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哈姆莱特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7-11-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哈姆莱特经典读后感10篇

  《哈姆莱特》是一本由[英] 莎士比亚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00元,页数:12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哈姆莱特》读后感(一):再见,王子

文/Minnie
这个故事用最简洁的语言概述就是,丹麦国王被自己的亲兄弟谋杀,他的兄弟又娶自己的妻子为王后,王子得知真相后决心为父报仇。
而通过莎士比亚的戏剧,一个表面装疯卖傻实际却又头脑清晰、坚定信念要为父报仇但关键时刻却又犹豫不决的哈姆雷特跃然纸上,并将贯穿戏剧的矛盾、命运、伦理、死亡一一呈现。
了解哈姆雷特是因为那句著名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直觉得,一个人对一件事的看法不同于其他人,原因来自很多个方面。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会有不同的思考结果。因此,在不同的人眼中,哈姆雷特是懦弱无能还是坚强勇敢,是优柔寡断还是纯朴善良,是装疯卖傻还是愤世嫉俗,都有着不同的评判。
小时候,我们总认为自己是特别的,独一无二的,无所不能的。长大后才发现我们不过是众多普通人之一。在茫茫人海中回首,也只是留下一个模糊的面孔朦胧的背影而已。磨平了那些棱角分明的个性,学会固执、学会伪装、学会隐忍。不再固守于自己的小小世界,也就意味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去面对未来面对未知。同命运周旋,怎样才可以说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如此,当再一次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才发现,我们所拥有的,也不过是一个或一些和哈姆雷特性格相似的碎片,拼凑出我们的不同人生。
而了解奥菲利娅这个名字却是因为米切尔•恩德的童话——《奥菲利娅的影子剧院》,一个有着和哈姆雷特王子美丽的未婚妻一样的名字的老小姐,卑微的躲在小房子里做提词员,失业后的她收留了各种各样的影子,并让影子们学会了世界上所有伟大的悲剧和喜剧。
面对人生中的那么多光明与黑暗,有孤独,也有空虚。老小姐奥菲利娅,和影子为伴,到了天堂以后她们的表演有上帝来观看。因为童话,不仅安抚了疲惫灵魂,也安慰孩子心灵。而年轻的奥菲利娅呢?鲁迅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所以,美丽的爱情沦为权利的工具,美好的恋人失手变成了杀父仇人。可是,她没有办法报仇,甚至没有办法反抗。Ophelia,在词典中有着“援助者”的含义,可是在这里,她却只是楚楚可怜的等待着别人帮助和关怀的女孩子而已。
奥菲利娅,她的犹豫不决,是小女孩般的骄傲,默默喜欢着被年轻的王子哈姆雷特喜欢的感觉,接受着那么多名媛小姐们的羡慕。在爱情的水边矜持的提起裙摆伸出脚轻轻试探着。
她的左右为难哥哥离开前的劝告,父亲反复的提醒,国王和王后的要求。纵然手中紧紧握着哈姆雷特所写的那一纸书信,当听着那么残忍的言语,一颗脆弱的心忘记了跳动,像被浸入了冰冷的水中一样,沉重,窒息。
她的悲伤逝去,蓬松的衣裙漂浮在水面,像极绚烂的莲花。散落着记忆的迷迭香和思想的三色堇,哼着哀婉无名的曲调,直至沉没直至消失。如果她可以是那美丽的小人鱼,就让她在水中化作点点泡沫吧。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对于哈姆雷特,忍辱负重还是毅然反抗?同样也是一个问题。
忍辱负重保持现状,凭借前王之子今王之侄的身份,是王位的直接继承人,同时深受国民爱戴,并且在威登堡求学接受着高等教育……他需要做的只是等待,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王位、权利,最终也是唾手可得的。
毅然反抗,肩负使命、杀死仇人、夺回王位,选择这条路,却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这条路,所要面对的,是仇恨、是杀戮、是无法逆转的深渊。不能将自己的决定告诉母亲,也不能把自己的选择告诉自己的恋人。只能自己承担一切,只能像受伤的幼兽一般,把自己蜷缩起来,在黑暗中舔舐伤口。
此刻,命运,用一只手将他牵引至抉择的十字路口;而性格,用另一只手在迷途中为他指引出一个方向。
“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
父亲被人惨杀,母亲被人侮辱;父亲的葬礼,母亲的婚礼。父亲尸骨未寒,母亲就急切的拥入他人的怀抱。哈姆雷特在短暂的几个月中所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超出了曾经那么多年所能承受的底线,没有预兆措手不及。他曾经以为,身边有忠实的朋友漂亮乖顺的恋人,有英勇的父亲,高雅的母亲,生活将是风平浪静,他把自己父亲作为榜样,向往着有一天自己和奥菲利娅可以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幸福
可是,愤愤不安和种种怀疑都在他心中冉冉升起,随后鬼魂事情的真相揭露出来。于是报仇不再是一句口说无凭的空话,而将要付诸实践的严密计划。
可是,年轻的哈姆雷特未曾经历过勾心斗角的争夺、腥风血雨的杀戮,他只想通过演绎出情节相仿的戏剧,得到一些更切实的证据,让自己在举剑的时候,双手不会颤抖,内心不会犹疑。
可是,当天时地利只差动手结束国王性命的时候,他犹豫了,看似虔诚的祈祷阻挡了他利刃刺下去的决心,刹那的慈悲只会让复仇之路沦陷的更深。
可是,在墓地决定与自己满心只剩下仇恨的朋友决斗,这一切从一开始就构建在倾斜不安的天平上。剑上涂有毒药,杯中也盛有毒酒,看似万无一失的弑杀却变成一柄无情的双刃剑,伤人于无形。误换剑,诡计毒害了莱蒂斯自己;替喝酒,误会毒害了不知情的王后。
如果说,曾经的哈姆雷特是温室中未经历过风雨的花朵,胆小,怯懦。那么当他杀死国王为父报仇之后,他已然是一株可以巍然屹立在天地间的苍茫大树,无畏,无惧。只是,这一路的代价太过沉重,已经不能用简单的输赢来评价了。
先王死了,波洛涅斯死了,奥菲利娅死了,王后死了,莱蒂斯死了,国王死了,罗森克兰茨死了,吉尔德斯特恩死了。最终哈姆雷特也死了。
先王的死,是死于权利争夺死于暗杀,牵扯出了这场悲剧的帷幕;波洛涅斯的死,无心之失错杀了一只替罪羊却最终埋葬了一份萌芽中相互试探的爱情;莱蒂斯的死,朋友反目、毒剑相逼,在权利和阴谋的面前一切都显得不堪一击
哈姆雷特的死,是他自己选择的毒酒,宁愿面对死神,再也不愿意去承担和背负更多,那惊心动魄的屠杀,那沾满亲人鲜血的皇冠和王位。他是丹麦的王子,他的世界里却没有童话般美好的王国;他是复仇者,仇恨的使命掩盖了他曾经清澈的双眼;他是英雄,为自己的父亲报了仇为自己的国家找到新的出路;他也是罪人,因为鲜血浸染了皇宫的圣洁使得无辜的人也因受牵连而至死。
如果哈姆雷特没有死,故事会不会就不一样了呢?一个经历了这么多变故的王子,他会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国王呢?可是,没有这么多如果不是么?从踏上复仇之路的那一刻,命运的齿轮不断向前推动,就没有办法回头了。虽然他犹豫过、痛苦过。最终,放下了他的爱和恨,告别了他的爱情和亲情,毅然赴死,让血腥和暴力、残忍与无情沉淀入坟墓的黑色泥土。
从王子到复仇者的蜕变,死亡,让一切定格在他生命最绚烂的瞬间。
再见,王子。

