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国学大纲》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2-1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国学大纲》读后感10篇

  《国学大纲》是一本由汪震 / 王正己著作,民主建设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国学大纲》读后感(一):对国学的概览梳理

  “国学”二字,亦仅是个概念。很多专业人士对它涵盖的范围定义也是不同的。它的内容广博、丰富,也是因中国历史进程、文明进程较为连贯之故,所以它可以往深了扎,往厚了积,往阔了展,往长了延,根深枝繁叶茂。从广义来讲,它的内容中肯定有精有糙,有很多有时代性的,当然也有超时代性的。

  国学有什么用?在不同的人眼里,有用和无用是有区别的。这并不只是“国学”所面临的问题。有些人认为,社会发展的,要朝前看,历史有什么用?也有不少重理轻文的人认为,文科有什么用?“读书无用论”争执年头就更久了,一杆子把前两种人都打翻了。你说何者为是,何者为非?它们到底都有没有用?

  所以这个问题争来争去没意思,我想话题可以转一下,只看能不能用、会不会用。对能用会用者,它们自然就有用了。对不能、不会者,讨论起来没有意义

  说回国学。它的内容包括文化的,也包括思想的,还包括生活的,可以是政治的,也可以是科学的,等等。而我更愿意把它的内核定义在“承载本民族历程精神”。这样的学问,称之为“国学”可,称之为其它什么名称也可,重在其质而非其名。但若离开了这个内核,即便称之为“国学”,也只是挂羊头而已。

  它可以有无数外延,有精有糙,有些带有局限性,繁杂得很。我们今天回头去看,莫不如往“历程”和“精神”去提炼。记录历程是客观要求,凝结精神是主观要求。有了这样的根基,如何去看待那些外延,如何古为今用,就都有着落了。

  中国文化有这样一种特点,就是常说的“文以载道”、“文史哲不分家”。可以看出它是重精神的。而这种精神本质上又是具有超时代性的,只要人还是人,人还在天地自然和群体社会中生存,只要人性还是人性,那么它就有传承意义,并究其质而不断剥离那些需要代谢的东西,以使其内容“日日新”。

  以上皆是我一家言。

  说回《国学大纲》这本书,它是民国时期写给中学生的教材。这也决定了它是概览式的,不是深入探讨式的。 在这本书里,对“国学”范畴的定义是较宽泛的。基本以时间划分,涵盖西学东进之前的一切本国(本民族)发明之学。 也正因它给出的范畴宽泛,精糙的问题也显得比较凸出。还是上面说到的,它是概览式的,平推而去,检点诸家,并没有涉及根与末的问题,不是纵深的,因为它选择角度就是这样。所以评说时,它的标准可能泛一些,而不是深一些,而且多借西学。

  书中对国学内容的分类大体是:经、史、哲、科、文、文字、考据校勘。 “经”当然就对应“十三经”了。这里对这些“经”是怎么被定为“经”的,历代增删情况,这样的知识性的内容有简单介绍。然后重要的是各“经”大体讲了什么,历史地位和意义等。 “史”主要是“二十四史”。同样是先简介“史”的定义和分类这样的知识性内容。然后进入我国重要的正史的“二十四史”的介绍,着重前四史,后面的大体给了年代作者、卷数之类。 “哲”主要是诸子百家之思想,从先秦一直到清代,挑重点顺着捋了一下。 “科”主要介绍了数学、天文学物理学。 “文”涉及的内容就比较多了,不同时代的不同文学体裁、不同文学流派,其中的重要人物作品,等等。 “文字”属“小学”的内容。文字字体字形的变化发展,声韵训诂之类,都有简单介绍到。 “考据校勘”是放在“清代学术史”这一段里讲的。先是清代学派和代表人物的简介,然后讲到了考据和校勘。校勘学相对专业一点,但对古籍整理来说又十分重要,包括古籍阅读也最好掌握一些这方面知识。而其盛于清代。

  本书特点: 本书的受众或说对象,是初接触国学的人。一入国学深似海,古籍浩瀚汪洋。如果不先有个大体的了解,就连个方向都找不到。所以像“大纲”、“概要”之类的书,是个很好的入门工具。先有个相对整体的了解、大体的印象。 它的功用在这里,所以在特点上,首先就要求浅显,简洁,评论点到为止,此其一;干枝分明,广而不肆,杂而不乱,此其二;具知识性,也具资料性,虽言不深及,然处处留门,书目罗列,如指途径,欲深可循矣,此其三。

