古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极端正确性。而刚开始写作时,“一瓶水不响、半瓶水晃荡”,只觉得自己精心雕琢过的语句,加上公众号小编的配图,读起来似乎也挺像那么回事,不免有些飘飘然。

  又写了一段时间,“无话可写”的窘迫进一步显现。我在公众号上发的第一篇文章写的是我考研的个人经历,并没有刻意的修饰与精心雕琢的词藻,我只是将自己的真实经历分享出来,句句都是发自内心的真话。很多人读后都私下里和我交流,说我的分享非常真诚,发人深省;而我在公众号专栏供稿期间,参照网上的“爆文”标准精心雕琢打造出的文章,却鲜有人问津,阅读量寥寥,也并没有太多朋友在读后与我交流心得。

  这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困惑。囿于日常视野及相对较窄的生活圈子,与我同时在那个公众号供稿的很多专栏作者都有相同的苦恼:真话不敢写,假话写不出,只能依葫芦画瓢,参照网上“10万+”爆文的模式,一个故事+一个道理+提炼出若干金句,以这样的结构写了很多励志类文章,也就是俗称的“鸡汤文”;写完了自己的故事写闺蜜,或者父母、朋友……直到后来,为了说明一个其实大家都懂的为人处事之道,开始杜撰故事。

  直到某一天,我发现,自己连“鸡汤文”都写不出了———人生的道理,并不是几篇千把字的文章可以讲明讲透的。有次专栏作者群里大家聊天时互相倾诉在写作上的瓶颈和迷茫,我调侃了一下包括我自己的众多作者:我们不是经常写文章激励别人么?那看看我们自己以前写的文章不就又鸡血满满了?大家听了我的话,都哈哈一笑就过去了。

  很明显,没人觉得看“鸡汤文”真能解决人生困惑;没人真的靠“鸡汤文”的指点来走出人生的迷津。

  我们陕西有句俗话叫“卖啥不吃啥”———写鸡汤文的人都不信鸡汤文的道理。那么解释恐怕只有一个:文中没几句实话。

  02

  然而,网络上不仅写“鸡汤”的人多,教人写“鸡汤”的为数也不少。朋友圈里几乎每天都有人开“我是如何走上写作之路”的微课,讲课人们不是传授通过阅读打牢基础、提升写作技巧的踏实步骤,更多的是喊一些”你要相信自己,每天写1000字,写xx天后,也会写出名堂来……”的口号,简而言之就是:“人生美妙、坚持就好;如想不凡,学我干货。”

  还有些扛着“书评人”名号的人,一年可以读上百本书,但有不少都是通过加工别人的书评,“洗”出一篇像模像样的书评的。我私下里也和其他书评人沟通过,大家都对这种连最起码的认真态度都没有的“书评人”持有非议。可事实上,这种书评人绝不在少数,而通过精心的包装向粉丝们贩卖经验的也往往是他们。

  所幸的是万物相生相克。“鸡汤文”火,就必然会带动“反鸡汤文”的萌生。目前,网络上就不乏对“鸡汤文”的批判与反思,而我最近读到的《负负得正的人生奥义》就是其中极具有代表性的一本“反鸡汤檄文”。

  早就听说这本书很火,但在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大概翻了翻却对别人的评论有些怀疑:全书虽然有两百多页,但是里面很多插图页却只有二三十个字,让我不得不联想到充斥图书市场的水分很大的鸡汤励志书。觉得里面插图有趣、表述诙谐,我选择在睡前翻看这本书;没想到,却一发不可收拾,本来想随便翻翻就放在一边的,到最后却一字不拉地将整本书从头读到了尾,还将书中赠送的贴纸悉数贴在了笔记本上。

  “有些人说,看负能量久了会变负面思考;我笑了,说得好像你在思考一样”;

  “乐观的态度与安慰的话,过过日子还可以,当遇到困难与挑战时,一点帮助都没有。”

  这样的“毒舌金句”在书中比比皆是。无论从逻辑还是内容上,我们都找不出理由反驳这些观点。看完这本书,我不得不说,这简直是泛滥着鸡汤文的网络和图书市场中的一股清流。我常常在读完书中的“负能量金句”后扪心自问:自己有没有从作者的思维角度思考过问题呢?