  《哈姆莱特》读后感(二):醉酒的哈姆莱特

人喝醉了酒无非是进入一种状态两种情绪:一种状态是癫狂,两种情绪则是狂喜与狂悲。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和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两人的形象直接让我想到了人的醉态。首先,两人都够疯狂(一种状态)——至少在旁人眼中是这样子的。他们迷失在了自己的思维世界里。堂吉诃德完全陷入骑士小说中沉迷于荣耀、名誉和骑士风范不能自拔,哈姆莱特则是在复仇、爱情中摇摆不定,同时质疑人类的生存,思考生与死的问题——这些东西恰恰是一个普遍的社会意义上的正常人不会去思考的或者说避免去想的东西,而他们的这种“反动”就成了我们眼中的疯狂与醉态;至于两人的情绪,堂吉诃德的情绪倒很难扯到狂悲狂喜上去;哈姆莱特则很明显是一种悲伤的状态(他的情绪让整部作品的感情色彩同样带上一种暗色)。这样的“醉态”带来强烈的戏剧化效果,同时也让两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经典
我个人十分喜欢喝醉了酒的人。醉了酒的人爱说“胡话”,胡话大都会是真话,说真话让人喜欢。哈姆莱特不说假话,他是一个十分真实的人(从不装腔作势地演戏)。但是一个真实的人并不一定是一个在每个人眼中都很可爱的人。他挣扎,他苦恼,他在自己的世界里迷狂,这些都可能让人反感。但是我爱他的真实,他在做抉择的时候,我爱他的犹豫;他在对待爱情的时候,我爱他的反复无常;他在思考生与死的时候,我爱他的思想。
说到“酒”和“人性”两个关键词,似乎已经绕不开尼采的哲学了,而在哈姆莱特的性格当中很明显地带着尼采所谓的酒神精神。这一点在他的爱情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他对奥菲利亚的爱同样是癫狂的:时而狂欢,时而痛苦。在第三幕第一场中他尽情地对奥菲利亚说出诅咒的话语——虽然这些诅咒并不完全甚至并不是对奥菲利亚发出的;而在第二场看戏的时候,他又躺在了奥菲利亚的脚边;当亲眼看到奥菲利亚下葬的时候,他又“装载不下”沉重的悲伤了。他的行为完全随着自己情绪的绵延而改变,他的思考也是如此,不加束缚,完全放纵开来。这正是尼采所谓的酒神精神——“情绪的总激发与总释放”。
那句著名的论断:“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说的实在是好。我从不认为哈姆莱特身上的是一种懦弱和优柔寡断,哈姆莱特是个“失败的复仇者”。且不论他最后复仇的成功,更不说福丁布拉斯在他的复仇之后的继承,首先,他绝对是个伟大的思考者。柯尔律治说他是个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我却觉得作为一个思想者,哈姆莱特已经够大了,足以掩盖他行动上的发育不良。况且一个人行动上的延宕也好寡断也好,如若是由这种伟大的思想所激发的,那又有什么可指摘的呢?
哈姆莱特本人的思想在整部剧本的跨度中有着很大的改变。起初他显得忧伤,对世俗的厌恶感让他痛苦;而对生与死的终极问题的领悟又让他厌恶“行动”本身——行动本身无法改变这样的终极结果;到最后他直接说出了“无论我们怎样辛辛苦苦图谋,我们的结果却早已有一种冥冥中的力量把它布置好了”这样完全带上宿命论色彩的话。是复仇的过程带给了他思考,带给了他改变。
下面的话也许有一些跑题。初次细读哈姆莱特的时候十分难以接受整个本子中充斥着的阴暗色调——尽管之前已经领教过Macbeth那种漆黑一片的感觉,然而三遍之后忽然对哈姆莱特的癫狂产生出了由衷的敬佩,继而开始迷恋。正像前面说的那样,我爱他的真实,而他不会说谎,因此我爱他的全部。罢了罢了,一个特别欣赏癫狂的醉酒者同时又对宿命论颇有兴致的人,也许没有资格来说哈姆莱特吧。

