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生活的艺术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4-25 21:2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生活的艺术的读后感10篇

  《生活艺术》是一本由林语堂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40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一):东方美——《生活的艺术》

  终于读完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比最初预计的时间长了许多,书中讲了许多关于中国人的思想、生活、文化等,同时与西方作对比,期间尽可现出一个文人深刻但不晦涩的思想和生活经验,或者说是一个叼着烟斗的身世所供状的关于人生的一种“抒情哲学”。我是极喜欢先生在书中关于中国人个性观点的,这不禁让我想到“东方美”,在我的印象中东方美所代表的就是中国美,一种真实的与本真的人性有关的不刻意修饰不矫揉造作的美。

  书中先是用“醒觉”、“关于人类观念”、“我们的动物遗产”、“论近人情”几个篇章大概论述了关于我们人类本身的一些特性个人观点,接着便是进入真正的生活艺术的时刻了。

  林语堂先生在书中谈论了庄子的淡薄,谈论了半半的中庸之道,赞扬了逃避政治但不逃避生活、相反是爱好人生过得闲适的陶渊明;他亦思考生命享受,探讨快乐问题,指出人类的快乐属于感觉;他强调悠闲重要尘世是唯一的天堂,在我们还未移居到别的星球之前,我们的一生都是在脚下的这片土地度过。不一定都得像美国素有的那三种恶习(讲求效率、讲求准时、希望事业成功一样活得不快乐,花不能常好,月不能常圆,何不保持一颗悠闲的心,淡定地将生活品出味道

  而后,林语堂先生谈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玩水,如何看云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等等。中国人的心是富有诗意的,在和自然共处的这许多年间,我们不断地欣赏自然、享受自然、赞美自然,用一份浓厚的难以磨灭的情怀自己置于其中,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雅致、更有味道、更显美妙。而先生则是将中国人的这份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效仿的完美生活方式的范本、快意人生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这别致的东方美就像是苏东坡的那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一般,自带着一片天地间的赤诚,展现的是一份豁达豪情,是对于生命的享受,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旅途的沉醉,对于简单生活的痴迷。

  当我们走得疲惫时候,何不停一停去找寻一条生活的艺术之路。我们的生活所包含是别有一番韵味的东方美,不同于美国,不同于英国,不同于这个星球上的任意一个别国家。我始终坚信,“东方美”是无法被替代的,因这其中形成的是根深蒂固强大的艺术,而在这本书中,林语堂先生那些独到的见解和着其中简单幽默的语言有趣故事就能够让我们思考到太多、太多。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二):艺术之于生活必不可少——解读大师的艺术生活

  一代国学大师林语堂逝世40周年了,他的作品《生活的艺术》依然历久弥新,犹如一位师者指点迷津,让我暂且从疲惫的生活琐事解脱出来,开始探寻生活的艺术之路。

  本书似哲学又超乎其外,似散文理性并存,似论辩又清新自然。不觉中,被他的淡泊、闲适折服,被享受生活、享受自然、享受旅行、享受文化的氛围包围,顿时开朗心情舒畅

  超出客观哲学的生活哲理

  “越是成熟的稻穗,越懂得弯腰。”大师自序开篇阐述“本书是一种私人供状,供认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另有许多引用,也都一一道明出处,并在自序的结尾处,提及“本书如有优点的话,大部分应该归功于我的合作者,至于一切错误缺点和不正确的见解,当由我自己完全负责。”这是何等谦逊呀!

  在第二章写到人类的观念时,作者秉持人的自然欲望饥饿愤怒病痛,死亡等客观存在无所谓好坏,此处不仅讲述儒家观点,还引入佛教观念,既非完全的“合理自然主义”,也并非唯心主义,也不是唯有宗教信仰。他在生物学的范畴内讲述了人的存在和离开,自然而已。

  在第三章谈到“论肚子”,起初感觉太俗了,作者却从生物学的角度切入,道出无底洞的“胃”影响着人类的进程。胃得到满足,有了强健肌肉,才又灵心之论的开启,人类的尊严文明梦想才不是空中楼阁

  淡泊、闲适中的理性思维

  一如我以往对文人的偏见,要么张口之乎者也,要么风花雪月。《生活的艺术》让我重新认识到大师思想的深远意义时过境迁,依然受用,让我对《归去来兮》有了更深的领悟现代人习惯祝贺“生日快乐”“天天快乐”,何为快乐?很喜欢文中提到的“读《圣经》和大便通”就是快乐!简洁质朴中彰显理性。我们总是梦想有天堂,而且每个人的天堂也各不相同,林先生告诉读者“尘世是唯一的天堂”!我们探索宇宙越深,越发证明尘世才是人类生存的天堂。理性的享受人生,认识何为快乐,悠闲的度过一生,岂不乐哉?