  这也正是“负负得正负能量”的精髓之处。作者林育圣另辟蹊径,在职场、人生、婚恋、为人处事等多个方面用自己独特的观察视角反击了成功学和“鸡汤文”的言论,在鸡汤文泛滥的重灾区扔了一颗炸弹:作者在书中鼓励大家要直面真实的人生,直面负能量;对于生活中遇到的不顺心,不能只是抱怨,更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面对批评不要“玻璃心”;而是要全面了解自己拥有的条件,并因地制宜地选择努力与追求的方向。

  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不禁觉得酣畅淋漓;我们确实都被主流的价值观欺骗了太久,讲真话,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品质啊!

  正如我之前供稿的公众号专栏作者们迷茫和困惑时,也不会去看自己写的励志文一样;其实,写鸡汤文的作者本人都知道,鸡汤文根本没用。

  03

  而《负负得正的人生奥义》这本书,就是将别人不愿意说的真话讲了出来,就是将别人怕得罪人不能说的话说出来,就是要用“毒舌”来点醒沉迷在成功学迷雾中的人。这些话,都是真话,都是实话。

  在写这篇感想之前,我特地百度了一下"奥义"的含义。

  奥义,婆罗门教术语,梵语意为“近坐”即“坐近导师,面聆神秘玄奥的教义”。简而言之,就是一种人生的哲学。

  结语中作者写到,自己“大学时的某一天睡醒起床…前一天刚跟同学们打了通宵的游戏,醒来时已是中午,我出门买了个便当,突然,眼泪滴了下来,那时,好想打电话给自己的父母告诉他们,你们的孩子,可能只是一个平庸的人……但我再也不期待什么成功了,我只想努力过好每一个当下……”

  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实力和条件,并脚踏实地、放弃幻想,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作者写出了这本书。他所谓的“认命”和“看清楚自己的实力”的理念,与老庄哲学的精髓如出一辙——“不主张满口大慈悲、大智慧、大觉悟的假道德……主张要德行合一,以己推人,自化、人人化则天下化,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

  这里的“认命”,并不是随波逐流和破罐子破摔,而是应该脚踏实地,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实力,确立务实理性的目标,脚踏实地的过好当下,放弃一切虚妄和华而不实的宏大目标,能做到这些,我们也就可以在任何一个阶段回首过去时,不为虚度年华而苦恼和羞耻。读完了这本书,我也确定了自己下半年的目标:不再盲目写“爆文”,而是踏踏实实地读书、沉淀,写一些发自肺腑的心得。

  前几年,朱德庸漫画改编的《粉红女郎》大火;我特地买了《涩女郎》,并搜集阅读了很多朱德庸的四格漫画,深深为“朱氏漫画”的幽默、诙谐和对人性深入的挖掘而叹服。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则是他的那本《大家都有病》。这本漫画中,朱德庸用漫画中人的种种荒诞戏码和举动提醒我们,人生不易,暂且慢下来、简单下来,享受属于自己的“慢时间”,而首先,就是承认自己“有病”。

  用诙谐的语言和巧妙的情节来讽刺社会种种之怪现象,让读者在忍俊不禁后内省思考,这正是朱德庸流露出的“大悲悯情怀”;而《负负得正的人生奥义》就是教我们换一种思维、放下包袱,重新审视自己,做真实的自己,再也不要被美好的前景和远大的目标所累。

  讲真话,读真话,“讲真”,是一种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啊!

  《负负得正的人生奥义书》读后感(九):有时说真话的人真的很讨厌,可惜这就是现实。

  从小在积极向上的环境中成长,今晚猛灌了这么一大碗负能量的毒鸡汤,很残酷,但是句句戳中内心。

  为什么现实中说真话的人越来越少?

  平心而论,如果看到别人身上的不足,我们会冒着吃力不讨好的危险指出对方的缺点吗?

  很难!所以当别人直言不讳说出你的缺点的时候,无论是否已经对你忍无可忍了,还是为了你好,就凭着这份勇气和冒险精神,我们还是原谅他,并且心怀感激地接受吧。

  记得有一位朋友,曾经在我练习唱歌的时候,指正说,我觉得你的发声位置不够靠后,有点偏嗓音。这位朋友的指正,让我在略带尴尬的情绪中,开始思考嗓音和丹田发音的区别。他的指正将我带入一个全新的成长领域。

