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幸福的建筑》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2-1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幸福的建筑》的读后感10篇

  《幸福建筑》是一本由[英]阿兰·德波顿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29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幸福的建筑》读后感(一):缘何幸福

  看到最后,作者终于点题——建筑一定要幸福,因为它侵占了这片土地原本自然家园,它只有是幸福的,这一切才是值得的!

  《幸福的建筑》非建筑家之作而是文学家之感,因此它不是教我们鉴赏建筑或结构力量理性之美,而是从一种更为感性角度,或者说更简单的美与丑、喜欢不喜欢的直观感受表达建筑之于我们的意义

  与好书相遇,或者说我认为它是一本好书,就在于它不仅想我所想、思及我思、疑问我之疑惑,更重要的是最后它还给我了一个很棒的答案,有一种思想共舞、开启智慧感觉

  在全球化的今天,太多的城市大同小异,于是,我们都期待新奇的建筑相遇、与带有厚重历史感的建筑对话……但是当我们真的与新奇相遇,又会有强烈的违和之感;与历史名建接触,除了感叹其或雄壮或精致外表,也会觉得它们远不如现代建筑般轻盈舒适,就连我们一直期待所谓民族特色的建筑,若是刻意仿古或做旧,其效果也必定差强人意

  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间穿行,确实没有在鸟语花香自然环境中来得舒服,但是也正如作者所说,城市的建筑是整个社会形态的外化,其规划杂乱无章、建筑设计随意无趣,显现出的正是当代中国城市面貌的特色。社会的洪流奔涌向前,各路思想的激烈交锋,这是我们当下无法回避、也无法改变现状,所以我们的城市面貌不可能如欧洲那般的静谧、如日本那般的整洁

  城市如此,家亦如此。我们的家庭陈设泄露出我们太多内心秘密风格的简单或奢华、陈设的凌乱或整洁、细部的简单或精致,都是我们的希冀与追求所在,都是我们内心涌动的不安火焰,这一切都是我们思想的外化。书中提及日本对古朴或破损物品喜爱,我竟有一种认同与感动,也许正是我体会到这背后的宁静与淡然的心态一直是我缺失所在吧。

  在当下的中国城市,我们不能对种种让我们不满意、不高兴的建筑、事物嘈杂完全视而不见、避而不听,但我们都要习惯与让人不幸福事情相处,寻找其中点滴愉快与超脱的淡然。

  这样,我们才能感受到幸福吧,我想。

  《幸福的建筑》读后感(二):家的温暖与诉说

  与四年前的新房相比,现在家里一片狼藉

  墙上污迹斑斑,地板满是划痕,所有摆件束之高阁,茶几挤在沙发旁边,电视隐匿盖布之下。目之所及,是随处可见玩具颜色形状各异的防撞条,永远晾不完的衣服,还有充斥整个房间哭声笑声、叫喊声。是的,如果家里有一个不到两岁的孩子,一切对家的设计、经营、整理逐渐被瓦解。换个角度想,这些印记像是爬满墙壁的藤蔓,是生命给建筑的记忆。在审美上,此时的家绝不吸引人,可比起婚房过于精巧但冷冰冰的装饰,这里蒸腾着浓浓的、暖暖的家的气息

  正如阿兰·德波顿在《幸福的建筑》里说,“建筑正如写作,都是为了把那些对我们真正有意义东西记录下来。”之于我,这间100平方米的空间里,写满了妻子怀孕的忐忑惊喜儿子的哭泣和欢笑。看着它,就像翻看手机里的照片,让人轻易的被往事打动。就像现在,当我意识光阴正浸入房间每一个角落时,竟是无比感慨

  就像英伦才子德波顿其他作品一样,《幸福的建筑》并没有多大的主题,更没有诘曲聱牙、故作深沉。作者对建筑、家具、摆件的描述含情脉脉,又带着独立冷静的审视,不矫揉造作,不满口术语,而是把对寻常事物的情思,用细腻笔触深厚学识,抽丝剥缕地铺展开来。他探讨建筑的意义和美感,告诉我们需要怎样的建筑,如何感受人与家的距离,倾听建筑的诉说,并赋予冷冰冰的建筑以生命。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给我们一个视角和启示:我们该如何通过与建筑对话,来获得幸福

  想起刚上班的时候,先是通勤,后是租房,虽说在三线小城,买房已经掏空了口袋,但还是咬咬牙竭尽全力把家装修成理想中的样子。时过,但未境迁。如今,我坐在餐桌旁,台灯翻着暖黄的光,机械键盘声音清脆冰箱发出嘶嘶噪音,透过茶杯氤氲着雾气,我感受到了家的生命。这感觉不是来源于地板、家具、墙纸,更不是或“宜家”、或“MUJI”的风格,而是来源于时光带来的印记,给这间屋子赋予了独特的意义。

