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4-04 03:0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10篇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是一本由陈旭麓著作,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4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一):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晓寺》中说“时代如骤雨般激烈动荡,无数的雨滴洒落到每个人的头上,每个命运的石子都遭受了淫雨的侵袭。”每个人在承受侵略者带来的腥风血雨之时,也感受到了随之而来的西方和风细雨。如果说政治方面的新陈代谢是血雨腥风,那么社会生活方面的新陈代谢则是润物细无声。电影、小说、新式戏剧、新式婚姻等等,这些新的事物在改变国人生活方式的同时更传递着西方的近代价值观,新陈代谢从物质层面渐渐深化于精神层面——“始于变俗终于变礼”。

  近代化如洪流携裹每一个人前进,读到第十一、十二章,我才有了这样的观感。义和团运动代表了久受压迫的民族意识的反抗,虽正义、虽勇猛,但仍是反潮流的。辛丑之年,其失败带来全面的臣服和西化,半殖民地制度正式确立,回到中世纪的逆流已不能成行,而新的变革又酝酿其中。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二):一点伟光正的小希望

  依然不知道正式的书评应该怎么写,读完《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依然想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是的,看书的过程中时刻能看到高中近现代史书里的文字,总结性质的,判断定论性质的,但是这些结论的得出是那么自然流畅,合情合理。高中历史书是给了一个空荡的骨架,而本书展现的则是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的历史。如果我高中能下功夫看看这些书,文综就不至于那么悲催了。还好现在得看也不晚。渐渐喜欢这些社科书的原因是,你能在看书的过程中体会到作者的谆谆教导,就像一位有着真正学识的老人,拉着你的手,向你传授他的知识,而非课堂上那些胸无点墨的装逼老师。说胸无点墨也许夸张,但是既然我起点已经这么低了,为什么还要受“非大师”的荼毒呢?读书的自我拯救意义在此吧。还有这类史书中作者的情感寓于字里行间,那些热血,那些激扬,都克制在平实的叙述中,可你却能被这些克制的情感影响,甚至热泪盈眶。这些思维的体验真是自找的享受。所以我越读书,越不想去兼职、做社团、和无关紧要的人聊毫无意义的天。每一分的时间都是那么重要,虽然每一分的快乐和体会都难得有人分享。有点遗憾。

  那么,于大格局观之,谁又不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能力有高低,心愿殊途同归。即使历史不选择你我,即使被人之恶迫害误解以至心寒受尽磨难,于己却一生无悔。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三):怎样闹革命

  之前看书都是浑沦吞枣不求甚解,看得多,忘得多,所得不多,一把年纪还没有形成人生观价值观,想我好歹祖国的花朵,不能再这样浑浑噩噩下去,故立志:从15年起。凡所读之书,必写书评。于是乎有这第一篇。

  陈先生的书是本年所读第一本,断断续续读了两三周,算是啃完了。高中时期学历史,近代史就颇感头疼,你改良来我革命,你传统来我西化,你打我来我打你,乱个不亦乐乎。总之就是对这段史料不得要领,高中以后陆续看过一些近代史,徐中约的,蒋廷黻的,多偏重于史料,还是没逃脱治乱兴衰的窠臼,直到看完新陈代谢,才算理清了史实脉络下的暗流。

  陈先生所言新陈代谢,可看出该书基调乃历史唯物史观,亦即历史变迁必有其依据,有其因果,如新陈代谢般,可由新陈知代谢,亦可由代谢反知新陈。陈先生在本书中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主线为生产力、文化。生产力又区分为中国与西洋的冲突,中国南北两地的冲突。生产力的冲突进而引申出小农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冲突,乃至初期民族资本与国际资本的冲突。随着西洋东渡,一同发生的还有文化的冲突,从体用论(殷海光对于体用有颇精到的评论,评论说道器的外部施展必然影响内部的体,故大清想保持传统的体而依靠西洋的器自强是不可得的。)再到西化论,无一不是文化冲突的体现。而生产力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正如体用之别,互为表里,在涌动的近代激流之中,相互成就了近代历史中的新陈代谢。在冲突的论述中,对于维新、改良、革命的评述尤其精彩,陈先生在书中的精彩评说看官可自行观之,在下姑且用洋人的理论再来分析分析。