  《哈姆莱特》读后感(三):说不尽的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的研究,是莎学中研究的最多的,也是争论最多的。单就哈姆莱特这一人物形象研究至今,便众说纷纭大相径庭了。李伟民在《中国莎士比亚及其戏剧研究综述(1995—1996)》(《四川戏剧》1997年04期)中这样写到:“方位津的《说不尽也要说的哈姆莱特》(《戏剧》1995年第1期)根据前辈学者的研究资料,在众说纷纭的几十种看法中收集了5种较为流行、较有影响的见解,对哈姆莱特性格形象进行了综合性介绍,即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新人的形象,资产阶级文学中第一个个人奋斗的典型;哈姆莱特是复仇者的形象;哈姆莱特是恋母情结的变态心理形象;哈姆莱特是失意的封建王子形象;哈姆莱特是一个普通人、理性人的典型。”
本文在论述之前先要确立一个基本立场——“即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新人的形象,资产阶级文学中第一个个人奋斗的典型”。我们认为,每一个有独立意义的人都是复杂的,每一部经典作品是复杂的,而每一部经典作品里的经典人物更是复杂的,他有其典型性,更有其复杂性,如此才能在不断发展与更迭的文学世界中不朽。而任何“主义”都不是尺子,可以精确的比出,这是“某某主义者”,那不是“某某主义者”。在深谙“主义”精髓的基础上,有些发展与创新是无可厚非的。这不是本文重点,便不多加陈述了。
疯与不疯——“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肩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
面对刻骨的仇恨与需要改革的社会,哈姆莱特选择了“疯狂”,在他人看来,哈姆莱特因欲爱奥菲利娅而不得的疯狂,他的确因欲爱不得而疯狂,而这爱应有更广阔的含义。关于这一问题要强调一下,我们的立场是,哈姆莱特首先是装疯,其后由于一些其他的原因使其真的有些疯了还是一直都非常清醒,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在此声明,以防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美好生活的欲回不能
老哈姆莱特是“人”的典范,像天神一样善良神勇,老国王与王后感情极好,“这样爱我的母亲,甚至于不愿意让天风吹通了她的脸……她会依偎在他的身旁,好像吃了美味的食物,格外促进了食欲一般……”在老国王统治下的丹麦国力富强,百姓安居乐业。哈姆雷特家庭幸福,而且社会现实也接近于他的理想状态,即使不接近,他也是有能力有机会改革的。不仅如此,哈姆莱特还有他至爱的奥菲利娅,还有他的同学与朋友。
但是,老国王去世了,一切都结束了,母亲匆促改嫁,国家迅速没落,同学背叛,爱人被人利用……面对的敌人是狡猾阴险的国家最高统治者,不敢泄露心事处处小心谨慎,哈姆莱特选择了装疯以自我保护。
理想社会的欲达不能
哈姆莱特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典型代表,“他不满封建暴政的黑暗腐败,立志改革社会,重整乾坤。他尊重友谊和爱情,富于人情、人性。他反对宗教神权,肯定人,赞美人,歌颂人。(《外国文学名篇选读》修订版 上册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9年1月版)”他想创造一个强调人的理性,强调个性解放,个人幸福的和平社会。而现在他所面对的是混乱的丹麦宫廷:“老王驾崩不久,新王就同寡嫂结婚,婚礼紧随着葬礼;敌军压境。宫廷里却通宵达旦地酗酒取乐。(《外国文学史》欧美卷 修订版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9年7月版)”现实是阴暗,有危险的,理想的到达艰难的,是遥遥无期。
新王怀疑并想要除掉哈姆莱特是一个必然的事情,不论他想不想复仇,装不装疯。换句话说哈姆莱特疯是一定要疯的,装疯不仅可以趁势掩人耳目,还可用疯言疯语发泄对当前黑暗现实的不满,陈述自己的思想。哈姆莱特的装疯同样也更有助于莎士比亚表达对现实的不满,这里与鲁迅先生借狂人之口喊出“救救孩子!”、“从来如此便对吗?”有异曲同工之妙。
爱与不爱——“我爱奥菲利娅;四万个兄弟的爱合起来,还抵不过我对她的爱。”
爱情与复仇,可能是在文学作品中最令读者关注的、最让读者感动的情节,《哈姆莱特》便是这两种情节相交织的经典。我们在这里不谈复仇,只谈爱情。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对爱情有这样的陈述:“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当两颗心经历了长久的跋涉而终于走到了一起,像镜子一样互相映照,彼此如一,毫无猜疑,当它们的每一声跳动都是在向对方说:我永远也不离开你!那么,爱情就已经悄悄地来临,没有任何力量能把它们分开了!” 爱情是贮存在心里,与生命、与灵魂同在的。
 哈姆莱特对奥菲利娅的爱是毋庸置疑的,老国王去世之前如此,到哈姆莱特中毒身亡时亦是如此。但是谁又能给出一个真爱的标准呢?确实,哈姆莱特在走上复仇之路后没有顾忌过奥菲利娅,甚至利用奥菲利娅让他人相信自己是真的为爱而疯,奥菲利娅的早夭他确实脱不了干系,可是不能因此而否定他的爱情。哈姆莱特不是完美的神,他是一个有局限性的理想主义者、人文主义者。当他所面对的是无时无刻的危机与艰难万分的复仇时,又如何能强求他再为观众演绎绝世情圣的角色呢?哈姆莱特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这也正是莎士比亚的伟大之处。
 我不是在这里为哈姆莱特翻案,他的局限性酿成的错误是不应该掩饰的,但是他人性的光辉也同样不应该被他的局限性遮盖。他是行动中的矮子,不仅在复仇这件事情上如此,爱情上也同样是。“哈姆莱特既不相信暴力;也不相信群众,而是单枪匹马的去同当时还十分强大的封建势力作斗争”(《外国文学名篇选读》修订版 上册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9年1月版)他是注定要失败,因为他所处的时代还缺乏先进分子必胜的条件。
 参考书目: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 修订版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9年7月版
《外国文学名篇选读》修订版 上册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9年1月版
《戏剧艺术十五讲》董建、马俊山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3月版
《中国莎士比亚及其戏剧研究综述(1995—1996)》李伟民《四川戏剧》1997年04期
《二十世纪末中国莎学研究综述》李伟民 《四川戏剧》2001年04期
《艰难的进展与希望——近年来中国莎士比亚研究述评》李伟民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22卷 第一期
《美丽与悲哀—奥菲丽娅的悲剧初探》 陈艳芳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哈姆莱特》读后感(四):谁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在宣扬理性至上的今日,哈姆雷特可能会被认为是一个杰出的人文主义者。但哈姆雷特却是一个现实行动上的失败者,至少是一个不合时宜的沉思者,或着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个人。这并非出于他怒气的缺陷,而是因为他在探询生存意义的道路上,理性褫夺了原本怒气的存在空间。正如本文开篇所说的那样,《哈姆雷特》与哈姆雷特让我们自我反思——人如何解决自身行动和认识、思考的矛盾?个中的难题,不仅局限于思考理性与怒气的关系,而更涉及到存在本质的追问,对焦虑这一现代性下最根本情感处境的反思。
某种程度上,我们都像哈姆雷特一样,生活在果壳一样的世界中,却能洞悉整个宇宙;能如此的自我转换,以至于高傲的疯狂中展现的却是理性的真实,以至于忧郁的惆怅中饱含着自己感性的疯狂。然而,不同于哈姆雷特,我们总是渴望处于“无弊”(ἀληθεία)之中,同时带着饱满的热情去生活。因此,同样是尼采,尽管断言洞悉一切事实真相的哈姆雷特难以行动,但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一千个与一个目标》中,他为人的存在赋予了另一种意义:
“人为自己创造了一切善与恶。真的,这一切不是他们取来的,或是发现的,也不是自天而降的声音。人为了自我保存,首先赋予万物以价值——他首先创造这些事物的意义,一种人为的意义!所以他自称为“人”:评价价值的人。评价即创造。……没有评价,存在的果核就是空虚。”[ 参尼采:《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黄明嘉、娄林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页109.]
世界的存在从根本上说是虚无的,但是人又不能生存于虚无之中,因此尼采认为生活的意义必须被创造出来。生活意义或生活方式也就意味着生活的目的和范围,这最终体现为一个政治共同体的善恶标尺,而它最初的创造者是民族。若不处于国内“将要有一番重大的变故”,“颠倒混乱的时代”中,哈姆雷特会感到如此虚无与不安吗?
然而,存在的意义倘若只是被“创造”出来的,那便始终可能陷入再次坠入虚无深渊的危险之中。我们可能只是都像哈姆雷特那样,只是暂时遗忘了存在的意义[ 笔者有一个粗略的感觉:现代个人的虚无、“无家可归”其实在深处与宗教改革密切相关。哈姆雷特身上有没有带有深深的新教烙印是笔者在本文中没能展开分析的,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亦如海德格尔指出的,我们和哈姆雷特一样,处在一种“畏”(Angst[焦虑])之中。我们遗忘了“存在”本身,陷入虚无,处于无家可归(unheimlichkeit)的状态中[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前揭,页213.]。而人作为一种此在(Da-sein),其操心活动是一种整体性的生存,也就是“在世界中存在”。通过区分源初的“操心”和“对已认识知识的操心”,在海德格尔为我们开显出此在的通达“存在”的路径[ 海德格尔指出,人的原初经验不是意识或认识,而是诸种具体操心活动。此在的操心活动就是一种整体性的生存,也就是“在世界中存在”。“因为此在如其所在地就在存在之中,所以它才能接受世界的关系”(57)。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不仅仅限于认识理论,因为人们把实践活动领会为‘不是理论’的和‘非理论’的活动。”(60)为此,海德格尔区分了源初的“操心”和“对已认识知识的操心”。后者指的是自从笛卡尔以降以探寻确定性的知识为基础的认识论倾向,“操心”的是认识论意义上的真理,也即在意识中表现为确定知识的命题。只有在获得了在意识之中自我确定的知识的保障之后,这种“笛卡尔式焦虑”才能有所缓解。源初的“操心”现象则与人类此在的生存活动息息相关,它奠基着关于此在生存的本质真理。详参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笛卡尔的批评。《存在与时间》,前揭,页104-111。]。显然,哈姆雷特笛卡尔式的“思”并不是达致人存在最源初的手段。正如哈姆雷特在“to be or not to be”那一长段感慨的末尾说:“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耻辱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II.2)表面上是放松,其实却是对深藏的痛苦的讲述,不过这种讲述不仅仅是放松,还是他的“求助”。
因此,“思”之代表哈姆雷特的形象常常让我们想起堂吉诃德这一“行动”的代表。正如屠格涅夫所言,“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这两个典型代表着人类天性赖以旋转的两极”[ 转引自:徐葆耕:《西方文学十五讲》,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页126.]。这两种选择似乎是互为代价,构成了同一个世界的两个美妙极端:堂吉诃德选择勇猛前进,迫不及待地行动;而哈姆雷特在思考中不断迁延,探询生命意义的最深之处。他们借由不同路径达致自己的存在本身。但也正是在“冒险”中,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的心灵“借助冒险活动去经受考验,借此证明自己找到了自己的全部本质”[ 卢卡奇:《小说理论》,燕宏远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页81。]。
于此同时,当我们选择将哈姆雷特置于担负起现代人乡愁的哲学[ 卢卡奇,2012,前揭,页20.]的考量之上,不正为哈姆雷特,或言每一个“哈姆雷特”,标明了另一条“回家”——回到那个“像在家一样舒适”[ 同上。]状态的漫漫路标吗?

