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薇安》是一本由安妮宝贝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4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告别薇安》读后感(一):需要告别的不止是薇安
从《莲花》开始,看安妮宝贝的小说。《彼岸花》、《二三事》、《蔷薇岛屿》、《清醒记》、《素年锦时》、《八月未央》和《春宴》到《告别薇安》一路走来,安妮宝贝的出版的书已全部看过。现在正在看的是《告别薇安》。其实,这是安妮的第一本书,只因图书馆没有,就买来看。其间事情繁杂,这本书有的部分看了又看,有的部分至今未看,拖了又拖,这本书陪伴我已有半年。要说安妮的书中我最喜欢的,自然是《素年锦时》。已读了不下五遍。每次去图书馆借书都要随手翻开看上一段,这已成为一种习惯。它使我内心安定。它像一股清冽的泉水,直抵人心,告诉我们关于生活的箴言。而我现在想说的却是现在在看的《告别薇安》。
《告别薇安》是安妮宝贝的第一本出版的书。正是由此她才辞去了在大企业的工作,专心写作。整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压抑的、阴暗的。人们的寂寞是那么深,爱情是那么无望,世界是如此不符合理想。我看这本书时只感到内心深陷,像要沉入永远不见光的海底。虽然我不对一些阴暗的事物不反感,并且每个人心中都有不为人知的阴暗面,可是这阴暗太浓烈,让我看不到一丝光亮,只感到心疼和绝望。这是年轻时因迷茫、看不到前方的路的迷茫而带来的。每个故事的主角都略显神经质或有严重的抑郁,从《告别薇安》里的林,《七年》里的蓝,《暖暖》中的暖暖……每个人物都是安妮宝贝式的人物,略显神经质、寂寞、对爱情不抱幻想、在现实中难以找到自己正确的位置却有着坚强的个性、与众不同的内心。烟火、鲜血、蝴蝶、艳丽的花朵是这些人物的象征,妖艳、热烈却又很快枯萎凋零。预示着每个人物的命运。虽然,我理解这些内心沉沦的人和这些偏离主基调的故事,可是却很难真心的喜欢它们。它们带给我清醒却又让我更沉沦。
“这个世界不符合我的理想。”这句话,在好几篇故事中反复出现。虽然承认它的正确,却不想带有这样的心境面对生活。虽然我不是一个充满积极的人,但是却仍然相信生活前方有着某种关亮。相比之下“虽然不知道追寻的生活会在何处,但总是要不断追寻”这句话,是我整本书里最喜欢的话,一度把它作为为自己的QQ签名。它给我某种对未知的期盼。
我们需要的不只是一种清醒更是一种可以支撑我们不断向前的力量。所以相对《告别薇安》相比,我更喜欢安妮之后的书。安妮自己也说《告别薇安》文字较多字词、意向、情绪上重复和放纵,氛围黑暗消极。主题大多年少轻狂,叛逆之心,匮乏对抗,情爱妄想。而之后的书,在一向的直抵人心的同时,能告诉我们更多。这是年龄阅历上的成熟。这是一种对于某一时期的告别。只有经历了这极度阴暗沉沦的阶段,才能从中发现希望,是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提升一个层次。
而我,现在对生活的诸多不解不正是像《告别薇安》对于安妮宝贝的意义一样吗?有些阶段,我们必须经历,必须告别,之后才能更加成熟清醒。
真的,需要告别的不止是薇安。
《告别薇安》读后感(二):0。。
今天睡不着,这种间隙性质,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沦陷的失落,我还是控制不住。
我已经老了,爱和恨就随她去吧。我想是了。只是还会这样堕落,我便知道我只能听之沦落。
