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师聊哲学》是一本由张晓东著作,西南财大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19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和大师聊哲学》读后感(一):延异与文本内部批判
小学时候的语文课上,老师经常让学生总结中心思想,学生就很奇怪,为什么一定要总结中心思想,老师是怎么知道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本意就是这个中心思想呢?
按照德里达“延异”的观点,文字作品不是封闭的,而是永远是开放的,读者的阅读也是创造的过程,读者对文本的解读是有差别(“异”)的,不同人有不同人的体验感悟;对文本的解读也总是未完成的、是延续的(“延”),每一次阅读的感受也不相同。
这不是胡说八道吗?写作的人一定是出于某种目的,才写出这样的作品,难道读者可以随意理解作品?
说的没错,每个作者写作都出于一定的目的,但作者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写作,除了作者本人谁又能知道呢?
既然大家都不知道,那么还是不要总结什么中心思想的为好,不要追求什么恒定不变的文章意义,读者各有各的领悟、体会、和思考,这难道不比要大家统一中心思想好吗?大家最好还是彼此尊重对方的观点吧。
哲学给我的感觉一直是晦涩难懂、很绕脑子的一种思维方式。但张晓东的这本《和大师聊哲学》却不然,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幽默诙谐的语调向读者讲述了哲学的奥妙。
哲学是一门学科,但它又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哲学的思维方式渗透于各门学科中,更重要的是,哲学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与学习中无处不在。或许在你意识不到的情况下,你就已经在用哲学的知识思考问题了。例如一个孩子为了让妈妈高兴,偷拿了家里的钱给妈妈买生日礼物,这个孩子的做法我们是该全盘否定,还是该辩证地看问题?
阴阳相生,物极必反
《和大师聊哲学》读后感(三):旅途之中、等人、或者临睡之前的好读物
一本没有压力,同时又不无聊的书,的确很适合我的需要,也适应我的生活节奏。
这是一本很好的哲学入门书,简单易懂,插图很幽默,在旅途之中、等人的时候、或者临睡之前,它丁点也不苛刻,从任何一个句子开始,你都可以非常轻松地进入它,非常适合没有阅读习惯的人。纸张质量也超好,细长的开本特别时尚别致。
哲学是知,活着是行。孰先孰后孰重孰轻,大家争论不休。孙中山和蒋介石这对师徒,老师主张先行后知,学生却认为,不知何以行。后来蒋介石跑路到台湾,把岛上的一座山改名叫阳明山,青睐王守仁先生的知行合一。算一下天下能知能行、知行合一者,竟有几人?真正能做到知行合一的大家才能立功、立德、立言吧!西方哲学一样是大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心理学家、文豪、经济学家、语言学家等知行合一的大家开创的!
《和大师聊哲学》读后感(四):给上初中的儿子屯着的,抽空和孩子一起看,孩子懂一些哲学有助于健康快乐成长。
封面是压纹的,像布一样手感好。
《和大师聊哲学》读后感(五):读《和大师聊哲学》有感
你:“存在主义看样子蛮不错,我爱死存在主义了,这就是我要的自由!我就是要按照我的自由意志去生活,谁也不要干涉我!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哲学大师:“哈哈,我们年轻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
翻到“哲学下午茶”版块,读着作者幽默风趣的文字,不由会心一笑,原来哲学也可以如此轻松、诙谐。市面上打着哲学入门旗号的书不少,有的很有趣、很接地气,但丝毫看不到哲学的影子;有的很专业,但晦涩难懂。常言道:可爱的不可信,可信的不可爱。哲学书也面临这种困境:真实的哲学不好懂,好看的又不是哲学。
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对哲学类书籍的认知,同时也让我对作者产生了兴趣。看了看作者的履历,顿时就明白了,管理学博士兼广告创意大师,也难怪会把原本枯燥乏味的哲学书写得这么有趣。不光如此,书中还结合形象的生活例子,配合了大量的原创插画,用语通俗易懂,娓娓道来,让人在轻松有趣的阅读氛围中就能领略逻辑严密的现代哲学史。
书中对于自由的解读,也让我觉得颇有趣。哲学家密尔给自由下的定义是:自由是指所拥有权利的自由,是行动的自由。也就是说 ,自由的前提是平等,你有你的自由,我有我的自由,我们的自由是一样多的,你尽可以在你的私人空间内随意行动,但不能打着“这是我的自由”的旗号来侵入我的私人空间。你不喜欢美国车,可以选择把自己家买的美国车砸烂,但你不能打着“不喜欢美国车是我的自由”的旗号,到大街上去砸别人买的美国车。
如今社会上有的人,就常常打着看似正义的旗号,去做一些伤害别人的事情,而自己却不自知。我觉得这不是自由的体现,而是一种野蛮的行为。这个社会所有的秩序、规范,不是对自由的限制,而是对自由的保护。这个世界,从来没有绝对的自由!
我觉得哲学不只是哲学家的事情。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哲学家,多看、多问、多思考,我们就会对事物有更多的感悟,而这些感悟将会是我们成长的见证,也可以为别人的成长提供帮助,毕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去撞南墙后才知道回头!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我想,喜欢哲理的人大抵都是喜欢思考的人,在思考中,人这一生才会变得更深刻!
