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结局,我可没想到》是一本由徐正超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35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个结局,我可没想到》读后感(一):致渐渐逝去的青春
看了《这个结局,我可没想到》这本小说,感慨万千。作者用凝练犀利的文字,讲述青春的爱与痛,一本风格极为独特的言情小说,带给我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
我们这一代人,既不幸又幸运。我们生活在物质和精神都匮乏的时代,我们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我们想探索世界只能读书,这使得我们成为普遍有阅读习惯的最后一代人。我们的年代风气保守,早恋是被禁止的。这使得我们在街头战斗,以发泄旺盛的生命力。但青春的冲动毕竟无法阻挡,我们背着父母和老师,尝试着青涩的爱情。这被禁止的感情在那物质和精神都匮乏的时代格外的宝贵和美好,。让我们体会了无比的幸福、绝望与伤痛!让我们刻骨铭心!
书中也讲述了进入社会后的挣扎与成长,我们这一代人是从几百元月薪挣起得,方便面都不能常吃。这是今天孩子难以想象的。但那个时代社会阶层还没有固化,我们虽然贫穷,但还有梦想,还可以憧憬诗和远方。今天的我们人到中年,有了汽车和房子,此后的人生轨迹大多已经清晰可见,我们的青春已渐渐逝去,看了这本书,青春的记忆清晰的唤起,往事历历在目,仿佛看见了自己曾经无处安放的青春,像重活了一回。就冲这个,算值回买书的钱!
《这个结局,我可没想到》读后感(二):每段爱情都值得传颂千年
自己回忆中的爱情不管多平庸,总是跌宕起伏、缠绵缱绻、澎湃不已。
别人的爱情哪怕多么遗世独立,总觉得蝇营狗苟、男盗女娼,最多客气地说句——真不容易。
爱情真的这么多造型么?或许是或许不是。我只知道缺了爱情,一个人就不完整了。
就像这本书里讲给我们的故事一样,每段感情都那么真切和投入,沉浸、肆意……看完所有的故事你会感觉到——
无论是谁,
每段爱情都是相互的恩赐,都值得传颂千年
《这个结局,我可没想到》读后感(三):碎碎念,不成文
这样一本书,不说书的内容,单看封面干净清浅的配色,着实先戳中了老夫的少女心。
其实很久没看短篇了,总觉得受篇幅所累,看着不够过瘾,吸引我的大约是封面上那句作者自述:“我相信,真心的东西,是可以不过期的。”
嗯,我也相信。
细看下来,文法老练却真诚,我觉得很难看到这么纯粹的文字了,没有刻意的煽情,却字字细腻动人。那些微妙的复杂的情绪,被文字精准的捕捉到,然后绵密的戳中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我猜作者心里住着一个少年。
它真实而残忍,这里面总有些情感是你有过的,你不愿被知晓,你自欺欺人不敢承认,你拼命想要忘记,却又实实在在感同身受的。
它同样是温暖而有力量的,过尽千帆回头看看流经岁月,美好的、感伤的、焦灼的、热情的青春里的爱情,那些曾经的过往化成无声的轻叹,我们终能坦诚面对,微笑着与过去和解。
在这个爱情快餐化的时代,我们有多久没有停下脚步想想什么是爱情了?有多久没有因为爱情而被感动了?还记得16岁那年第一次的怦然心动么?还记得那年阳光下穿白衬衫的少年和走过教室窗前留长发的姑娘么?
感谢这本书让我重拾少年时的感动,那些蒙着尘的,本该动人的闪着光的情感又重新鲜活起来。借用网上很火的一句话:愿你走过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这个结局,我可没想到》读后感(四):人生没有“我以为”
女孩说:
最后:
一定要过的比我好,
只是不要再让我知道了,
你就不要想起我。
人和人的关系,很多时候可以说是两条相交线,在交点重逢时热情相拥,而后过了交点逐渐变远,上下两端,愈延长相离愈远。
定律也好,巧合也罢,在这个社交情谊泛滥的年代,对感情,我们都太难做到不温不火,一旦你动心,你就输了,在这场彼此博弈中,你别太认真,大概就是赢了。
我记得你是我患得患失的梦,
我却是你可有可无的那个人。
我们总是执念于自己的“我以为”,深陷其中。却不知还有更多的“他人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