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毛毛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8-01-2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毛毛读后感精选10篇

  《毛毛》是一本由米切尔・恩德著作,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的平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16.00,页数:30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毛毛》读后感(一):毛毛——时间窃贼和一个小女孩不可思议故事》读后

  用很快的时间看完了《毛毛——时间窃贼和一个小女孩的不可思议的故事》,故事本身就非常吸引人,加之作者描写形象生动,以及整部作品反映出的“爱”之主题社会批判性,令一个老师深受感触

  最开始是惊奇于吉吉的想象力,然后逐渐进入了深入骨髓地痛中,作者用童话形式把现代社会的“高效”和“冷漠”诠释得淋漓尽致。即使不用细思,也能敏锐地感觉到现代社会的浮躁,这一切的根源在对“爱”的曲解和对内心的时间,亦即生命把握不清。

  一个看似平常,却饱含对周围的“爱”的女孩,最终坚持了下来,并最终取得了成功。“难道没有人爱过你吗?”在毛毛问过这句话以后,灰先生缩成一团,好像突然要倒下去似的。由此导致了灰先生的失败。而后,正是在“爱”的驱使下,毛毛由不敢面对灰先生变为愿意面对他们,因为她想救出她的朋友们,想让整个世界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如侯拉师傅所说:“因为各人有各人的时间。时间只有在属于那个人时,它才是活的……这些钟表只是我的爱物,它们最多只是人胸中那件东西的不完美的复制品。就像你们为了看到光明而要有眼睛,为了听到声音而要有耳朵那样,你们有一颗心是为了用来感觉时间的。凡是心感觉不到的时间,就是已经失去了,就如同彩虹颜色对于盲人、鸟儿歌声对于聋子那样。”时间、生命、时间与生命的意义存在于我们心中,如果仅为功名利禄和所谓的“成功”而活着,那么“起初还看不出什么。但有一天,他会忽然犯懒,什么都不想干,对一切都失去兴趣,心中变成一片荒漠。这种厌世情绪不但不消失,而且长期存在,慢慢地与日俱增日复一日、周复一周,越来越严重。他会感到自己的情绪变得越来越忧郁,内心也越来越空虚,对自己、对世界都越来越不满意。然后,连这种感觉也渐渐地消失,变得麻木不仁,什么都感觉不到了。他会变得完全。心灰意懒,对什么都不在乎,整个世界从此变得陌生了,觉得任何事情都与自己无关。他不再愤怒,也不再有热情,不再感到快乐,也不再感到悲哀,不再会笑,也不再会哭。那时候,他的心将变得冰冷,不再爱人,也不再爱任何事物。如果一个人病到了那种地步,那他的病也就完全不可救药了。那就再也无法挽回了。那时候,他会来去匆匆,脸上老是冷冰冰的,毫无表情,就会变得像灰先生们一模一样是的,到了那时候,他就会变成灰先生当中的一员。这种病就叫做:百无聊赖。”

  当然,高效与成功也要看目的,如果是想到自己身边的人能够快乐,为了更大多数人的幸福忙碌自己并在忙碌中获得充实的幸福,这当然没什么可说的。但相反,如果终日不由自主地忙碌,乃至碌碌,于各种敷衍的应酬与工作中,那么心中的时间,或者说是生命的意义就在失去——这是一种会传染的病啊!

  作为一个老师,我更有感于下面这段对话

  “问题不在于好不好玩。”玛丽亚胆怯地说,“不许这样看问题。”

  “那问题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保罗回答道:“问题在于这种游戏对将来有好处。”

  “还是在你那儿的时候好玩,”弗兰科突然说道,“在你那儿我们总能想出新花样来,可是他们现在说我们那样玩儿什么也学不到。”

  我曾在《快乐的童年?》里提到我对孩子童年的看法,当时我在上学,想法自然单纯得多,但现在,却把“为你们好”的说法挂在嘴边,希望他们多学些东西,但这一定有利于他们吗?我不知道我们退到了什么地步:

  怕孩子们活动时缺乏安全意识,就索性不让他们课间活动;怕孩子们掌握不了新知,就把休息时间也占来补习;怕孩子们耽误学习,就禁止各种各样玩具和休息……各种“担忧”,看起来是为孩子们,其实不过是为了自己少些麻烦,多些虚荣……孩子真正得到了什么?

  爬树、游泳、野跑、捕虫、野炊……现在的孩子和我们当时比,多了很多,也少了很多……

  恩德这位“毛毛”把“灰先生”的故事宣传出来了,但灰先生是从我们内心生出的,“在《毛毛》的结尾,人们又重新获得了失落的时间。然而,这一切又能持续多久呢?”