  《哈姆莱特》读后感(五):生存还是死亡

这是个又黄又暴力又有封建迷信的悲剧。
不适合党员阅读。
王子的父亲,
先王的幽灵的出现,
并给王子讲述了,
自己如何被兄弟谋杀,
兄弟如何与妻子乱伦。
(在这里一个死去的王,
是否代表一种死去的正义,
一种国家与人民协议的死亡,
一种死去的制度。)
王子疯了。
是滴,
被震疯了,
当然,
这是一种手段,
这是一种技巧,
一种保命的方式,
一种潜藏的技能。
王子的女友的爸爸,
是一个大臣,
简洁点,
我叫他大臣。
大臣不管谁是王,
都是衷心耿耿的大臣。
大臣对即将游学或游历的儿子,
进行了一番普世价值的实用主义的说教。
而后吩咐仆人如何用阴谋诡计去监视儿子。
一个很有趣的父亲。
像如今很多小市民的父亲一般。
对待女儿也是如此。
将王子对女儿的爱情,
看作纨绔子弟欲望的驱使,
大臣对女儿进行了一番性教育,
嘱咐其,
结婚前不应发生性行为。
(这样的大臣在今天,似乎依然活的很好。
这样的父亲,似乎是当代的‘模范父亲’。
这样的女儿,是一个悲剧。
在光鲜的时候没有爱情,没有性,没有感情的经历。
故事的结尾,女儿确实已悲剧告终。)
王子在生存死亡的问题中,
是屈服于各种压迫,
还是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是今生今世就活个满腔热血,
还是盈盈狗狗寄希望于上帝给我们的来生。
批判社会,批判不公,批判宗教,让人热血沸腾。
似乎当今的知识分子,
公知,
更像是剧中的大臣,
或那两个被莎士比亚比作海绵的小吏,
高位者给你荣耀,给你利禄,给你权利,
但随时可以给你挤干净收回去。
多好的比喻啊!
王子利用演出戏剧,
来侦查拆穿,
权贵至尊的面具。
王子在与母后对话时,
杀了为新王窃听的大臣。
母后又是一个无知的女性。
被欲望驱使与小叔乱伦,
背弃对先王的誓言。
可是在面临,
是选择保护儿子还是告密的时候,
却保守了秘密。
矛盾的女人。
(也许我们总是会遇到欲望与伦理的矛盾,
在这时候,
我总是想起尼采,
想起酒神。
为什么要把自己伪装成道德圣人,
为什么不去面对欲望,
也许酒神仪式的热情放纵,
加上理性的生活,才更符合一个人,一个动物,而不是一个神。)
王子出海外逃。
大臣女儿疯癫,落水死亡。
大臣儿子复仇,被新王诳骗利用。
王子归来,
决斗,
与大臣儿子死于毒剑。
母后误死于新王的毒酒。
新王被王子临死一剑刺死。
终。
剧中,
借王子之口,
告诉读者什么是戏剧,
戏剧是时代的缩影,
是过去,
是现在,
是未来,
是反思,
是批判。
反思一下,
我们当今的时代,
有多少人在上天赋予我们的面孔之上,
又戴上了一张面具呢。
生存还是死亡!