  布林顿的革命理论将革命分为若干阶段:

  3、极端主义接管权力,抛弃一切旧的东西。西方革命中温和派向极端主义的过度似乎少了许多中国的一些特有过程,究其原因应该是小农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区别。在中国的近代史中,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中经历了太多的过度,极端主义需要生根发芽的土壤和空气,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阶段的形成,而中国近代革命在二三阶段之间的酝酿就是为此。

  4、热月阶段,因人性不能长久支持极端主义和革命的纯洁性,故革命成果往往会落入独裁者手中,如拿破仑、袁世凯。热月阶段的果实被摘往往都有其必然因素,其中之一就是威望,如书中所说,革命后袁的威望似在孙之上,加之袁有兵权,所以果实被摘也不足怪了。

  以上就是布林顿所谓革命四阶段的过程,革命仅仅只是把地里的草拔了,要想活命还得重新种粮的,但粮是怎么种上的,布林顿没说,似乎是不太关切这个问题,而陈先生应该是还没来得急讲就英年早逝,故本书五四之后就草草收尾,惜哉。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四):书评

  本书是陈旭麓著的一本关于中国近代史的经典著作,本书是1992年7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本书是陈老的未完之作,这不得不成为史学界的一种遗憾,本书的出版是又其朋友冯契整理之后出版的,以完成陈老的遗愿。

  第二章《东方与西方》主要阐述了东西方的差异,并强调:“(中国)以保守的对策对付(西方)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还说:“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它同外国和外部地区的交通发达程度是成比例的。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以来已见端倪了。”可以看出,陈老的观点是在说明中国明清之时就已经在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古帝国中孕育了衰亡的种子。第三章《由盛转衰的清王朝》讲的是清朝中期以后,由于人口的膨胀造成土地的压力,产生移民和游民并由这些人组成的会党,这一在宗族和行会之外的又一大社会组织。但是这一切的“前奏”都不可能使清政府自觉地向现代化走,正如陈老说的中国的社会的新陈代谢的“(近代化)不是中华民族选择的结果,而是外国影响造成的。于是而有种种变态。这一点是决定以后100多年中国命运的主要东西,它影响了近代百年社会新陈代谢”。至此,陈老的观点已经被概括地阐述出来,就是说中国近代社会是在外部的压力下进行的以新陈代谢为特点和动力的社会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却是扭曲的,变态的。

  第四章到第十九章,便是按照时间的顺序将每个时期的特点将出来,陈老的观察入微,阐释深刻而准确,主要是从各个角度来说明各个方面的新陈代谢。

  第五章讲太平天国这一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陈老敏锐的觉察到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的教义来源体现了东西宗教观念的融合,并有着新陈代谢般的教义创造。并揭示出洪秀全的失败是历史选择传统而非理想的结果。

  第六章到第八章是讲第二次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才真正的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惊醒,从而要求“师夷长技以制夷”。产生了各种思潮,主要有海防思想,洋务思想,维新思想和革命思想。而这一时期便是由提倡海防思想发展到洋务思想。同时陈老指出洋务派的运动要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但是最后却是在封建制度的机体上打出了裂痕,促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第九章和第十章是讲中国甲午战败之后的巨大震撼引发了维新思潮的高涨,要求进一步行“洋务”,使这种运动做到“除旧布新”。但是沉重的传统惰性一直是近代化的阻力。

  第十一章和十二章是讲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陈老说从此以后中国的民族抵抗的心理防线终于被击溃,以慈禧为首的领导团体屈服于外国的武力下,但是中华民族的抵抗并没有结束,而是以更激烈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革命的思潮。还有就是欧风美雨的影响它使中国社会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十三章讲清朝新政却是“以旧人而包办维新,以中古的人来推进近代的事业,是不会有希望的”。由于“换汤不换药”的新政使清政府的对立面越来越多,这是清政府自己为自己掘开了坟墓。