  对,就是那个被称之为“家”的建筑。

  德波顿曾经在另一本书的序言里讲到,他不喜欢用枯燥无味、故作高深的词汇来写作,而更喜欢自己睿智和学识,把看似复杂问题明白,给人生幸福提供一个参照。无论是《哲学的慰藉》、《爱情笔记》还是《旅行的艺术》都展现了作者的雄心和能力。回到这本《幸福的建筑》,读完之后,起初并没有什么特殊震撼润物细无声。带着书里的分析思考,再审视家,也就是这幢普通得不能在普通的房子突然发现水泥中绽放出繁花似锦。人滋润了房子,房子影响着人。家,不仅是栖身之所,更是投射了房主和时代的审美趣味,收藏了家庭关系点点滴滴,还写满了记忆的酸甜苦辣

  在探讨家的本质时,作者说道“我们真正想的可能并非拥有我们觉得美丽的东西,而是想永久占有它所代表的那些内在品质。”你便明白了,为什么房地产广告里宣扬的标签那么有市场众人皆知,家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标签和消费主义的外壳下,我们沿着德波顿的思路,探索其最简单、朴素的本质,或许才能找准家、人以及二者关系的定位,更能在建筑中找到通往幸福的走廊

  《幸福的建筑》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具体怎样去做。我想作者知道,每一个家庭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时间会给故事的载体—也就是家—以标记。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男孩儿狼奔豕突,于是沙发布满污迹,墙壁胡乱涂抹,家在磨损,也在更新。生活赋予建筑以新的意义。

  家是建筑,又不完全是建筑。作为中国人,每年春运的场景,更让我们知道家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些,在德波顿的文字中,你却看不到太多描述。对于我们,似乎能定位为“家”的东西并不仅仅是街道小区、门牌号。它像是乡愁和童年记忆,在心里某个角落里闪闪发光,召唤着你。

  家里有一个给孩子量身高的长颈鹿贴纸,贴在墙上,每量一次,画上一笔,现今已画的不成样子。家的幸福,也就是这一笔、一笔,渐渐向上,在时间的画布中描绘出来的吧。

  《幸福的建筑》读后感(三):幸福的建筑,自我的归宿

  最近买了一套英伦作家阿兰•德波顿的作品,首先打开的,即是这本《幸福的建筑》。

  应该是与德波顿哲学的教育背景有关,所以论起建筑来也是更注重人的内心感受和精神感知,而少了很多术语的陈述,比一般的建筑史类书籍阅读起来要轻松很多。

  建筑是什么?

  她的存在昭示了什么?

  以及什么样的建筑才是我们喜欢的,即我们常说的美的,她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吗?

  德波顿的答案,归纳起来,大概是这么个意思:建筑,是我们潜藏的自我的投射,寄托了我们所向往美好品质,这些品质是我们所期望拥有的而并未得到,她不简单等同于我们平常所说的房子,人们对建筑的喜好,总是与内心的自我相关联,只有在一所建筑或是房子真正契合了自己内心最底处的自我,我们才会产生“家”的感受,并且,只要有建筑明确地反射了我们自我的印迹,都能称为家。所以,我们能从一个人对家的装饰与布置上,看到主人本性上的残缺面,以及对自我的渴求和野心,日常生活中,也会发生刚建立关系的恋人,会因琐碎的家居细节分道扬镳例子,这归结是自我本性的无法调和。

  也就是说,建筑在一定的意义上,成了人们精神的原乡。

  事实上,建筑即美的化身,建筑是美的一种艺术形式,与贝多芬的交响乐、里尔克的诗歌、梵高的绘画一样,是艺术的一种,人们通过对建筑的观赏获得了个体的审美愉悦

  与此同时,建筑还潜移默化地起着教化的作用,德波顿举了教堂建筑的例子,教堂建筑外形大气,常用石材去对抗时光的磨蚀,并借此催生出厚重的深邃感,宗教色彩极度浓郁的壁画,这些元素共同装饰出教堂庄严气质,教众对神的敬畏首先从神在凡间的祠堂得到了反映和印证。

  在《幸福的建筑》中,德波顿通过随笔式的语调,还仔细解读了建筑与美之间的关联,建筑与秩序平衡之间的互文关系,建筑的这种秩序感通过对称、重复等基本法则得以贯彻,而这种井然的秩序感,让我不禁联想到了军队,专制,还有暴政,书中德波顿也提到过,有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为纳粹德国设计的纪念碑,肃杀、权威,并充满了压抑的征服感。