  说真话往往能够让你更认清楚自己,真相往往是残酷的,不堪的,谎言,反而才能带来安慰还有平静,但是若永远活在谎言中,我们就永远不会发现自己的缺点。

  所以,当我看到此处的时候,有种与作者内心契合的感受。我们都有玻璃心的一面,但是现实才不管你是否是玻璃心呢?我们往往看重的是努力的过程,你看,我多努力,多任劳任怨,但是从老板的角度出发,他只看重你的结果。我们盲目地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这时候别人的指正有时候或许很伤,却像一束光投射进我们的生命中,照出斑斓的色彩。

  认命,并不是指屈服于命运,而是指认清自己到底是什么产品,认清自己的价格,认清自己的条件,把生命中的每一个微小的成功,积累成自己人生的完整。

  有时说真话的人真的很讨厌,可惜这就是现实。

  《负负得正的人生奥义书》读后感(十):负能量又如何?那只是生活本来的样子

  将来会怎么样,我根本不会考虑。要是成天想着今天,愁着明天,生活还有什么意思呢?就是事情糟到无可再糟的地步,我想总还是有路可走的。——毛姆的《人生的枷锁》

  1

  一直关注的朋友估计也发现了,最近我发文频率降低,但其实书我还是持续在读的,基本是2天左右一本的节奏。

  没码字,主要是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读书有什么用?分享什么内容?

  其中,第一个问题呢,源于有个读者问我:大威,你读了那么多书,好多还是励志和鸡汤类的,到底有什么收获和改变?

  之前写过几篇关于读书意义的文章,比如《我们读书,终究是为了寻找和安顿自己》,但是我明白那个读者想问的,其实是“如何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真正的收获,以及如何用知识指导行动”。

  读书有没有用?我可以说用处很大,读书带给我很多改变,我在文字《我读书的这半年:那些读书教会我的》这篇文章里说了很多,这里就不赘述了。

  跟那个读者讨论到最后,我发现一个问题:他寄希望于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目前的困境,所以很困扰,也很痛苦。

  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却想不出个所以然。想找到好的答案给那个读者鼓励,却发现最终自己却也陷入负能量爆棚的状态。

  思考了两周多,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自己的无能为力和无可奈何。好多事情,一时半会,我们根本改变不了,社会啊,人生啊,工作啊,生活啊,根本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2

  人是感性的动物,很容易陷入情绪的周期性低落,所以负能量是很难逃避的。但是,面对负能量,应该如何应对,确是需要我们思考的。

  从小到大,身边的人总是跟我们说,你要积极乐观,努力上进。工作了之后,领导也经常说,你要远离那些传播负能量的人,因为负面思考会带来失败,负能量会让你心情不好,等等。

  所有的人都跟你说,你要当一个积极正面的人,当一个正面思考的人,当一个能散播正能量的人。

  在这种价值观导向下,我们的内心感受长期被扭曲,这个社会充斥着太多的正能量,搞得我们如何不满身正能量的话,就不是个正常人了似的。

  但是,夜深人静的时候,那些负能量还是会涌上心头,让我们不知所措,不知如何应对。

  负能量是什么?林育圣在《负负得正的人生奥义书》中说,“负能量是原本就存在于我们生活周遭,但你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用正能量假象去掩盖、用假装积极的态度去逃避的真实人生。”

  那些在正能量中跌倒受罪,一辈子受积极正向思考所苦的悲惨人们,真的应该停下来思考下,到底应该如何面对内心中的负能量了。

  就像书中有句话说的,“有些人说,看负能量久了会变成负面思想,我笑了,说的好像你在思考一样。”

  3

  当今社会的价值观充斥着金钱味,一些成功者的“经验”特别有市场。所以,成功故事、励志文章、精神导师层出不穷。

  这些成功的人,整天吃着鸡肉啃着鸡腿,顺便留点鸡汤跟普通人喝,好让他们不至于失去希望,继续当自己持续成功的垫脚石。

  这种现象也导致了鸡汤文盛行。鸡汤,这词真的很妙,竟然变成了救治别人心灵的灵丹妙药。

  贩卖鸡汤文的人越来越成功,赚到了越来越多的钱,普通人却越过越糟。

  你每天喝着鸡汤,时刻激励自己要努力,幻想明天会更好。结果明天得到的,只是更加失败和痛苦而已。

  我们不断地喝别人的熬制的鸡汤,却继续过着普通的生活:埋怨着工作,吐槽着老板,羡慕着他人,迷失了自己。

  很多人感慨“喝再多鸡汤,依然过不好人生”。所以,随之而来的,还出现了“反鸡汤”的人群和思潮。

  与其羡慕别人,不如苟且偷生,好歹过的也还是自己的人生。从来没有可以复制的人生,那又何来可以复制的人生方法?

