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7-11-2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精选10篇

  《中国哲学史》是一本由冯友兰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2.00元,页数:56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一):排山倒海的挫败性阅读

       我很少写读后感,包括话剧评论影评之类的都不多,偶尔为之也不过是因为内心有些自以为是的不平之气不吐不快,吐出来不过是希望别人能看到我这剑走偏锋与众不同的模样,说来不过是哗众取宠,大概是读得还太少所以太容易沾沾自喜
        我一向是个虚张声势的人,这次写这篇读后感却彻底没了脾气也没了底气,因为这本书带给了我铺天盖地的挫败感。
        首先这本书我还没有看完,大概未来一段时间内也很难看完了,总的来说是因为我现有的知识水平不够支撑这种深度阅读,有人说,囫囵吞枣便可,我却如鲠在喉终究决定不再勉强自己,不为了所谓的完成去完成,读书终究是为了充盈自我而不只是为了阅读本身,我在阅读中已经深深地感受到自身的局限性和无力感,我收获了一些其他的东西,他们让我进一步认识了自己,让我看清了自己正在走的路。
         从阅读本身来说,一方面作者书写的语言让我读来颇为不顺,另一方面很多原文典籍的引用也需费些心力去体会,加之国学基础薄弱,所以理解起来非常不容易,这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所以对于本书暂时搁置,但是我已经开始阅读《中国哲学简史》,类似的内容却更加通俗易懂,因为对于中国哲学家的思想我还是很感兴趣的,对于冯先生精炼的概括和描述我也非常欣赏并愿意从这本书出发,了解先贤思想。
         阅读之外的挫败感,说来也不过庸人自扰,究其根本大概是我对于哲学私人的功利心在作祟罢了。知道冯先生是因为何兆武的《上学记》,何先生对于冯先生的评价颇低,也专门开辟了一个小节对冯先生的某些事件做了大概的说明,阅读的时候就印象深刻,觉得一个如此奴颜婢膝的人其学术可能也不过尔尔,后来开始接触点哲学,也了解到冯先生算是中国近代哲学第一人,虽知道这样一个名号,我却感触不深,直到真的捧起这本《中国哲学史》,我才强烈地意识到某种违和感,作为一个哲学家,想来对于世界人生和知识都有自己通透的理解,要写就这样一本煌煌巨著,也需要融贯古今,想来对人对事都能超然处之,然而究其行为却不免落于小人之径,至耄耋之年,本应该从心所欲不逾矩,却做了些违和之事,乃至大刀砍向自己著书立说的根基,扛起了批林批孔的大旗,难怪为读书人所不齿。
        不过冯先生的私德并非我关注的重点,我本人其实对于哲学是有些幻想的,我希望哲学能解决我对人生的困惑,也希望哲学能引导我前进的道路,树立我正确的行事准则,这几乎就是一次内圣外王的塑造,如果哲学最终的结果不能让我成为一个“圣人”,我还是只能说些言不由衷的话,做些背离准则的事情,那么哲学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我不带着这种成为“圣人”的私心,我为何要去了解哲学呢?
        很多答案我都不知道,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来说,也许那个答案毫无意义,只有寻找答案的过程才让一切变得有意义吧。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二):中国哲学没有西方哲学有魅力

