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年轻,就是这么任性》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1-2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年轻,就是这么任性》经典读后感10篇

  《年轻,就是这么任性》是一本由七月著作,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页数:24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年轻,就是这么任性》读后感(一):年轻,就是要任性

  七月是个出版人,狮子座。读这本书以前,在网上看到她的一篇文章《一个图书编辑面试的那些事儿》,讲述了她在当今出版圈相当有名的一些图书公司的面试经验,并以很主观的感受点评了他们。这导致很多人跳出来抨击,但你仔细看来,她真的是恶意吗?

  读完这本书,一个感觉:任性。

  这个据说是最具畅销潜质的新锐作家,有态度、有性情、有胆量、有资本。她活她自己的,无可替代,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她允许自己犯错、犯傻,任性地做自己喜欢的事。

  相比七月,总之我是自愧不如的。没有那么多经历,甚至刚来北京时,一心想做个图书编辑,也给很多知名图书公司撒过几波简历,却一直杳无音讯,连个拒绝的声音都没有。

  然后我懒,文字总想写一步到位,更加麻痹自己写不出东西。我唯唯诺诺,没有思想,没有主见,不敢任性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只能苦逼地做该做的事。

  可能老了。

  七月说:“年轻就是资本,是无所畏惧,是可以从头再来,是死了还能活。不必去羡慕别人什么都有,他们有的,你以后都会有,而现在你拥有的,他们再也不会有了。我们还年轻,总是有无限可能。这是我们放肆闯祸,付出代价最少的年纪,这是我们最敢想敢干,不怕头破血流的年纪。失败了怕什么,我们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重头来过。年轻人,别堕落,你没资格!”

  所以,我理解她,替她辩解几句。同时我也不羡慕她的任性,我做不到。但确实对我有所触动,就是好的。

  这本书品相有待加强,比起那本《耶路撒冷三千年》差远了。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到底是什么鬼?

  原文:http://www.douban.com/note/507158899/

  《年轻,就是这么任性》读后感(二):任性地活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记得一次群聊,七月跟我们吐槽,有个人请她帮忙写个东西,她答应了。后来,又有人请她写这写那,她不胜其烦,直接拒绝了,还发了一通脾气

  顺水人情可以做,但这个世界谁也不欠你的,你忙别人也忙,拿交情绑架别人,是可耻的。我很敬佩七月能坚持个性,秉承自己的原则

  有多少人,活在所谓的人情世故中,被大道理框住,不敢放任自我。这样的人生注定是苍白而无力的。

  可能正因七月如此有个性,她才写出了《年轻,就是这么任性》这样一部个性宣言,与年轻人一起活出自己,活出无可替代的姿态

  我不知道七月大学时是什么专业,只知道她一直在从事文字工作。她曾说,希望有朝一日能成功考研,去做学术研究。以她目前的状况看,她应该是在为这个目标积累吧。毕竟,不是每位作者都读过几百部名著,并能著作等身的。但是七月做到了,在她风华正茂的年纪。

  在这部新作中,她传达了自己所理解的人生态度。她说:年轻的时候,你想要安稳;年老的时候,打算坐享其成天下没有这样的好事。在最敢做梦的年纪,去做梦;在最无所畏惧的年纪,勇往直前。踏出去,你才会拥有更多,千万别说,你不想要什么名誉地位富贵荣华。

  这让我想起了以前听广播时听到的一个故事。那是一档心理咨询类节目,一个年轻的男听众向主持人倾诉他的心事

  他大学毕业一年了,试了几份工作,都与专业不对口,最后他父母拖了关系,让他到北京公交车集团当乘务员。按他父母的话说,只要他勤奋踏实,这份工作就是一辈子的铁饭碗,如果他努努力,抽空学学车本,磨练几年晋级为司机前途就更乐观了。

  男听众觉得,当乘务员累是累了点,好在工作成分比较简单,就开开心心地去任职了。可干了几个月后,他又觉得这份工作很枯燥,每天都要专注地观察路况,时不时还会跟乘客斗嘴皮,也挺烦心的。最关键的是,这份工作不能给他带来能力加成,就算做二三十年,也学不到什么实用的专业技能

