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鬼》是一本由琳子著作,25.00元出版的2012-4图书,本书定价:250,页数:,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中有鬼》读后感(一):欲探迷雾何堪察,谎字成言一语箴
欲探迷雾何堪察,谎字成言一语箴
——《心中有鬼》
我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两个箱子,一个小小的空空如也,另外一个却如同九连环般,紧紧相扣,却异常沉重。这个故事就是一个令人十分沉重的故事,虽然简洁,却也透彻出人物空洞的内心。这些人物像一层又一次包裹的箱子,拥有着一定的微妙联系,却消散在令人疑惑的神秘里。而答案,明明呼之欲出,却又在另一个疑惑中让人迷乱。
一、 明线与暗线
这个故事与我想象的不太一样,我似乎在其中发现了荒诞派的影子,似乎《等待戈多》的戏码在这些故事中再次上演,看完贝克特的戏剧后,留下的总会是疑问,“戈多是谁”?那么,待《心中有鬼》的故事完结后,我心中也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林寻是谁?她仅仅是小白受雇折磨的人,仅仅是伤害他人的人,那么她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她与众多的案件又有什么样的关系,作者为我们抛下了一个巨大的难题后,再次用小白的形象进行一次提问,小白是谁?真如同结局中所说,她仅仅是一个受雇之人,可惜,这里面拥有着太多的不合理。她不可能无缘无故没有丝毫目的性的与一个陌生人去做一场交易,也不可能如此变态的因为听到某个故事不去加以求证便施与他人精神折磨。而通过一个个的小连环,可以深刻的体现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这样一个步骤。任何的无辜者最后都会成为莫名的受害者,任何的受害者心中也总有深深的阴霾与秘密,那么小白呢,她的代号叫做“谎言”,故事中没有给与我们她的身份,也没有交代她的一切背景,她在进行伪装变脸后便迅速的将小白这个身份抹掉,可是她又会是谁的目标?
从林寻撞到小白的那一刻起,便已经是一场骗局的开始,如果我们运用细读去解读,是不是可以像读回环诗那般,正反相读来看待问题呢?
这个故事,因为还有未完结的影子,所以更加显得雾气迷蒙。如果从第一页往下读去,我们或许认为小白是一个相当单纯的人物,她的一切不合理行为都可以理解,那么到最后真相大白。可是如果把这个故事反过来读呢?是不是有一种心寒的感觉,一切的一切都是小白做的结,引诱林寻一步步走入她设下的陷阱。那么,这便是一条明线。
暗线是什么?暗线是那八个小故事,每一个小故事看似毫不相连,却都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那就是角色的转变。似乎这本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一个很好的演员。都可以把不同的身份演绎的如同真人一般,但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反误了卿卿性命。是故,警官的一句话,便大概让人明白了一些事情,因着这些相同的作案手法,相类似的手段,变脸,互换身份,行凶杀人,其实不过是通过心理的弱点来进行攻破他人的防线而已。那么小白最后的那一句,“那么你的心里有没有什么不能拿出来说的事情?”彻底将这个连环继续了下去。迷雾还在弥漫,是的,她是凶手,但是这只是作者呈现给我们的表面,反观薛真真的例子,下一个又会不会是小白呢?谎言没有结束,却与现实相串联,那么这些故事中,则必然存在着某个相同的人物,进行着无限的循环。
通过作者的简介,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喜欢游走于各个城市间的自由写手,可是在这个故事中,我却发现,作者十分的偏爱成都这个城市。很多故事的发生地点都是在成都,这让我十分的疑惑。
有着楼上酒店,楼下麦当劳的万达广场,宽窄巷子,还有名字出现的成都字眼,一再提示着我们这个故事的发生地点。
一般在国产小说中,城市的出现都会标注AZX等字眼,但是作者完完全全拿现实做了实验,这是为什么?因为成都曾经出过一本书,叫做《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还是因为成都那久而阴雨绵绵的天气,在这种氛围中,是不是更加可以体现人们的内心世界,更加反衬出人们深埋的私欲。
