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是怕怕》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8-04-22 20:0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我是怕怕》读后感精选10篇

  《我是怕怕》是一本由[加拿大]埃莉斯•格拉韦尔 / Elise Gravel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 元,页数:3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是怕怕》读后感(一):怕怕是谁?

  这是一本十分简洁,却又耐人寻味的书。

  说它简洁,一是颜色少,从头到尾、自始至终只有黑白蓝红四种,并且大多数是纯白的背景色,连红色也更像是一种点缀黑色只是一些必要线条;二是主角更少,蓝色怪物小姑娘、小狗;三是场景简略。具体怎么个简略法,就不剧透了,看了就知道是不是活久见。看绘本这么多,像作者这样惜墨如金的,确实不多见。

  说它耐人寻味,一是色彩搭配耐人寻味;二是不断重复的场景耐人寻味;三是故事背后的寓意耐人寻味。我认为,作者的目的在于,让大人孩子心思能有更多的体会,或者说代入感,这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孩子,进而促进亲子沟通,建立更亲密的亲子关系

  在色彩的寓意中,蓝色是最冷的色彩,蓝色既非常纯净,也暗示了常常容易孤独孤单;红色象征热情勇敢,寓意温暖、给予;白色会带给人寒冷、严峻的感觉;黑色通常寓意着神秘,还有暗藏力量意味。一个蓝色的大怪物,独自一人藏在黑色的大树后面,周围一片纯白的背景,这两种冷色调的颜色,其实暗含了一种内心的孤独。大怪物想用自己可怕样子吓人,然而它遇到的是一个勇敢的小姑娘。作者给小姑娘安排了红色的上衣、黑色的裤子和靴子,这让整个画面中有了一些难得暖色调,有了强烈视觉传达效果。另外的红色呢,是怪物张开嘴时,露出的红色大嘴巴。这真是一种巧妙的对应。既然是蓝色怪物,嘴巴可以是任何颜色,至少越奇特、越少见、越是不正常,就越能达到吓人的效果,不是吗?可是,作者偏偏让怪物嘴巴的颜色是正常的红色。大人们联系到一起思考一下,会知道这是一个内心热情善良但是孤独的怪物。但孩子们可能一下子就能从颜色的心理暗示上猜出来,这个怪物没有真的恶意,其实还挺可爱

  小姑娘有一只蓝色的小狗,这个小狗也是一个非常重要情节工具。当蓝色大怪物不断地做着各种怪样子时,小狗已经吓得不成样子了,但是红衣小姑娘很快就看透了蓝色怪物的内心,当小姑娘拥抱蓝色大怪物时,小狗也勇敢而温顺地站到了小姑娘的旁边。看来,温暖也是会传递的。

  再回过头来看,就会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用心,三个主角,本身就是缺少热闹的设置;从头至尾不断重复的画面,强化了主角心中单调、孤独、无助的意味。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曾经有过一个怕怕,只不过大人们的不那么容易显露,而孩子们总是容易通过一些外在的东西,比如最常见的怪物等等流露出来。

  《我是怕怕》读后感(二):不怕“怕怕”,我最勇敢

  真是感慨,现在的baby book真是越做越精致了,就如我手中这本《我是怕怕》,虽然是小小的一本,但是却相当精致可爱。给小baby看的书,翻页边圆角设计考虑到小baby皮肤娇嫩,尖书角容易划伤baby皮肤,小细节大用心。再说baby喜欢舔书、啃书、咬书、撕书,还容易弄脏书,可是这本书却让妈妈们不用太担心这些问题,它是一本纸板书,纸质厚实,不容易撕裂,有覆膜,纸面光洁,不容易被口水或是其他液体弄湿,即使脏污了,用少量水轻轻擦拭也完全没有问题,既能恢复干净,还能在一定程度解决宝宝啃咬书的卫生问题。

  说完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优点,再来说说书的内容。给小baby看的书,线条、色彩是简洁的,内容是单纯、浅显的。它没有复杂的情节,就是围绕一个“怕怕妖怪”来写的。一个穿红衣服的小姑娘带着一只小蓝狗走在路上,可能是小树林,因为有树,一棵树后面躲着个长着尖尖长角、瞪着铜铃大眼的蓝色大妖怪。当小姑娘和小狗走近时,它从树后面跳出来吓唬他们,“哇啊啊啊!”生动形象的吓人语言。它自报家门,“我是怕怕”,然后历数自己的吓人之处,它有血喷大口、尖尖的牙齿、大大的眼睛锋利爪子、和长长的犄角,它把自己说得很可怕,可是小姑娘却丝毫没有害怕的表情。这让我想起了《怪兽电力公司》这部动画电影,怪兽电力公司里的那些怪兽们凭借自己丑陋长相在夜晚从孩子们的衣橱里走出来吓唬睡梦中的孩子,激发孩子的尖叫声来为电力公司获取能源

