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Virgin商业帝国》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1-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Virgin商业帝国》经典读后感10篇

  《Virgin商业帝国》是一本由[英] 理查德·布兰森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Virgin商业帝国》读后感(一):有力量理想主义

  生活和创意,再至商业,Richad的生活可谓行者无疆,大智无惧。

  如果觉得世界缺陷,就要改变它”

  这是我们看到的, 他的勇气,创意,好奇心,生活对他没有边界;

  我们没看到的,是他成长经历的韧性和方向考验 in real life: for destinatin, for survive..

  还有,他生于动荡年代50-60,嬉皮士。很难有了。。呵呵。现在的精英一刻都不让自己走错。。但我还是喜欢他,真实有趣,让我感受到力量和美的人.分享他的话吧:

  “我热爱生活,我爱我的家庭,我害怕死去。但另一方面,我内心有股力量,让我尝试新的冒险,想要挑战极限。我喜爱尽自己所能体验生活。”

  。“我创立和经营营利性的公司,所以我或许是个商人。”但是当我超前构想新产品、创建新公司时,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Virgin商业帝国》读后感(二):丰富多彩人生经验

  没有显赫的出身,没有漂亮教育背景,只是一个充满梦想渴望冒险,倔强不屈的嬉皮士,从最初的《学生杂志办起,从事过唱片邮购,开办了唱片连锁店,签下了众多独特出位的乐队,创立了维珍唱片公司,发展天堂总会,维珍航空,维珍传播,维珍铁路,维珍财务,甚至维珍可乐,维珍健康计划等等多个领域的公司。经历过财务的拮据,对手肮脏的竞争手段创业伙伴的背离,他人的误解,最终他还是成功了。

  这是不是也能说明当时英国创业环境对于敢想敢干的年轻人是多么的宽松与美好,天朝的发展是否能够允许这样的一个环境出现,我抱有相当疑问。

  也许Branson商业上的成功更大程度上应该归因于自己性格上的优点,以及从小在家庭教育方面受到的良好锻炼与熏陶,更离不开父母给他制造的宽松成长的氛围

  全书最令人感叹的不只是他创立的单一品牌Virgin的多元化经营的商业帝国的故事,而且还有他挑战自我的多次冒险经历。驾驶快艇横渡大西洋,热气球飞越太平洋,热气球飞越大西洋,热气球环球飞行的数次尝试。经历了种种冒险之后他还有幸能够活着经营自己的商业品牌,他把这归因于“守护女神的眷顾”。往往在商业上面他也采取这样的心态,不用复杂工具进行决策,把每一次投资看做自己的挑战,尽到最大的努力,然后把结果交给上天来评判。或许现在的人们恰恰缺少的就是勇敢、闯荡、拼搏的精神

  当我们放下自己的谨慎,驾着兴趣、理想、渴望的帆船朝明天进发时,我们的人生或许也会像Richard Branson一样潇洒

  《Virgin商业帝国》读后感(三):英国维珍集团及理查德·布兰森自传

  很早就零零散散听到过维珍集团和它传奇的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多数为电视里提到的维珍航空和维珍唱片。那时让我疑惑的只是维珍集团为维京群岛、和果珍有什么关系

  下一次注意到到维珍集团是从一个上海人口里。那是05年末,一个上海人带着他的美国合伙人经引荐与导师吃饭,导师带上了我们。那个上海人曾经是个律师,后来据说出国读了个书,回国后创办了个法律人力资源公司,猎猎头、培训培训外资所的clerk,生意做的还不错老实说,我很不喜欢他。我能看得出,如果他认为有价值的人,他就会马上变得很有亲和力,但是对我们这些学生就很不屑。除开我个人情绪上的不满,我还觉得这人还没摆脱弄堂里出来的上海小市民气质。在席上他就说,他最喜欢的是维珍集团和理查德·布兰森,他喜欢维珍的性感、自由。因为他喜欢维珍,我讨厌他,所以我也因此不太关注维珍了。老实说,我的这种做法不对。面对一个比自己强大敌人方便起见暂且定为敌人,呵呵),他所喜欢的更应该是我所关注的,这样才能了解你的对手。

