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之枝》是一本由(日)松本清张著作,同心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29.90,页数:26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死之枝》读后感(一):清张还是短篇更好
1967年12月短篇集。
预谋的意外,定罪用的嫌疑人的两个疏漏只是个补足作用吧,但放开这一点,前面也很普通。
3星
2.装疯的凶手
算倒叙犯罪吧,为能杀人并逃脱法律,经过了精心的装疯准备,这一篇结尾的转移焦点不错。
4星
3.家 徽
无感。
2星
4.史 疑
某人声称自己拥有从未发现过的史书《史 疑》,无数人上门拜访,却无缘一睹。
4星
大龄电话接线员的爱情故事,与维修员相爱相杀。犯罪方法很现实,制造坠崖事故,具体方式是很常见的观
光时的意外事故。动机方面,是女性化的,也是能让人理解的无厘头动机。
3星半
6.古 书
连载作家发现了不为人知的古书,就改写现代文连载发表,声名远扬。被发现遭勒索,犯罪也就发生了。故
4星
7.波斯测天仪
内容其实不新鲜,但清张选了一个新鲜的物品--波斯测天仪,再加上情节上的波折,感觉就显得不错。短篇取名,物品设置方面都是细节的创作技巧。
3星半
8.违章建筑
5星
9.海湾的记忆
10.缺席宴会
都不喜欢,太套路化了。
2星
11.陶 俑
同样套路化,就想之前的某些短篇,布局都是一样的,可能换个物件就有又是一篇。
2星半
《死之枝》读后感(二):《死之枝》(松本清张)
松本清张的一本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十一篇作品,都是主角由于各种原因或故意或无意杀死了对方,精心掩饰最终还是败露的故事。比起悬疑小说,更像是作者在传达一种“人在做天在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想法的作品,只要是犯罪就一定会留下证据,哪怕没有直接证据也会在若干年后经由一系列巧合大白于世,间接警醒着所有人不要迈出那一步。 印象最深的一篇是《古书》,最精彩的是《违章建筑》,后者也是真相最扑朔迷离的一篇,可以联想很多。 跟很多同类型作品不同的一点是,每一篇都只写到真相即将揭晓的时点,后续会如何完全大白?凶手会受到怎样的惩罚?都没有交代,但也因此非常别致,是以前没有体验过的类型。[/cp]
《死之枝》读后感(三):短篇小说中最好的推理,推理小说中最好的短篇
最近有个体会,如果不是今天又翻《死之枝》加深这个体会,恐怕在碎片化思维中消失了。
从这个角度说,本篇是《死之枝》读后感,也表达对松本清张的崇拜。
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哪个没有对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看法?
那么你又是如何表达的呢?
愤怒?
鄙视?
划清界限?
揪住社会阴暗面专挑几类人痛打?
再后来,我们融入这样的社会和时代。
然后。。
没有然后。。
他不放弃心里的一点点希望,想让睡着的人醒来一两个。
于是他拿起来了笔。
他写作的对象是这个大千世界,也是世界里的每个微小而真实存在的人。
为什么会有那些本可以避免的杀害?
在人与人的汇聚中,有哪些社会问题像暗礁一样改变了人流汇聚的方向,
也改变了人的命运?
在表达忧虑时,很多人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松本清张不仅没有犯这种错误,
还把深沉的爱点点着墨于优雅高超的写作手法。
比如《海湾的记忆》,看完才知道这是一个凶手的孩子,这个孩子几十年后也成了凶手。
再比如《缺席宴会》,一个科长借出差与侍女私会,到了酒店发现侍女被害,慌忙逃掉。
本篇主要说了腐败与贪污,心理素质差的科长最后自己说出了凶杀案。
然后,很及时地结束了。
短篇小说耐回味,正于此。
在回味的时候,有一瞬间想到了古畑任三郎。
这本短篇小说与日剧古畑任三郎,给我的感觉竟有相似。
回头来说,为什么如此崇拜松本清张,
他提醒了我,
越是爱的深,越要心怀广大。
这个封面我看了好一会。。。。。
《死之枝》读后感(四):适合消遣之时慢慢欣赏,读快了会小说味道感觉有些淡~
2015年1月30日读完,共16.3万字。
就推理小说而言,短篇小说读得并不多。除了“法医秦明”系列必读,此外只读过折原一的密室系列了。《死之枝》中的十一篇小说故事情节都比较简单,却不失丰满。不同的人物心态刻画的淋漓尽致,读后很多场景仍历历在目。
以克里斯蒂为代表的西方黄金时期推理小说中逻辑、重线索、重悬疑性。往往不读到最后一页很难猜到凶手。折原一的小说重在解谜行凶的方法或是密室机关本身。相比之下,松本清张的小说中,故事可以发生在日本的任何一个角落,犯罪分子可以是任何职业,怀揣着任何的犯罪心理。但小说的悬疑性并不足,证据也并不是特别充分,而是更多地从人物心理或是巧合出发破案,因此若读的多了也会有一种如同爵蜡的感觉。适合消遣之时慢慢欣赏。