  十四章到十八章讲的是“中等阶层”出身的革命派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国的事。在清政府推翻之后,深厚的传统惰性不仅使革命最终无法前进,还造成了军阀割据。同时由洋务派和维新派融合变化而成的保皇派和同样出现倒退变化的革命派都作出了站在自己立场的举动急速新陈代谢的近代化的中国社会正在凭借自身的历史走向进行着选择。

  最后是第十九章和第二十章,讲的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并作出的历史选择。

  以上是对本书的基本介绍,本书的特点是使人们观察近代社会的思路有了变化,通过新陈代谢来描述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新陈代谢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历史发展。同西方近代化不同,中国近代化是在西方侵略中不断被迫进行的,它自身的旧与新(近代化)是明显的对立在一起的,并且表现出剧烈的变动与革新,这才是中国近代时期的社会动因和表象。而西方的近代化是自身发展出来的,是如同中国古代的封建制一样自然发展起来的,其新旧交替便不会如同中国近代般剧烈且明显。

  陈老的新陈代谢的近代史观察角度是有创建的,他使我们有了进一步了解近代社会的方法。由于本书是厚积薄发的著作,只有深入阅读才能有更多的收获,提高自己的史学水平。因此,我推荐大学生阅读此书,不仅可以以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中国近代史,而且可以起到深入了解史学界不同观点以树立自己的学术体系。

  对于我来说,中国近代社会的巨变,确实是外国侵略者为了海外市场而侵略清政府,清政府予以被迫应对造成的。但是,我们纵观历史,中国社会自古就是这样“保存”自己的,如夏、商的灭亡都是由于外族(商、周)的入侵而亡,但是政权虽亡文化还在,后者对前者批判继承了中华文明的精华,秦统一六国同样是融合了夷狄之后在多民族的文化下强大起来完成统一的。同样五胡乱华后有隋唐盛世,五代十国加上辽金西夏北南宋的融合后,再加上一半的蒙元文化[1]才有了明和清朝前期的繁盛。同样,在近代,原先应为我们驱赶匈奴而造成的罗马灭亡西欧民族大融合文化大包容之后崛起的全新西欧在演进出资本主义制度之后,反过来侵略东方,真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在这种侵略下,中华民族同样再次发挥包容性,接受西方文化(包括器物、制度和思想等),虽然传统阻碍,但是任何历史事物的发展都是如此,只是看阻力和推力的力量对比罢了。

  如果没有西方的入侵,如果没有历史上不断地民族融合,中华文明就没有新鲜血液可以输入,就会如“不动的腐水”长久不了的,可以说是不断地融合使中华民族延续,各个古文明只有中华文明发展至今,其他文明却中断了,也正是“融合”,不是彻底的毁灭。

  可以说中国元典时代的包容思想救了中华文明。而放到近代可以说,外国的入侵救了中华文明,使我们能更好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 由于元朝没有如同其他民族一样汉化,并最终退出中原因此我说元的融入只是一部分并非全部。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五):新陈代谢书评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的作者具有深刻的哲学思辨和深刻的史学见解。该书打破了传统的以阶级斗争为核心的近代史通史模式,思辨独特,在很多方面都有其创新。我认为作者至少在一下几个方面具有独特的创新:

  首先、线索方面的突破。传统的近代史书籍基本上以阶级斗争为主线,其余论述皆以此为中心进行展开,造成“只见国家而没有社会”,“太重政治而轻其它”,“多元发展的历史成了一元化的公式”。 本书则以近代化作为全书的线索,考察中国近代社会各个层面的“变革”与“反变革”。