我是高中时代,在朋友那看到的安妮宝贝的书,之前我根本不知道她是谁。只是当普通的小说看。然后第一次知道安妮宝贝,知道安妮宝贝笔下的女子。也是第一次看到书中写的女子的什么样子的。事隔如今有10年多了。刚才无意看到安妮宝贝小组里面说安呢宝贝新书失望的事情,我已经没有心情看为什么失望了。我只是想起来我看的安呢宝贝书里的女子。我看到有人对安呢宝贝失望的时候,我只想知道安呢宝贝自己是怎么做的。像书里面的女子一样,还是只是说说写写而已。
我只知道,我快像她书里的人的模样了,自私,偏执,悲伤,没有出路。
我记得当年是高中时候,但是在小城镇里面,还是很傻的,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样,不知道无想世界会是什么样,我看完了彼岸花和好些小说,曾以为这就是写一个女子的,而不是很多部小说,即使是不同的小说,可我还是喜欢当做只有一个女子,这个女子的形象很深刻。我当时无法体会刻骨的滋味,我只是看中这个女人怎么部相信男人,男人怎么会每次都先离开,不能托付。
如今,我也自嘲,不能因为一次被遗弃,就以为自己多例外,就怀疑女子,怀疑爱情。可是,我真的想知道女人是不是口是心非是本性,像男人好女色一样是本能。遗弃我呢是你,说悲伤说冷的也是你,我总以为我太弱了,做不好很多才会容纳不下你的闹腾。我已经快不相信你还爱我了,在被丢弃了3年还能这样以为你是爱我的,我想我愚蠢的,根本没救了。
我没有胸怀可以承载悲伤,没有好习惯可以努力工作向上,也没有心情再找女朋友,我就是不想放手。
只是我不想。自私也好,偏执也罢,愚蠢也没关系。即使是错误的道路,我也想在错的路上走到死,不愿走从新选择路途了。
可是我没有选择权啊。
安妮宝贝,你教会了很多当年的小男生,除了死,不能违背。如果你自己只是写写说说,我想我真的认为9成9的女人都不可承担爱的分量了。因为连爱都不行,何况没有爱的是多数。
《告别薇安》读后感(三):GB在搜狗输入法里最先找到的是告别
我只知道讨厌他,他和乔是一场游戏,一场残酷的充满血腥气味的游戏。乔违反了游戏规则,于是她选择了OUT。他则迷恋一个连长什么样都不知道的女生,不过我是欣赏薇安或者是VIVIAN的,我喜欢她说话。
[安:你知道海明威是怎么死的吗? 他:不知道。 安:他把猎枪塞进自己的嘴巴,一扣扳机…… 他:嗯。 安:然后他整个头盖骨都被掀飞。 他:很惨烈。 安:不是惨烈。 安:仅仅是他喜欢的方式而已。 他:你喜欢他的方式? 安:呵呵。 安:是的。我常常想,人应该如何决绝地处理自己。]
偷偷告诉你,这段话被我拿来当过签名很久,只不过后来我索性把它换成了关你屁事。
话锋一转,还是说那个苦逼男吧,我觉得他始终都应该是孤独的。太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男人是得不到幸福的。看到最后苦逼没有得到薇安或者是vivian,我甚至还松了一口气。
我喜欢薇安或是vivian,但我讨厌苦逼。
只不过是这样罢了。
《告别薇安》读后感(四):感想
告别薇安只是此书中的其中一个故事。
书里面多个颓废堕落的爱情故事,虽然大多数是悲剧收场,但总有那么几个故事能够触动人心。
看完之后我也有想把自己的一些经历写成同样风格的小小说的冲动。男女间大多数的感情都是没有大团圆结局的,童话故事里的“从此他们就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的结局也许在现实生活中不曾出现过。
也是因为这样,我跟喜欢书里面的那些遗憾,那些固执,还有那些曾经真实存在过的感情。
在感情中,也许人们习惯以结果来否定过程,殊不知其实过程才是最最真实和珍贵的结果。那结果就是那些留在脑袋里挥之不去的回忆。活着,为了这些回忆,足矣。
活着,也是为了拥有更多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