《交通事故》:红玉出租车司机小山田晃在吉祥寺车站拉了客人,却因此陷入麻烦:客人着急赶时间,司机只得紧紧跟着前方的货车前行。在一个窄桥上,货车为了躲避着急见情人的池内紧急刹车,出租车司机只得向另外一个方向冲去,撞死了桥上正在等待池内的吉川。出租公司事故科的科员龟村并没有发现案件有任何疑问,只得赔钱了事。直到一年后,他看到了池内自杀未遂的报道,报道说她遭到恋人的冷漠对待……而她的恋人是……
《装疯的凶手》:干装裱生意的猿渡卯开始捉摸杀人计划。他为了赔偿顾客的损失借了高利贷,却被放高利贷者不断骚扰。可是如何杀死他又能免于处罚呢? 猿渡卯研究了所有关于精神病学方面的书,熟记了任何精神病医生判断犯罪分子是否装疯的方法。最后他骗过了医生,却没骗过刑警……
《家徽》:雪代小时,父母被凶手接连引到小路后被杀害,自己则因为邻居的照顾幸免于难。凶手提着印有他们家家徽的灯笼,警察查遍了所有印有一样图案的灯笼,一筹莫展。直到雪代长大以后,发现寺里的砚台和墓地的灯笼,听闻德莲寺的真典和尚当主持时的风流韵事,才意识到……
《史疑》:一个古怪的藏书家声称藏有非常重要的史书原本《史疑》。比良为了得到这本书,失手杀了藏书家,却发现他根本没有这本书。比良逃跑后警察并没有怀疑他。可是,他逃跑时跟附近一个订婚的女孩在山中云雨,然后,随着两年后的一起杀妻案的出现……
《年轻男子》:大石加津子发现比她小了十几岁的男友偷情的秘密,开始策划一起看似是意外事件的谋杀。她买了相机,约男友去山崖旁拍照……可是她不该为了毁灭证据,把相机随手放在候车室椅子上的。
《古书》: 江郎才尽的长府敦治为了写出连载小说,将一部不是很出名的古书改写成小说发表,遭到了作者孙子的勒索。当勒索者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长府敦治家时,长府敦治虚报了时间,于是勒索者穿过他家门口的铁轨,被火车撞死。本来以为是意外时间,却因为被抄袭的《室町夜话》影印版重新发行而露馅……
《波斯测天仪》:泽田武雄将波斯测天仪送给他的情人路子当饰品。当他发现路子对自己渐渐冷淡,便起了杀意。为了毁灭证据,泽田逃跑前还拿走了他的测天仪。可是,由于一个同时光顾过泽田和路子的小偷的出现……
《违章建筑》:一起碎尸案的发生震惊了警方。凶手在室内行凶,此前逃出魔抓的女孩说行凶地点似乎是在医院病房中。可是这起谋杀案最终还是跟一起违章建筑的拆除搭上了关系。
《海湾的记忆》:“我”的家中似乎在“我”小时上演过一次凶杀案,总之,“我”的小姨那个时候失踪了。曾经居住过的村落早已被拆,可一样的凶杀案却再次在附近上演……
《缺席宴会》 :鱼住一郎出差时推掉了宴会,偷偷跑到宾馆和一个艺妓偷情,却碰上了凶杀案。可是那个缺席的晚宴造成了一起贪污案件,警察调查这起案件的时候,鱼柱却不打自招了。
《陶俑》:勇造在山林中散步时由于引起一个女孩的误会,失手杀了她和她朋友。警方并没有怀疑他,可是直到十二年后,当他摔碎了他十二年前摔碎的陶俑,一切又回到了起点。
《死之枝》读后感(五):短篇小说的优雅
《死之枝》是我看到的松本清张好看的短篇之一。
一般说来,短篇总让人觉得不那么容易进入角色,基本是刚刚开始来了兴致,无奈文章就结尾了。所以我平常要么不看短篇,要么就只买朋友推荐的短篇来读。因为这样至少不会让我太扫兴!
记得有这么一说:
爱因斯坦以为的“优雅”是:“尽可能地简单,但却不能再行简化。”
是不是还有一个词我们更熟悉呢?
叫:极简主义
没错!
极简主义(Minimalism)以简单到极致为追求,是一种设计风格,感官上简约整洁,品味和思想上更为优雅。
短篇作品在形式上简而求精,以不能再缩略的文字,加快故事节奏,同时开放了其在艺术概念上的意像空间,让读者自主参与对作品的建构,最终成为作品在不特定限制下的作者。
而对于松本清张的短篇而言,还有另外一层深意。
终其一生,松本清张以其旺盛的创作力著作等身,涵盖小说、评传、纪实文学、古代史、现代史等,堪称昭和时代最后一位文学巨擘,亦是后辈作家景仰的一代宗师。
单就这点,我们就能了解他的作品的内容之广泛、纵深之无人能攀,特别是在阅读一代宗师自传后,我越来越对松本清张老师深感佩服。生活在日本战前战后最艰难的年代,处在社会最底层,遭白眼、被压制,内心终日惶恐不安、为生计焦虑担忧,然而,在这难以想象的恶劣环境中,清张老师没有就此被打倒,他挣扎着支撑家庭重担,足迹踏遍整个日本,在深刻体会小老百姓的生活的同时,看遍社会的黑暗面,终于写出真实而震撼人心的文字,得以被众人歌颂。
言归正传,为什么说他的文章是优雅的?
如果我问大家,能不能报出你看过的侦探小说中的侦探的姓名?看过推理小说的人一定会马上说出来,什么福尔摩斯、波罗……
可松本清张的推理小说不一样,书中的推理元素总埋藏在再寻常不过的日常生活中,主角也并非具有过人灰细胞的名侦探,而是遍布在我们周遭的普通百姓。
松本清张擅长塑造栩栩如生的临场感,优雅地再现日常,却又不那么日常的故事。
在松本清张的书里,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凶手,任何人也都可能是下一位受害者。犯人并不一定是绝对的坏人,而死者也不一定无辜;女人并非绝对的弱者,而男人也不该自恃优于另一半的社会地位或体能而糟踏自己的妻子。
我们都不能否认,人有私心。
人一旦被逼急了,为了捍卫自己的幸福,什么都能做出来。
《死之枝》就是这样一本书。
到底怎样的疯狂才属于极致?
到底怎样的理智才是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