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一世界(青少年版)》是一本由杨澜 / 朱冰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问一世界(青少年版)》读后感(一):叫醒你的梦想
刚把这本书带回家,儿子见到后问:妈妈这是给我带的书吗?我说是啊,这是杨澜阿姨特意写给你们青少年读的书。儿子听到后,反问道:青少年不是从12岁开始的吗?我才8岁啊,我读不懂。一听儿子这么说,我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下意识的错误。孩子读书,贵在引导,可是被我忽略了。后来只好和儿子说,那就我们一起读吧!儿子听后,开心极了。于是和儿子一起,一人一段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一问一世界(青少年版)》读后感(二):我是谁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相信,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我们肯定都考虑过这个问题,也曾问过父母,但父母怎么回答的,就不一样了。有的父母会编故事说是偶然捡到的,也有的父母会委婉的告诉孩子,你是爸爸妈妈爱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贝。 其实,从小我们就对这个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但慢慢的,我们长大了。虽然世界依旧是未知的,但我们的好奇心却不知道哪里去了,仿佛被时间偷走了。我印象很深的一点就是杨澜在书中提到,“提问,是人类智能的重要标志”。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一直是在学习怎样解决问题,却忽略了提出问题的重要性。 记得在高中的政治课上,老师曾说过政治课本的主体内容无非就是三部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只要把握好这三部分内容,就能把政治课学好。但是,这三部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想要知道怎么做,只有先知道为什么,要知道为什么,我们首先需要有问题。试想一下,如果我们都问不出问题来,怎么可能会有答案呢? 当然了,在考试中不存在没有问题的情况,因为卷子都是命题人出好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机械的写出怎么做。试想一下,离开了考试,没有人再会问我们为什么的时候,我们是否还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呢?没有问题,往往是最可怕的问题。 一问一世界,只有学会了提出问题才能发现更广阔的天空。生命有无数的可能,我们看到的世界越大,发现的未知也越多。杨澜在自己的人生路上,一直向前。26岁获得中国主持人国家荣誉奖—— 首届“金话筒奖”; 32岁首创了中国高端文化卫星频道——阳光卫视。她采访了全球900余位世界政要和各界风云人物,被誉为“中国的华莱士”。三次参与中国奥林匹克申办工作,应邀出任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形象大使和2022冬奥会总体策划,同时还担任国际特殊奥林匹克全球形象大使,曾荣获国家公益慈善奖“中华慈善奖”。2013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影响力100位女性之一 •••••• 杨澜之所以如此“幸运”,其实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她每次采访平均阅读达十万字,好比准备了一桶水,但最后只用了一滴,节目效果怎么可能不好呢?我以前只是羡慕杨澜的知性美,看完这本书后,我更佩服她了,佩服她的勇于放弃,佩服她对自己人生的把握,无论成败,忠于内心! 我一直都是一个喜欢听别人的故事,思考自己的人生的人。杨澜的这本《一问一世界》刚好对我的胃口。在这本书里,我不仅了解了这68位影响世界的人物,更了解了杨澜。一个人的光鲜从来都不是偶然的,比进入他人世界更重要的,是打开自己的世界。在我们手里的,就是打开成长大门的那一把钥匙······ 再有一点,我好喜欢这本书,不仅文字通俗易懂,还配有彩色的插图,插图上配有简单的但耐人寻味的文字,好像看到了我初中用的笔记本。好喜欢!有青春的味道。 鸣谢拾光书屋
《一问一世界(青少年版)》读后感(三):我们到底在几岁确定了理想