  而在讲述建筑的平衡的时候,德波顿拿伦敦的某些建筑做了说明,来印证建筑如何实现自己在现实传统之间、历史与当下之间的对话,并藉此表明自己在美学及哲学上的企图和野心。他指出:只有那些真正做到与自然、与历史相协调的建筑,才能获得永久的生命力,他还特地拿了中国的阴阳平衡理论作为例证。而这种中庸式的协调感,可以通过一系列手法如强烈的对比、规整的对称来实现。

  总体而言,在德波顿的世界里,建筑如所谓的私小说一般,完全是自我渴望的隐喻,无论是建筑师,还是最终买单的业主,建筑象征和映射了个人在人性上的企图,而这个结论正确、准确与否并不重要,能启发我们最重要,我想,阿兰•德波顿他做到了。

  《幸福的建筑》读后感(四):不是书评,仅仅是摘录笔记

  话说里面的翻译的人名真的很叫人蛋疼

  序言

  别的国家的建筑中最有吸引力的却正是区别于其它邻国的那些东西。

  不同国土之间的真正差别应该在建筑层面上得到适当的表达。

  争论的交点并非在鱼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风格应该是什么,而在于它能够表现为什么。

  一中称得上有所传承的中国建筑或许应该是一中能够体现其所处时代与地域的某些最珍贵价值观以及最高雄心壮志的建筑——一幢可是做一中可行之理想体现的建筑。

  杰弗里·巴瓦:它应该敏于采用现代的科技而又能保持一中跟传统与信仰的关联。

  你只有在弄清楚了中国想要成为什么样的国家以及他应该秉持什么样的价值观之后,才有可能来讨论中国的建筑应该是什么样子。

  一、建筑的意义

  建筑就是为了向我们生动地展示出我们理想的状态可以是什么样子。

  我们之所以能对大部分环境视而不见,正是为了避免不断引发的苦恼

  一幢迷人的房子又是可能会使昂扬的情绪更上层楼,可在很多情况下哪怕是最宜人的环境也无法驱散我们的悲伤或厌世。

  建筑更多的是敦请而非命令我们效仿其精神,而且无法防止它本身被误用。

  我们因看到美而哽咽欲泣,是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它使我们体会到的这种幸福实在只是例外

  也许在所有其他的要求之外,我们必须具备一点悲痛才能真正被建筑之美打动。

  建筑,即使在其最完美的状态下,对失误的状态也只能构成一种微不足道,极不完善的(昂贵容易损坏而且在道德上极不可靠)的异议

  那些平淡无奇稍纵即逝的美的场景之所以能打动我们,正是因为我们认识到了它们上演的背景是多么灰暗。

  二、我们应该建造何种风格的建筑?

  美这个概念本身就注定会引发徒劳无果而且幼稚可笑的争论。

  在西方历史有所间断的一千多年中,一幢美的建筑就是一幢古典建筑的同义语,结构上要有一个殿堂的前部,有装饰性的廊柱,有不断重复的比例以及对称的立面。

  古典主义的建筑师及其主顾极少有人会感到独立创新的动力忠实经典才是真正重要的,重复就是标准

  种种限制孕育了强烈的建筑地域特征

  沃尔普尔因此决定要为自己建造全世界第一座哥特式住宅。

  然而,不受限制的选择所造成的唯一问题就是它距离完全的混乱并不遥远

  工程师们立足于一中显然无懈可击方法,用以评估一个设计的明智与否:只要一个建筑的结构能有效地履行其机械功能,他们就能确信地宣称它是正确和诚实的。

  将对美的谈论置换为对功能性的考量,保证了将建筑从关于美学的复杂而又没有定论的争执的沼泽中解放出来,转而追求一中没有争议的技术事实,也由此确保了对于一个建筑外观的争论将可能和对于一个简单代数方程式的答案的争论同样具有专属性。

  柯布西耶建议未来房屋应该简朴、干净专业廉价

  将房子难缠的外观与更加直接的性能问题干净利落一刀两断,仍然不能真正地将问题解决:我们归根结底不大会对一幢只能使我们免于风吹雨淋的建筑心生尊敬。

  约翰·罗斯金认为1.我们希望建筑能为我们遮风避雨2.我们希望他们能对我们讲话。

  现代主义运动的建筑师并非对建筑唤起情感的重要性视而不见,他们不能认同的是先前的各种建筑风格所激发的情感类型。

  现代主义建筑师所宣称的纯科学和理性方法也不过说说而已,他们与他们的作品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讲任然是浪漫主义的:他们期望建筑支持一种吸引他们的生活方式。