  一次同学聚会,听到其他同学七嘴八舌地说,各自在做着多么有潜力、有前途的职业,他心里一阵羡慕。当同学们听到他在做公交车乘务员时,全都奉劝他早点转行,不然他这辈子就完了。他听后很不是滋味意识到自己确实选错了行。

  后来,他就跟父母说,不想做乘务员了,希望父母给他几年时间,让他放手拼一把,去做他喜欢的职业。

  父母认为他太任性,还拿之前他找工作不顺利的事情教训他,让他不要辜负父母的一片苦心,要做一行爱一行。

  他反驳说,这不是他想成为的样子,他大学的专业是土木工程,他要成为一个工程设计师。

  父母还是不为所动,说工作稳定胜过一切,如果他偏要任性而为,家里就不再管他。

  为此,他苦恼不已,所以跟这档心里咨询节目打电话求助。他也知道父母供他上大学不容易,而且家里还在筹划给他事先买婚房,压力还是挺大的。只要他不折腾,能让父母安心,父母也就别无所求了,就怕他玩世不恭,给家里添一堆麻烦事。

  主持人对他说,年轻人,任性一点也无妨。只是,他必须确认,辞去乘务员转做工程设计师,不是受了同学的激将,而是出自本心才行。想必,他是出自本心,不然考大学也就不会报选这个专业了。年轻,就要活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不然,等你被社会磨尽了斗志,也就没勇气改变了。也许我们注定是凡人,但我们坚决不能做庸人。并不是说做乘务员不好,而是因为你认为那是庸碌的工作。既然如此,就随心所欲地追寻自己的选择吧。想让年轻人不折腾不任性,也是不现实的,他的父母会理解他的。

  主持人的话很契合七月的人生态度,年轻,就是这么任性,才是我们应有的样子。而那位男听众,最后确实也任性地成为了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后来,大概四五年后,因为一直在收听那个心理咨询广播,我有幸再次听到了那位男听众的回音,他说自己终于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设计师了,北京很多楼盘都是他设计的,他现在已经过上不错生活了,再也不会让父母操心。

  每个人都有资格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每个人都有权利活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七月带给我们的是一部有态度、有性情、有故事作品,我们收获的却是文字之外的人生境界:年轻,总是有无限可能。这是我们放肆闯祸,付出代价最少的年纪,这是我们最敢想敢干,不怕头破血流的年纪。失败了怕什么,我们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重头来过。

  是的,我们什么都不怕,只怕没能任性地活出自己。

  《年轻,就是这么任性》读后感(三):我们还年轻,无限量

  作为同年龄的人,七月把生活作为一种经验,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尽管老师们告诫社会上不像是在学校里,在还未真正的融入社会时,一群刚走出校门的我们,或者七月是在告诉我们在自己的职场中如何的生存下去,做自己该做的,要学会拒绝。也不要害怕某一个人,做工作凡事做的时候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在工作的当中,把自己的能力上要有所体现,只有自己付出了,才会有收获,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地位能有所提升。但不要害怕错误,这是你能力提升的必要经过。 能力的提升也是你的职场的潜规则的头上的利剑。职场还有另一句话,要么忍,要么滚。但你忍不下去的时候,你可以选择“滚”。

  讲述的《命中注定我爱你电视剧,别人的恬不知耻和自己太没有底线以至于别人的乘虚而入,助长别人的气焰,也使你自己更像便利贴。在社会生活当中,我们也不要一味的迎合,这个社会是公平的,只有努力,才能进步和得到收获。懂你的人,自然懂你,不懂你的人,你也不必浪费时间。年轻就是这么的有个性。

  马云曾说,“梦想还是有的,万一实现呢”。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成功的人一直在坚持自己的路。创业者失败是没有战胜自己,你自己没有试过,你知道你怎么会不行呢。往往胜利都是留给那些坚持到最后的人。但还听说那句话,“梦想就像是内裤,你可以有,但不必逢人就说”。

  路不同,终将形同陌路。高中时的誓言,早已忘却了。刚毕业我们朝九晚五的工作,为着那微薄工资去生活,什么人生的理想......到如今结婚的结婚,成家的也都成家了,之间不是陌生了,就是长久的不联系了。一群人在你的生活中消失了,一群人又走进你的眼帘,过去的终究过去,只能存在于那个时期,即使见面了也走不进自己现在的生活。