  清新自然的论辩

  《生活的艺术》不是心灵鸡汤,但却能抚慰繁杂的思想。书中多以“论......”出现标题,其中不乏中西文化的碰撞,各家之言均在文中,没有对错,没有优劣,如多缕溪流汇聚,清新自然中传达作者思想。

  这个时代正是忙碌中,返璞归真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倡导回归自然,放飞心情在旅途。难道林先生几十年前就预料会如此?非也。他的许多观点其实正是人类一直以来秉承的人生观,养花、赏雪、听风、弄月,无论何时何地,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艺术享受。

  这本书林先生把中国人的豁达高雅的生活,展现给西方人,可谓是完美生活的范本。这样的人生智慧也只有在生活中通过阅读、与朋友探讨,个人体会并吸收才能得到。人生短短几十年,奔波忙碌中记得享受生活的馈赠,才不枉此生,让每一位读者的生活中都充满艺术!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三):圆浑中的尖锐

  此书自序相比正文内容是要给差评的,感觉是匆匆忙忙写出来的。每句都要出现“我怎样,我怎样”,外加开头就注清楚此书时私人的供状,至少给我留下的是极端自我的初印象,就这点差点害得我错过一本好书

  读前半部分的时候,对于林语堂先生阐述的许多个人的观点是不赞同的。他过于圆滑世故处世观点,以及安于享受的人生观,对于事实态度都是浑圆的,更贴合所谓人性的,不知是不是这样的观点已经距离现在的时代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势必会带来这种思想的差距。殊不知时代变化实在是太快了,人也在大环境的驱使下迅速转变着。

  书越往后读越发现,虽然书的各个标题都是有关享受与乐趣,但个人观点非常强烈,并且有许多尖锐的观点态度包含在这圆润生活态度中。书中对于人未来发展无论是生活态度还是文化程度等都是理想化的,不知是对人抱有太大的希望还是只是在书中抒发一下罢了。

  对于每一个谈论的话题,最终都给了一个极致理想的终极状态,并且给予自己一个未来人实现这些的希望。但在我个人看,都是过度理想的,都不会实现。

  毕竟也是有时间差距的,有许多观点是相对老旧,例如在于对女性以及婚姻的观点上。本书的后几章很喜欢,观点坚定富有判断力。个性鲜明、观点独立,在书中表现淋漓尽致,不能因观点上有些许不和就否认这是一本好书,自有与林语堂有同心的人会赞同这本书的观点是绝佳的,书能展示出一个人的灵魂,这是个完整独立又极富个性的灵魂,圆浑中也带着不可否认的尖锐。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四):抒情写意的世界观之旅

  《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大获成功后,写的第二部向美国介绍中国哲学文化书籍。这位国学大师在文中写到,曾想把书名定为“抒情哲学”,可翻开这本书,不曾想却有治愈的作用

  尽管“读一本书,就像和一个伟大的人对话”这种说法由来已久,看《生活的艺术》却第一次在读书的过程产生心神安宁的感觉。林语堂在文中,中西哲学宗教思想、历史段子、艺术人物信手拈来庞大知识体系和阅读量令人惊叹。这本书不建议口气读完,分开几天,每次读上几篇,不失为一种享受。每当有些焦躁的时候,书中的文字都能起到镇静剂般的作用,令人看着看着,心绪就渐渐平复安稳下来。能写下这些文字的人,想必也是位身心安稳,不骄不躁智者

  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生活的艺术可以引申为生活的社会意识形态众所周知,任何时代,都不会在一个社会中仅存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生活的艺术》与其说反映了中国人的意识形态,倒不如说是书写了林语堂如何看待中国的意识形态。他潇洒脱尘的世界观令很多人想往,早已自成一派发展成一门艺术了。