  在放之四海皆准的美的标准轰然倒塌之后,既之而起的气候就是没有任何一种风格能幸免于批评。在美学上,最终的仲裁者已经无迹可循了。

  而换用科学的语汇则能避开恶意的批评者,说服犹豫不决者。

  事实上科学极少会如此斩截。即使在更复杂的工程中,工程学的准则也很少能决定一种特定的风格。

  建筑能开口说话——而且说的都是些很容易辨别的话题。它们说的是民主或贵族,开放或傲慢,欢迎或威胁,对未来的同情或对过往的渴望。

  任何一种经过设计的物品都会透露出它所支持的心理以及道德态度的印记。

  本质上说来,设计以及建筑作品对我们诉说的真实那种最适合于在他们中间或者围绕着他们展开的生活方式。

  建筑会开口说话这一种观念可以帮助我们摆脱“我们想要它看起来什么摸样”而着眼于我们要按什么样的价值观来生活这样一个问题上。

  三、会讲话的建筑

  那些最富天才的雕塑家们的天才在于让我们懂得,那些重大观念,诸如智慧或仁慈,青春或宁静,都能在木块和线绳,或者石膏与金属装置中得到体现,也同样可以用语言或人或动物的形象来体现。

  《两瓣与一球》

  我们很容易将一件物品解读为一个人或动物的形象。我们喜欢抽象雕像以及再推广之喜欢桌子和柱子的原因,归根结底跟我们崇尚具象场景的原因相去并不遥远。

  我们认为美的事物真是我们所爱之人的翻版。

  即使当有些对象跟人丝毫都扯不上干系时,我们也会发现很容易就能想象出它们可能会具有何种人的个性。(如直线曲线以及折线)

  正因为我们能轻易地将精神与外部,视觉与感觉的世界联系起来,我们的语言才充满了隐喻。

  典型的力量的视觉隐喻:高、大以及阴影。

  当建筑开口向我们讲话时,它们还通过“引用”这种方式。关联

  关联导致:我们可能是基于其象征而非其自身来作出判断。

  司汤达:美即对幸福的许诺。

  四、理想的家

  记忆:

  我们需要我们的房间使我们不致偏离我们理想的自我并使我们那些重要的、易于迷失的侧面生生不息。

  我们身处何处最能决定我们信仰何物

  神学家对建筑的认识现在听起来实在匪夷所思:美丽的建筑具有提升我们道德和精神的力量。

  经由看而非读可能更易成为主得忠实仆人。

  不但是整个房间,单单一幅画就能帮助我们重新获得我们自身迷失而又意义非凡的那些部分。

  建筑正如写作,都是为了把那些对我们真正有意义的东西记录下来。

  建筑的冲动是一中让别人知道我们是谁并再这个过程中提醒我们自己不要忘记的渴望。

  理想:

  我们推崇它们是因为它们向我们揭示了我们是谁,而非我们希望是谁。

  一幢伟大的建筑作品会在一定程度上向我们讲述从容、力量、平衡以及优雅。

  一幢建筑超越我们的程度愈甚就愈能激起我们的尊敬。

  一幢理想化地建筑所蕴含的潜在意义并不需要得到完全的认识才能体现其价值。

  我们放弃的事实上并非理想本身,而是主要的理想化作品一度尊崇的那些特定的价值观。

  每逢人们开始高调建造民用建筑,理想化的雄心都会格外高涨。

  我们由此回想起我们对尽善尽美的想望,也由此认识到我们的生活是何等的不完美。

  这些艺术品之所以能触动我们,正因为他们不像我们却又像我们期望自己成为的模样。

  或许在我们生活最成问题的时候,我们才最容易接受美的事物。

  虽说看到一样美丽事物的自然反应就是想买下它,我们真正想的可能并非拥有我们觉得美丽的东西,而是想永久占有它所代表的那些内在品质。

  理想为何会变?:

  关键的原因在于这个社会缺乏什么样的价值诉求。

  (得不到的最美orz~)

  有多少种幸福观,就有多少种美。

  五、建筑的美德

  景观一幢房子几乎违反了《建筑四书》中所有的权威法则,它却仍可能深深吸引我们的注意。

  各种特性需要在恰当的时机出现并以特定的方式结合起来才能出效果。

  秩序:

  一种特定的建筑之伟大核心即在于高度的秩序感。

  巴黎的这条大街之所以触动我们,是因为我们意识到它的特质跟通常那些丰富了我们生活的特质相比是何等不同。

  几乎所有实体的建筑作品的魅力都离不开秩序。

  对秩序的执着也就是对生命的执着。

  归根结底,我们并不太喜欢不断地惊诧莫名。

  建筑应该具有甘愿稍显乏味的信心与善意。

  要想使建筑立面显得复杂多变,最显而易见的方式就是对门、窗进行多变的处理。

  美存在于秩序与多变之间。

  平衡:

  如果说那些具有微妙的平衡感的建筑能够打动我们,真是因为他们代表了一种榜样:我们如何在我们性格中相互冲突的各个层面之间做出评判,以及我们如何能够理智在我们恼人的各种对立面创造出美来。

  优雅:

  当一件建筑作品在完成其抵抗的职能——容纳、跨越、遮挡——时不单体现出力度,而且表现出优美和经济,当它谦逊地并不试图因其克服的困难而引起关注时,它就具有了这种优雅的品质。

  我们赞赏那些能够将复杂以简洁的形式出之的天才。

  建筑的优雅必须让我们感觉到它体现出来的这种简洁并非轻易就能赢得的。

  对那些我们不需要多大努力仅凭直觉就认识到应该显得非常繁复,而实际上却异常简洁的建筑,我们自然称赏不已。

  能否实现优雅的关键在于支撑天花板柱子的设计。

  窗户为建筑的优雅提供了进一步的机会,决定性的因素在于玻璃的数量与支撑玻璃的窗框之间的关系。

  我们赞赏那些似乎能将淡漠和无所谓这样的重负轻易摔掉的建筑。

  协调:

  它之所以能吸引我的注意是因为它明显地根本没找到自己的定位,一直处于严重的身份危机中。

  建筑的不协和同样存在于一幢建筑与其所处的背景。

  要想在一中现代行形式中体现一中文化的传统特征是多么困难。

  争论的交点就宾飞在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风格应该就是什么,而在鱼她能够表现为什么。

  那些了不起的现代住宅很乐于承认他们的青春年少,光明正大的得益于现今的现代材料,不过他们也知道如何洗手他们传统世系中那些动人的主题。

  自知之明:

  是由于建筑师任由自己被“我们可能成为什么样子“这种过于简单化的想象牵着鼻子走,而不去顾及”我们原本是什么样子“这一错综复杂的事实。

  我们根本没能领会我们为什么痛苦,同时却徒劳地想抓住幸福的根源。

  六、土地的承诺。

  我们一直都有可能将我们的环境塑造的更加美好。

  是书籍、诗歌和绘画经常赋予我们信心,从我们自身汲取严肃的情感,否则我们可能永远都不会正视这些情感。

  所有这些构造学的变迁中,那些最初推动者所具有的坚忍不拔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他们的聪明才智。

  我们对脚下的土地负有义务,我们建造的房屋决不能劣于他们所取代的那片处女地。

  累死我了T-T腰酸背痛还盲打…

  整理于2012年2月9日晚

  u.x

  《幸福的建筑》读后感(五):第二次读

  1

  第二遍读,再一次兴奋了。真是太喜欢这本书了。

  作者行文看似漫谈,给你听他漫谈的轻松和乐趣;但也逻辑清晰,把想法都说清楚,你完全可以梳理出论点论据一二三来,逻辑上丝毫不逊于一篇严谨的论文。把捏得那么好!

  内里具体的例子作为引入、作为证据、作为转折反例和生化都那么恰到好处!

  里面的洞见、想法、观点,更是既叫人感到共鸣,又不乏惊喜!

  读着都觉得幸福!真是越来越喜欢学哲学的人了!

  2

  翻译上,长句有点吃力。

  此外,《建筑的美德》那一章节,我猜被翻译成“美德”的单词是 virtue,这样的翻译在很多书里见到。如果真是如此,这里的“美德”翻译过来并不准确。

  读第二次的时候才发现,这一章讲的其实是:构成建筑的“美”的一些要素,比如:秩序、平衡、优雅、协调、自知之明。

  结合所讲的内容,语义上来看,倒让我联想到 virtue 的“by virtue of”用法,“凭借、由于”的意思,而不是“美德”。

  被翻译成“美德”后,由于其在中文语境中的用法,反而叫人读得困惑了。

  不过我也没有更好的建议……

  《幸福的建筑》读后感(六):诗意地栖息

  虽然天天都和各种各样的建筑打交道,但是对建筑的了解几乎为零。曾经以为建筑就是建造一个可以居住、工作或休闲的场所,是个技术活,是个枯燥、粗糙的行业。无意中接触到此书,发现我对建筑的认识是如此肤浅并带有偏见。

  刚开始读了几页,对翻译很不满意,没有表达出作者的意思,语句表达啰嗦、晦涩,产生了一种读不下去的感觉。可是,我还是对作者的看法和思考有兴趣,就继续读了下去。反而越读越有味道,渐入佳境,颠覆了我以前的读书习惯。以前,我都是认真读一本书的前大部分,后面小部分的内容基本上可以猜出来,若是一本不够精彩的书,读着读着兴趣就渐弱了。而这本书不同,无论是翻译还是原著的水平,都在中间和后面的部分达到了高潮。作者的才情横溢,达到喷薄欲出的语言和思想高潮,让人陶醉。一本书能写到这样的份上,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才情。

