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蒙台梭利育儿课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4-06 20:0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蒙台梭利育儿课经典读后感10篇

  《蒙台梭利育儿课》是一本由[美]玛雅·皮塔麦 / 苏珊娜·马里奥特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1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蒙台梭利育儿课》读后感(一):你和你的孩子需要被安抚——《蒙台梭利育儿课》

  缓缓地长吁一口气,慢慢地睁开眼睛,当我舒缓地结束书中介绍的正念冥想,再回到现实生活,重新审视被自己视作“一团糟”和“不耐烦”的育儿生活,突然觉得内心烦躁郁闷竟然真的得到了释放,仿佛自己的身体又重新注入了力量,内心充满了对生活、对孩子、对家人的爱。而这一切,都是源于这本《蒙台梭利育儿课》。

  回想在爱人怀孕期间,我们一口气买了不少育儿方面书籍各式各样,林林总总大约十几本,感觉为了抚养孩子成长,自己也是蛮拼的。可是,读得越多,反而越焦虑:那些看似“高大上”的理论,反而把父母放在了一个至高无上位置,对孩子的爱成了无条件付出充分理由,而另一些对父母行为批判的书,更是让人感到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深怕自己一不留神就成了“反面案例”。

  《蒙台梭利育儿课》读后感(二):六个育儿小游戏

  《蒙台梭利育儿课》一书操作性很强,书上介绍的亲子活动贴近生活,也容易学会。这本书重点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情绪变动,随着孩子年纪增长,亲子活动的内容也随着变化。书后还附有活动模板,可供家长模仿学习

  言西小熊把书中一些重点内容进行了归纳,跟大家一起分享几个育儿小游戏。

  游戏一、按摩

  宝宝年龄:6-12个月

  初为父母,面对可爱脆弱的宝宝,有一丝惊喜也有一点惊慌没关系!按照书上的方法,你只需要一条热毛巾、少许橄榄油、一个温暖房间(室温26℃)。

  按照以下步骤就可以给宝宝一次舒心体验

  1.把宝宝放在温暖的毛巾上,微笑面对宝宝,让宝宝的情绪放松

  2.将精油倒入掌心双手摩擦,然后从宝宝的臀部开始,依次抚摸其腹部、胸部、肩部,最后沿着胳膊回到起始位置。抚摸过程中,可以哼唱儿歌。

  游戏二、触摸游戏

  宝宝年龄:12-18个月

  这个游戏的重点在于训练宝宝的听觉,让宝宝倾听各种声音提高声音的辨别力。你只需要一个盘子,一张布,三种能发出不能声音的道具。(金属勺、一包可以摇晃的谷物、木勺)

  让宝宝闭上眼睛,告诉ta接下来要玩一个猜声音的游戏。然后把道具依次放到盘子上,盘中放好物品,盖好布,晃动道具,让宝宝说出道具的名称

  游戏三、搭积木

  宝宝年龄:18-24个月

  这个游戏的重点在于训练宝宝分类、排序能力锻炼宝宝的手部肌肉。你只需要一盒积木。

  具体方法如下

  1.和宝宝一起坐下,把积木放置一片空旷区域

  2.从积木中挑出最大的一块放置底部,然后按大小依次排放,最小的那块放顶部。

  3.拆掉积木。

  4.让宝宝自己重新搭建一次。

  游戏四、用水画画

  宝宝年龄:18-24个月

  孩子们在室内作画时,通常会受到空间限制。如果这个活动搬到户外,效果不同。可以为宝宝准备一只小笔刷,一个带把手的小容器,把笔和水交给你的孩子。告诉ta可以在任何喜欢表面作画,如树干上。(如果户外有禁区,要告诉ta可以到哪里玩。)

  游戏五、水果沙拉

  宝宝年龄:24-36个月

  用水果命名活动空间,你可以说“这里是草莓角”、“这里是苹果角”,等等。向孩子解释,当你叫出某种水果的名称,ta就应该跑到相应的角落。当你喊“水果沙拉”,ta需要跑到中心位置。

  游戏六、拍手游戏

  宝宝年龄:36-48个月

  这个游戏不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只需要一双手。你可以带着你的孩子一边拍手一边玩。一边拍手一边说出家人和朋友名字,一边拍手一边说出动物植物的名字,一边拍手一边说出水果的名字。当你的孩子沉浸其中,ta说话的节奏感会不断增强。

  这几种游戏都方便易操作,而且伴随宝宝成长而不断变化。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是每一位父母的期盼,玩中有乐,玩中有情,为何不去尝试一下呢?