  曾有人说过,看《生活的艺术》要从孤岛上看,在城市中看到这本书你会很悲哀,因为城市中不不具备林语堂笔下的生活。我却持相反的观点,毕竟人还是很贱的,当你生活在闲适逍遥之中,还需要读和你人生相差无几的著述吗?恰恰是都市中的人,读到这样的书,才会充满无限遐思,对“放浪者”的生活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人生很不可思议又有趣的一点就是,你的肉体经由看不见的锁链与现实相连,灵魂却可以漂到任何想栖息的地方神游,做自己想做的梦。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五):大师教我们的那些艺术课

  01

  前几天,我几位朋友去位于江苏无锡灵山的“灵山小镇·拈花湾”游览了一番。看他们朋友圈晒出来的图,小桥假山、流水淙淙,遍布着古色古香景致一行人抄佛经、读典籍,很是有一番“化外散仙”自得其乐模样

  回来后,他们极力推荐我也去体验一番:“他们有一小时、两小时……半天、全天‘禅乐生活方式’供你选择,那边美食也很多,去玩玩吧!”

  就我贫乏的宗教知识而言,我从未想过“禅”这种生活方式和人生智慧,也可以变为以“小时”为单位商业化体验式旅游;而几位朋友游览归来之后,生活方式一如既往:刷微博微信、iPad上看IP剧、论坛里灌水掐架……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体验“禅意”的生活方式,仅仅是一种逢场作戏的“体验”和一时兴起的拍照留念就算数么?

  02

  对这个问题心怀疑问之际,我读到了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这本书。年少读书时曾在图书馆翻过此书,但当时年纪尚小,还不能完全领略大师作品中凝练的智慧与心得;而今借林语堂先生逝世四十周年之际,湖南文艺出版社为表纪念,将林语堂先生的多本著作再版发行以飨读者,我也得以有机会好好读一读这本凝聚着大师毕生智慧与哲思的著作。

  《吾国与吾民》在美国引起强烈反响后,林语堂先生用英文写就了这部《生活的艺术》,“该书于1937年在美国出版,次年便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达52周。”

  学了20多年英语,却始终张口说不出一句顺溜的句子;做了无数套英语习题,却没有完整地读过莎士比亚和王尔德。难以想象,林语堂先生是有怎样学贯中西的积淀与学识,才能用英文向西方世界将东方智慧与文化介绍的如此细致、形象。

  正如先生在“自序”中所说:“本书是一种私人的供状,供认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我本想题这本书的名字为‘抒情哲学’,用抒情一词说明这里面所讲的是一些私人的观念……我并不读中学而只是直接拿人生当做课本。”

  在书中,作者论庄子、赞陶渊明;诵读《归来去兮辞》,讨论《圣经》故事的启示;关于品茗、行酒、看云、鉴石、养花、听雨、吟风……先生自有自己的一番妙谈和体会。用自己的生花妙笔,先生在中西方文化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方式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

  03

  和一位朋友探讨写作时,他曾经发出过这样一句感叹:“好的书籍是会塑造一个人的。”在阅读《生活的艺术》的过程中,由于积累有限,我很多次都读到一半然后去翻阅、查找相关文献材料,才能勉力领会大师的哲思之一二;“书到用时方恨少”,只是读到大师的文字,便觉得自己的才疏学浅更加暴露无遗

  回到文章的开头我的困惑作为钢筋水泥石头森林中为生计苦苦挣扎的现代人,我们如想要体会“生活的艺术”、体验“禅思”的魅力,就必须要依托于人工精心打造的“禅文化精品基地”吗?

  今天晚上,我正好读到第五章“谁最会享受人生”之“爱好人生者:陶渊明”一节,在大师的指引下,重读了一遍《归来去辞》。

  “他就是这样过他的一生,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心地坦白的、谦逊简朴的乡间诗人,一个智慧而快乐的老人。”

  于他而言,庭院中的一朵小花、树木上新发出的一根枝丫,都有着说不尽的故事与情怀;回归了田园与家庭,他的笔下,诞生了“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歌”。

  “陶渊明也是整个中国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在我看来,陶渊明代表一种中国文化的奇怪特质,即一种耽于肉欲和灵的妄尊的奇怪混合,是一种不流于制欲的精神生活和耽于肉欲的物质生活的奇怪混合,在这奇怪混合中,七情和心灵始终是和谐的……”

  而读到这段,我同样要为本书的翻译献上我的膝盖!