又或者,作者的取材,根本是成都某个街头案件?写到这里,我不禁混乱了,这个故事是否还要继续下去,我也再次混乱了。
拨开云雾见天日,在这里却依然迷雾重重,让人心焦,但是这一个谎字还在继续,让人们持续去窥探自己的内心……
《心中有鬼》读后感(二):小故事不过瘾
在我的个人博客里,天涯论坛有这么一个标注:“感觉里面的人挺狂的”。的确,这就是我对天涯论坛的一个印象。我不否认,天涯论坛里有许许多多的牛人,但这些牛人给我最大的感觉不是牛,而是狂。作为草根一族,我自然不会喜欢这个狂妄的感觉,不过我对天涯里面贴子的质量,还是比较满意的。我写的三部小说都在天涯里连载过,不过都很惨淡,只是头一部上了一次版块推荐,拿了个精华,其他两个的数据都是惨绝人寰,惨不忍睹。
作者是成功的,毕竟她的点击率已经按百万数了。天涯的贴子很多,点击能上百万真的很不容易,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这部书还是有些水平的。读完本书之后,我可以说,这本书事实上也是很不错的。
全书250页,8个印张,15万字,无论怎么说都算不上厚。全书的主线被八个故事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大的故事,相当精彩。本书的名字叫心中有鬼,但并不是鬼故事。其实我们这批生在国旗下,长在新社会的八零九零后都知道,鬼故事都是人编的,里面最可怕的并不是鬼,而是人心。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人心更恐怖。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人心叵测就是如此。
故事的精彩程度是毋庸置疑的,这不仅仅可以从天涯论坛上的数据推测出来,也可以通过阅读本作直接获得的体验感觉推断出来。本书的八个小故事都很棒,设计得很离奇,正如书的封底所评,结局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不过我并不喜欢这种小故事合集形式的作品,虽然这本合集与别的合集还不一样,用几个小故事串联成一个大故事。这种合集的感觉让我感觉不过瘾,这也可能与我常读长篇小说的原因有关。我读的最多的都是网络上动辄四五百万字的长篇巨著,与那样的作品相比,十五万字显然很短,再加上笔墨都平摊到八个小故事上,就更加不过瘾了。
故事的设计绝对是一流,不过感觉笔力似乎有些欠缺。我也是个笔力欠缺的,虽然在这方面提不出什么好的建议用来改进,但是这种笔力欠缺的毛病还是能够感觉出来,因为这种问题我也是常犯的。不过瑕不掩瑜,本书绝对是本不赖的书,绝对可以让您消遣坐火车时的无聊时光。
《心中有鬼》读后感(三):我的失忆女朋友
《心中有鬼》的八个满含人性的鬼样儿故事,不是简简单单的猎奇小故事,而是珠胎暗结的一个大阴谋,连锁的递进式的阅读体验,自是心喜。而那些人物,那些故事的背后,不是三更有鬼的二更不可独活的宿命,而是体温很正常的有些人干着没有生命温度的事,而且深处埋藏着的或许是某种原罪,也是你我人性深处所特有的。其实宿命还有着另一种说法,叫做活该。
表面上人畜无害的女生林寻骑着自行车,在马路上悠哉悠哉的瞬间却诡异的撞倒了一个女生,等这个女生爬起来,却是毫无征兆的失忆,她的出现就这般突如其来,无奈的林寻只好带着不速之客的姑娘“小白”,一起生活,顺便寻回她的身世。却发现身上带负能量的小白,就像一个黑洞,她要不停地填东西,去填补,同时也因为她,林寻跟着了解那约定好发生的故事。
《惩罚》舌尖上的欲望,是吃货们的福音,也是诅咒。一次计划的团购,一次慕名的尝鲜之旅,表面上是因为口腹之慾的做局,实质是伍枣儿的死,残存十几年来的余震不止。那不是关于莉莉周的一切,而是一次无意的过失杀人,可是陈四火身上却背负沉重的十字架,无法得到真正的解脱,他一个人获得五人众更多的痛苦,还想活下去的他决定获取新生,彻底抹掉那比悲伤更悲伤的过往。虽然这个迷局没有《八面埋伏》的血腥惊险,却充满着小人物的悲哀。
《快递》有着《罪与罚》的无力颓唐感,原以为是自我分裂的与现实对峙,却暗含蓄意的杀机。行使自己的力量,这是无罪的。可薛真真自以为是的去救赎别人,而且唯一的方式就是杀掉对方。那么没有力量的人,就有罪吗?这是多么病态的人格,她还认为这也是在自我救赎,那不过是自己的可耻的私欲,走不出来的悲伤让她渐渐失去了自己。而且最后的她如同《一级恐惧》的阿伦,假装精神病逃脱法律的制裁,到精神病院再以神之手,对自己的仇人开启审判。