  《蒙台梭利育儿课》读后感(三):正念育儿,与孩子一同成长

  孩子的到来,将会给家庭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虽然每个人都是从小长到大,但是对于如何带孩子和教育孩子,开始的时候都会手忙脚乱无从下手,没有经验。《蒙台梭利育儿课》就是讲述0-3岁的孩子的成长过程,每个阶段,应该做什么事。

  书中倡导的是一种正念生活,简单来说,做正念父母就是要关注生活本身——注意到你的思想、情绪和反应选择对自己最有益方式来生活。作为父母,正念就是当与孩子互动时,全面的关注孩子,把他当作独立个体同时也要注意到自身的情绪和期望

  孩子在成长的不同阶段,所能够掌握和理解东西,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了解到孩子不同阶段的需求,更好的了解到他们的想法,并通过一些活动锻炼他们,让他们学会应由的生活技能

  本书的第一章,主要是帮助父母,适应自己的新角色,通过整年冥想、想象运动。在剩下的章节,主要就是作者的一些育儿观念,还有很多的实践的互动活动。通过心里和身体与孩子的互动,让孩子感受到爱和被爱,让孩子在一个充满正能量环境中成长起来。

  孩子的教育从胎教就已经开始,而且成长的早期,对他们的培养方式,关系到孩子如何去理解这个世界,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体验和学习,父母保持一种好的心态,共同与孩子成长。

  《蒙台梭利育儿课》读后感(四):坚定正念思想,在游戏活动中陪伴孩子成长

  婴幼儿时期,是孩子非常重要人生阶段。俗话说,三岁看大。有人说,人生的头三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此时形成的行为习惯,将影响孩子的一生。从我自身来说,孩子们从小就亲子阅读,现在养成了爱看书的好习惯

  《蒙台梭利育儿课》这本书,正是为0-3岁的孩子提供68种安抚技巧创意活动。请注意,此书是在一定意义上阐述蒙台梭利的育儿观念和理论。如果条件允许,请结合蒙台梭利相关的书籍一起阅读,会起到事半功倍作用

  此书告诉我一个新名词:正念思想。查了百度,“正念这个概念最初源于佛教禅修,是从坐禅、冥想、参悟等发展而来。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关注、觉察当下的一切,而对当下的一切又都不作任何判断、任何分析、任何反应,只是单纯地觉察它、注意它。”书中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父母要给还孩子传递正能量,与作为独立个体的孩子积极互动,乐在当下。所以,这本书特别适合给新生父母阅读。

  本书第9页,提供了“使用指南”。可谓非常细心又认真的向读者呈现了本书的主要内容以及具体操作,很贴心。总计8章,每章从“正念时间表”开始,第一章,帮助家长自我调整,适应做父母的角色。然后其余的几章,“主要基于在体验中成长的蒙台梭利教育理论”。

  书中可谓面面俱到,小到怎么包裹婴儿、抱孩子。游戏活动的具体步骤不是泛泛而谈,是用1 2 3 4等数字顺序标号,一目了然。超棒的版面设计纸张质量,会有做上帝的感觉,尊重读者。对了,dk的书,买过吗?就是那种感觉!此书的其一作者,获得了“蒙台梭利教师培训学位”,所以此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现实性。

  孩子需要自信快乐的成长,少不了游戏活动,少不了你们的陪伴!此书会助你一臂之力

  《蒙台梭利育儿课》读后感(五):知道这些技巧和活动,完全没有必要再上早教课

  现在的家长习惯把孩子早早送到早教中心,对孩子进行所谓的启蒙。其实,让孩子上早教课真的能启蒙孩子吗?我觉得并不见得。我自己的孩子也在上早教课,我倒不是出于让孩子学些什么的态度,主要是自己想一周偷懒一个上午,让早教老师帮着带带孩子,同时想孩子能结交一些朋友。通过一段时间早教课下来,我感觉孩子可以略懂一些规矩,知道上课的程序,其他的优势并不显著