  《哈姆莱特》读后感(六):生存还是毁灭,这本不是个问题

《权力的游戏》看到第二季“血色的婚礼”那一段时,就痛骂马丁老爷你狠毒了,你让这么多主角都玩完,怎么向下演呢?看完《哈姆莱特》后,才知道,比起莎翁来,马丁老爷还不算最狠的。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其实,在莎翁抬笔构思这部王子复仇记时,就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就是按照悲剧的范式来构思、来铺陈,把一切美好的存在或者不存在,一件件地撕碎在观众的眼前,一遍遍地毁灭在你的脑海。
首先,毁灭的是与母后的亲情。自从母后改嫁叔父,哈姆莱特就坚信母亲背叛了父王的爱情,对母后如此迅速地见新忘旧痛恨有加。在聆听父王冤魂的哭诉后,他对新王叔叔从怀疑到确信,这就是杀害父王的真凶。也更加重了对母后的仇恨。即便如此,哈姆雷特一直对母后保持着温和的态度,直至母后因为他得罪国王而指责他时,他终于爆发,指责母后“生活在汗臭垢腻的眠床上,让淫邪熏没了心窍,在污秽的猪圈里调情弄爱。”私下的指责还不能满足,在公开场合,他让伶人排演影射母后与叔父狗苟蝇营的戏剧,以解心头之恨。乔特鲁德死得其所,她饮下了克劳狄斯为哈姆莱特准备的毒酒,用她双重的爱加重王子对新王双倍的恨。
其次,毁灭了他与奥菲利亚的爱情。哈姆莱特与奥菲利亚的爱情就像一场游戏一场梦。天真的奥菲利娅生活在官宦之家,在权力的阴影下,不敢去追求爱,只会等待爱的突然降临。在旁人眼中,王子对她的爱情,只是“年轻人一时的感情冲动,一朵初春的紫罗兰早熟而易凋,馥郁而不能持久,一分钟的芬芳和喜悦,如此而已。”哈姆莱特认为,他对奥菲利亚的爱是真实的,是“四万个兄弟的爱合起来,还抵不过我对她的爱。”但王子肩负复仇的使命,一切爱情、亲情都是复仇道路上的绊脚石。王子为寻找复仇的机会,只好装疯卖傻,错失了一次次向奥菲利亚表白的机会,仇恨的冰一次次冷却了爱情的火。误杀波洛涅斯,既失去了泰山,也失去了奥菲利亚的爱。痛失亲人和爱人的奥菲利娅死了,死的很浪漫,死在挂着花冠的小溪旁。
最后,王子的复仇还毁灭了整个王国,让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不费一兵一卒就取得胜利。《哈姆莱特》既是一部宫斗剧,又是一出家国戏。全剧围绕哈姆莱特为父复仇这条主线,同时,穿插了雷欧提斯为父复仇(老波洛涅斯为哈姆雷特误杀)、福丁布拉斯替父雪恨(老福丁布拉斯被老哈姆莱特所杀)这两重线索。哈姆莱特如愿了,奸王克劳狄斯最终死在她的剑下;雷欧提斯如愿了,哈姆雷特父债子还,被乔特鲁德的毒酒夺去年轻的生命;福丁布拉斯更加如愿了,本来准备两万的军队攻打波兰,结果丹麦宫中的内斗,让他不费一兵一卒,兵不血刃占领这片垂涎已久的土地。
唯一称得上“生存”的就是哈姆雷特的迟缓、延宕,也是哈姆雷特痛恨自己的苟且偷生、优柔寡断。他本可以趁着克劳狄斯祈祷之时杀死他。但他认为杀死祈祷的人,就会让他上天堂,但这与他想让奸王下地狱的愿望背道而驰,也就没有下手。他也羡慕福丁布拉斯人勇敢果断,“一位娇生惯养的小王子”,“全然不顾生死未卜,安危不定,不惜拼血肉之驱,冒生命之险”,“在荣誉受到危害的紧急关头”,据理力争。而他自己则在先父被人谋杀、慈母英名遭受玷辱之时,束手无策、瞻前顾后,无所作为。他痛恨自己,“还算是人吗”,“无非是吃吃睡睡,畜生而已”。
哈姆莱特曾经感叹,“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莱特最终没有做到,世上又有几人能做到呢?

  《哈姆莱特》读后感(七):这是一个怎样的王子

很早之前就粗略看过这故事,可是在认真再看本书,情节曲折波动还是让人紧张激动。
         这是一个痛苦的王子,丧父,嫁母,失恋接踵而至,可以说是悲伤了至极,可痛苦并不是一一化解,而是杂糅混合在一起鞭挞着哈姆莱特;这是一个延宕的王子,知道真相后的挣扎,好友和奥菲利亚欺骗后的心伤,犹豫不决判断的内心矛盾,冲突接二连三,一步步拉拽着哈姆莱特步入深渊;这是一个复仇的王子,对母亲的痛彻心扉,对叔父的深痛恨绝,对人性的厌恶鄙弃,他想立刻行动,可是他的迟疑让他的遭遇充满的迁延阻碍...
         这是一个怎样的王子?或许就像俗语所言,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谁都可以有不同见解,我想哈姆雷特一定是个内向的王子,只有内向才会有对痛苦切心的体会,才会对孤独自我的消解,才会有爱恋掏心的狂热,才会对仇敌最狠毒的咒怨,才会对复仇犹豫的决断,也才会有所有人都认为的这么一个忧郁,痛苦,延宕的王子。