《选择》虽然没有《电锯惊魂》的森然,却是一次对人性的冷漠的考验。“i want to play a game”,生动的描述被困在公交车的众人的反应,一个狭窄的空间,“live or die ,make your choice”,可是永远不要去试探人心,那样总会失望的,你得不到想要的答案,不管你是多么相信,有的事改不了,变不了。而《做局》却是局中局,A部分的面试有点《终极面试》的影子,可是却凸显“公司在考人,人在考公司”的主题,大家都是面试者,谁准备的好,谁才是胜者。
当看到尾声,林寻的失踪却是被审判的,而小白的又开始新的旅途,而她们三个人的“铁三角”也依然伸着触手寻找目标,虽然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但是我知道,鬼,依然在。
《心中有鬼》读后感(四):这才是心怀鬼胎
《心中有鬼》应该算是网络小说集吧,我拿到它时是准备好惊悚一下的,但是看完就发现全然不是那么回事。原因在于我没看清楚书的题目,“心中有鬼”不就是心怀怪胎嘛。
怎么说呢,这儿本书本就是多个故事的集合,要说没有联系也不妥,因为主人公“小白”、林寻始终在全书出现,甚至可以说这些小说的集合本就不是一本书,也只有她们的出现才使它变成了一本书,着实不易。实际上,看完整本书我还是对“小白”和林寻的身份存疑,也正是这一点让我稍稍有了惊悚的感觉。每篇故事都是在发掘人性,想想看作者确实经过了深入思考的,本来以为看这本书会以一种的轻松的心态看的,没想到越看越沉重。人性的劣根性在故事中暴露无遗,情感上的欺骗竟成了最为普通的问题。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鬼胎,就看这个鬼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它显现出来的时候是不是让人无法相信。朋友之间的互相倾轧,表面一套背地里又是一套,真的在刺痛每个读者的内心。朋友是不是应该相信、情人应不应该相信甚至是夫妻该不该相信呢?我觉得这里面就在考验着每个人的诚信,包括对背叛的承受度。
林寻和“小白”,这两个书中的主人公,或者可以说是其中的旁白、局外人?其实我觉得她们也就是故事中的人,不过故事用了化名罢了。林寻和“小白”就像两个精神病人住在一起,有时还真让人捏把汗。包括她们两个在内的人总是不喜欢报警,尽管报警可能没什么用,但是自己处理和决断明显不是什么好的选择。林寻怎么能轻易的和失忆的“小白”住在一起呢?她真的不怕“小白”就是一个杀人嫌犯,一旦恢复了记忆后果会怎么样。当然如果林寻本身就不是什么好人,那可能也就不会害怕了,以恶制恶总是让人很容易接受。心怀鬼胎的每个故事中的人物都是心理不干净的人,这里并非说他们在物质上怎么样,主要是这些人总喜欢“做局”就像后面两则故事的名字,圈套里还套着圈套。确实有时让人看了很压抑,很想问问当时人为什么那么轻易的欺骗自己身边的人,即使这些人可能也有可恨的地方。
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体会到这么多的阴暗撞击了,也很少感受到什么事心怀鬼胎。《心中有鬼》,这才是心怀鬼胎,这才是阴暗心理的集合。
恐怖小说不恐怖,悬疑小说不悬疑。碰上这种倒霉事是最让读书的人气愤的了。迄今为止,虽然不是我的爱,我也捎带着读了不少所谓的推理悬疑小说,所谓的名家作品,读来不过尔尔,甚至可以说有便便上撒黄粉装金坷垃的嫌疑,除了宁航一之外,国内没有几个能让我感觉理解了悬疑内涵的作家。在此祝愿《心中有鬼》的作者再接再厉,写出更好的作品来。
应当说这部小说正如一位网友评价的那样:每个人的心中都有鬼。我们其实是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让自己把自己给吓到了。这本小说的构思并不算多么新奇,也算给我们写评的人少出了点难题,因为即使把整个故事给说出来,也不用担心是剧透,你要不信,就听我说说:小妹子林寻有天在街上的时候撞倒了另一个小妹子,这妹子竟然就失忆了,林寻只好把她捡回家(可惜也是妹子啊,不过万一是汉子就变不成悬疑故事了),喊她小白。白天里,林寻在公司里上班,小白就呆在家里拾掇拾掇顺便想办法看看能不能通过失忆时身上带着的东西找回记忆来,她有台笔记本电脑,有一个能自动登录的QQ账号,根据这些东西的推测,小白应该是一位笔力还不错的作家,她有丈夫。有一个奇怪的邮箱每个周五发动一篇文章来请求小白给予指点。那些文章却让林寻越来越感到害怕,后来还因此和小白产生了龃龉,小白受了刺激再次住进了医院。林寻来看望她向她道歉并表示要和小白一起搬到临近的小县城去居住,结果就在小白原谅林寻即将出院的时候,林寻失踪了~每周五的故事依旧通过邮箱寄来,小白除了每天乖乖的待在林寻的屋子里时还偶尔上街区转转看能不能找到林寻。后来小白被当做导致林寻失踪的犯罪嫌疑人逮了起来,警察神神叨叨的跟她说了一堆,最后大伙终于回过神来。原来周五的例行故事就是曾经的林寻犯下的罪,所以你看,我写了那么长的一段剧透了么,也许你说是,但这本书里最精彩的那些故事你还是得自己看了才会知道。