  别把自己太当回事,也别把自己太不当回事。在这互联网+ 的时代,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你理解别人,别人就能理解你。

  年轻就是资本,年轻我们可以任性。谁都有属于自己的青春。有着大把的时间,在这未来的时间里需要我们去闯。每一个人的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需要沉淀下去,创造更好的未来。

  听了很多的道理,我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年轻,就是这么任性》读后感(四):唯有真实所向披靡

  文/宋薇棠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是在傍晚时分

  天边的火烧云,就像手里红得暖心的书封,渗透到心肺,如织如缕。

  一直很喜欢封面上的那句话:“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成为想成为的自己。”口中仔细默念时,总有种苏轼的“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旷达怡然之感。想来东坡先生一生流离,似乎唯有这句话才是他的心之所往,才是他最本真的自我。

  而无论古今,其实我们都是在人生漫漫的征途上——寻找那个最真实的自我。

  因为唯有真实,所向披靡。

  《年轻,就是这么任性》里形形色色的故事都来自于作者七月的生活点滴,她分别从工作、生活、爱情、理想四个方面着手,这些故事看似是一个人的欢喜悲戚,却犹带着我们每一个人真实的影子。在这些短小的故事里:

  有的经历会告诉你——“关于爱情宁缺毋滥”;

  有的故事会教会你——“工作是副业,生活是主业,千万不要颠倒主次”;

  有的岁月会让你明白——“家,是我们一想起就热血盈眶的地方,但绝不是我们软弱理由”;

  有的人生会让你相信——“生活的最高境界,并不是知道多少道理,而是听过了很多道理之后,依然过得随心所欲”……

  七月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些宛如人生碎片般的记忆,拼贴黏合成了一个真实的自己。更可贵的是,在如今鸡汤盛行的世界里,她的语言亦有着自己独特味道,不同于浩叔的温柔,也相异于刘同的冷静,更不似毕淑敏的柔美,七月的笔下自有一种难以掩饰的锋利,能够切开你赤裸裸的内心,让你不得不去正视那个最真实的自己。

  所以每翻过一个故事,就像同曾经本真的自己重逢。

  还记得自己上的大学是师范类学校,女生比例非常高,我甚至一度以为自己是在读女校。但大学是爱情疯窜的时代,面对一场风花雪月般的恋爱诱惑,很多人都在蠢蠢欲动。鉴于学校的男生太少,所以一旦有男生表白,女生即使再愤世嫉俗,过不了多久,都会飞蛾扑火般的答应。但是就像七月说的那样“真正值得的东西都不会那么轻易拥有”,我们扪心自问:这样的爱情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还是说只是为了谈一场恋爱谈恋爱,亦或只是为了赢得别人羡慕或嫉妒目光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我们需要去爱,所以才会选择;我们需要被爱,所以才会接纳。《左耳》里哗啦说:“爱对了爱情,爱错了青春。”的确,我们年少轻狂,我们韶华时光,但是这世间美好总会一去不返,我们的任性只限在对的时间,与对的人,做对的事。那爱错了的青春,并不是肆意妄为,而是在做了对的事之后遇上了那个对的自己,那个真实的自己,从此再也没有什么值得害怕,再也没有什么值得迷茫,任他千军万马,恣意行走,所向披靡。

  卢思浩曾说过:“所谓成长,就是越来越能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也能更好的和孤单的自己,失落的自己,挫败的自己相处,并且接受它,然后面对它。无论将来会遇到谁,生活都是先从遇到自己开始的。”

  我们每个人的灵魂,穿越亿万光年,跨过星辰大海,降生于世,也许就是为了与此刻真实的自己相遇。我们年轻任性的轨迹,就是成长的过程

  因为这世间——唯有真实,所向披靡。

  《年轻,就是这么任性》读后感(五):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

  今天走在街上,看到那些正值妙龄的女孩子们满脸笑容地在街边漫步,我不住地感叹着:啧啧,年轻就是好!虽然我本人年岁也不大,但看到那些二十出头的女孩子们活力逼人的样子,心里还是很欢喜。