  虽然说现在的早教基本都是双语教育,但是想让孩子从中学英语不太可能,顶多学会一两个单词,因为孩子大多数时间并不在意老师在讲什么。早教课中的艺术创作,在《蒙台梭利育儿课》中都有涉及,比如说用水画画、手印艺术等等,很多时候家长并不想让孩子在家这样玩,主要是觉得太脏,而在早教中心老师让孩子用颜料玩似乎又无所谓。因而,我觉得在教育孩子与启蒙孩子这条路上,家长要摆正自己的观念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想自己轻松自然可以把孩子放在培训机构,但如果真想提升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家长必须要跟孩子多互动,让孩子的智商情商、财商各方面得以培养。

  有些家长会以不知道怎么做为理由,其实只是给自己一个偷懒的理由,现在的网络那么发达,只要有心自然可以知道如何跟孩子很好的相处,很好的互动,很好的交流。像《蒙台梭利育儿课》书上囊括了68种安抚技巧和创意活动,可以让家长与0-3岁的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

  我自己的孩子快3岁了,如何让他在家也玩得开心,同时提升他的各方面能力呢?我参照了《蒙台梭利育儿课》一书上的游戏与他互动,我特别喜欢一个叫“水果沙拉”游戏,操作起来很简单:用水果来命名空间中的角落,当家长喊出某种水果名字的时候,孩子立马跑到相应角落,喊水果沙拉时,跑到中心位置。这是一个不需要道具就可以在家玩的游戏,我的孩子本身就喜欢各种水果,让他玩与水果有关的游戏,他自然很是喜欢,这个游戏一方面可以进一步让孩子提升对水果的认知,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的记忆能力、反应能力、运动能力。当然对家长来说也很简单,只要动动嘴巴就可以了。此外,当家长出门跟朋友聚会的时候,也不必担心孩子沉迷于电子设备,可以让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一起互动,在指定的范围内,玩类似水果沙拉的游戏,既安全有趣

  像早教中心的欢动课,大多时候都是要借助辅助工具才能完成孩子的大运动效果,而且基本上并不重复,起不到巩固的作用。而孩子,特别是年龄尚小的孩子,能力的提升是通过不断地重复来完成的,因而,我更倾向于一些简单、实用并能够重复的游戏,就如我上段所讲的“水果沙拉”这样的游戏就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要想培养孩子艺术细胞,《蒙台梭利育儿课》一书中介绍了跟着音乐跳舞、拍手游戏、土豆印章等游戏,也是简单可行。其实,家长不必把早教中心当做是万能的地方,只要家长肯花时间、用心,在家里天天都在给孩子上早教课

  《蒙台梭利育儿课》读后感(六):做正念父母,是最好的育儿法

  “你怎么回事啊?看来是你妈妈在你三岁前没有给你充足的爱。”

  很多的时候,我会听到周围的人在分析人际关系问题时,把原因归结于三岁前没有获得妈妈充分的关注和爱,于是,恋爱不顺,工作不佳,甚至不会说好听的话都认为是缺乏妈妈的爱造成。对此,我只想说,做父母真不容易,好不容易把孩子养大了又要背各种黑锅。

  但有一点无可否认,三岁前是奠定一个人一生人格基础黄金岁月,如果在此阶段能够得到父母很好的照料和满满的爱,人格健全的机率比较大。可是,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是第一次当父母,对于一个新降生的婴儿时,他们也有他们的担忧不自信恐惧。我不止一次听见一些妈妈说:“我真怕我会照顾不好她“,还有的妈妈看到2岁大的幼童尿裤子简直是世界末日,惊慌之时只好扬起手落在幼童的屁股上,成了他们担忧的”坏妈妈“了。

  在心理学上,精神分析派认为三岁前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一个人的人生分成多个阶段,幼年没有得到的爱成年后仍然有矫正的机会,只是相对困难一些。可以说,作为一个孩子,你能在三岁前得到父母全能的爱,你是幸运;作为一对父母,你能否给予孩子充足的爱则是需要学习,是为孩子的人生负责表现,也是修正自己童年阴影的机会。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目前最受欢迎的育儿教育法,对应的幼儿园和培训机构价格不菲,并不是普通的家庭可以承受。作为父母也没有必要泄气,蒙台梭利教育也出版了许多书,新手父母完全可以选择自学如何和谐地与孩子相处。

  《蒙台梭利育儿课——为0~3岁的孩子提供68种安抚技巧和创意活动》就是一本不错的书。整本书的核心理念:正念父母。正念父母是指当你与孩子互动时,全面地关注孩子,把他当作独立的个体,同时也要注意到自身的情绪和期望。