  “越裔汉”,何许人也?特地去百度了一下,“豆瓣读书”曾经有个帖子专门讨论把林语堂先生的书翻译的如此风雅的这位“越裔汉”大神,原来,已经有豆友们做出过回答了---

  “这本书的译者是为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越裔先生。所谓汉,是因为很多图书编辑将‘林语堂 英著 越裔 汉译’错解为‘越裔汉’了。”

  能读到这样“信、达、雅”兼具的译作,实乃快哉。

  —2016.8.16夜—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六):人生智慧书~《生活的艺术》书评

  the importance of life,生活的艺术(为什么不是生活的重要性)是作家林语堂先生用英语在纽约写的,正如作者所言是自我想法的自供状。两个晚上读完,期间读了蒙田的随笔和龙应台的《目送》,觉得和蒙田随笔类似,作者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思想认识娓娓道来,从容不迫。

  文学大师的作品更应该作读书笔记而绝不敢写评的。之前的《苏东坡传》和这本全然因为之前微信流传甚广的一篇文章《所谓的民国大师只不过是奴化统治下的精神鸦片》,呵呵哒!须知《京华烟云》是莫言之前国人离诺奖最近的作品。

  说起林语堂(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脑海浮出他的一则名言,讲中国人,说道:世界上没有那个民族,像中国人这样,明明是被统治阶级,却满脑子统治阶级的思想,别的地方找不到这么愚蠢的人了。大师的文字思想一如既往的深刻、幽默、从容(温文),睿智,俯拾皆是!

  ~ 深刻~

  在人生的研究中,作者开篇就给中国人定了基调:“中国的哲学家是睁一只眼做梦的人,是一个用爱和讥评心理来观察人生的人,是一个自私自利和仁爱的宽容心混合起来的,是一个有时从梦中醒来,有时又睡了过去,在梦中比在醒时更觉得有朝气,因而在清醒时的生活中也含着梦意的人。他把一只眼睁着,一只眼闭着,看透了四周所发生的事物和自己的徒劳,而不过仅仅保留着充分的现实感去走完人生应走的道路。”岂止中国的哲学家,大部分中国人大抵就是这副模样吧。

  在对中国历史的回顾,作者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有光辉灿烂的艺术,也有微不足道的科学,有博大的常识,也有幼稚的逻辑(一直处于爬行的幼儿期),有精确温柔的关于人生的闲谈,却没有学者风味的哲学”,“中国人的思想是富有诗意和哲理的”。

  东西方对照,中国人的得分:现四,梦一,幽三,敏三。中国人是世界上最现实化的民族,“中国人过着比较接近大自然和儿童时代的生活,在这种生活里,本能和情感得以自由行动,是一种不太注重智能的生活,尊重肉体也尊崇精神,具有深沉的智慧、轻松的快活和熟悉世故但很孩子气的天真”,中国人是深沉、淳朴、博大而又敏感的。

  ~温文~

  作者将自己的人生哲学娓娓道来,出乎本心,读着不会有泛泛而论的平淡,那处处流淌着作者对生命之爱的人情味道。

  谈到死亡,作者写道:“当我们承认人类不免一死的时候,当我们意识到时间消逝的时候,诗歌和哲学才会产生出来。这种时间消逝的意识是藏在中西一切诗歌的背面的~人生本是一场梦;我们正如划船在一个落日余辉返照的明朗下午,沿着河划去;花不常好,月不常圆,人类生命也随着在动植物界的行列中永久向前走,出生,成长,死亡,把位子又让给别人”。

  谈到饮食,作者认为中国人对动植物学一无贡献的原因,在于中国的学者不能冷静的观察一条鱼或者一头豪猪,而不去想肉在口中的滋味。这当然已经是一种幽默了。

  ~幽默~

  humor一词是林语堂在1927年将之纳入到汉语的。

  作者在论幽默感中说道:是谁掀起了战争?那些希望在什么场地里来造一个骑马的铜像来睥睨古今的人。作者建议战争来临前的会议上,给部长们放米老鼠的电影,一切战争或许可以避免!人类是唯一工作的动物,如果一头狮子闯入大城市,看见繁忙的人群,如果它会思考,它一定为人类感到吃惊。幽默就是用一种极简洁的词语反映无以表达的深刻,笑完之后让人思考!