  其次、视野的开拓。作者把研究的视线几乎拓展到了传统近代史(指建国后的近代史)所没有涉及的社会各个方面,如宗族、行会、会党、人口、移民、社会心理、社会生活等等,并且特别注重社会心理的变化。鸦片战争之后的每一次外国的侵略都给国人以心理上的震动;侵略越深,震动也越大,近代化的步伐也在这个过程中蹒跚前行。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庚子之变都占领了京城,把清廷赶了出去,对传统的顽固守旧心理打击最大,而且经过庚子之变,由传统所维系的民族心理防线最终解体,之后的中国进入了“欧风美雨”冲刷的潮流之中,新旧代谢迅速发展,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是中华民族第一次真正的觉醒。这种社会心理变化是近代化发展的动力。第二次鸦片战争引发了洋务运动,导致了近代化的起步,甲午战争推动了戊戌变法,庚子之变则触生了清末新政。由社会心理的变化,又进而论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化。我觉得,本书正是通过这种社会心理的变化理清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过程和阶段,全书脉络也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明晰地呈现出来。

  再次、对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 作者独特的哲学思辩使得本书各个部分都见解深邃,例如:前人论及辛亥革命的失败都认为是孙中山将总统位置拱手相让,或归于袁世凯之鼠窃狗偷。但陈先生则洞察到“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因此不能简单归于孙中山的拱手相让,也不能完全归之于袁世凯的鼠窃狗偷。”袁世凯能夺取辛亥革命的果实不只是因为袁世凯个人及其集团能挟持武力、财力以君临天下,也不仅仅是袁世凯善于玩弄权术,纵横捭阖,更重要的是那个时候的社会心理。这时的社会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一个在专制政体倾覆后能重建和平与秩序的人物。”这个人物在当时的人们的心目中是袁世凯而非孙中山。孙中山在时人看来是只会发动暴乱,而不能建立社会秩序的形象。而袁世凯此时的形象“远不像后来那样臭名昭著、声名狼藉。他不仅手握重兵,并且有过庚子之变时在山东‵保境安民′的形象;有过新政时期力倡立宪的名声;有过宣统时被满人排斥归山的历史。这种形象、名声和历史,比一百篇文章更能影响人心。”因而人们选择了袁世凯而非孙中山。 陈先生通过社会心理的独特分析突破了就政治史谈政治史的固定模式,看到了政治史背后的更深的社会层面。

  此外, 我认为该书有一些不足:

  其一、叙述重点放在前80年(1840-1919),而后30年(1920-1949)只用很短的篇幅就写完了,给人头重尾轻的感觉,值得商榷。

  其二,在论述鸦片战争时,作者没有论述到条约中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领事裁判权等内容,在当时中国社会心理方面,其破坏或者严重程度在国人心理的排行。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六):原来茅海建老师的风格得自陈旭麓老先生的真传呀

  陈先生的文笔如此优美,又处处闪耀着思想的火花。初读起来,这本书既是高水准的学术著作,也是文采飞扬、滋润心田的历史散文。现在才明白茅海建先生的著作读来那样引人入胜,又启迪思想,原来得自他老师陈先生的真传了。

  难以想象这是一本1988年完成的著作,时至今日我们还被《中国近代史纲要》这样的垃圾恶心着,却又不绕不开。在1988年是刚刚从文化的地狱中逃出来还没多久,陈先生居然能够写出这样思想新锐、充满真知灼见和个人领悟的著作,当时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是多么敏感的课题。除了一些概念还受制于当时的学术环境,如陈先生还把中国古代称为封建社会,但是整体上陈先生的概念建构和叙事风格是完全自由的,几乎见不到什么意识形态的语言在束缚陈先生的思想。从史学史的角度看,陈先生的治史手法也是兼采中外,颇有新文化史的味道,严格意义的史学论文是排斥使用文学作品作为证据的,但是陈先生的著作中随处可见引用古代诗人、文学家的句子,这样的引用既增添史学的美感,也表明陈先生能够不拘一格,认可文学作品中包含的史学价值,特别是描述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史时候,文学作品的史学价值有时反而比史家记载要可靠得多。西方新文化史研究手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重视对于文学作品、图画、艺术作品等等,中国传统上认为不入流的史料的挖掘。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七):清史论坛重新开啦!!!!!大家相互转告~~~

  把妹,勾男,找安慰,找得瑟来清史论坛 御姐、萝莉、怪叔叔、女文青应有尽有 要银子、要当官、要清穿,要搞基来清史论坛 学知识学文化学历史还是来清史论坛 清史论坛,一个傲娇的论坛!