  越早把婴儿当成独立的个体,孩子会长得更好

  当我第一次见到纯洁无邪的婴儿笑容时,真的是上帝给的礼物。但对于父母来说,至少有两年的时间要和婴儿的屎尿打交道,关键是婴儿不会说话,只会哭、笑、睡。他们看起来更像是一个会动的玩物,把他们看成个体实在是太难了。但是,他们虽不会说话,可是他们已经有了情绪了。正是这些情绪深深地打上人格的烙印,只有当父母把TA当成独立的个体,尊重TA所有情绪的表达,此时TA才会觉得真正被关注了。

  英国的儿童教育学者温尼科特勒曾经说过,越早把婴儿当成独立的个体,孩子会长得更好。

  因此,作为正念父母的第一步是把婴儿当成独立个体的尊重。

  注意自身的期望和情绪

  有人说孩子是家庭关系的晴雨表。

  婴幼儿是可以感知情绪,当周围的大人情绪不好时,它会归结是自己不好。TA自己感觉不好时,那么就会用哭闹和生病来抗议了,家庭又会因此争吵,陷入一个死循环。

  因此,一个和睦的家庭气氛是孩子最好的助长剂,打破恶性死循环就是父母注意到自身的期望和情绪。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这句话大部分是正确,只有让孩子做回他们的本性,大人小孩都快乐。

  做正念父母的重要性

  《蒙台梭利育儿课——为0~3岁的孩子提供68种安抚技巧和创意活动》里说,与孩子在一起时,如果我们全身心地关注孩子,就会真正与孩子建立联结,这时我们就会变得更沉静和充满同理心,孩子也会感觉到被珍爱。

  正念可以帮助家长和孩子们保持专注、控制情绪,对抗压力,面对生活的打击时变得坚强。

  想要获得父母的身份,只要自己卵子与精子的结合就可以了。但要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则是需要学习,首先是观念的改变,其次是感知的能力。如果没有这两项,那么市面上提供的很多育儿的方法其实是无用,就像这本《蒙台梭利育儿课——为0~3岁的孩子提供68种安抚技巧和创意活动》里介绍亲子互动游戏,当父母是满腹牢骚地与孩子互动,孩子是不会开心。

  因此,学做正念的父母,才能真正地安抚孩子,才能让亲子关系里有更多的创意,这样的亲子互动才有意义。而这,就是优秀的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爱了。

  文/灵林玖玖,微信公众号:闲话文艺,欢迎关注。

  《蒙台梭利育儿课》读后感(七):《蒙台梭利育儿课》揭秘:成功的育儿离不开正念且有趣的家长

  01

  每个家庭随着孩子的到来,生活模式将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孩子不像我们购买的某件商品,他没有产品说明书,刚开始又不会表达,全靠家长去猜和试。就算是有过生育经验的妈妈,也会有各个孩子行为模式并不相同的感受。回想几年前初为人母的我面对孩子的哭喊茫然不知所措。特别是在孩子生病时,看着宝宝哭闹不止无法入睡的样子,眼泪刷刷地往下流,我多么想自己能替她生这场病啊。当时既要照顾自己的身体和情绪,更要操心孩子的需求和成长,当妈的感觉一个字“累”,四个字“战战兢兢”。这种感觉一直持续了好几年。

  好容易熬过了新生儿时期,又开始面临新的问题。上一辈育儿方式过于老套,无法使用。可是最科学的育儿方式是什么?又该如何去做?自己还是没有底,孩子在一天天长大,最佳的育儿方式只能如小马过河,摸索着前行。有段时间沉迷于网络上各式各样的育儿心经,看了哪个都觉得很好,可是用起来不成系统,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特别容易出现相互矛盾情形,让孩子无所适从。

  最近看了《蒙台梭利育儿课》一书之后,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都说儿童发展的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我不想错过,也不应该错过。真想时光倒流,从孩子出生开始重新来过,按照书中的正念生活来育儿,从0-3岁甚至更久都有相应的陪伴指导,陪伴孩子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02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特别是在一线城市,这个理念尤为盛行,幼儿教育市场超级火爆。