  ~睿智~

  人生之美便在这里,一个如果完全可以实现,便不能引起我们的兴趣/人类的灵心是不合理的,是固执的,偏见的,是任性的,是不可预料的,因此可爱/人类易犯错误的本性是人生色彩的精髓所在/跟一个具着美德但是平凡模样的丈夫或妻子同过一生一样,是再无聊也没有的事情/如果我们的世界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而不能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个世界将成为多么可怜的世界啊。

  谈到读书,作者认为没有读书癖好的人,在时间和空间上等于将自己幽囚在周遭的环境里边。认为读报纸之类属于得知毫无深层价值的事实进过而已,提倡完整阅读,深度思考。读书的目的在于培植面目的可爱和语言的有味。一个人能发现自己所爱好的作者,实在是他智力进展里最重要的事情。

  总之,这是一本集深刻、幽默、温文、睿智于一身的书,就像大师一样。工作之余,捧起这本书,吸收生活的智慧,面临謦欬,春风化雨,受益无穷。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七):翩翩起舞在生活这个坐标系上

  生活,最常用的一个形容是“五味杂陈”,用来描述它的复杂或是丰富。倘若生活的坐标系变成一个扁平的直线,不存在五味而只剩极大或极小的极限,我们如何才能把生活过成一门艺术?

  《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所谓的私人供状,交流他的生活所得,时隔几十年,这些时光沉淀下来的经验,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不足为外人道的分量。关于这本书的许多读后感表达了一个相同的认识,那便是它的慵懒和松弛不适合处在人生爬坡阶段的年轻人阅读。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还有些胆怯,难道这就是一本教人偷懒虚度浮生的反面教材么。

  的确,这样朴素而又包裹智慧的文字只能慢慢读,翻过最后一页才能放心的告诉自己,仿佛知道了生活的一个小秘密,仅此而已。

  我们如今的生活,文化都变成奢侈品更不要讲艺术,这样的现实没有什么深奥的原因只是因为这些形而上的追求经济收益太低或者短期根本看不到利益。从个人可支配数字来看,有些人过着轻松些的生活,有些受着拮据的日子,每个人看起来都还过得去,每个人看起来又都不快乐。作为一个刚刚独自面对生活两个月有余的青年,对于林语堂关于“婚姻”“家庭”“独身主义”的许多“危言耸听”总会抱着毫无底气的怀疑。可以预见的是,若干年后,我不得不承认姜还是老的辣,只是当下,此时此刻,我固执己见的对几十年前这位老者的生活经验持保留意见。

  昨天友邻鼹鼠的土豆发了一条广播,“一个男人,只有他想要一个家的时候,你才有机会站在他身边。而当他一心想要更高的世界,你只能站在他身后。”这描述的一些婚姻的真相。在生活的无数选择面前,我们以为掌握主动,能够把控,事实的真相往往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朝着不受控制的方向飞奔。

  林在写独身主义那一篇颇有居委会大姐的风范,催婚劝生诱导恐吓都用上了,看完反而释然,一直梗在心中的那个疑惑解开了,这就是我们的文化渊源。

  《生活的艺术》中引用的许多典故到是很有意思,单就生不生孩子或者孩子给生活带来了什么这个问题,林就列举了Herbert Spencer还有John D. Rockfeller晚年对于孩子宗教式的迷信,这是他的观察也是一种态度。

  有时候很羡慕林他们所处的时代,对于生活可以允许不同的遐想和尝试,仿佛我们就是被绑架的一代,生活之于我们毫无美感可言,就更不要谈艺术了,有的只是眼前的苟且。在这个单一的坐标中游戏,不努力就会滑向万丈深渊的极小值,可你怎么努力也很难跃迁至上一层及的更好的生活。

  即便如此,还是要给自己留一点好奇心,对生活如何幻化成艺术抱有足够的信念。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生活的艺术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