  《哈姆莱特》读后感(八):《哈姆莱特》书评

莎士比亚是英语世界最伟大的作家,可以说英语的之奠基亦因此人。可以说是始创即完美。当然,在同时期,或早期也有一些戏剧家或诗人,比如早期的乔叟,同期的本·琼生。
而《哈姆莱特》则是莎翁最著名的戏剧。常有人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从直觉入手,《哈姆莱特》是可以一气呵成的好书。读者阅读的是朱生豪翻译的《哈姆莱特》。翻译较之创作为难,是需要深刻的了解两种语言与文化的。这样能保留其六、七分的神韵已经是难得。朱生豪的译本名气极大,读来行云流水,且行且踽。虽无惊艳的感觉,但亦无凝滞感。读这种书的确是一种享受。
从文笔上,莎翁之文墨洋洋洒洒,蔚为大观,名言百出。但还是囿于翻译,还是不够精警。下摘录两段最有名的片段:
【第一幕】
不要向人告贷,也不要借钱给人;因为债款放了出去,往往不但丢了本钱,而且还失去了朋友;向人告贷的结果,容易养成因循懒惰的习惯。尤其要紧的,你必须对你自己忠实;正像有了白昼才有黑夜一样,对自己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第一幕】
啊,但愿这一个太坚实的肉体会融解、消散,化成一堆露水!或者那永生的真神未曾制定禁止白杀的律法!上帝啊!上帝啊!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哼!哼!那是一个荒芜不冶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想不到居然会有这种事情!刚死了两个月!不,两个月还不满!这样好的一个国王,比起当前这个来,简直是天神和丑怪;这样爱我的母亲,甚至于不愿让天风吹痛了她的脸。天地呀!我必须记着吗?嘿,她会偎倚在他的身旁,好像吃了美味的食物,格外促进了食欲一般;可是,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我不能再想下去了!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短短的一个月以前,她哭得像个泪人儿似的,送我那可怜的父亲下葬;她在送葬的时候所穿的那双鞋子还没有破旧,她就,她就——上帝啊!一头没有理性的畜生也要悲伤得长久一些——她就嫁给我的叔父,我的父亲的弟弟,可是他一点不像我的父亲,正像我一点不像赫剌克勒斯一样。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她那流着虚伪之泪的眼睛还没有消去红肿,她就嫁了人了。啊,罪恶的匆促,这样迫不及待地钻进了乱伦的衾被!那不是好事,也不会有好结果;可是碎了吧,我的心,因为我必须噤住我的嘴!
【第三幕】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且慢!美丽的奥菲利娅!——女神,在你的祈祷之中,不要忘记替我忏悔我的罪孽。
这三段比较有名,故引用。可见莎翁的创作不仅是戏剧,而且有哲理。当然,许多杰出的作品都有哲理,但有哲理的作品未必是好的作品。
有趣的是,《哈姆莱特》也有几处轻挑的地方。比如哈姆莱特向奥菲利娅说过黄段子。
【第三幕】
哈姆莱特 不,好妈妈,这儿有一个更迷人的东西哩。
波洛温斯 (向国王)啊哈!您看见吗?
哈姆莱特 小姐,我可以睡在您的怀里吗?
奥菲利娅 不,殿下。
哈姆莱特 我的意思是说,我可以把我的头枕在您的膝上吗?
奥菲利娅 嗯,殿下。
哈姆莱特 您以为我在转着下流的念头吗?
奥菲利娅 我没有想到,殿下。
哈姆莱特 睡在姑娘大腿的中间,想起来倒是很有趣的。
奥菲利娅 什么,殿下?
哈姆莱特 没有什么。
奥菲利娅 您在开玩笑哩,殿下。
哈姆莱特 谁,我吗?
奥菲利娅 嗯,殿下。
哈姆莱特 上帝啊!要说玩笑,那就得属我了。一个人为什么不说说笑笑呢?您瞧,我的母亲多么高兴,我的父亲还不过死了两个钟头。
奥菲利娅 不,已经四个月了,殿下。
哈姆莱特 这么久了吗?嗳哟,那么让魔鬼去穿孝服吧,我可要去做一身貂皮的新衣啦。天啊!死了两个月,还没有把他忘记吗?那么也许一个大人物死了以后,他的记忆还可以保持半年之久;可是凭着圣母起誓,他必须造下几所教堂,否则他就要跟那被遗弃的木马一样,没有人再会想念他了。
从情节上来看,《哈姆莱特》这部作品情节性一般,到没有什么特别抓人的地方。可是在当时,就未必了。《哈姆莱特》这书,没看之前,就知道完整的情节,多少作品依其为本而踵华加厉,这也就没有什么可说的。
人物设计上,作者设计与犹疑哈姆莱特作为对比的大臣之子雷欧提斯。雷欧提斯热情如火,善恶分明,一言不合,为父报仇起兵造了丹麦国王克劳狄斯的反。读起来让人痛快。比较之下,哈姆莱特那种纠结、犹疑显得不大气不男子汉。两者对比一目了然。当然哈姆莱特作为理性与痛苦的代表,是人性之常;而雷欧提斯则是人性中冲动的一面。因此他上了克劳狄斯的当,成了他人手里的枪。
关于波洛涅斯之死,是误杀。一部分怪他自己听别人的闲话;另一部分是哈姆莱特的误杀。要是从儒家伦理道德来看,雷欧提斯向哈姆莱特报仇也没有什么问题。但哈姆莱特的听说先父之亡魂的控述,并没有轻信,而是在其叔叔面前演了一幕活报剧,这是他理性的一面。确时了才去做,这是对的。
哈姆莱特给人以忧郁的贵公子的形象,可能会打动少女的心吧。
王后这里面是值得同情的人物,古时妇女自由度小于现代。改嫁一方面是不得已,一方面是她的怯懦。王后是知道自己的前任丈夫死于现任丈夫之手的,但她放弃对克劳狄斯的控诉,而是依附了她。固有不得已,但这也是不对的吧。但他对的儿子哈姆莱特的爱是真挚的,让人动容。这是一个悲剧的人物。
克劳狄斯是一个坏人,唯一可称道是他对王后的爱。但这种爱建立在邪恶的阴谋与占有欲之上。便不足道了。这个人的阴谋之拙劣在中国读者看来是可笑的。
从内涵上来看,这是一个开放性的故事。说实话,本故事的内涵虽然不错,但比起《天龙八部》那种“无人不冤,有情皆怨”那是不如的。内涵其实也是在进化。《哈姆莱特》的确是开放性的故事,深度也够,但仅仅是够而已。其主题还是“像懦夫一样的活着,还是像英雄一样死去,那怕只勇敢几分钟”。这个主题是文学与艺术永恒的主题——“活着,还是不活,这是一个问题!”哈姆莱特始终纠结这个问题。文学也始终纠结这个问题。