  蒙氏教育(蒙台梭利教育)目前是国内外非常流行的儿童教育理念,他将儿童视为独立的个人,以儿童为中心,家长和老师为辅,充分发挥孩子的天性,激发儿童潜能,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发展孩子独立、自信、专注、创造等能力,为将来孩子的成长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国内也有不少蒙氏理念的亲子课程和幼儿园,成为很多中产家庭的首选。家长们做此选择的目的是砸钱购买专业的老师和先进的育儿理念等优质服务,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但是毕竟孩子跟家长在一起的时间更长,也更容易受到影响。光靠培训机构或者幼儿园的教育是不够的,要知道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家长更应该肩负起育儿的重任。

  这就需要找准育儿方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不妨抽出半天时间,读一读育儿类的书籍,比如《蒙台梭利育儿课》,该书主旨是运用正念育儿法,让父母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来,让孩子感受到尊重。

  正念育儿就是父母要关注生活本身,与孩子互动时,全面地关注孩子,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而不是把孩子丢在一边让他自己玩,家长抱着手机不放。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中并非讲述空洞的理论,而是介绍了68中安抚技巧和游戏创意活动,让家长轻松学会各种游戏玩法,简单易行,瞬间变身为孩子心目中的有趣爸爸(妈妈)。

  03

  读完该书后,我特地将其中松鼠黏黏游戏中的松鼠图案复印了下来,等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后,带着她和邻居小朋友一起玩松鼠黏黏的游戏,两个孩子用手感触到吃了蜂蜜(贴了双面胶)的松鼠身上变得黏黏的,然后去户外寻找可能黏在松鼠身上的东西,如树叶、扑克牌、小草等,玩的不亦乐乎。

  孩子们还从中懂得了吃东西时要爱干净,不能像松鼠那样把蜂蜜吃到自己身上到处都是,要讲卫生。作为家长自己也觉得很有趣,寓教于乐原来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相信自己按照《蒙台梭利育儿课》中传授的68种游戏玩法去做,只需要简单的材料准备,从室内到室外均可以找到好玩的游戏,一定会成为孩子眼中的有趣妈妈,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好伙伴。

  我想成为一个好妈妈,也正在努力去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蒙台梭利育儿课》书中的游戏,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兴趣。相信我这次找准了方向,孩子将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蒙台梭利育儿课》读后感(八):《蒙台梭利的理念思考》

  蒙台梭利已经被越来越多人的人认识,最早接触的是早教中心品牌,了解过早教的妈妈们肯定知道那个颇负盛名的育儿机构,一个大型早教品牌,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是大名鼎鼎。

  冲着这个大型品牌,我先前买过他们的一套早教书,四大本,很厚,读了一半不想读了。这次拿到的育儿书是浓缩成一本的彩页,让人很有读下去的欲望,其实数量多还不如质量好,是吧?

  随书附赠的明信片、紫色的封面、上面可爱的母女俩亲子读书的漫画,仿佛夏日里一股清流,为宝宝和妈妈们量身定制。

  英文版畅销10万册,对蒙台梭利来说是一向畅销的数量,也许这跟他们创始人玛丽亚·蒙台梭利一直提倡的育儿理念有关。

  一个小孩的出生是不是把你们的生活搞得一团糟?与其做一个束手无策的妈妈,不如静下心好好的学习儿童和小孩一起成长。很多妈妈估计跟我一样,宝宝出生的时候最束手无策的就是宝宝的哭,不知道为什么的哭,没有道理的各种哭。

  看了这本书以后才知道其实婴儿的哭声对他们来说有很多种,有的哭是饿,有的哭是想让家长陪伴。作者非常有技巧地通过这个全世界妈妈遇到的第一个问题,让人感同身受地踏入作者构造的育儿版图。

  首先,看到的是一个正念时间表。

  作者认为:在婴儿早教初期,妈妈和新生儿的每一次互动都是正面的,只需要跟孩子做眼神交流,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读到这里,我深以为然,孩子刚出生,语言表达都没有成熟形成,能交流的当然只有眼神和肢体语言,所以亲子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手势和脸部微笑,或者其他表情来告诉他,你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人。

  和大部分的书一样,一开始作者教会你的是一些心态,学会呼吸、冥想,让自己的心态放轻松,就像练瑜伽那样。

  心态好了,就不会烦躁。

  作者面面俱到地从如何包裹婴儿开始讲述怎么进入一个婴儿的新世界。从感官方面、身体的协调性,还有亲子手工一些游戏运动,最后发展到语言和讲故事等等,可见这本书的实用性可以用至少三年以上。