  年轻,就意味着你手中握有一笔巨大财富:你有大把的时间去尝试之前一直想做的某件事,你能够肆无忌惮享受爱情而不必在意它是否会有结果,面对失败,你可以很洒脱地笑笑,不怕跌倒后再重新站起,因为你年轻,所以你有足够的资本任性。

  年轻就是资本,但它却与年龄无关,只与心态相联。君不见那些年龄尚不足三十的年轻人整日地都在嚷嚷着“自己老了”、“青春无多”。谁人都会老去,青春本就宝贵。但也正因此,我们才应该振作起来,朝向自己的人生目标稳稳迈进而不是咿咿呀呀地临风嗟叹。

  七月姑娘在新书《年轻,就是这么任性》里说:“很多比我们还年长的人都在拼命,你没资格说人生太迟。”年轻,就该有个年轻的样子,比如为了工作目标而努力不懈,为了某个心仪的人而勇敢表白,为了实现理想而不去理会他人的冷嘲热讽。如果你认为,年轻只是意味着在穿着打扮上占优势,那么只能说你并没有真正懂得“年轻”二字的意义。

  这是一本诚意满满且有种有料的励志随笔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如同听一位阔别多年的友人在一杯茶香中讲述着自己的过往。是的,她曾经迷茫、困惑、软弱、无助,在初入职场时被人欺负得嗷嗷哭,但在走过了这些岁月,经历了这些挫折后,她的人生开始大放异彩。其实,我想说,我们每个人的青春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可是为何,有些人在风雨过后终于迎来了彩虹,而有些人却在风雨泥泞中一再地找不到出路,——当然,还有另一些人,他们连经风经雨的勇气都没有,这类人,那更是怂货一枚。

  人啊,总要活得任性一些。这种任性,不是说你仗着年轻就可以胡作非为,而是说趁着年轻时去做真正想成为的那个自己,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不必畏惧天寒地冻、路远马亡。这个世界,就是磨炼心性的地方。有些人能够越活越有尊严、越活越有底气,而有些人却在人生的岔路口永不停止地挣扎困惑。大道理谁都懂,而励志书也只是作者分享了她生命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感悟。路就在自己脚下,你要去哪里,还是要靠自己的双脚来走。

  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有了喜欢的人就去表白,有了人生的方向就不断努力。暗自纠结也好,独自伤怀也罢,这些行为除了凭空地让你浪费掉人生本就不多的时光之外,还能带给你什么呢?

  所以啊,每一个年轻人都应记得,收起自己的自怜自艾,藏好自己的脆弱迷茫。你要相信梦想总能实现,只不过你要多花一点时间,耐心地去做好手里的每件事;你也要相信,爱情总会到来,但在之前,你应当先让自己变得足够好,虽不必非要百分百的完美,至少也要让自己的日子过得不那么糟。

  《年轻,就是这么任性》读后感(六):我该拿什么任性?!

  第一次看到《年轻,就是这么任性》的书名时,心里是很不屑的。奔三路上的我,在毕业后,经历了找工作,职场你死我活的争斗,买房还贷,即将迎来自己的小宝宝时,深知我走过的每一步,得到的每一分回报都不是任性而来的。

  但得知作者竟然是一位二十几岁的图书策划时,心里不由得有几分佩服。作为一名编辑,我了解图书策划的工作有多忙,而这份工作又有多少委屈和压力。一位二十几岁的年轻姑娘竟然有勇气和毅力来出书,忍不住想看看,她到底都写了些什么。

  “年轻的时候,你想要安稳;年老的时候,打算坐享其成,天下没有这样的好事。”“不要用你脆弱的心灵和敏感的神经去生活,你是在现实的大染坊里。你出来拼命,不是为了好的生活,就是为了内心渴望成就一番事业。如果你连这点狠劲儿都没有,你还拿什么闯堂江湖。”“理解是一件太过奢侈的事儿。与其去奢望别人不可能的理解,不如咬紧牙关挺下去。”看看这些话语,作者哪里是一个任性的年轻人。在我看来她倒是一个坚强、聪明,懂得不断总结人生经验的战斗士。

  年轻人,我们拿什么任性?作者同样年纪轻轻,却敢跳出来给我们讲人生道理,她凭什么?不是因为她的任性,而是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坚持,懂得了要坚守住年轻人的特权——犯错,不断地犯错。才不会整天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我欣赏作者通过剖析自己的过往经历,来分享她关于事业、生活、梦想、爱情的见解。毕竟当我们大多数人吐槽同事难相处、领导瞎了眼、社会不公、拼爹无门的时候;当我们整天刷屏还抱怨时间不够用的时候,她在默默反思自己的人生,在努力完成自己出书的梦想。她现在的任性都是自己艰辛付出得来的,她让我想起最近老是拿来告诫自己的一句话:“自律的人才能有更大的自由和自信。”而我又凭什么去任性呢?!