  文字的介绍让建筑充满了诗意,从更深的层次和更多的角度来透视建筑,解构建筑,建构建筑。让建筑散发出了人性的魅力,价值的尺度。

  若是你对建筑有偏见,或者你喜欢对生活有深层次的探索,幸福的建筑师一本引导你走向更宽广、更美的世界的书。看完此书,我喜欢上了阿兰德波顿。

  《幸福的建筑》读后感(七):家的温暖与诉说

  某种程度上,关于家的现实和想象是无数中国人奔波劳碌、忍辱负重的精神底座。其上之碑,便是存在于世的痕迹所在。

  家所具备的“遮风挡雨的地方,不必太大”的功能,不仅是物理意义上与外部世界的隔离,还意味着家是区别于公域的私密空间,是心里和精神的避难所。这里没有民主的呐喊,没有集体的喧嚣,剩下只是纯粹的精神和肉体栖居于此。

  就大部分中国人来讲的家居,仅限于室内装修装饰,而至于建筑本身的位置、形态,在抽离掉位置、价格、楼层等因素之后,你会发现能选择的变量太少太少。

  大部分中国人关于家的想象被无限制压缩了。当然,因为想象的无界,全世界在某种意义上都是相通的。毕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家也是身体和性格的延伸。

  “我的沙发一定要皮质的;我的书本一定要放在随手可及的地方;我的。。。”——家居布置成身体习惯的轨迹。“素白色的墙壁是我整洁的习惯;红色的橱柜里藏着我得热情”——你的性格是这座水泥盒子的标签。

  家是记忆的博物馆。搪瓷杯子破碎的一角是争吵的祭奠;中性色的壁纸是装修时夫妻间妥协的产物;镜框中的苗族印染是二人旅行的纪念;无处不在的便签是主人生活痕迹的展览。所有关于家中人的苦辣酸甜,都能在家中某个角落找到最初的印记。

  《幸福的建筑》读后感(八):为一只杯子吵架分手值吗?值。

  生活在专业分工的世界里,很容易失去对整体世界的兴趣。一切都被切分好了,科学的归科学,艺术的归艺术,商业的归商业,政治的归政治。我们很少踏出熟悉的领地,做会计的,只要专心做会计就可以,搞销售的,自然没有责任了解艺术。

  虽然生活可以简化到生存,赚钱,消费,完成既定的人生任务。但肯定有许多人拥有相同的困惑。这困惑并不明朗,以至于无法准确的描述,它就像城市里的雾霾,挡住了视线。

  具体的说,是一种挤压感和碎片感。这个世界规则太多,专业太多,庞杂到不可理解,即使睁大眼睛,也只能看见世界的一个局部。本来,只看到局部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我们知道局部之外还有别的世界,而那些我们不了解的部分也在影响生活。现在,不仅工作变成“流水线”上的一个环节,思考也常常如同盲人摸象。

  所以我喜欢阿兰·德波顿,这位著名的英伦才子虽然是学哲学出生,但他既写小说,又写随笔,更重要的是,他所关注的主题,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关心旅行、工作、新闻、爱情,照他自己的话说,他一直在著作中讨论日常生活中到底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幸或不幸

  他所论及的生活各个方面,终究想要讨论的还是人生的意义,以及如何得到幸福。《幸福的建筑》这本书更是在书名就已经显露了主旨。

  虽然这是一本讲建筑的书,但他所关心的不是建筑的历史,建筑的风格,他在意的是建筑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是怎么看待建筑的,建筑有什么用,我们喜欢什么样的建筑,讨厌什么样的建筑,建筑能够许诺我们幸福吗?

  阿兰·德波顿梳理了建筑的流派变化——人们对于建筑审美的变化。虽然我们都对建筑有喜欢和不喜欢的感觉,但是,建筑风格这种东西,总是模模糊糊的。

  我第一接触所谓建筑风格,是小时候看《正大综艺》,主持人跑到国外古城,拿着话筒在镜头面前晃荡,然后配音会说,这座建筑建于某年,是哥特式建筑,或洛可可式,或巴洛克式,当时我听得一愣一愣的,原来建筑还有这么多讲头。

  如果我们回头看中国的古代建筑,会发现变化不多,其实西方也是一样的,长久以来,建筑的范式是被规定好了的,古典建筑不需要创新,重复才是重要的,早期的艺术都是如此。

  哥特建筑和此后诸多风格,是有人尝试改变一些东西的结果。这和个人意识的觉醒很有关系。因为“我”是不同与其他人的,所以“我”穿的衣服要不同,住的房子自然也要不同。

  经过漫长的发展,科学成为新的世界潮流,建筑也卷入其中。在现代主义之前,建筑风格是从审美上考虑的,但之后,审美被科学取代,如何符合工程学才是重要的,功能性是第一位的。不过阿兰·德波顿并不认可现代主义的这种声明。