  从本书中,可初步了解国学知识,又不显繁难。 比如学经,不只是知道有“孔孟诗书礼易”等就完了,总要知道像三《礼》三《春秋》这样的硬知识,那么大戴小戴、公羊谷梁之类,它们各自的特点及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就需要简单地弄清楚。 再比如文学这部分,是着重介绍的一部分,也是我个人认为本书中最好的一部分。不同时代,不同体裁和派别的发展脉络,其特点如何、传承如何,都有较好的介绍,还结合了代表作,并附有“历代重要创作诗人一览表”等表格,还有《文选》和《古文辞类纂》的比较,等等。 在本书中,殊难考证处,聊备一说;说法不一处,择重罗列。这些都清晰明了。以后若深入研究,可以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形成自己见解和主张。

  可以看出,本书两位作者的治学态度是很严谨的,这点放到现在就更可贵了。当然,也并不是没有缺陷,至少带着些时代的局限。 像“凡例”指出的书中称“世界(东方)的文化起源于埃及”就是很明显例子,一斑窥豹。 我们不能以现在的眼光要求古人,当然也不能这样要求民国学者,更不能因此全盘否定他们的思想和观点。这一点对读书人来说并不难理解,否则是否有书可读都难说。 其时,正是西方科技、社会发展到让我们垂涎、艳羡的时候。中国大大落后有识之士都在学习和反思。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民族不自信、文化不自信等各种现象,受到西方中心论的很大影响。在那个环境中,在东西比较中,那种急切地想改善的心理,我们应该是理解的,因为忧虑与责任感是并存的。当然在具体事上,不能因此认同那些矫枉过正、不客观的观点。 中国文化在那个时候是推到第一线去被怀疑和反思的。好像因近几百年的滑落,所以前面几千年的积累和很多优势都是凭空来的,与文化无关一样,反而不足都是它造成的。全盘西化的观点,也是从思想和文化开始。当时甚至有不少放弃汉字、改成字母文字的声音。 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么多学者还愿意讲国学,还愿意挖掘他们认为应该保留的东西,已经很不容易了,一些时代的局限应该体谅。

  在学术观点上,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当然都是从我个人见解来看,只是不同的观点而已。 本书是以说明、介绍为主,并不是以评论为主。评论处并不多,而且受本书功用和篇幅所限,只能简而言之,但很多内容是一两句话难以说清的,就显得不够了,这也可以理解。 可商榷处,兹举于下。

  像涉及道家、易学,包括玄学,粗泛地以迷信、神秘主义、不可知论等来定义,这是我个人不能认同的。 比如书中说“《易》是周朝的算卦书”,往迷信上贴了。《易》本质上是以象来总结规律的。如果用一句话来定义,它应该是总结规律、应用规律的书。不能西方将虚构出的神话中的形象都能赋予象征意义,而到我们这里连用现实中的象都不敢或不能去领会它的象征意义。 至于算卦,那只是其一种用而已,必须触及其本质的规律层面,而一般人没那本事是用不好的,那么迷信就必然产生了。但总不能因人的驾驶技术不行,造成车祸太多,就把汽车交通工具行列丢到凶器行列吧?

  还有“道的是性质是‘无’,是‘阴’(注:阴象征女子的生殖器)”,我觉得这里混淆了“阴”的概念。《老子》中,用“阴”是为了去合于“无”的,而本身不是“无”;“阴”常用到是阴阳之阴,这是“二”而不是“无”。但这是一句两句说不清的,算是表示理解吧。我真正不能认同的是“他的政治哲学主张打倒现在的社会组织,恢复太古的自然政治”。我觉得这对老子思想是完全误读了。当然这种观点从古至今一直存在,不是某个人的主张,可聊备一说,我个人不认同而已。

  再比如,讲到王阳明心学的时候,有些往“不信书”、“空虚”上引了。但那是心学发展到后来出现的一些派别和弊病,并不是王阳明本人的思想,不是阳明心学的本旨。一个主张立德立言立功的人,是不会这样蹈空的。这一点可能是本书篇幅所限没说得更清。 文字的“六书”,书中认为可以完全推翻“六书”的概念和划分,只从表意和表音符号来分。这点可能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然而中国的文字是形、音、义杂糅的,“六书”并不只是对现有文字进行分类的问题,它还包含了汉文创造、孳育、发展的方法和脉系。从其它古文明的象形文字断绝以后,它成了一种特殊的存在。我个人认为,它必须放在自身的框架内来研究和解读,其它的方法可以借鉴,可以做为辅助,并存亦可,但不能替代。

  这些情况基本存在于“哲”、“科”两部分。哲学不等于知识,受各人思想和研究深度的影响,而且最好是深入式讲解,平览式就比较困难。科学这里,存在上面说的不自信的地方。而像“经”、“史”、“文”这样资料性强、只能在本有的框架内研究的就不太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当然全书来看,本身评论性的内容就不多,每条还就那么一两句,有少许偏差,也没有必要太过苛刻。 总体来说,这是本国学入门可读之书。随着今后的深入,有些不同的观点,更像是一种交流。而且从中看那个时代的人的思想倾向,看他们的急切和苦恼负担责任,也是件有意义的事。

