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是一本由独眼著作,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27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胖子》读后感(一):胖子,胖子
1.
距离我写完《胖子》已经过了12年,距离它的上一版出版也有8年了。
它不是一本畅销的小说,这可能对它来说是必然,是件好事。
2.
最近几年,我才发现《胖子》有很多地方会让人感到困惑。以前我以为那是因为小说依靠第一人称的叙述,胖子并没有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叙述,他好像是想起什么说什么,而实际上他又并没有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他秘而不宣的一些小心思将是读者理解的障碍。
我后来才察觉到,一个个人物想从爱与亲密关系中索取他人带来的安全感的私心,也许并非出于纯情。他们期待着有那么个人,永远不会离开自己、无论自己做了什么最终都会被原谅。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逐渐紧绷,可又无以为进。
即使好像我应该是最知道答案的人,也仍然为事情的发展和他们说的话、做的事感到惊讶——作为写小说的人,觉悟如此之晚……我也渐渐明白了当初我的一些朋友说这注定是一本“小众”的小说的意思。
3.
我最喜欢给故事里的人设置障碍,让他们自己想办法逃避或者应对,曾经我以为胖子总在试图躲开生活中最尖锐的矛盾或选择,在等别人给他安排好的答案,可当我现在再来想他的问题,又怀疑他是不是生活中最受宠的人,他是不是其实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是不是看透了许多事只是他不愿意讲清楚,他敏感到观察每个人的表情、动作,思考那后面的意味,真的只是想让一切大致上看得过去、囫囵地过下去吗?
我突然产生了怀疑。他似乎在那些“被逼无奈”“为了她/他好”“权宜之计”之中,得到了他所要的东西——即使并非全部。
4.
作者懒且肤浅,小说就会使用大量庸俗、老套、狗血的桥段,也有不止一个人对我说你不需要让小六跑那么远,那部分写得过分了,而且没必要。
看电影的时候我常会想,事情怎么会停在这里了呢?下一步人们会做什么呢?
我不相信小六会从胖子的生活中彻底消失,我也不相信他“逃跑”的结果是找个地方安心地过普通、正常的日子。他早就否定这样的可能。他骨子里的受虐与自我贬低的倾向堵住了许多可能的出路。何至于此,又必然于此。这种选择带来的伤害,他从未归罪于别人,可似乎又在等待胖子的发现。而胖子总会发现的,他没办法狠下心斩断他们之间的牵扯。旁人早就把这种牵绊、默不作声的缠斗看在眼里。我不信胖子本人真的不懂,明明相似的东西也存在于他与廖俊之间。
曾经有人和我说,小六比胖子幸福,因为他所想要的,并不需要胖子做什么——“他是自洽的。”也许胖子应该什么都不做,保持猎人与猎物之间自由的距离。当他们离得太近了,作为猎人的小六决定躲得更远。
5.
胡同在这本书里很重要。我最近的工作又和胡同有了关系,走在那些细窄的院子里总是会想起《胖子》。
去年在一个活动上,一个小姑娘问谈论旧城改造的专家:“从我小时候就说在改造,10年过去了,我今年16岁,好像没什么变化。”
可能一个最重要的东西是她没注意到的,相当多原有的胡同居民搬走了。这种变化中有生活基本条件得以改善的喜悦,也有离开熟识环境与人的忧郁。我在《胖子》中描写了胖子一家这种主观的恰似背井离乡的不适应。我相信这不是我一厢情愿的想象。
6.
我要感谢鼓励我的许多人,他们提醒我在绵绵无绝的工作之外我还应该写点儿什么。感谢闫柳君、李文青、王玲、林莉,她们的坚持促成了本书的再版。
7.