  这里有一个故事,可以说明现代主义建筑的真相。

  勒·柯比西耶是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师,他所设计的萨伏伊别墅是很著名的作品,但是这幢倾注了他设计理念的建筑却遭到客户的投诉。

  1936年,建筑完工六年之后,萨伏伊夫人在一封信中表示“大厅里在下雨,坡道上在下雨,它一遇到坏天气就会被淹,因为雨水直接就能从天窗漏进来。”

  现代主义建筑师们根本就没有像他们标榜的那样按照科学和功能的考虑来设计建筑,他们依然在建筑中投射了唤醒人们感情的因素。

  洛可可建筑会让人感到浮夸,哥特式建筑和浪漫主义关系密切,古典主义建筑则敦厚平实,当然也有点无趣,那么现代主义建筑呢?答案是:民主和科学。

  我们能从一种建筑上感受到不同的感受,如同我们能从一个人的衣着上感受到他的某些表达,建筑也是会说话的,而它说话的语言,就是每一块砖瓦、水泥和玻璃。

  这是《幸福的建筑》中最重要的观点,它揭示了一个事实,建筑试图传递情感或观念,最好的例子是宗教建筑。

  我不信耶稣,但走进教堂,也会感到肃穆,感到庄严,这是建筑想要说的话,它要求你从生活的琐事中抽离出来,进入更崇高的思维领域。伊斯兰的教堂里,常有许多几何图案,效果也是一样的,通过数学的神性,将人从俗世中解救。

  “一幢伟大的建筑会向我们讲述从容、力量、平衡以及优雅,而这些美德,不伦作为建造者还是观众,均非我们出于本性能够践行的——正因为此它才能吸引我们、打动我们。一幢建筑超越我们的程度愈甚,就愈能激起我们的尊敬。”

  我们会说一个东西美,喜欢它,是因为我们察觉到它包含了可以体现某些品质的浓缩形式,而这些品质正是我们个人或我们的社会所缺乏的。

  缺什么,就补什么。昨天的文章里,我提到我们纪念海子、顾城、王小波,是因为这个社会还是缺乏浪漫、理想和思考,也是这个意思。

  我们通过艺术进行心理补偿。好的艺术确实是可以让一个人成为更好的人,因为每一件艺术品中都包含了相应的价值观。即使是建筑,看起来只是砖瓦、混泥土,也可以让人感到伟大、庄严、公正,趣味,安宁,力量。其实扩大来说,每一种物件,都是如此。

  所以,品味归根结底是价值观的不同。

  诚如德波顿所说,如果一对情侣在选择家具甚或选一个杯子时意见不合,吵架拌嘴,甚至分手,都不是什么难为情的事。因为价值观才是品味的本质,如果价值观不合,摩擦不可避免,分手或许是个理性的选择呢。

  从建筑谈到分手,这真是奇妙的体验,而这也是德波顿的要义所在,我们了解建筑,或者了解其他的专业领域,并不一定是要成为那个专业的人,而是通过对它的体察,了解如何更好的生活。

  《幸福的建筑》读后感(九):幸福是设身处地

  阿兰德波顿和余秋雨越来越像了,很是苦口婆心,想把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糅合在一起,虽然还犹抱琵琶半遮面,但其实在读者看来就是掩耳盗铃啦。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阿兰写这本书花了大功夫,像写学术论文,阅读铺天盖地的资料,精心的布局,仔细的推敲,提炼足够精悍定音的论证字句。这让我想把它视为一本闲书都不能,因为太散淡的姿态根本读不进去。(这里强烈批判一下译者,连我这种英语不怎么样的人都觉得他翻译的太糙了。)