  看完这本书时,心情颇为沉重,因为我现在没有丝毫理由去任性。记忆中最任性最快乐的时光就是自己一路跌跌撞撞去实现理想的时候。当初在一所默默无闻的大学上学时,不管别人的鄙夷和劝阻,要去考研,读自己理想中的学校和专业。尽管当初我的成绩仅仅比初试线高了两分,但我提前一个月到报考的学校去听课,找导师、找师兄师姐学习取经,最终以复试笔试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然后开始了我的研究生生活。我想实现自己做记者的理想,读研期间,去报社、网站、电视台实习过,未毕业就签约了央视。尽管最初在北京的日子,我只是一个实习生,每天黑白颠倒,骨瘦如柴,常常是六点多起床,一两点才睡下,却是痛并快乐着。男友劝我回家好好找个工作,朋友来北京看我,晚上快十点我才下班,与她见上面,我们去快餐店吃饭,我去取套餐,回到座位上,朋友竟然泪流满面,说见我这么瘦,这么累,太过心疼。即便如此,我并未退缩,最终在未毕业前“意外”签约。只有自己知道能签约是多么的不意外。

  而今我回到了家乡,并无遗憾,因为我知道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只是现在的我,却迷失了方向。柒月这本《年轻,就是这么任性》就像一个怒其不争地朋友对我一阵破口大骂。突然间,有种被骂醒的感觉,我曾经也是一个有资格任性的年轻人。现在倒是缩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躲避起自己的理想和野心了。

  迷茫的我们或许都该找这样一位真诚的朋友骂一顿,好好问问自己,“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再照着那个方向任性地去过活。

  图 拉

  2015年6月17日

  《年轻,就是这么任性》读后感(七):《年轻 就是这么任性》读后感

  《年轻 就是这么任性》读后感

  苗恒

  记得大约是前年吧,他们(我周围的几个同事)都说刘同的《谁的青春不迷茫》怎么怎么好,但是我很好奇,读过刘同的《谁的青春不迷茫》之后,我感觉也就很一般般吧。我不太喜欢说教类的文章

  很久之后,都没有提起读这类书的兴趣,但是也不能因噎废食。所以当策划人闫丹丹老师向我推荐作家七月的《年轻 就是这么任性》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是为红色封面上的女郎惊艳了。那个慵懒的女孩安静地坐在城市的额头,脸上有些迷茫,也有些坚忍,那多么像我多年以前的女友。我瞬间爱屋及乌了,呵呵,原谅我这个感性的人吧。出品方兴盛乐图书最近出了不少畅销书,我对他们的品牌还是比较认可的。

  因为工作忙,我读书都是趁晚上睡觉前读,所以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读完,也就证明七月的《年轻 就是这么任性》这本书不是一种速成速朽的快餐,而是一坛可以慢慢品尝的好酒。很多地方都引起了我的共鸣。在我们最美好、最灿烂、最迷茫,甚至最痛苦的生命阶段中,年轻真的应该多任性几次,“我们还年轻,总是有无限可能”。所以要加倍努力,这就是七月的《年轻 就是这么任性》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

  读职场篇,我知道了,“不管你是否了解这个世界,这个世界都不会惯着你。”初入职场,很多迷茫,确实需要有人来指点迷津。七月以过来人的眼光教导我们,使我受益匪浅。七月仿佛是白领系的代言人,每一个苦逼小白领不都有一个升职加薪的梦吗?无论郑州也好,北京也好,我们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挣大钱买小房子,在城里安家,呵护自己的梦想。