  《哈姆莱特》读后感(九):外国文学史笔记简记之哈姆雷特

我们延宕忧郁的王子
1取材于中世纪丹麦的历史,但剧中描述的一切是十六到十七世纪英国社会的真实写照,表现对人文主义辩证性的认识和反思,对人文主义一昧强调个性解放的反思。剧本撅弃一般的复仇剧肤浅的基本特征,第一幕便交代秘密,降低谁是凶手的重要性,主题转向如何复仇, 展现丰富深邃的内心世界,使旧体呈现新气象
2哈姆雷特悲剧形象:
A哈姆雷特是一个行为延宕性格忧郁的王子,喜欢思考的复杂形象。他的性格并非先验固定,二是随着外在的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从一个有人文主义倾向的人变成一个延宕忧郁的形象,最后成为一个悲观的宿命论。促使他性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丑恶的社会现实与他曾经抱有的乐观人文主义理想之间的矛盾。
B最初的王子天真乐观,具有人文主义倾向,在大学读书时候接受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对世界和人的认识乐观而肯定,在他眼里,世界是覆盖众生的苍穹,有着壮丽的帷幕,认为人是了不起的杰作,他本人也表现出单纯乐观和谐的精神气质,集合了人文主义理想优美的因素,是个快乐的王子。
这种美好的理想与其精神世界的和谐在一开始便被打破,从大学回国世界便颠倒混乱,面对父死母嫁、王位被篡夺的现实,王子开始精神颓唐,在痛苦和忧虑中逐渐成为一个忧郁的王子。
昔日的人文主义理想破灭,现实的残酷越发显得黑暗,世界和人类在他眼里蒙上黑色帷幕,他觉得那是一座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理想的破灭使他面对重重矛盾精神而无所寄托,这种现实与理想的矛盾造成了他行为上的犹豫,变成延宕的王子。
C现实摧毁了哈姆雷特乐观和谐的理想,陷入精神危机中,从而一步步走向对生命本体性的形而上的哲学思辨中。哈姆雷特在思考生命本源性的问题过程中忽视了复仇行动本身,从而成为一个思想审慎行动延宕的王子,也正是在其对生命本体的思考中显示了这一形象的哲学深度。这些思考设计人的存在的本体意义,生命、死亡、善恶等问题,这一过程使得哈姆雷特逐渐意识到人并不像人文主义颂扬的那样圣洁,相反人的情欲在失去理性规范的制约后会产生无穷的恶,社会也就趋于混乱,所以在哈姆雷特看来,人在本体意义上是丑恶的。
在对人的本体性的探讨中,哈姆雷特的言行游离于复杂的宗法责任和重整乾坤的社会责任,越来越脱离现实的轨道而直逼无意义又无目的的存在本身,面对这些思考,复仇变得无足轻重,在对生存与毁灭的思辨中走向悲观的宿命论。迷惘焦虑的情绪和心态造就了他行动上的犹豫和延宕,使他成为一个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D哈姆雷特的形象揭示了人的思考的力量,同时他身上表现出来的人的渺小不完美和人生的虚无等问题,同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晚期信仰失落的人们进退两难的矛盾心理的象征性表达。他身上表现出来的关于人性复杂、人性悖谬的思想,成为近代欧洲文学关于人的问题思索的基本指向。
3艺术成就:
A在人物塑造上,着重通过内心矛盾冲突的描写揭示人物的深度,莎士比亚的悲剧以描写人以及人的自然本性为核心,在戏剧冲突的建构上,表现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理智信念与情感欲望之间的冲突,构成了内外双重矛盾冲突,在人的内心世界的开掘上达到了空前的深度。
B出于展示人物心灵世界和刻画人物性格的需要,善于运用内心独白的艺术手段。哈姆雷特关于生存还是毁灭的独裁,准确的传达出他的矛盾心态,是他延宕性格的典型例证。
C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使人物形象达到丰富性与个性化的有机结合,哈姆雷特、雷欧提斯和福丁步拉斯在为父报仇的行动上的对比,反映了三个不同性格的人物;
在情节结构上,哈姆雷特突出地表现出莎士比亚戏剧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的特色,三条复仇线索互相对比,激化矛盾,共同表现主题。
D创作方法上,《哈姆雷特》具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双重性,取材于丹麦历史,但表现当时的社会现实。

  《哈姆莱特》读后感(十):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读书报告

哈姆莱特这部悲剧不愧是莎翁的顶峰之作,这部悲剧真的是震撼到我了,这不光是写给那个时代的人,也是写给我们,尤其是我现在还在大学里,还对世界对社会怀揣着美好的梦与理想,而这部剧就很深刻地给我上了一节人生成长课程。剧中每个人的性格形象都如此丰满生动,剧情安排地也如此巧妙,让我忍不住一口气读了三遍!这部剧中表现了每个人的内心如此丰富,人物内心的矛盾描写得如此精彩。

忧郁王子哈姆莱特,他爱他的父亲,不光是爱,甚至是崇拜。而当父亲才死后两个月就急着上位的叔叔,在他看来就是恶毒的莠草,是令人作呕的丑怪。在剧中也多次将这两人进行对比,在哈姆莱特在母亲寝室里与母亲谈话时,指出他父亲简直和天神一样俊美,不光是体态上的俊美,更是道德、气质、精神上的美。反观叔叔外表不光丑陋不堪,内心更像毒蛇般恶毒。虽然是亲兄弟,但是差别如此的大。因此在剧中,父亲在哈姆莱特心中是崇高的,理想的神,而不是这种丑陋的蛤蟆。这也侧面反应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这种内心的不平衡开始造就了哈姆莱特的忧郁。