  辅国公爱新觉罗载泽的朝服老照片,你见过么?

  奉恩辅国公爱新觉罗载灿的朝服老照片,你见过么?

  恭亲王存世的朝服老照片有6张,你见过么?

  肃亲王存世的朝服老照片有5张,你见过么?

  醇亲王存世朝服老照片有5张,你见过么?

  贝勒载涛的朝服老照片有4张,你见过么?

  贝勒载洵的朝服老照片有5张,你见过么?

  顺承郡王的朝服老照片有2张,你见过么?

  庆亲王的朝服老照片有7张,你见过么?

  贝子载振的朝服老照片有5张,你见过么?

  载涛、载沣、载洵、载振四个人的朝服合影,你见过么?

  顺承郡王、庆亲王、摄政王的朝服合影,你见过么?

  端郡王的朝服老照片有6张,你见过么?

  荣禄和女儿瓜尔佳氏、女婿载沣的合影,你见过么?

  清末20位总督大人的老照片合集,你见过么?

  清末13位巡抚大人的朝服老照片合集,你见过么?

  清末11位提督大人的朝服老照片合集,你见过么?

  清末11位军机大臣的老照片合集,你见过么?

  清末22位公主格格的老照片合集,你见过么?

  童年的光绪帝和载沣的朝服合影,你见过么?

  李鸿章和美国总统的合影,你见过么?

  李鸿章和德国首相的合影有4张,你见过么?

  李鸿章与英国女王的合影,你见过么?

  李鸿章与英国外交大臣的合影,你见过么?

  11位蒙古亲王贝勒的朝服老照片,你见过么?

  还有很多很多,并且老照片还在不断增加中。

  如果你想看到这些罕见、乃至绝版老照片,请登陆

  清史论坛:http://qslt.net/

  郑重承诺,以上所列人物均为属实,且确实为老照片,绝非画像、油画之类。希望看到皇族宗室觉罗老照片的,进入论坛后请点击“宗人府”板块;希望看到清末大臣老照片专辑的,进入论坛后请点击“吏部”板块。真诚的希望您能从本论坛中找到您感兴趣的信息和资料,本论坛欢迎清史爱好者的加入,期待您的光临,谢谢。

  本论坛为国内知名清史专门论坛,资料丰富详实,真诚邀请清史还好者加入。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八):读书报告

  题为“新陈代谢”,作者对历史的描写是详细具体的。从优美的文字里,可以一窥当时的社会面貌:“成千上万胼手胝足、转辗沟壑的小农背负着一代一代歌讴唐虞盛世,高谈名物考据或性心理义的士人”。(第一章:漫长的封建社会)引用也是经典又能充分说明问题,“一面是:布谷屋檐唤早耕,农夫惊起多叹声。瓶储无粟谁负耒,征税煎迫难逃生……一面是:往来气概终粗豪,衣冠炫人童仆骄。那须几日相驰逐,金水桥边掣签速。”可以看出作者花的心思。查了多少文献,才能得到这么多准确的引用啊。

  小的时候我们爱听历史故事,只不过为了那个“故事”。每个大为热门大受欢迎的历史故事,不外乎是精彩的情节与生动的人物。现在想想,很多时候,这些故事所反映的,更多地带有英雄史观的色彩。史书描写政治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做法非常巧妙,因为历史与人人都相关,将历史归功于个别人的功过,这样理解起来不难,从而产生了吸引力。可是这样的做法也会让大家在痛骂或者盛赞的同时,失去了对背后根源的分析。

  讲一个反面历史人物的例子:据说,“在西太后的心目中,颐和园比海军更重要,因此,每年’由海军经费内腾挪三十万两’以建造颐和园”(第九章:日本冲来了)。以前看历史的时候我会想:如果当年没有慈禧太后这个人就好了。那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让当年的我们都忍不住骂。但是现在想想,其实如果没有慈禧,也会有另一个人物被我们骂吧。慈禧只不过是一大群,非常大的一群人的一个代表:试想,如果没有老百姓几百年来的姑息容忍,如果没有一众大臣的支持,如果没有中国军事力量的软弱,如果没有所有人对西方世界的轻视和对新兴科技的不理解,慈禧太后怎么能拿海军的经费去造颐和园呢?