  读理想篇,我知道了, 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还有就是这个世界上,你可以对不住所有的人,唯独不可以对不起那个真心对你好的人。守住最后这一点良知,就是守住了最后的人味儿。伪君子是没有人味儿的。小人之腹,才是他自始至终的气量。没有永远的友情,只有自己好好维系,才能走的更远。

  我最喜欢的还是第三章爱情篇,也喜欢七月的这句话:“不管是好的爱情,还是坏的爱情,不管是曾经幸福过,还是曾经受伤过,经历过,都是值得的。痛让人成长,爱让人勇敢。”,一步一劫难,化作飞蛾扑火,因为爱上你,我便没了我。爱情是该奋不顾身一些,更勇敢一些,才能得到自己的幸福。

  总之,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希望大家都能喜欢。

  《年轻,就是这么任性》读后感(八):任性是一种心态

  在六月读七月的书,是不是就是一种任性?嘿嘿。

  《辞海》对“任性”的解释是:由着性子,毫无约束。“就是这么任性”,这句话里流露出了无限的豪爽与大气。

  感觉上,不是在读书,而是在和七月聊天,听她细细道来种种过往。每一个场景都似曾相识,每个感觉都是如此相像。

  每个人都应该为自我而奋斗,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任性”,那种“任性”是绽放的五彩烟花,绚丽多彩,是一路风雨的磕磕碰碰,心中自该有一份渴望与呐喊,时时在心里萦绕,无论道路任何艰难,没有退缩的权利,前方是未知的路,必须勇敢走下去。你不坚强,没人替你坚强,用自我的“任性”,尽情挥洒泪水与汗水,一点点滋润属于我们的世界。

  世事繁芜,波澜起伏;喜怒哀乐,人生常态。可追求自我,应是最终极的态度,是生命存在的真谛。人活一世,容易疲乏,这与物欲横飞的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人追求高官厚禄,有人追求腰缠万贯,有人追求功成名就,有人追求安逸享乐,正是有着不同的追求与目标,才会让原本简单的生活变得复杂和劳累。卸下重担,重拾自我,不妨也让我们“任性”一把!

  永远不要凭借别人的眼光审视自己,不然我们的世界就掌握在了别人手中,路是自己走的,生活也是自己选择的,倘若总是试图去迎合别人的胃口,那么我们永远也不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成功。做最真的自己,做最快乐的自己,这才是生存之道。

  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生活之路,有苦闷,有迷茫,有彷徨,有时心酸,有时心痛,无言以对,但更要坚定当初的理想与执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泪要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只要记得,痛了,给自己一份坚强;失败了,给自己一个目标;跌倒了,就从伤痛中爬起,给自己一个宽容的微笑,继续大步向前!面向阳光,不问春暖花开,只求快乐面对。蓦然回首,你何尝不是别人的风景。

  有一个最纯洁的追求和目标,让自己沉浸其中,与之共存,并为止付出激情和努力,我们的生活就会快乐而有意义,别人永远无法盗取的就是你对生活的激情和态度。时刻微扬嘴角,积极快乐,这才是生活之道。

  请铭记,任性是一种态度,任性是一种体验,任性也是一种快乐!

  《年轻,就是这么任性》读后感(九):暴躁下的温柔

  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被作者的文风吓了一大跳,戾气好重的姑娘,再一看作者简介,狮子座,瞬间就有了一些了解。自己也是一个狮子座,早年间也是如此这般,只是随着时间的打磨,我身上的棱角渐渐的不那么明显了。

  文中说的都是大实话,我们或许都曾在闺蜜聚会的时候说过那些话,只是不曾摆在台面上说出来,作者帮我们说出来了。比如:不要被工作累死;比如,面对无情的东西,我们为何要有情,当你过得好的时候,你更不会管别人怎么看……

  和文中的作者类似,我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还算是一个善于处理文字工作的人,经常也会有一些小文章发表在各种媒体报刊上,于是各类找我帮忙写点文章的人简直不要太多,最夸张一个高中同学,已经好多年没有联系了,最近刚刚加了QQ,没几天张嘴就是:绿萝,你还和高中一样,很好的文笔啊!帮我写篇文章吧。我便以我很忙为理由拒绝了,实在是太让人气结了。诚如文中所说,有些事情别人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我为什么要在朝九晚五、身心俱疲之后还要无偿无私的帮你做那些毫无意义的事情呢?