  本书编校的疏漏极少,这是应该肯定的。下面是两处个人有不同想法的地方,与编辑商榷:

  64 “导问学”,原书的确作“導”(“导”的繁体),但“導”与“道”通,这里明显即“道”。“道问学”和“尊德性”,自古然也。虽然“凡例”中说明“通假字不加以改正”,但这里应该适用“可能影响阅读的个别常见通假字,通过脚注说明”。我觉得加“脚注”更好些,虽然它并不算不常见的通假字,但这种专有概念,有个习惯问题,还有个针对入门者的导向问题。

  183 “二字的下一横,表示物体的平面”,这里应当不是“二”,而是前面那句里用到的“上”的古体。

  《国学大纲》读后感(二):不忘国学

  这本由汪震和王正己合著的《国学大纲》是一次简体修正再版,整体保留原版风格。这本书本是民国的教材,后来被人们渐渐遗忘,这次再版旨在于让人们重新捡起这门知识。本书共分九章,分别为国学,经学,史学,哲学,自然科学,文学,文章派别,文字学,清代学术史。内容不枯燥,适合现如今的学生们阅读,内容准确实用,也是不会过时的国学读物。

  作者知识丰富博学,详尽细致的从什么是国学入手,从我国古代各朝代的历史文化遗产中阐述了国学的真谛。书中列举了九大部分——壹 什么是国学 贰 经学 叁 史学 肆 哲学 伍 自然科学 陆 文学 柒 文章之派别 捌 文字学 玖 清代学术史。要知道国学的意义,先须明了历史的背景,所谓国学就是中国 自己研究的许多学问,中国民族的理想就是实利,外国人说中国是富于意志的民族。古代历史的起源,难以指定。中国史书以《尚书》为最早,大约《尚书》总保存有唐虞的文化,也或者就是中国最早的历史的成分

  胡适说,近年来古学的大师渐渐死光了,新起的学着还不曾有什么大功绩表现出来。这就像是濒临灭绝的动物一般,只不过动物被保护起来了,而这些国学却并没有得到太多热度。可能是大家都觉得不需要了,既然科技已经进行到如今这样,就没什么担心的了。但是我觉得,人活着就是为了进步,而进步的基础就是掌握历史前辈所总结的道理

  很多错误的思想不断传染,使人们还自以为加入了国学的保护队伍当中,其实这帮人才罪魁祸首。人们还没搞清到底是什么使国学被人淡忘,有人怪罪于西洋学术,甚至认为孔教可以完全代表中国的古文化。还有人认为保护古学就是保存古文古诗,这都是外行人做法,也是时候使这些得到一个终结了。

  看这本《国学大纲》就像是在故事一样,它突破了时间的限制,虽然它成熟的时间很早,但是单从思想和内容上来看,是看不出年代感的。朱自清告诉我们,书还是要看的,关键是要看好书,不要看杂书,这些看过会有质的改变的作品是千万不能被忽略的。如果你觉得那些古老的著作看起来枯燥难懂,没关系,就算你毫无古文基础依然可以看这本书,它会领你上道。

  只要我们了解了国学的重要,并且着手把即将被丢掉的东西捡起来,我们的将来会更美好,这种美好是由内而外的,这也体现了我们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书中介绍了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入手,还有介绍,有方法,差的只是努力的人。我相信,为了使自己更完美,使国家更富强,中国人是不会放弃经典国学的,祖国的未来也正等着我们去创造。

  《国学大纲》读后感(三):身为国人怎能不知国学

  什么是国学?说来不怕人笑话,对此我的认识一直是很模糊的,只是大致觉得像过去古人应试时的必修课“四书五经”类的应该归于国学的范畴,至于其他的方面我还真没有什么明确的概念。

  后来看了汪震、王正己合著的《国学大纲》,其中开篇第一句就提到什么是国学。

  “就是中国自己研究出的许多学问。这些学问不是20世纪新产物,不是二十世纪世界文化媾通以后产生出来的中国文化,乃是东西文化未媾通以前的中国学问。”

  看到这里我简直想要敲自己的脑壳了。亏我当年《图说天下》出国学书院系列时还一通疯狂追买,现在想想书都读到哪里去了。那些书里面何止只有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影子啊!《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唐诗》、《宋词》、《黄帝内经》等什么的不也位列其中吗?连古典四大名著都被收录了进去,由此可见国学的范围广着呢。应该是天文地理、人文历史、戏剧诗歌……无所不包才是。

  此部《国学大纲》以人文书店民国二十六年第三版为底本,当年该书曾初版于民国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933年,算起来也快将近九十年了。多年来仍旧能够流传下来,足见其魅力影响。