我想聊聊我们到底在几岁确定了理想。《一问一世界(青少年版)》读后感(四):看看别人的起跑线
杨澜,第一次知道她是在小时候的中央电视台节目“正大综艺”。当时这个节目是我们一家人的最爱,只是后来不知道怎么的这个节目就停播了。再次在电视里见到杨澜已经是在一个访谈类的节目中了,还记得这个节目好像是叫做“杨澜访谈”。我一直都认为杨澜是一名名主持人,当我真正了解杨澜才知道她是一位极富有传奇经历的女子。 杨澜并不仅仅是电视节目主持人,还是企业家、慈善家、作家。一手创办了阳光媒体集团和阳光文化基金会。并且还是咱们全国政协的连续三届的委员。08年北京申办奥运会的时候杨澜是形象大使并且代表中国做申奥陈述;北京奥运会的时候是火炬手,随后参与主持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开闭幕式;还担任国际特殊奥林匹克全球形象大使;还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首位中国形象大使、国际特殊奥林匹克全球形象大使和美国林肯中心中国顾问委员会主席、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2013年5月在纽约佩利媒体中心被授予女性“开拓者”荣誉,成为首位MAKERS项目“开拓者”奖项的非美国本土获奖者,同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位女性之一。排名第46位。当年国内上榜的女性一共是16位,能获此殊荣,杨澜的实力可见一斑。 对于一名女性来说,如此传奇的经历的杨澜算是一名成功的女性,步入中年的她,要名气有名气,要事业也有事业,还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真是令人羡慕!当这些辉煌堆聚在杨澜身上,使得她光芒万丈。但是这些耀眼的光环却并没有将杨澜送上神坛。杨澜说,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幕。 《一问一世界》是杨澜传奇经历中真实的一部分,全书从杨澜记者经历中采访过的700多位全球顶尖精英人物中选择68位传奇人物的故事加以记叙。其中不乏知名企业家,著名的演员,著名的运动员,甚至一国元首。杨澜用这本书告诉我们人生的真谛!全书用问答的方式,设立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用这68位世界传奇人物的故事讲述他们在面对相同问题时候的抉择。 常常听别人说“要赢在起跑线上”。是的,起跑线上领先必然是有优势的。拓宽自己的眼界,让自己尽早的从起跑线上起步。世界以自己的规律转动,我们仅仅只是恒河沙数的过客,让我们见识一下世界的精彩。 欢喜,挫折,快乐,梦想,竞争,失败,成功这些都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东西,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在世上,我们要面对的事情有很多,固然我们谁都想赢,可是世事往往不尽人意,赢了固然好,输了也要潇洒的回身,不论输赢,我们都能从中得到磨砺。雅典奥运会上一路遥遥领先,最后却因为脱靶与射击冠军失之交臂的埃蒙斯说“虽然我没有获得冠军,但是也要开始我们的家庭生活,生活要继续,但是我对射击的爱好和追求也会继续下去,不会因为脱靶而放弃我的理想”我们要面对的不光只是赢,更多的时候面对的往往还有输,我们需要常怀感恩之心,宽容的对待这个世界。 当你自怨自艾的时候,当你心喜若狂的时候,当你面对竞争的时候,当你面对困境的时候,这本书会告诉你别人是怎么做的,当然我们谁也不能复制别人,但是我们可以参考! 特别鸣谢 拾光书屋
《一问一世界(青少年版)》读后感(五):作文素材,这本书都有
“问与答,看似简单,每一个人的回答背后都深藏着一个你所不知道的世界,也许有一天,在某个精彩提问的激励下,它会慷慨地敞开大门。每个人的人生体验都是有限的,能够领略到他人世界的风景,是—种幸运,请用心感知,在那个世界里,你的生命将受到另一种启发。” 老师问:“有什么问题?“ 讲台下一片安静,老师继续讲课。同学们,抄着笔记。 我想这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式课堂,当然很多同学也是这么过来的,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愈发体会到学会提问,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其实提问是最直接的交流方式,因为你没有提问前是无法预知答案的,只有在你来我往的问答中,才更容易碰撞出火花。生活中,自己也参加过几次讲座,一场成功的讲座,提问环节也必然精彩。