《和大师聊哲学》读后感(六):不可多得的哲学入门佳作
一提到哲学,很多读者心里都有一种深奥、繁琐的联想,确实,不少人对哲学有故弄玄虚、不知所云的成见,并因此对哲学敬而远之。其实,哲学是有逻辑系统的宇宙观,是定性、逻辑地认识宇宙整体变化规律的学问。世界是混沌的,哲学是系统的,哲学是对混沌的概括总结。在浮躁功利的现代社会,有人认为,当今应当务实,多从现实考虑;而哲学太虚,太不切实际,不过是让人多死脑细胞的无用思考而已。其实,在西方,哲学源于希腊语:Φιλοσοφία,按照词源有「热爱智慧」的意思,被称为智慧的学说。
古往今来,人类历史上产生了很多哲学家,留下了汗牛充栋的哲学著作。对普通人而言,了解他们的思想精髓是难之又难;而要比较系统地了解人类历史上哲学的发展史及其体系,更是几乎不可能的任务,而专业的大部头的哲学类学术巨著又晦涩难懂,让人望而生畏。确实,同样的美食让人腻味,同样的风景欢乐难觅,同样的路途充满无聊,一样的思考模式甚是单调,一样的观察角度缺乏美感,一样的研究方法总是枯燥。正是有鉴于此,《和大师聊哲学》,薄薄的一本小册子,独辟蹊径,别开生面,带领读者尝试不一样的视角,思辨多彩的价值观,体验全新的思考方式。
第一次见到这本书,就被此书的外表一下子就吸引住了。以前从未深钻的哲学,竟然能一直看下去,买回来一直读到现在,终于读完了。的确是最好的哲学入门书!一天时间,津津有味地一口气读完了。我喜欢的奇葩说,原来很多思辨都在哲学中。
张晓东的这本哲学通俗入门读物,的的确确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优质高效的现代哲学入门佳作!好玩的对话,有趣的插图,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理论联系实际,接地气,直达大师内心深处,聊出可爱可信的哲学。从上帝已死,到超人哲学;从理性主义,到经验主义;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实用主义,到存在主义;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作者不慌不忙,娓娓道来,张弛有度,挥洒自如,带领读者在哲学的宫殿里漫步徜徉,含英咀华,表现出高超的驾驭能力,让人叹为观止!
《和大师聊哲学》读后感(七):好书,大人读不错,中学生更值看看
一直想了解了解,又不知该从何处开始学习。经常否面对琳琅满目的书籍眼花缭乱而又不知所措。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开始思考人生,就开始喜欢哲学。每个人迟早会遇到哲学,这是绕不开的。
企业家、管理者和科学家一般很早就开始关注哲学,用来指导事业发展。
很多人想要了解哲学,但感觉无从下手。许多书用故事形式讲哲学,实际上讲的都是一些鸡汤、人际关系与处世之道,和哲学毫无关联。而专业的哲学书又晦涩难懂,根本读不下去。漫画很棒
《和大师聊哲学》读后感(八):it's time to 和大师聊哲学
以前看过一些哲学书,但依旧不懂哲学。对哲学充满兴趣却又不知如何开始学习,对琳琅满目的书籍眼花缭乱而又不知所措。「和大师聊哲学」,结合社会实际,章章与大师对话,带读者推开哲学的大门,领略哲学的魅力。我们可以没有基础,但哲学从不会缺席。愿大家都能从「和大师聊哲学」开始,对哲学多一分认识。
《和大师聊哲学》读后感(九):有趣
我想要坚持一下,因为我不愿意写完了以后再加一些花哨的标题上去,文章“DUANG”一下,很Fashion、很实用、很吸引人。这样读者出来一定会骂我,根本没有这样的哲学,就证明这样的哲学是冒牌货。
我一直坚持为读者奉上原汁原味的哲学精华,后来我在出版的时候也要求出版社不要加炫酷的标题,因为我要让读者看到,现代哲学就是这个样子,你们看完之后也会了解真正的哲学——从笛卡尔到德里达的现代哲学体系。
哈哈,作者写的太搞笑啦!
3小时通读现代哲学,是一本最好的哲学入门。
还以为哲学很难,没想到如此贴近现实!如此易懂!
是一本很好的哲学入门书,真的很棒,收获很大,改变了我这个哲学小白。
书不厚但内容很充实,很注重方法论。推荐给同学的,同学很喜欢!
为什么看了这么多书,依旧不懂哲学?
因为大多数人都没有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书。
现实问题往往都是:真正的哲学不好懂,好懂的哲学不真正。
你是否对哲学充满兴趣却又不知如何开始学习?你是否面对琳琅满目的书籍眼花缭乱而又不知所措?
「和大师聊哲学」,带你推开哲学的大门,领略哲学的美好,让我们一起 哲学出发❤
你可以没有基础,但哲学从不会缺席。愿你从「和大师聊哲学」开始,对哲学,多一分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