  《毛毛》读后感(二):关于《毛毛》的最新文字

  “8点20分,街面异常冷清,孤零零的几片叶子在头上瑟瑟作响,除此之外,一切都是出奇的安静。突然,有咚咚···咚咚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其节奏宛若心脏跳动的频率,再而加剧、进而翻腾跳跃···似乎感到无数个米切尔·恩德笔下的灰先生正“穿着灰色的西装、提着灰色的公文包”,整齐划一、步履一直的从四面八方向这里涌来,而我,在拼命的跑向不知哪里的那里——可是,那个能为我指路的小乌龟卡西欧佩亚呢?···”

  “似乎还在原地踏步,而周围的灰先生却越聚越多,将我重重包围。有小小的疼痛从脚下“传来”,低下头去,看到卡西欧佩亚正在对我狡黠的笑呢,她的背上显示着“Follow me”的字样,我把她抱起来,小心的捧在手里。此时,阳光从老房子的楼檐上直射下来,温暖平和,湛蓝的天空被明艳的光线晃的有些泛光,风继续吹,时间不多,赶紧上路。”

  最新的,关于《毛毛》的文字。

  《毛毛》读后感(三):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灰先生

  毛毛是一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女孩子,住在城市郊外的圆形剧场废墟下面的小屋中,有一头蓬乱的头发,穿着一件又肥又大的男用夹克,赤脚。周围的人家会给她一些吃的。她以她特殊的倾听方式使得人们乐意找她倾诉,人们从对她的倾诉中找到更好的自己。因此,在他们有事没事的时候,总会说:“找毛毛去。”毛毛也因此有了很多的朋友。他们生活很快乐。毛毛最好的两个朋友,一个是导游吉吉,一个是清道夫贝波。

  然而好景不长,时间窃贼灰先生们来了。灰先生们是一群以窃取他人的时间以换取自己生存的窃贼。他们用一套套谎言骗取人们拼命节省时间,省去与朋友、亲人恋人相处沟通的时间,省去人与人之间表达温情的一切步骤,使人们在追求效率、节省时间的观念中生活得冷冰冰而百无聊赖。然而孩子是灰先生们的天敌,他们不会为了追求什么效率而放弃玩耍的乐趣,其中对孩子们起到巨大影响的是毛毛,毛毛是他们的中心。一个灰先生在试图欺骗毛毛的过程中,在毛毛的特殊倾听方式下,反而对毛毛吐露了真相。于是毛毛成为灰先生们追杀的对象

  毛毛在乌龟卡西欧佩亚的带领下来到了时间之始——从没巷无处楼侯拉师傅处,在侯拉师傅处观看了时间之花,听到了时间之歌,并且睡了一觉,让这些音乐在心中长大成熟。之后毛毛又回到了圆形剧场废墟。然而,她在无处楼呆的一夜,在人间却已过了一年。这一年中,连她最好的朋友吉吉和贝波,都在灰先生们的安排或谎言下,加入了那些拼命节省时间的人群。以前经常来找毛毛的那些孩子们,也被关进了城市中的儿童之家,变成了一个个脸色冷漠的小大人

  灰先生们已不耐烦人类那里一分一秒地窃取时间,他们来找毛毛,要她带他们到侯拉师傅处,让侯拉师傅直接把分配给人类的时间给他们。毛毛在卡西欧佩亚的带领下又去寻求侯拉师傅的帮助。但是灰先生们悄悄地在他们身后跟踪他们。无处楼周围是吸时区,灰先生们无法进入无处楼,于是他们团团围住了无处楼,用他们嘴里吸的灰色雪茄吐出的灰色烟雾毒害侯拉师傅分配出的时间。侯拉师傅说唯一的办法是:他让时间停止,但额外给毛毛一个小时的时间。灰先生们发现时间停止,一定会奔回他们储藏窃取来的时间的仓库。毛毛要在这一个小时的时间里,跟踪他们到时间库,关上时间库,不让他们补给到时间,从而消灭他们,这样,侯拉师傅才会醒来。

  尽管要冒很大的危险,毛毛还是答应了。在乌龟卡西欧佩亚的帮助下,她终于战胜了时间窃贼,使人们又过上了正常幸福的生活

  这是一个流畅易读的故事。童话故事。然而,这当中的一切,那么明明白白地指出了现代文明的弊病。在现代社会,人们高喊着“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金钱”,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没有时间与爱人、亲人、朋友相处,人们拼命节省时间,拼命赚钱,但是感觉到生活越来越没有意思。其实,时间在人的心中,时间的生命在于人们享受生活的过程中。读完这个故事,会令人幡然醒悟,省视自己的生活:我的心中,是不是也住着一个灰先生?