如果一场讲座全程无人提问,那么这场讲座不能说有多失败,但起码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提出好问题,更是一门儿学问。杨澜就是这样一个会提问题的访问者。 在杨澜的采访中,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单纯的关注成功人士的成功之道,而更多的是对于被访者内心世界的关注。在杨澜的采访下,我们看到了一个想当农夫多过于王储的查尔斯王子,在漫长等待继位的时间里,查尔斯还做着感兴趣的农活儿,时不时与自己的农作物对话。让人艳羡的生活,其实不过是人们的想象。归根到底源于人们对幸福的定义千差万别。 整部书涵盖了杨澜曾经采访过的上百位各个领域的佼佼者,最让人影响深刻的还是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崔琦先生。出身于河南农村,小学后便辍学在家务农,如果不是远方亲戚带来了去香港教会读书的机会,可能一辈子就会像他的父母般在农村种田为生。然而在被问到“如果当时没被送出来读书会怎么样?“崔琦先生却回答,“其实我宁愿是一个不识字的农民,如果我还留在农村,留在父母身边,也许他们就不至于饿死吧“,这个答案让人始料未及。我们对于成功的追求,是否会太过于急功近利,这确实值得人们思考,值得父母思考,也值得孩子思考。这就是这样一本书,一本让人停下脚步思考一下的书。当我们看到世界财富聚集的代表——巴菲特,选择支持儿子成为一名音乐家而放弃继承生意时,是不是值得现在的父母思考,什么才是对孩子最好的选择。所以这本书其实也很适合父母进行阅读。 在内容上,这本书作为《一问一世界》的青少年版,与2011年出版的《一问一世界》相似,除去杨澜采访过的嘉宾故事外,还在其中穿插讲述了杨澜自己的故事,从外国语大学毕业到主持正大综艺节目,继而自己独挑大梁制作的《杨澜启示录》节目等经历,丰富内容外,也可以看成了对自己成功之路的总结,努力与机遇都并不可少。而作为青少年版,其中增加了对出现人物的介绍,让青少年阅读时,帮助他们了解这些“成功的人“背后的经历,真实的故事才可能有更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并且加入了一些彩色的手绘图,更容易吸引着部分小读者。另外在排版上,字体间距较大,方便青少年阅读。 结构上基本上属于一个故事一个总结的写法,作为青少年阅读,可读性比较高。作为更新作文人物素材,这本书也是一个极好的选择,可以让作文中经常出现的司马迁、李时珍啊,这些老先生歇一歇了。说不定看书的同时就能拿到作文高分呢?何乐而不为。
《一问一世界(青少年版)》读后感(六):世界无限大
《一问一世界(青少年版)》是杨澜和朱冰为青少年读者写的一本书,著书的目的用红色大字标在封面上——“真正赢在起跑线的,是那些见识了大世界的人!”这本书用杨澜和68位影响世界的人物身上发生的故事拓宽读者的视野,帮助读者内视自身,澄明心境,欣赏和接纳大千世界。《一问一世界(青少年版)》读后感(七):对这个世界,你是否有着不解的疑惑?
他们的世界《一问一世界(青少年版)》读后感(八):梦想总会成功,励志也很伟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的梦想实现起来很容易,有的梦想实现起来很艰苦,这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帮助,除了朋友的帮助,或者就是物质上的帮助,还需要精神上的帮助。精神上的帮助是什么呢,需要的就是励志。《一问一世界(青少年版)》读后感(九):世界很大,带孩子看看
在看《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的时候,相信很多人还记得多多英语说的很好。当时有一个细节,其他小孩带去现场的是汉语版故事书,多多带去的是英文版。多多爸爸黄磊是导演、演员,演话剧,有自己的品牌生意。毫无疑问在同期孩子里面,多多爸爸格局最大,对多多从小的培养似乎也沿袭了贵族式教育。所以当十岁的多多和斯皮尔伯格大导演站在一起的时候,她的大方得体也就不奇怪了。这是黄磊为女儿培养出来的见识,可是作为普通的大众,该怎么办呢?当我拿到杨澜的青少年版的《一问一世界》,我想即使不能把孩子培养成多多那样的可人儿,但是至少让他知道外面的世界也未尝不可。《一问一世界(青少年版)》读后感(十):做好自己比成功更重要
陶行知先生曾写过一首令人击节叹赏的诗:“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其实,陶先生在这里说的“一问”,所指并非只是狭义的“发明”,同时也泛指人类的所有发现、认识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