冯友兰的这部《中国哲学史》,是一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后来者有没有,有哪些,我还不太清楚,没读到。在这部书中,冯友兰将中国的哲学史从春秋战国时代,一直整理到晚晴,非常全面。他不是单纯地将这两千年的思想哲学进行罗列,而是从某个时代的语境里对某个哲学思想流派进行阐释,也就是陈寅恪、金岳霖在附录的审查文中所称道的“他具有同情心理”。
他这书是写给时人看的,时人即民国知识分子,所以他在书中都是直接引用古文,不加注释,因为那时候的知识分子,大多从私塾中出来,旧学根基深厚,读这些古文不费事。我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人,虽然学生时代很喜欢读文言文,有时候朋友拿一些文言文来问我意思,我都能说出个所以然来,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书中的古文有很多都没看懂。
我是这两年始对哲学发生浓厚兴趣的,看了点西方哲学,心想中国哲学是怎么个样子,就找来这书读。如前所述,我没全看懂这本书,但也囫囵吞枣地看了个大概,对中国哲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算是达成了开卷时的目标。冯友兰将中国哲学史分成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我极赞同他的划分理由。因为自秦汉以后,众人讲述其思想皆引自经典,不论是儒家经典,还是佛经,都是“经”,所以他将它们归并为经学时代。不仅如此,他还对二程、王陆进行划分,开创性地提出“理学”“心学”的区别,奠定了后世对这些中国思想家的性质区分,在学术思想史上,贡献非常大。
所谓经学时代,概括起来,其实都在围绕“性、理、气、心”来讲,只是各人阐发有区别,不好看。如果夹带现有的科学知识去看这些观点,它们根本立不住脚。中国哲学跟欧洲哲学差不多同时萌芽,但后来的发展却大相径庭。我通过这次的初步了解,觉得经学时代的中国,确实发展出自己的一套体系,但它远远落后于西方哲学。这个观点,冯友兰在书中也有提出,中国哲学比西方哲学差,并认为西方已经进入近代哲学,中国直到清末,还处于中古哲学。所以,甚至可以说,若不是为了做学术研究,中国的经学时代是不值得花时间去研读的。
不过,经学时代也有一位人物,我觉得他的思想哲学,还是值得去一窥究竟的。他就是王阳明。据说,他的思想深深影响了日本明治维新中很多重要人物,甚至有人说没有王阳明就没有日本明治维新。我倒是很想尽快抽个时间拜读一番那部《王阳明全集》,看看他的哲学有何魅力。
中国哲学,最精彩的部分,反而是子学时代。那个时代,有讲修身的,有讲政治社会的,有讲宇宙的,有讲修辞的,纷繁复杂,百家争鸣,不似后来的经学时代,其实都在讲修身,也就是西方哲学的伦理部分。然而,子学时代也有它的问题,一个是它的很多思想都是萌芽阶段,不成体系;另一个是它距今实在是太远了,很多句子,意思都有争议。
民国,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冯友兰觉得,这个时代是中国近代哲学的开端,它跟秦汉一样,也是几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如今是二零一六年,很快就到二零一七年,中国有哪些哲学家?他们提出了哪些主张和看法?我尚不知道,我很想知道。不过,我不急,慢慢来吧,先了解一下西方哲学,它们确实比我们发达。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三):重新认识中国知识界的思想发展

很长一段时间我以为中国是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哲学的,或者中国的哲学过于早熟以至于再没有发展了。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写“道可道 非常道”。在我看来,这就是说关于“道”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别人再怎么解释也没有用。如果说哲学是对人生的思考,我也疑惑中国人的哲学思想为什么看起来如此简单,准确地说,为什么我知道的如此之少,而且很多是我所心存怀疑的,譬如 “难得糊涂”,譬如“明哲保身”,这就是我们几千年文化积淀的人生哲学吗?相较于西方热热闹闹千百年来几乎不间断的争辩、发展,我们的哲学为何显得如此消极、冷清。
 
抱着要补课、要重新认识自家文化的心态开始阅读这套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学术著作。读得很慢,上下册不足600页却读了近四个月,文中大量引用的古文典籍固然是很大的挑战,冯友兰先生自己的阐述(近代学者的文言文)读起来也是非常吃力。其句子结构、字词用法,与自己习惯的现代白话文有着巨大的差异。经常是大段读下来感觉不知所云似懂非懂
 
然而,即使这浅浅的理解,一方面解答了我不少困惑,另一方面也使我开始思考新的问题。
 
譬如,冯先生认为“中国只有上古与中古哲学、无近古哲学”。对于中国之哲学思想为什么没有发展到近代哲学,冯先生的意见是缺少大的社会变动,旧瓶尚能勉强容新酒。另外冯先生也认为随着经学时代的结束,旧瓶已呈破裂之相,发展近代哲学的时机已经到来。从《中国哲学史》完成的年代到今天,中国已经历了颇多巨大的变化,那么我们的近代哲学是否有迹可循呢?
 