  其实还是没有完全读透,因为断断续续地读,因为囫囵吞枣地读。这是读书的大忌,我都犯了。但是当合上这本书,还是有些想法的。

  沮丧。很介意阿兰德波顿彻头彻尾地没有提及中国建筑。阿兰谈了很多国家,甚至还有斯里兰卡,评论褒贬皆有。可是压根儿啊,没有讲中国建筑。我认为对一个国家建筑文化了解与否、感兴趣与否反应了这个国家的影响力。阿兰频频提及日本建筑,对日本的闲寂文化很了解,我认为写的很客观。虽然我个人也很欣赏这种文化,但是啊,毕竟有点小家碧玉了,大气的中国古建筑比如天坛、长城,这更应受到推崇。阿兰没有写入暗示了他不怎么了解中国建筑,应该也没有去看过天坛长城,但也说明他做学问的严谨,不知的东西不轻易发表意见。这从侧面反映了我们的软实力之弱。真正地受到尊敬,应该是来自于对于体制的欣赏学习,来自于渴求对文化的了解及传播,显现的是一种广而告之的企图心,一种时刻关注的潜意识,一种心甘情愿的溢美之情。虽然软实力的强大也是由硬实力作支撑的。但是我们在培育硬实力的时候不能就任凭软实力的放任发展甚至畏缩。当我们在唾弃韩国的“剽窃”行为时,为什么不去从他们对于文化的重视、保护和吸收中反思自己?难道因为我们的文化太宏大精深了,我们的祖产太丰厚了,所以少了一点没关系??妄自尊大的态度要改改了。

  心痛。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中国建筑的多样美总是让人惊叹。比如苏州无锡秀丽的江南园林到扬州镇江有些硬朗的个园、何园到山西大同宽敞浓厚的晋祠、乔家大院,会生成一种让人说不出却察觉的到过渡,是脂味的玲珑到明媚的毓秀到温厚的硬朗的过渡,似曾相识又各具特色,多好!还有天坛祈年殿的光华、雪域上的滚滚经轮、蛮地的吊楼涟漪,都是让人想收入怀中品味不尽的天赐。可是现在,突然发现我们能引以为豪的都是先祖留下的,新世纪的地标有几个是国人设计的?有几个能找到中国特色?都是些只有含义没有历史和灵魂的死物。像整过容的美女,国际化的标准,美丽却空洞,一眼惊艳,之后却无法使我们的眼睛被粘地不得动弹。真不明白,我们何时开始缺少了对于先祖留给我们遗产的纯真珍惜和养护,总是喜欢轻易地抹杀,倾向一次又一次地全盘否定。当推倒几千年的瑰宝,当废弃几千年的艺术,难道不负罪不伤悲?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要抛弃,为什么不传承,为什么一定要否定自己肯定外国才是一种思想的进步,一种大跨步的发展?

  无奈。想着想着就无奈呵,我们离别人的距离还是那么地遥远。当世人在探讨如何把建筑平衡在理想和现实之间,让人由衷地感到幸福时,我们却在努力如何避免豆腐渣工程,把房子建得靠谱一些。。。

  醍醐。天地间的建筑,设计时既要有美感又要实用,既要独具性格又要和周围环境融合,既不能照原本的模式仿照也不能舍本忘根,但最最关键的是,要想有幸福感的产生就必须设身处地。那个克里斯托夫·雷恩在伦敦大火之后精心设计了城市规划图,那个勒科比西埃兴致勃勃地描绘巴黎未来蓝图,但最终他们恢复城市之荣光的提案被否决了,因为他们太一厢情愿了,因为他们忽略了幸福是设身处地,忽略了平民百姓的想法。当现实照进乌托邦,到头来只是一场似梦非梦的午夜狂欢。人也一样,一样是天下地上间的凡物,想要谋取幸福,就要学会设身处地,要明白大胆的假设后需要小心的实践,不能太过自我而疏忽了别人的想法。当我们互相设身处地,当我们互相心领神会之际,或许能够找到平衡点,或许能够觅得应有的幸福。

  《幸福的建筑》读后感(十):如何审视建筑也就是如何审视自身

  用德波顿的理论来说,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住所的建筑风格、居家装潢、甚至衣着品味来摸索他性格中潜藏的不为人知的部分。我们内心缺失什么才会追求什么,比如过惯了奢华糜烂的日子,会对那些粗糙生活中的简朴的美产生异样的神往感受。他举的例子如法国路易十六的玛格丽特王后,崇尚极端奢侈享受,同时又会在宫殿的旁边修建农舍。建筑反映的是人心底深处对生活品质和风格的渴望,甚至于是一种精神的满足感。但关键在于人的渴望总是不断在变化,所以按照这个道理,建筑仅能起到眼前的证明作用,而不能借此判定一个人。

  有些美的建筑之所以能够千古流芳,后世之人也无不膜拜其美,是因为它以富有秩序的图案表达了一种缺失的平衡。艺术的解读总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当然也包括建筑。德波顿引经据典的对于建筑的阐述,是属于个人的哲学和心理式的思考。但对我之类对建筑一窍不通的人还是颇有裨益。

  看德波顿的文字,总是会被一些语句所震撼,这些语句能够精准地将我们在某个特定时候的不可捉摸的隐秘感受表述出来。我们曾一度认为这些感受是不可言和不可解释的,在德波顿的笔下却变得合理和自然。共鸣,思考的深度和思维的方式,是读德波顿的书最让人感到愉悦之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幸福的建筑》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