  如果没有近代中国的这些血与泪的教训,也就没有中国的觉醒与现在的发展。“它以痛苦、失落、屈辱和牺牲抉破了因循和麻木积成的厚膜,迫使人们追究自身,从种种熟视无睹、见惯不惊的东西中看出衰象与破洞。而痛苦的升华与认识的深化常常同步。所以,由失败带来的警醒是理性思维的结果,它可以成为’变’的起点。”(《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第七章:近代化一小步)

  对于中国近代史,我们见得太多的,是伤痛,是失败,是沉重。但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到作者的理智,在于他能够抛除纯粹的民族感情来分析问题。“历史研究会动感情,近代百年中的这一段至今还能使人听到历史中的呻吟和悲呼。但是,同情和憎恶毕竟不能代替理性分析。对于历史科学来说,后者更加重要。”无论如何,历史在进步。虽然痛苦,但终究是不可缺少的痛苦。

  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的韧性。“万里长征的艰难曲折和最后胜利,既显示了从事这一事业的人们圣洁的理想主义;又显示了中国农民在苦难中从容转辗的天性和精神”“抗日战争开始时,一种抵抗敌人到底的民族感和决心的浪潮弥漫了全中国……中国人对进犯的敌人所做的抵抗超出日本人最初的一切预料。”(第二十章:历史的选择)

  无论如何,值得自豪与感动的是,“经历了110年的屈辱和多难之后,中华民族终于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站起来了”。而如今的我们,依然在一代一代地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努力着。

  据说这本书凝聚了作者的数十年心血。只是很可惜的是书稿还未杀青,1988年12月,陈先生却去世了。据说后来是由作者晚年的研究生整理出版。所以也可以看得出来到了辛亥革命之后的内容就相对少了很多,只用了区区几页纸的文字横跨了国共合作之后至新中国成立的几十年历史,实在是很可惜。

  仅仅是粗略地读了一遍,可能自我的思考和理解尚且显得浅薄,望谅解。准备下次有机会再细细读一遍,实在是一本值得再读的书。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九):我读这本书的一点感悟

  陈旭麓先生是国内学界公认的辛亥革命史和中华民国史研究的最早的倡导者,《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是晚年的陈旭麓先生积多年之思探讨“新的线索”的产物,是陈旭麓先生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在这本书中,陈旭麓先生摈弃了旧的以革命为中心的革命史观的近代史分析架构,对近代中国的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以进行了具体深入的探讨。在书中,作者不仅谈到了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 对革命变革,还对农村的社会组织结构进行了探讨,不仅研究了物质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的变化,而且研究了与之相关的人口问题,以及政治革命和外来影响如何引起社会风俗的变化等等。并且在书中,陈先生分析了欧风美雨影响下的种种社会心态,并表现为语言构造上的变化等等。

  作者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分析论证,把“新陈代谢”这一主旨在中国社会层面上表现出了丰富多彩的内容,极富思辨性地还原出近代社会巨变的图景,从而为中国近代史研究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范式。

  陈先生在本书中体现了自己的史学观念,其中有三个方面较为突出:

  第一,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历史人物的研究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面,陈旭麓先生在本书的写作时,并没有完全脱离出阶级分析的范式,对于历史人物研究依然强调历史人物的阶级基础和阶级属性。他认为弄清楚一个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是必要的,但应该对此进行科学的分析,不应该随意、简单的鉴定一个历史人物的阶级成分,也不能以此作为评价历史人物的唯一标准,对于历史人物的阶级分析,不能采取肯定或否定一切的简单化态度,要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和社会政治活动、思想观念上来看历史人物,做到阶级分析和具体时代相结合。