我想,这个时代重新阅读老一辈学人的著作意义也许就在于重新去认识中国知识界的思想发展历程。
完整书评及部分读书笔记参阅微信: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OTU5MjI2OA==&mid=401967531&idx=1&sn=951d937aea5836fdc4db3c108d1cdc3d#rd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四):一部中国哲学史就是一部中国历史

哲学的产生必然有其现实的基础,哲学的发展也必然受到现实的影响。春秋战国之际,天下大乱,传统礼教社会崩溃,值此之际有了诸子百家,提出各种解决当时社会问题的学说,也为后世哲学搭建了基本框架。秦汉一统,基于统治需要,儒术独尊,其它学说受到排挤,虽然某些时期其它学说受到重视,整体而言未能如儒家长久占据主导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佛学东渐,对儒道造成冲击,但最终融入中国哲学,形成儒道释共存的局面。直至宋明朝代,国家统一稳定,以儒为主兼容其它学说,理学大兴,占据中国文化主导地位。至近代遭遇几千年未遇之大变局,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虽有部分学者尝试利用传统哲学包纳西方事物,正所谓酒瓶装新酒,却以失败告终。至此,中国传统哲学时代结束,新的中国哲学正处于萌芽状态。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五):本书大纲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
自序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
1.哲学在中华文化的地位
哲学与宗教的区别:大宗教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
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不是宗教 4
高于道德价值——超道德价值
2.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
圣人
3.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言论文章没有表面上的联系 富于暗示
4.语言障碍
第二章 中国哲学的背景
哲学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1. 中华民族的地理背景
大陆国家 世界-天下-四海之内
2. 中华民族的经济背景
农业国 土地是财富的根本基础 社会经济的思想和政策的中心总是围绕着土地的利用和分配
3. 上农
道家和儒家都表达了对农业的渴望和灵感
4. 反者道之动
毋太过
5. 自然的理想化 热爱自然
6. 家族制度 祖先是家族团结的象征
7. 入世和出世 儒家更接近到家 新儒家 同理 新到家
8. 中国的艺术和诗歌
9. 中国哲学的方法论
10. 海洋国家和大陆国家
11. 中国哲学中不变和可变的成分
第三章 各家的起源
1.司马谈和六家
2.刘歆及其关于各家起源的理论
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 墨家 武士 道家 隐者 名家 辩者 阴阳家 方士 法家 法术之士
第四章 孔子:第一位教师
1.孔子和六经
2.孔子作为教育
3.正名 实与名相符合
4.仁义 人的德性,仁和义 义是事之宜,应该 社会中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应该做的事情,它是绝对的命令 义利之辩 仁是一切德行的总和 全德
5.忠恕 忠恕之道就是仁道
6.知命 无所为而为 一个人做它应该做的事情 做这些事的价值在于做的本身之内
我们能够做的,莫过于一心一意地尽力去做我们知道是我们应该做的事,而不计较成败
7.孔子的精神修养发展过程
孔子志于学,就是道 执行天的命令 孔子的超道德价值 道家追求与混沌的整体达到神秘的合一 距离人伦日用更远
圣人发展的最高阶段:从心所欲不逾矩
8.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继承古代文化并使之垂之永久
第五章 墨子: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
孔子是古代文化的辩护者 墨子是批判者
1. 墨家的社会背景
墨子出身与侠
2. 墨子对儒家的批评 不相信天鬼 坚持厚葬,浪费财富和精力 强调音乐 相信命运
3. 兼爱 赞同 仁、义 同等地、无差别地爱一切人 游侠“有福同享”的延伸
4. 天志和明鬼 兼爱利天下,利天下则利个人(诱导的方式) 以天意和鬼神来引导