  该书将国学内容分类为八大部分来介绍,分别是经学、史学、哲学、自然科学、文学、文章之派别、文字学以及清代学术论。每一部分大致介绍了其中所最具代表性的部分经典内容,并将其中的一些人物以及著作进行列表比对,使之内容更加一目了然,给读者的印象更加深刻。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身为国人,是应该学习一点国学知识的。虽然曾经有段时间,很多人对国学存有偏见,认为其不如西学先进实用。但是事实证明国学知识浩瀚如海,源远流长,既然是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放在今天虽不能人人熟知精通,但也确实应该略知一二才是。而这本《国学大纲》内容相对简洁,介绍却较为全面,哪怕你没有任何文言文学习的基础,应该也是能够看得懂的。这对于想要了解国学知识内容却恐其深奥而止步的读者来说,实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国学大纲》读后感(四):了解中华文化的一把钥匙

  国学热悄然兴起,可究竟什么是国学,要给它下一个完整的定义似乎依然困难。仅从字面意思上去理解,国者,中国也,学者,学问学术知识也。二者综合起来,意即我中国之学术学问知识。但凡源自于我中国人研究之学问皆可称之为国学。可现实中来看,似乎又并非如此,一眼看过去,似乎现实中兴起国学热之国学,给它有了个时间范围的界定:不存在于现在,而是存在于过去的,即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一类。可国学究竟意指为何,依然模糊难辨。

  再者我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用十六个字概括:独具魅力、博大精深、渊源流长、丰富多彩,即便皓首穷经恐亦难曲尽其妙。虽难曲尽其妙,但我们却可借着前人辑录对本国文化脉络有一个大体上的把握。而今由民主建设出版社出版,斯文小书馆收录的丛书之一,由民国时期的汪震、王正己所编纂的《国学大纲》即是这样一本书。书中对什么是国学,它包括哪些内容做出了相对详尽的介绍。

  通阅本书,我们可以发现国学体系庞大无比,书中分门别类地从通俗意义上大家所了解的经学、史学、哲学、文学,再到大家相对来说比较陌生的自然科学、文字学以及清代学术史、文章派别等一一介绍。在这八大类下又细分诸类。

  经学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哪类书才被称之为经,以及经书的由来,并大概介绍了大家所熟知的六经诗书易礼乐,还有后增的一些春秋、论语、孟子、孝经、尔雅及四书等;

  史学类相对介绍得比较简略,一是为其下定义,二则略微探讨了一下甲骨文与历史的关系,再则介绍了史书分类的依据,并简略介绍24史相关内容;

  哲学目下主要介绍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孔、墨、老三家的思想观点,以及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不同流派的思想观点;

  自然科学类下从数学到天文学,再到物理学皆有阐述,而涉及生物学、生理卫生、农业学、医学等,虽有提及,但并未详述;

  第六文学及第七文章派别类则着墨甚多,当然这也与我国历史上灿若星辰的文化著作有很大关系。从文学作品的类别到文学作品的内容,及代表人物之类描述甚多,进而到文章派别亦介绍甚详;

  后二的文字学和清代史对我国文字的来源,演进及清代学术史上的代表人物亦作了提纲挈领式的介绍。

  本书从国学的内容介绍来说,算是比较完备的,尽可能地将当时人们对国学的认知表达了出来,虽然编者的序告诉我们这是为辅佐中学生升学而作,可对半个多世纪后的我们来说,这未尝不是一把了解中华文化的钥匙。通过这把钥匙,我们打开了国学殿堂一角,管中窥见国学宏大体系之一斑。

  只是有个小小的问题要注意,在阅读本书时一定要注意编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看书中序时间为民国二十二年,大概是在1934年左右,那时候的国人刚被外国侵略者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打醒,对西学带着一种全面欣赏赞叹的眼光,而对本国文化则有着一种不可描述的自卑感。军事上的失败影响到了文化上的不自信,进而把文化上的话语权放手给了西方人。这一点是特别要注意的。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的长足发展,国家的日益繁荣富强,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应该多一些自信,是时候寻回属于我们自己的话语权了。

  《国学大纲》读后感(五):国学知识学习的宝典

  何谓国学?乃中国走上世界舞台之前,国人自己研究出来的学问。国学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象征,如何去继承和发扬博大精深的国学,在全球化的现代社会里尤为重要。

  而国学的内容浩如烟海,令今人不得头绪,无法适从。可谓庄子之言,生有涯,知也无涯,以有涯之生面对无涯的知识,殆矣!这本《国学大纲》正是这样应运而生,满足一般读者了解国学之需要。这本书原为民国中学生经典国学教材,包含了国学常识,文经史哲,皆有涉及;条理清晰,不甚艰深,又不失偏颇,总论分述,各有所及。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国学大纲》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