  第二,关于革命和改良的问题。革命与改良,式贯穿整个中国近代中始终的重大问题,近代中国就是在革命和改良的不断变革中前进的。在书中,作者系统全面的阐述了改良在中国近代史中的积极作用,认为事物的新陈代谢,绝不是简单的否定和取代,而是一个扬弃和汲取的复杂的过程。陈旭麓先生分析了改良派从维新派到保皇派到立宪派的一个过程是循环和代谢的过程。以及这个三个段落时间的各自含义,认为20世纪初革命派和立宪派之间的激烈争论实际上是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制度模式之前的争夺。

  第三,关于近代社会变迁的阻力和动力。作者认为,和传统的、静态的、具有较强的凝固性的社会不同,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动的、新陈代谢的过程,这个过程也不同于西方传统社会中在社会内部的自我变革。而是受到外力的冲击下发生的变动,这符合了西方汉学研究中的“冲击-回应”模式,外来的力量推动了内在力量的变革,推动了民族冲突和民族对抗,所以,中国近代社会存在很大的特殊性。

  陈旭麓先生提出的“新陈代谢”概念作为一个崭新的近代史分析框架,酝酿与70年代,构思于80年代初,而于80年代末形成周密严密的学说。这个学说中包含了阶级斗争,又广于阶级斗争,但从今天的视角来看这部书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

  首先是受到社会进化论影响的文化优劣评价。陈旭麓先生作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其观点不可避免地带有了马克思主义社会进化论的影响。

  其次是“冲击-回应”模式带来的“西方中心主义”。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受时代的局限,每个时期的史观都具有每个时期史观的局限性,陈旭麓先生的史观是那个时期的人们根据自身需要去重塑过去的结果。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十):意识形态的霾,迷了陈氏史官的眼

  最初读本作的时候,我觉得可以给个中评;读至后半段,我决定给差评。

  本作初版于 1992 年,题材是中国近代史。对于这个题材而言,我很难想象它在廿余年后的今天尚能饭否——毕竟,从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的历史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于本作而言,其中很多识见在今天都已成为常识,再无甚亮点可言。换句话说,本作的购买价值不大。

  上述为客观评价,以下开启主观吐槽模式,也就是给差评的理由。

  ------------------------------

  第一,本作所操持的史观,乃是斯大林主义《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混账史观,即著名的“五段论”。

  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钱穆《国史大纲》

  体会这个事儿。

  ------------------------------

  第二点,书中若隐若现地分布着对儒学的歧视与讥讽。

  在五四左棍们的眼中,儒学便是陈腐的五常;在文革闯将们的眼中,儒学便是万恶的三纲。《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的作者,陈氏,选择和这两类人站在了一起。在本作中,言及“孔”、“儒”二字,必跟以“教”字,而后或加嘲讽,或加鞭挞——作为史家,所著之作难免挟有自家之识见、史观、好恶,然行诸鬼蜮之詈,当乎?

  中国社会有新陈代谢,儒学亦然。由先秦孔、孟,及至宋明朱、王,就是中国传统社会时代儒学的新陈代谢;到了近代(亦本作所涉之范围),孙文《三民主义》便是近/现代儒学演进的一个阶段性成果(我猜陈氏并未仔细读过这本书,即使他在本作中援引了其姊妹篇《建国方略》的片语)。今日,完全脱离了君主制度的儒学则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其修身、理政、平等、大同之理念虽生于君政,却同样适用于宪政。

  意识形态的霾,迷了陈氏史官的眼。

  ------------------------------

  在某度百科的陈氏履历中,有这么一段文字:

  文革期间,被调至复旦大学,主持编写《中国近代史丛书》(该丛书出版后被译成英、日、俄数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和章太炎著作编注及盛宣怀未刊档案史料的整理工作。

  套用一句网络用语:“我似乎发现了什么”。

  ------------------------------

  陈旭麓卒于 1988 年,一个特殊的年代。无论是作为知识分子还是史学学者,陈氏都是幸运的,因为他理想中的社会陪他走到了最后,更是避免了遭受尴尬——那种毕生史观轰然坍塌的尴尬。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