  身边也有很多伸手党,明明随便百度都可以找到的东西,偏偏还来问你,这种人简直不要太多。

  所以这些事情啊,我们要从一开始就学会say no!

  与前段我从文中读到的冲击情绪相比,到了120页第三章《年轻,就是这么任性》,文中冲击的情绪少了很多,如果说本书的前半段用“咄咄逼人”来形容的话,书的后半段就是“春风和煦”了。

  123页里说,爱一个人从来不是件丢人的事情,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以启齿。我以前也这样,爱一个人要藏着,最后看他和别的女人牵手走了。长大了,经历了一些感情之后,关于爱情就看开了许多,以前要在外表伪装坚强,内心脆弱的一塌糊涂,现在外表一定要尽量温柔可人,内心却必须强大无比。百炼成钢,好像在这里,被爱情伤过之后,我和作者这两个同是狮子座的人的成长轨迹便开始不同了,看文章的风格,作者依然过得生猛,我却开始尽量去妥协。我只是学会了用更保护自己的方式和这个世界抗衡。

  作者还是一个三观很正的姑娘,关于爱情的一切论述都是那么政治正确,例如,人心都寂寞,但请勿暧昧,伤人伤己。还有,在《他喜欢心机女,就让他去吧》里说过的那样:你透过他喜欢的人,也能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货色。男人的最高品味,就是他身边的女人。太棒,一语道破本质。

  作者在最后发问:我是不是一个任性的人?我想说的是,人,越活越凌冽,那是需要资本的。至于真的是不是一个任性的人,我想回到我的标题,暴躁下的温柔,若这个姑娘真是如她自己说的那般决然或者换个词任性。又何苦写上这么多,巴巴的来劝那些至今还在困惑中的人。

  来看看这本书吧,读来畅快!

  《年轻,就是这么任性》读后感(十):【大象图书馆】年轻,就是任性

  一口气看完之后,我对七月这个作家真是爱恨交加。《年轻,就是这么任性》写的是作者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同时,也读懂了作者是一个爱恨分明,做事不拖泥带水,有着一颗努力、积极向上、不愿屈服的人。

  作者遇到的一些人和一些事,我也曾遇到过,我也不喜欢一件事重复很多遍,对方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用同样的事情来烦自己。我也多么希望有人能多来体谅一下我,有些事情读懂了,就知道一些人是不适合和自己做朋友的。世界上有那么多人,不是所有人都能懂自己,和自己做好朋友的。也许我们都曾经掏心掏肺的为了一个人放弃了很多,最后换来的却是不得而终。未来,我们还会遇到更多的人,在颠颠撞撞中,我们会成长起来的。

  在读到作者希望别人不要因为小事情而去麻烦她的时候,她认为很多可以百度的事情,自己已经这么忙了,为何还要自己再去花时间去帮别人。所以,她会直截了当的让对方去百度。我想起了之前的自己,总觉得问人比百度要快,所以很多事情,我更乐于去问别人这个是什么呢?这又是为什么呢?后来,我也慢慢的学会了百度,互联网总能告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事情,但我要是在不忙的时候,我还是很愿意去回答别人的为什么,而非感到厌烦。

  我想我还是不能做到和作者那样洒脱,太过直接的话,总觉得太过伤人。是的,也许因为没有直截了当说明可能会带来很多麻烦,但这就是我啊。虽然,有些麻烦,可是变了就不是我了,不是吗?

  对于爱情,我倒是和作者有一样的看法,宁缺毋滥。为什么剩女会越来越多呢?大概就是因为不想为了结婚而结婚,还在等待迷了路的那个人。因为我们还对爱情抱有美好的幻想。所以,我们愿意等。

  相比“你简单,世界就简单。”这句话,我更乐意去相信“世界很简单,人类很复杂。”这句话。有些时候不是这个世界不简单,而是人心太复杂了。你没办法读懂每个人在想什么,也不需要去读懂。

  我们都还年轻,该任性的时候就要任性一下。也许我们做不到作者那般潇洒,但每个人都该有属于自己要走的路,不去羡慕他人拥有的,要相信你的生活一样是精彩的。

  :作品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豆邮或24685251@qq.com联系笔者。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年轻,就是这么任性》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