  别再喝鸡汤了,里面永远没有你需要的营养。鸡汤里描绘的,并不一定是适合你的人生。

  4

  好多人之所以挣扎、痛苦、彷徨,就是因为不甘承认自己只是个普通人,甚至是个平庸的人。

  承认了自己平庸,就意味着接受了现实,接受了失败?未必!

  就像许巍在歌中唱的,我们都曾经有过一些英雄的梦想,认为自己可以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却在现实面前败下阵来。

  现实生活让我们感受到了满满的无奈和无力。认清现实无疑是痛苦的,所以很多人都选择逃避。

  比如,有个口号很有市场,那就是“做自己”。看起来很有个性,但文字背后传播的,其实是逃避,逃避得不到社会和他人认可的现实。就像作者文中说的:

  大多数人爱嚷嚷做自己

  不过是因为能力太差

  无法扮演好社会的角色而已

  听起来很冷酷,却道出了事实。

  承认自己只是“普通的学生,普通的上班族,普通的男朋友,普通的老公,普通的老爸,普通的平民”,确实很难,也会让自己痛苦。

  作者在文中说,“我的人生道理很简单,就四个字而已:充分认命。认清你长什么样子,认清你的家世背景,认清你的努力有多少,认清你到底是什么。”

  认清自己,认清生活,是一种妥协,也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5

  从小到大,有句话流传甚广: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年龄越大,经历的事越多,越是发现,这只是一句安慰人的话而已,对于在现实中挣扎的我们,一点帮助都没有。

  就像文中说的:失败跟成功从来都不是相对的。失败只是真实地显现出你的能力与条件到哪里而已。只要你条件不够,做再多次都会失败。

  失败就是失败,用错方法、条件不够、能力太差,就是会失败。失败也不一定会让你学到东西,因为很多人连自己是怎么失败的都不知道。

  只要你什么都不是,你就会一直失败下去,跟成功没有关系的。所以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成功与失败根本一点关系也没有,倒是跟你个人本身比较有关。

  人生没必要勇敢地挑战不可能,然后失败了才在那边说“这也是种学习”之类的鬼话。做我们有把握的事就好,如果真的失败了,再去看看是什么原因导致失败的。而不是去做一堆美梦,然后再用“从失败中学习”来安慰自己。

  失败不会生出成功,只会生出认不清现实,无法充分认命的傻瓜。不要乐观地觉得自己会成功,而要认真去思考失败的成本。

  6

  看完这本书,我挣扎和思考了半个多月。写到这里,发现整篇文章也还是满满的“负能量”啊!所以,请不要轻易的读这本书,以防陷入负能量包围的状态中。

  是啊,谁会想要读一本可能让自己心情不好的书呢?“但事实上,会让你心情不好的不是书,而是你的人生。这不是一本励志书,就只是真实人生而已。”

  就像这本书简介里说的:

  如果你看了书的内容,一笑置之、感到有趣,恭喜你,你应该有健康完整的心灵与人生。

  如果你觉得愤恨不平,觉得都是歪理而且莫名其妙,那你或许真的活得莫名其妙。

  如果你在某些章节捧腹大笑、某些章节沉思不语、某些章节默默点头,那么,你应该正在经历人生的新阶段。

  其实,《负负得正的人生奥义书》是想提醒读者直面自己,接纳自己的情绪。直面生活中那些不愿面对的东西,那些令你难过、恐慌、崩溃的事情。

  面对现实,才能看清世界的真实面目。掌握了真实的情况,才能更好的掌控生活。

  最后,分享书中几段我很喜欢的话:

  很多人喜欢抱怨老板与同事

  总说别人又蠢又傻

  其实只是在告诉别人

  以你的能力只能与这些人共事

  大多数人是看不起自己的平庸

  又不想承认自己的妥协

  所以才会用嘲笑别人的付出

  来掩饰自己无能的事实。

  你总是这么努力

  每天忍受许多寂寞与折磨

  受尽委屈

  但我们也没觉得你多优秀

  作者:许威,人称大威,理工出身,混迹金融,专注于心理、情感、职场、理财等领域。微信公共号“大威之声(whatVsay)”,欢迎关注。

  阅读、思考与分享。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负负得正的人生奥义书》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