  这个“怕怕”长得有点像电影里的怪兽,孩子常常会想象这样的怪兽,并以此来自己吓自己。

  小姑娘不怕,但是小狗却早点怕得不行了,一会儿瑟瑟发抖,一会儿躲在小姑娘后面不敢动,一会儿捂着自己的眼睛吓哭了,一会儿冲“怕怕怪兽”狂吠,还要拽着小姑娘的衣角拉她走,或是远远地躲避开了,可是它的小主人非怕没有害怕,反而还说“怕怕怪兽”很可爱。

  怕怕怪兽第一次遇到不怕它的孩子,它反倒因此而大受打击、哭了。

  这世上真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吗?孩子怕的可能不是真实存在动物或是什么东西,反而是那些并不存在的想象中的妖魔鬼怪,有时候纯属自己吓自己,都说“无知无畏”,但是因为孩子太富有想象力,“怕妖怪”这个行为往往是发生在有一定行为能力的孩子身上,大约可能在四五岁以后,到了八九十岁会表现特别强烈,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阅读面渐宽、阅读量渐大,从一些故事里看到妖怪之类后,会加以自己的想象使其扩大、具体化,当孩子的脑海里添入了这些元素以后,在一定的时间段里,它们会成为思维里的负面主角,而成为孩子的“恐惧”,甚至是到了十四五或是更大,如果这些害怕因素没有得到解答、释放,可能还会一直困扰着孩子,导致孩子一个人不敢去黑的地方,夜里不敢一个人睡等等。“怕”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一直生活在“怕”之中,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只有认清“怕”的元素,把它从你的害怕思维中去拎出来、消灭掉,才能释放内心的恐慌

  怕,就是人的心理反应,不如换个视角来看待那些令你害怕的元素,就好像书里这个小姑娘,她说怕怕妖怪很可爱,可能在她眼里,它就像一个绒毛玩偶,她还跑上去前拥抱它。对啊,如此一来,连“怕怕妖怪”都被软化了,那个胆小的小狗也被感染了,不怕“怕怕妖怪”了。

  如此可爱的一本书,虽然文字不多,但是可以添加一些自己的语言讲给孩子听,孩子听了也会认为怕怕妖怪很可爱的,不是吗?

  文/ashley

  书评原创,转载刊用请豆邮联系~

  《我是怕怕》读后感(三):我给孩子讲这本书时遇见的趣事儿

  这书我自己先看的,实话说读完后觉得不知所云

  不过,我知道孩子们的视角,和大人们不一样。因此还是把它带回家给小朋友看了。

  我家孩子喜欢让我给她讲书。给她书的时候,她非要让我给她讲。

  这书在我看来没啥故事性,就是一个叫怕怕的蓝毛怪,看到一个小姑娘牵着一只狗,所以它就跳出来要吓唬小姑娘。结果它使尽浑身解数,也没有把小姑娘吓到,小姑娘反而说怪物很可爱,还上前拥抱了它。

  就是这样。

  我也不知道怎么讲才好,灵机一动就和女儿说,你认识这个蓝毛怪吗?这就是你那天捏死的蚊子变的。女儿说“就是那天在沙发上捏死的那一只?”我说“是”。然后我全程指着这个蓝毛怪叫蚊子,蚊子看到小姑娘和狗狗,要跳出来吓唬她。他又叫又跳,可是小姑娘并不害怕他。反而说蚊子很可爱,还上前拥抱了他。我女儿听我讲完有点莫名其妙,我就问她你觉得蚊子变得怪物可爱不可爱。我女儿就点点头。

  我把书合上,跟孩子说:就在刚才里面的怪物变了。这只蓝毛怪是姥姥隔壁那只大黄狗变的,要不我们再看看它吧。女儿就说不看了。

  我说刚才又变成一只普通的蓝毛怪了,我们再来看看它怎么样吧。我非常无聊地又把这个故事讲了一次。结果这一次,她一直问我小姑娘旁边的那只狗。每一页都问。我问孩子我说你觉得这只怪物现在还可怕吗?女儿说不可怕,可为什么狗狗也跑到怪物旁边了。

  被她这么一搅和,我琢磨出来了。我看书找的是重点发现了怪物和人这对关系后,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它们的互动上,狗狗作为配角自动被我忽略了,我不看其他东西了。而孩子却比我多发现了更多,她除了关心“主要人物”,也关心其他的细节。回过头来我们放弃主要的东西,而是以孩子的目光来审视这个有点莫名其妙的绘本,你会感觉到画面上的动静对比,怪物的表现前后有反差,其实是有一种淡淡的幽默在里面。

  《我是怕怕》读后感(四):嘿,妈妈,我在这儿哪!

  那天晚上,肉卷从幼儿园回来,一边扒在餐桌旁蹭饭,一边满脸鄙夷地对我说:

  “妈妈,我再也不跟小B好了。”

  “为什么啊?你不是一直跟小B可好了吗?”小B是肉卷班里的一个小男孩,虽然长得不帅,但好像很有女孩缘。

  “哼,我才不跟他好呢。他太淘气了,今天又打我。”肉卷指指远处盘子里的芹菜,示意我再夹一口。

  我一边把芹菜塞到她嘴里,一边故作惊讶表演:“啊,为什么呀!是不是你俩闹矛盾了?”