  并不是说,需要每天捧着这本书来看,一本书哪需要看三年啊?我建议妈妈们可以隔一段时间了解一章内容,毕竟作者只是提出一些理念,能不能实践,能不能有效,还是需要自己找对方法努力的,因为每个孩子、每个妈妈都是不同的。

  比如说第一个阶段是在0到6个月,这个阶段需要做的是,要训练听力。当你叫孩子的名字时,他都能做出一些反应,能够听懂一些简单的指令,哪怕他只是咿咿呀呀地参与其中,这也是很好的苗头,在这个时候,你更需要对他有积极正向的鼓励。

  接下来是6个月到12个月,这个阶段的宝宝很喜欢趴着,但是作者告诉我们他的时间不能过长,要做一些拓展运动。作者图文并茂地教新妈妈来做这些运动,甚至包括换尿布的正确姿势。

  读到一半的时候,会发现作者最提倡的还是一些新颖的理念:妈妈要练瑜伽,宝宝睡前应该练瑜伽。因为他并不需要学会站立就能从瑜伽姿势中受益,最主要的目的是可以让他们减少消化不良。大家也许都深有体会,中国的奶奶们总希望孩子能够吃得越来越多,能够快快长大。但是有时候他们不会说话,他们已经吃得很饱了,胃里实在装不下,奶奶还在不停地喂。所以睡前瑜伽也是很重要的,可以帮助消食。

  瑜伽不只是宝宝,也可以是大人。妈妈带宝宝一起散步时,也要注重呼吸节奏。从一数到十,不要让任何想法抓住你的注意力,当你发现自己胡思乱想的时候重新数,你能坚持吗?我试了一下,好像往往会冒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别看这件事情简单,但是散步冥想也是很考验注意力的哦。

  作者还提到,由来已久的捉迷藏游戏会让宝宝更聪明,道具很简单,只需要手或者手帕这个拓展运动,其实就是躲猫猫。之前我也听很多人说过这个游戏能够帮助宝宝越玩越聪明,早些看到这套书就好了。

  一岁以上的宝宝,他开始有感觉,他们喜欢赤脚走路。因为这时候的宝宝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都是新奇的,这种时候我们不应该怕他着凉,大声呵斥他阻止他,应该鼓励他继续探索这个新世界,这种探索还包括触摸和听声音等等,都是非常好的亲子游戏。

  接下来的正念时间表是从一岁到两岁。作者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间表,因为宝宝开始有模仿大人的行为,通常如果你墙上的画的位置歪了,他可能会感觉到。比如你可以故意把一些原来在某处的东西放到别的地方,他也会敏锐地感觉到。在这个期间还可以锻炼他的注意力,比如用线穿珠,现在很多小店里都有这种培养一个小孩注意力的各种道具,我也买过不少。

  接下来就是亲子游戏时间,作者花了很多篇幅教我们如何玩亲子游戏。

  比如,孩子们很喜欢用双手涂颜料画画吧?幼儿园里有时候也会有这样的游戏,几乎每个孩子都玩过。作者还想了一个动手游戏,用土豆做印章,虽然这个游戏会让家里很乱,但很有趣,可以让孩子们探索各种纹理等颜色,制作各种印章图案,但是首先恐怕你要买很多很多的土豆。

  嗯,非常有意思的是,还可以自制橡皮泥!用面粉、盐、塔塔粉放入炖锅中,然后不停的搅拌,最后关火等它变凉,就可以变成橡皮泥呢啦,又健康又安全哦,我打算试一试。

  亲子游戏亲子游戏数不胜数,关键是要在生活中寻找素材。跟着音乐跳,跟着故事模仿对话,一起做水果沙拉,等等。

  在书的后面三分之一,几乎每页就是一个亲子游戏,你随便挑几个都可以玩很长时间,非常实用。

  最后,三岁以上的时候就该编故事了。可以选几样东西放在一起,让孩子即兴串联成一个小故事,还可以在游戏中多一些动作。如果有心的妈妈有精力的话,可以在小区里做一些藏宝游戏,其实我还挺喜欢做一些藏宝游戏的,但是家里条件不允许,太小了,小区里也不安全,等下次有机会的时候跟其他妈妈一起商量吧。

  全彩书的质感很不错,读完意犹未尽,且摸上去很有质感和厚实感,再读一遍也不是不可能。也许这本书陪伴不了你三年,我也无法想象三年后这本书会在哪里,但是我相信蒙台梭利的理念可以伴随我度过无数个三年,终身受益。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蒙台梭利育儿课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