好的小说家不为自己的作品多说话,我似乎说了太多。12年发生了许多事,我再读《胖子》也只是一个重读的读者。
我不再是那个我,我对句子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
这段话仍然是并不可信的第一人称叙述。
2016-07-12
[�ږ�
《胖子》读后感(二):紫胖
吸引我从书架上拿下来这本书的原因大概是他有一个和我很像的绰号吧——紫胖。嬉笑打闹着这是我的自传中开始了阅读。然后,一个人,一缕阳光,淡淡的呼吸声,淡淡的翻书声,我很快的阅读完了这本书,并很快的放回了书架中,眼角的氤氲还没褪去,心头更是沉重。《胖子》读后感(三):随记点滴关于《胖子》与独眼
我极少关注青年作家,也极少看青年作家的书,所以从前并没有听说过独眼(叶扬)。她3月8号晚上在衡山路·和集举办了个小型的签售,我去也是因为看到有是嘉宾。我挺想见见周嘉宁。在另一个作家的签售会却主要是想去见她邀请的嘉宾,其实这多少是有些不尊重人的,但我也确是如此,不想欺瞒了谁。
看见签售消息是在豆瓣同城看见的,之后去百度了一下作者,却没找到什么相近的资料,我揣测是个这两年网络写作刚刚红起来的男作家。去了签售现场,我迟到了几分钟,我到达的时候赵松老师正在介绍独眼的的写作风格。独眼头发极短,十分利索清爽,穿了黑色的卫衣,灯光黯淡,我以为是个男作家。等她开了口,才知道是个女作家。而且是个小有名气的老作家。
也是从后来独眼分享创作《胖子》一书的背后故事时,我才知道这本书是再版,而上一版是2008年出的,那时我才念初二。独眼说这本书是成于BBS时代,书中这种短句式的排版是因为BBS的格式,出自于处女座的控制欲,每一行字都在她的控制之中,决不允许多出一个,因而形成了全书这种独特的风格。而她写这样一本书,是因为当初要反驳网友“一个烂俗的梗是可以写一个好故事的”,结果证明,独眼赢了。
签售回来之后,我几乎用我最近两年看书最快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下班之后,从做饭开始一直看到晚上睡觉,零零散散看了三个晚上。
因为也算是个写作者,又看了无数套路,所以从一开始我就猜想故事的结局,很挫败的是,我一个结局也没有猜中。胖子与廖俊的,胖子和小六儿的,小六儿和小丫头的,一个都没中。我这才理解了签售会时独眼说,她在这个故事时每天写一点,每一段都总是在给书中的角色设障,想要上床的两个人一直睡不到一起,吊着读者的胃口,让他们永远猜不准角色们下一步要干嘛。
这是一个聪明又残忍的作者。
想要瘦下来并娶到廖俊的胖子,减肥遥遥无期,即使睡到了廖俊也娶不到她;想要等爸爸回家回到从前房子生活的小六儿,爸爸没有回来,连妈妈也失去了,我原本以为校园暴力结束之后,小六儿在长大些会又平稳安定的幸福生活,作者却“残忍”的一次次突破底线。第十三集的Gay片中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不更新了?小六呢?死了吗?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真的超“讨厌”独眼的,签售会时看见那样一个温和典雅的人,怎么写起故事来如此心狠手辣。
我们从小接受的观念是,当你熬过了磨难,你就能获得幸福。小六儿熬过了那么那么多的苦难,却陷入更苦难的境地。
但我知道,真正的生活,有时候比这更残忍。
读者见面会分享的时候,周嘉宁说她特别羡慕独眼的一点,是她的作品里没有任何套路与框架。她自己是写任何故事都会拿着框架去套的人,她非常羡慕独眼可以在作品里如此自由不受局限。
好作家没有没有固定衡量的标尺,每个人心里心中最好的作家都不一样,但相对比那些总是在框架中讲故事的创作者,我更喜欢那些自由不羁的创作者灵魂。就好比慵懒乖巧可爱的猫,与那些自由野性却带着自己独有灵气的猫,我倒是更喜欢后者的。就比如独眼。
《胖子》读后感(四):《胖子》:一篇非典型书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