  “没有呀,我在建筑区玩的好好的,他就过来打我。”肉卷一边嚼,一边用眼神饭桌上扫荡,寻摸着下一口准备吃什么。

  听到这话,婆婆脸色有些不悦,我连忙抢先一步说道:“没关系,你知道他为什么打你吗?”

  肉卷摇摇头

  我摸着她一鼓一鼓的小脸蛋神秘地说:

  “因为他想和你一起玩啊。”

  男生表达感情方式总是让女生难以理解,老师写板书时,用圆规在你背后扎来扎去;做操排队时,从后面探出身子狠狠揪你的马尾;迎面走过时,非要挤到你面前故意把你撞个趔趄;走到楼梯口时,突然大叫着出现吓你个魂飞魄散……

  男生回忆美好青涩童年,都是用女生一幕幕难以言说的噩梦描绘出来的。而当你就要对某个男生恨之入骨的时候,又总会有另一个贴心的女生跑过来提醒你:“喂,他是不是喜欢你。”

  如果能回到过去,我一定要大声地仰天长啸:什!么!鬼!

  《我是怕怕》就是一个以捉弄人为主题小故事主人公怕怕是一个小怪物,因为相貌可怕,所以常以吓唬别人为乐。偏巧有这么一个小女孩,不仅没被怕怕恐怖的相貌和惊悚的声音吓到,反而喜欢得不得了

  这下怕怕该高兴了吧。并没有,相反,他哭了。

  《我是怕怕》读后感(五):我不怕你!

  早上醒来,看了小林小朋友送我的加拿大插画师埃莉斯•格拉韦尔的绘本《我是怕怕》。很可爱的一本书。她说因为很可爱才送我的。

  怕怕躲在树后面,看到一个小女孩和一只小狗走了过来,就突然跳出来做着鬼脸“哇啊啊啊”地大叫。他说:“看着我,我是怕怕!看我尖尖的牙齿!看我大大的眼睛!看我锋利的爪子!和这长长的犄角!你怕我了吗?”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小狗下的汪汪叫,发抖,趴在地上呜呜叫浑身颤抖,咬着女孩的衣角拉她快跑。可是小女孩始终很淡定,只是毫无表情地看着他。当他问你怕我了吗的时候,她说:“不怕!”

  怕怕非常惊讶地说:“不怕?你一点儿也不怕?这怎么可能?好好听着:哇——啊——啊!哈哈哈这下你要吓得躲到床底下去了吧!”小狗已经已经吓得跳了起来,不停地颤抖。可是女孩还是说:“呃,不会。”怕怕又使出绝招:“好吧,还有这个:嗷嗷嗷嗷嗷!”女孩说:“我还是不怕。”而小狗已经吓得逃跑了,躲在树后偷看。

  这下子怕怕再也没招了,他呜呜呜地哭着说:“还从没有人不怕我。”小女孩说:“我呀,我觉得你很可爱。”怕怕惊讶极了:“什么?可爱!我怎么会可爱呢?我是个小怪物!这是怎么了?”小女孩说:“我好想好想抱抱你哦!”然后她过去抱着怕怕,露出了微笑。小狗也从树后面出来跑过去把头靠在了小女孩身上,怕怕也开心地笑了。

  有时候人们因为不自信,才会显得冷漠虚张声势,显得很凶的样子。这样或许可以唬住人吧,也不会因为被拒绝而受到伤害,却也很难得到喜爱。大多世人会像那只小狗一样害怕,保持距离,甚至逃开。

  只有很少的人才会像小女孩那样,看到怕怕虚张声势背后的可爱,伸出有好的双手去拥抱他,不但融化了他心中的坚冰,而且得到了友爱。当然也有独具慧眼,不要拥抱了真的怪物,那样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往往都是怕怕,我有时候也是那样,表现得很冷漠乖戾,说话尖刻不友好,拒人千里,让人觉得不可理喻。除了没几个人值得付出热情以外,也有一部分是因为自我保护,害怕受伤。只有遇到小女孩这样的人的时候,才会收起尖刺。当然我更是小女孩,这个世界上并不多见的小女孩。

  柔和一点,友好一点更容易得到友爱,谁都不喜欢害怕,只有让人心悦诚服才能有发自内心的真正喜爱,佩服,甚至崇拜。如果只是怕,人家会为了一些目的表面或者暂时服从,然后伺机摆脱和反击的。

  不禁想起曾经和朋友说的话,这个世界上,只有和极少的人交流才会有共鸣。不是因为爱才同意那些观点,而是因为互相理解,很有默契才爱。这是真正的幸运和幸福,非常难得。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这种感觉我一向没有,也很少这样看别人。不是因为不自信,而是知音难求,不会随便友好。可是一旦遇到的话真是很开心,并且非常珍惜。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是怕怕》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