  对维珍的有意识疏远一直持续到这个春节。春节在家不能上网实在没什么可干的,于是在手机上看以前下载的一大堆电子书。最后发现只剩下理查德·布兰森的自传没有看过了。只有硬着头皮看下去。 现在基本上看到了一半,看到了维珍集团基本上走上正规的地方,也就是他们创办了维珍航空。

  再回过头看看网上对维珍和理查德·布兰森的评价想想那个上海人对维珍的推崇,慢慢发现,他们都把维珍的促销手段当作了维珍的经营之道,把维珍性感的一面当作了维珍的根本。其实,维珍的法宝,应该是发现大公司没有发现或有意忽视的消费需求。布兰森认为,在一个成熟市场环境里竞争,竞争的压力翻过来加剧了企业间的相互模仿,追求标准、降低成本、回避风险成了企业的游戏规则,企业自身的创新潜力收到了压制,而消费者只能在价格上进行比较。这导致了相当糟糕局面管理思想僵化、新的创意越来越少。这正是维珍的机会。维珍提供给目标顾客的是那些老大们没有想到,或者是不愿意去做,而消费者其实很欢迎、很需要、能够从中得利的产品和服务

  确实,布兰森的很多行为确实让人觉得很刺激很性感,比如他曾经只穿三角短裤和美国肥皂剧《海滩护卫队》的女主角帕美拉-安德森合拍维珍健力饮料广告;他曾和20个几乎全裸的模特打着“所见即所得”的标语在伦敦街头为维珍手机做促销宣传;他开着坦克驶入纽约时代广场宣传维珍唱片连锁进军美国;他飞到新德里,骑着一头白象到印度国会演讲;他曾经沿着英吉利海峡的沙滩裸跑。再比如,他还曾经冒着生命危险驾驶摩托艇穿越大西洋,驾驶热气球穿越大西洋和环球旅行,还在尝试建立太空旅游公司。但这要么是他个人的爱好,要么是为了促销而特意安排活动

  在维珍看来,一个公司能够树立良好的品牌信誉主要是基于以下五个关键因素:产品物有所值、保证产品质量时刻创新、挑战精神,还有就是很难定义但却可以感觉得到的一点 —— 带给消费者一种情趣。最后一点,给消费者的情趣则是通过维珍性感、自由的品牌形象实现的。这只是给消费者获得服务之外额外的奖励。

  如果找到了维珍的核心气质,及通过创新找到成熟市场里尚未被满足的需求,那么布兰森下一个优点就是,just do it。布兰森有很强的执行力,发现需求立刻去付诸商业实践。当然,这是一种冒险。我现在看的他的自传前半部分,维珍一直处于破产的边缘。一旦做大之后,布兰森的这种作风使维珍迅速成长为我们现在眼里的这个维珍;但是在还没做大之前,布兰森的做法使维珍一直冒险和破产的边缘徘徊。或许,真的是运气帮助了他

  后半部分继续看,看完后才有完整影响

  《Virgin商业帝国》读后感(四):like a virgin, like Richard Branson

  写《当我们旅行》的读后感,提到维珍老板的自传。有个编辑看到了,就说,你不如写一篇嘛。

  这种就是命题作文高中时的游戏。幸好这个题目我还有点兴趣。那就写吧,你发不发,都得给稿费。

  维珍早有耳闻,至少知道是卖唱片的,好象我还在迪拜的那家大卖场帮衬过。但第一次听到Richard Branson,是从一个美女嘴里。她推荐我去看香港亚洲电视台,说有关于他的节目,说这个人特别有意思。我一向迷信她的品位,既然她强力推荐,我总得意思意思。遗憾的是家有电视但没节目。为了够这个意思,就跑当当网买了这本书。

  确实有意思。

  我来摘抄一段广告吧:

  音乐发烧友,可以了解20世纪70-90年代欧美流行乐坛的风云流变;白手起家者,可探究布

  兰森如何创立英国最大的私人企业;对人生有着丰富的梦想者,可以领略布兰森激情创业、疯狂冒险的人生,借鉴他如何在事业与兴趣之间找到平衡点,不断攀越人生巅峰。

  自传从一次非洲大陆上空的热气球飞行开始。布兰森又一次死里逃生

  俗话说,三岁看老,幼年的教育太重要了。布兰森如没有一个魅力妈妈,不可能有今天。4岁时,就接受他妈的这种教育:被丢在离家几英里的地方,自己找路回家。因为妈妈认为培养孩子毅力和方向感非常重要。布兰森日后热衷冒险的基因,我看是妈妈一早就植种下的:她做过舞蹈演员女扮男装学习驾驶滑翔机,当过空姐。

  布兰森还有个善于预言的高中校长。他给小布的临别赠言是:“你将来要么进监狱,要么成为百万富翁!”难得的是他都对了。布兰森创业初期,曾因逃税被拘捕。妈妈抵押了自己的庄园,为他交了30000英镑的保释金。更难得的是,他有这样一个母亲:“你不必道歉,理查德。我知道你得到了一个教训。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我们必须继续,面对一切。”

  他甚至还有这样一个姑妈:她怂恿不会游泳的四五岁的小布下水,以十先令为诱饵。在喝了不少水后,小布在两星期内,自学成功,赢得了赏金。在中国人看来,这个姑妈是要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妈集体批斗的。

  所以,我愿意帮书商写上第四条理由:母亲们可以把此书视为育儿参考教材。

  如此愿为彼此奉献的家庭教育,有效地抵销了院校教育的负面影响:

  布兰森是个有阅读障碍症的人。在学校里经常被老师鞭挞:可不是用言词,而是结结实实的皮肉吃苦。

  布兰森此人实在是太多花样了,读下来可以说是妙趣横生,我甚至愿意再读读英文原版。如,他发明了一个词,为自己对感情的不忠作概括:生理流浪。他的第一任妻子是从别人手里横插一腿,抢回来的;很公平地,几年后,又被另一人横插一腿,抢走了。

  如,维珍航空的virgin飞行是哪一次?缘于他有一次想去波多黎各,但所有航班都因故取消了。他租了一架小飞机,举了一块牌子:“维珍航空:39美元去波多黎各”,在机场里晃悠一圈后,他把成本摊到了满员的旅伴头上。

  他说:“好玩对我来说有特殊含义,它是我基本的商业准则之一。”整天心怀鬼胎、忧心忡忡的老板们,被数字财富迷住了双眼和灵魂富豪们,可以向布兰森学一学。我不知道王石有没有看过此书。和布兰森屡次死里逃生的传奇、从萨达姆手里营救人质的胆略相比,王总毫无悬念的登山毕竟稍逊风骚了。况且,布兰森还有永不停播的续集。

  《星期天电讯》当年是这样评述他的,在他和英航打官司获胜之后:

  布兰森有年青企业家的厚脸皮、坚韧劲和创意。

  布兰森是一个胜利版的唐诘诃德。

  这场个人名誉官司他赢了50万镑,全部分给了维珍的员工。在疯狂冒险、不断开拓商业帝国的同时,布兰森也在公司内部成立儿童慈善机构,并向野生动物保护组织提供资助。

  这是一个有趣的人。他勇敢,机智富有激情和创意,同时,最重要的,不乏善良

  写到这里,我愿意补充买此书的第五条理由,因为约稿的是一本女性时尚杂志

  我明白,读者要找一个有财有才又有貌又有品味老公,实在艰难,特别在当下中国。希望中国能多出几个象布兰森这样的富豪,他们给你的,不仅是财富,还有精彩的人生。你们或可把此书作为寻找精彩老公的指南?

  最后表扬一下出过不少好书的南海出版公司。我手头就放着它刚出的黑泽明自传《蛤蟆的油》。原来以为出产自空气严重污染的广州郊区,今天才知道出版社远在天清海蓝的海南。

  向南周职业规范委员会学习,要平衡观点,表扬之后也要批评:封面设计,不要烂成这样,好吗?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Virgin商业帝国》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