对于母亲,他爱她,也恨她。恨她在只有一个月的时间里,“她在送葬的时候所穿的那双鞋还没有破旧”就嫁给了叔叔,恨母亲的虚伪对爱的不忠贞,让哈姆莱特对爱情绝望,这份绝望会延续到可怜的奥利菲娅身上,导致了奥利菲娅的死。在与霍拉旭的对话里面“葬礼中剩下的残羹冷炙,正好宴请婚筵上的宾客”这句话读起来令人发笑,眼中不自觉地浮现出葬礼和婚礼一起举办的画面,多么让人心寒,蕴含着哈姆莱特对母亲与叔叔深深的无奈、鄙视与绝望。在重重打击、理性被现实所打破以后,哈姆莱特对母亲就不再抱有任何幻想了,而是用尖锐的语言直接骂出内心对母亲的恨。在戏中戏开始前,哈姆莱特对奥菲利娅说“您瞧我的母亲多么高兴,我的父亲死还不过死了两个钟头”。在哈姆莱特编排的戏里面,前面伶后台词是多么信誓旦旦、忠贞不屈,“我倘死了丈夫再作新人,让我生前死后永陷沉沦”,这对于母亲来说就像针一样锋利,哈姆莱特将对母亲的恨意就这样公之于众。接下来在与母亲谈话中,也锋利地训斥母亲的有眼无珠、麻木不任,甘心做情欲奴隶的肮脏嘴脸。哈姆莱特很爱他母亲,因为母亲那圣洁的爱的形象在他心目中是多么高大,当这理想中的爱神毁灭坍塌,他的内心便只剩下了恨。

当我没有看到哈姆莱特跳进奥菲莉娅的坟墓时,我一直在怀疑哈姆莱特对于奥菲莉娅的爱,后面我才确认了他心中的爱。在没有受到现实打击之前的哈姆莱特时,他是多么爱奥利菲娅,为她哭、打架、绝食、撕破自己的身体、吃醋,甚至愿意与奥菲莉娅一起埋葬死去。然而这种爱在旁人看来只是发疯,但其实发疯的都是旁人,他们心里只剩下了利益,爱却被埋葬了。在第二幕开头,哈姆莱特在看到父亲灵魂以后便第一个跑去找奥菲莉娅,他衣服凌乱,脸色苍白,握住奥菲莉娅的手、仔细描摹爱人的面孔后,便走了。这回见面以后,哈姆莱特对奥菲莉娅的爱绝口不提。这是哈姆莱特在知道真相后,母亲这尊爱神的形象在他内心坍塌,使得他不再相信爱。他最后一次主动找奥菲莉娅,就是对于爱情、理想、美好的诀别。哈姆莱特并不是不爱奥菲莉娅,而是被现实打击得不敢再爱。

戏中戏的安排,体现了哈姆莱特虽然被现实打击得脆弱不堪,但是他仍然是一个感性与理性并存的人。他并没有完全相信魂灵的话,而是通过戏中戏来检验事情真相,揭开所有虚伪者的面具。

上位的国王:我突然想到了论语中的一句话“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这句话就是在说义利之辨,很显然国王就是这个不仁者。在国王对于自己罪孽的忏悔时,就可以看出他做这些事的的动机在哪。在义和利中,他选择了利,对于国王的权利、兄嫂的美貌等等,他经不住这些诱惑,而选择了背叛道义,杀死自己的亲哥哥,甚至要杀死亲侄子,这些人可都是与他身上流着相同血液的亲属,这是世上最亲密的联系。在奥菲利娅疯后,他说过一句话:“我们人类没有了理智,不过是画上的图形,无知的禽兽”。莎翁的笔真的是尖利无比,从自己口里说出骂自己的话,太锋利了!

母亲:戏剧就将母亲塑造成一个目光短浅的女人,为了一时的情欲,与杀死丈夫的弟弟乱伦。但当哈姆莱特指责她的虚伪以后,她那仅剩下的一点良心终于让她知道忏悔,不过最后面莎翁没有对这位母亲太狠,当她为儿子喝下那毒酒时,也是她对于自己生前罪孽的一点救赎。

奥菲莉娅:一个无辜受害的女人,她爱哈姆莱特,但是因为出身原因,只能听任父亲的命令拒绝哈姆。当大家认为奥菲莉娅是治好哈姆莱特的唯一良药,便安排他们见面。在见面时,哈姆莱特将自己对于母亲的恨意迁怒到奥利菲娅身上,他认为“美丽可以使贞洁变成淫荡”,他叫奥菲莉娅进尼姑庵,因为女人只会生下“一群罪人”。哈姆莱特这些指责让奥利菲娅感到痛苦“我是一切妇女中间最伤心而不幸”“啊!我好苦,谁料到过去的繁华,变作今朝的泥土!”接着哈姆莱特的宣泄杀死了奥利菲娅的父亲。哈姆莱特不再爱她,父亲被哈姆莱特杀死这两件事就是给奥菲莉娅判了死刑。奥菲利娅就是这个时代里很典型的形象,不敢追求自己的幸福,一切听从父母的安排,这个柔弱的姑娘最后居然有了勇气去自杀,这也是这个时代所逼迫的。

对于哈姆莱特的这个角色,我真的觉得这是一个十分奇妙的角色,有时候觉得他很脆弱甚至是懦弱(当他知道真相的时候他消极装疯卖傻躲避现实,却陷入了生存与死亡、意义与虚无的终极思考的时候),有时候又觉得他坚强而勇敢(安排了一出戏中戏来揭露罪恶,最后与奥菲利亚哥哥比剑术,把叔叔杀死的时候)。我们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何尝不是和哈姆莱特一样,我们也会害怕,也会犹豫懦弱,谁能保证自己面对巨大的困难时,能像古希腊英雄一样无所畏惧奋勇向前呢?哈姆莱特懦弱了,但是责任却让他勇敢起来,道德上不允许他任由事态的发展,因此他重新站了起来,完成了他的使命。我觉得哈姆莱特最后的死对他来说是好的结局,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他为他爱的人复仇,同时也为自己的过错买了单,对他来说死亡是个解脱。

我们每个人都和哈姆莱特一样,在理想里,每个人都希望生活是美好的,世界是美好的,但是现实的残酷会打击着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幻想。当遇到这些困难时,我们会伤心、难过、退缩,但是人是能自我疗伤,会从自我否定,自我厌恶走向自我鼓舞、坚强而有勇气,一个人的成长何尝不是这样,在徘徊、跌倒中向前行。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哈姆莱特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