作者的文笔并不能算老道,这类犯了事被人记下来拿到罪人看的构思也不算多新奇。只是我很喜欢,一念善良,一念邪恶;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曾经心狠手辣的林寻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是一个善良的姑娘,他曾因邪恶得以完好的存活于世,然后一动善念,便坠入地狱,永不复生。这像我每日在用的电脑,我天天谨慎的检查她杀毒寻木马,然后它的开机速度越来越晚,总是有永远都解决不了的麻烦。我的同事的电脑多少人随便在用,装了数不清的软件,一个季度都未必检查一次,然而坚韧不屈运行如飞~人也是这回事吧,恶者自如,善者凄凄
《心中有鬼》读后感(六):《心中有鬼》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作为一名喜欢看悬疑惊悚小说的读者我来说,个人还是比较青睐于天津人民出版社推出的那一系列三更书房作品。早前已经读过了《杀手挽歌》,《活肝》。因为这些故事的精彩,让我对这套系列丛书非常地感兴趣。这不,今天又读了一本新近推出的惊悚小说《心中有鬼》。不得不非常信服地承认这套系列丛书截至目前为止,身为读者的我还是相当的认同和喜爱的。
作为一部小说,《心中有鬼》却更多的是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某种思绪和挖掘。这个世界上究竟是否有鬼神的存在吗?唯物主义理论之上,我们明确知道无神论的存在。但是,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的人心中总是有着某些阴暗的角落。在那里,他们心中的“鬼”永远地无法驱逐;在那里,他们更无法脱离如此的“魔障”。不可否认的是,世间万物皆是有因必有果。心中的“鬼怪”存在的缘由实属做了亏心事。
也正是在如此的立意之下,《心中有鬼》向读者们展示出了一幕幕惊悚万分的场景和故事来。作者很是拿捏得当于全文的布局,情节的勾勒,上下章节的衔接。于书的楔子中,我们看到了一场意外的发生。林寻因为意外的交通事故,而认识了一个失意的女子小白。为了某种挽救,为了避免报警,她将这个女子带会了家中照顾。由此,一切的迷逐渐地浮现出了水面。调查这个女子小白的身后秘密过程中,每周她们都会收到来自于某个神秘地方的邮件投稿。如此的线索之下,读者可以读到很多个的不同人物因为犯错而遭受惩罚报名的故事。事实上,看似没有关联的故事,却逐渐地让林寻也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恐慌。尽管她不是这些邮件故事中的当事人,但是她同样在心底的深处隐藏着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以至于故事的结尾我们读到的是林寻同样遭受了惩罚。原因何在呢?因为她自己也陷入了某个不知名的局中。而这个局对于心中坦荡的人而言,注定了没有任何的损伤。而对于做了亏心事的人而言,则会变得草木皆兵。这个原因不言而喻,因为心中有鬼,他或者是她不可避免地会疑神疑鬼。而在这其中更是因果有报的巡回。
难怪乎,古语有云: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透过这些惊恐的故事,我们不仅享受着精神刺激的同时,更应该回味其背后的深意。人活于世,我们会做出各式各样的行为,动作,决定。而然,我们任何时候都应该问心无愧地生活,工作,学习。如果因为某些时候一闪念的错误,它会让你活得相当的痛苦。心中有鬼,你就无法坦坦荡荡地面对人生;心中有鬼,你就只能时刻地伪装和掩饰自己;心中有鬼,你就无法避免被别人报复的可能----尽管小说是虚构的作品,但是透过这部小说,我们更感知着其内在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