  《毛毛》读后感(四):这是个巨大而平常的秘密

  这是个巨大而平常的秘密。在很早很早,无法估测的之前,它被诉诸于众。所有人都拥有、分享它,但无人可以说出它的因果。它是时间。

  在物质主义如狂流席卷而来的今天,时间,这个伟大的秘密,却堕落成为计算效率的工具。如同文中的弗西先生,愧疚于在四十二年内挥霍掉了四十二年的每一秒,是的,毫无疑问它是个可笑的论点。但灰先生,作为算计他人时间的吸血蚂蝗,告诉他如果在过去的每一天他能节省两小时的话,他现在就会拥有比原来多十倍的生命。暂且不论计划的可行性,这被压缩了的生命必然会以一种完全不同的形式出现:没有半小时与客人闲谈,他的工作是否还有乐趣;没有两小时陪伴生病的母亲,他们之间的亲情是否还可维系;没有一小时与残疾的达娅小姐交往,他的爱情是否可以圆满。弗西先生自身加以实践,希望证明时间作为效率和金钱的一种形式,比以上一切可能后果更为重要。当然,他错了,因为生命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它都像作者所说的那般,在人心中。人们节省的时间越多,属于他们自己的时间就越少。

  正如这本书的名字,“时间窃贼”,它所提到的似乎都与现代人的观点相悖。几乎所有人都说要节约时间,争取能在最短时间内做最多的事,但书中真正的守护天使却是静观时间流逝,做自己应做之事的毛毛。她没有被物理的时间所禁锢,在所有人追求效率至上而丧失了纯美人性的时候她挺身而出,给予了这灰色世界最明媚的一缕阳光。这并不是说抓紧一切时间避免分毫浪费是错,也不是作者的本意, 这世界上本身便没有什么绝对的定论。然而, 时间对于每个人的长短我们都无从得知,世界从不同角度而言的复杂以及对于时间本身的不确定都使得‘利用时间’这个行为有着不同的定义。

  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是目的,我们利用时间的目的。或许你更愿意大而化之的将它称之为‘梦想’,但我总觉得那会显得更为飘渺和不切实际。是的,就像书中弗西先生和尼科拉先生一样,他们以为自己的梦想是赚得更多的金钱,因此抛弃一切与身边人交流机会去节省时间,但金钱只是目的,与梦想无关,没法与那些忽略的时间所存在的意义抗衡。当然这便是书中所提到的‘被现代文明的浪头打沉,丢失了人性的我们就宛如走在一片荒芜的废墟上’。只是,现在这个世界却更为复杂一些,诚然我们不能因为过于追求物质生活而丧失自己生命的意义,但可怕的是又有多少人能够清楚自己生命的意义,坚守精神力量去牢牢把握自己生命中的每一秒?

  我们所了解的这个宇宙,是无限的时间与空间的结合,它所衍生出的这个世界,五光十色迷失自己确乎是一件意料之中的事,因为背负着梦想和希望的我们,并不了解自己对于世界的意义,也不清楚它对我们的期待。由此,时间便成为一种负担。对于物质的追求并不能承受这样厚重的精神压力,所以一方面理解作者所说的物欲是心灵的牢笼,但另一方面,我更担忧随时代变迁所产生的对自我的怀疑和否定成为一声新的警钟。

  简单的来说,在这个迷宫般的世界里,丢失了方向的人只能将时间浪费在四处打转上,这如同将米切尔·恩德在书中所提到的‘昂扬着生命力的时间之花’一瓣一瓣的捏碎。

  我经历过这样的事,也明白它所带来的磨难,而后来的后来,读完《毛毛》之后,我对于‘迷失’和‘物质’也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是对于自身定位错误,无论是丢失方向还是过于追求物质生活,都是无法看到自己真实一面。这个世界本身没有期待,真正的期待是对自己所希望成为的样子。我希望自己能了解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的脉搏和跳动;我希望我能看到更多,更大,更宽广的,属于我自己的地方。我明白这虚无缥缈,但这才是我自己。与我而言,时间应是最高超的雕刻家,在这生命的蜿蜒的充满尘嚣的物质主义的旅程之中,将自己塑成独一无二的亿万分之中我所期盼的样子。

  《毛毛》读后感(五):时间的迷惑

  寒假的时候重温了一边金三顺,和重看big bang theory一样

  在消除对情节的狂热追逐之际,就是发现新大陆之时

  我发现了毛毛,这个我在第一遍看金三顺时差点错过的小朋友

  她比任何人都善于倾听,她的心中充满爱

  2011年2月28日花了9个番茄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

  我看到了作者用生动的笔触描绘出的这个价值观扭曲颠倒的世界

  “节省时间会让人们越来越神经质,越来越不安,除了节省下来的时间好像一无所有”

  布娃娃的“完美”“人人嫉妒”“占有”“想要更多”

  “生活中最可怕的就是梦想全部实现的时候”

  “游戏不在于好不好玩,在于对将来有没有用”

  我心虚而又冷静地看着一切,想着有没有被灰先生找上门过,或是已经忘记了我已是“时间节省协会会员”

  我反省,我有没有一分一秒地挤出时间,节省时间,这些时间对我而言已经失去

  我们是否能够得到毛毛的拯救,然后发现时间怎么也用不完

  时间是从心里开出的花,而每一朵总是比前一朵更加美丽,只有被心感觉的,才是属于自己的时间

  而坚持这样的信念有可能会是孤独的

  我不愿意功利地说,我们需要放慢脚步,才能听到心里的时间

  或许,就这样,不将时间积聚在内心,只选择,而不控制,去爱,随心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毛毛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