5. 一种似是而非的矛盾
6. 国家的起源 墨子认为国君最初是由人民意志设立的,是为了把他们从无政府状态中拯救出来
第六章 道家第一阶段:杨朱
隐者,认为救世是徒劳
1. 早期道家和隐者 道家退隐还要提出思想体系,赋予行为以意义 早期代表:杨朱
2. 杨朱的基本观念 为我 轻物重生(失去的可能获得,但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
3. 杨朱基本观念的例证
4. 《老子》《庄子》中的杨朱思想 无用是全生的方法
5. 道家的发展 杨朱-老子-庄子 杨朱:避 老子:事物变,规律不变,要遵循规律调整自己的行动 庄子:齐生死、一物我
第七章 儒家的理想主义派:孟子
孟子是儒家理想主义,荀子是儒家现实主义
1. 人性善 人性善恶是中国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 孟子认为人性中有善的成分,其他成分本身无所谓善恶,不加以控制,就会通向恶
人性四端: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 辞让之心 是非之心 扩充则可变成 常德,即仁义礼智
2. 儒墨的根本分歧 杨孔:仁义利他,杨朱利己 爱人问题上,墨家强调无差等,儒家强调差等 根本分歧:儒家认为仁是人性内部 墨家认为是外部认为附加于仁的,墨子认为出于功利主义进行仁
3. 政治哲学 王道:道德-霸道:暴力 孟子支持井田 内圣外王,行忠恕 尽其心,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
4. 神秘主义 孟子认为宇宙实际上是道德的宇宙,理解了就是知天 万物皆备于我,与天融为一体 浩然之气:勇气、士气,养的方法有知道(提升精神境界)和集义(做天民在宇宙中应当做的事情)
第八章名家
名家与诡辩家、逻辑家、辩证家有相同,也有不同的 中国哲学中名、实的关系
1. 名家和辩者
公孙龙 坚白 名是不变的、绝对的 惠施 无厚 实实际事物是相对的、可变的
名是绝对的,实是相对的
2. 惠施的相对论 1至大至小 2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3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4大同而与小同异 5南方有穷而无穷 6今日话越昔来 7连环可解也 8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
3. 公孙龙的共相论 白马非马:内涵白+内涵马 白马内涵动物+颜色 ;比较外延 白马和马的外延不同 ;马的共相与白马的共相不同
坚白:感觉坚就不能感觉白,感觉白就不能感觉坚 所以没有坚白石,只有白石或者坚石
4.学说意义 象内和象外的区别,发现了超乎形象的世界
第九章 道家第二阶段:老子
1.老子和《老子》
2.道,无名
3.自然的不变规律 道是太一。不变
4.处世的方法 知常,知道自然的规律 袭明的通则: 想得到一些东西,就要从反面开始
5.政治学说 圣人治国 圣人愚(淳朴天真)
第十章 道家第三阶段:庄子
1.庄子和《庄子》
2.获得相对幸福的方法 做到了能做的是等同的幸福
3.政治社会哲学 把自然变成人为的东西,以人灭天,结果是痛苦 老子反对是因为“反者道之动”,越统治越得不到结果 庄子认为顺乎人自身内在的自然本性会获得幸福
4.情和理 圣人对万物自然本性有理解,心就不受世界变化的影响
5.获得绝对幸福的方法 绝对幸福,超越与事物的普通区别
6.有限的观点 同一事物可以有许多观点
7.更高的观点
8更高层次的知识: 圣人永远存在
9.神秘主义的方法论 无知 不知之知.
第十一章 后期墨家
1. 关于知识和名的讨论
2. 关于“辩”的讨论
3. 澄清兼爱说 利是义的本质 兼爱的兼是周
4. 辩护兼爱说
5. 对其他各家的批评 富于逻辑头脑
第十二章阴阳家和先秦的宇宙发生论
1. 六种术数 天文 历谱 五行 蓍龟 杂占 形法
2. 《洪范》所讲的五行
3. 《月令》
4. 邹衍
5. 一套历史哲学
6. 《易经》中的阴阳学说
第十三章 儒家的现实主义派:荀子
孟子有左右,左字强调个人自由,右在重视超道德的价值,接近宗教 荀子左在自然主义,反对任何宗教,右在强调社会控制
1. 人的地位 教养的哲学 凡是善的,有戒指道德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
2. 人性的学说 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不会是善的
3. 道德的起源 人要有社会组织生活 +满足欲望的同时要接受限制——礼
4. 礼乐的学说
5. 逻辑理论
6. 论其他几家的谬误 学生李斯 韩非
第十四章韩非和法家
礼是不成文法典,以褒贬来控制君子(贵族)的行为 刑用庶人小人平民
1. 法家的社会背景 法家讲的是组织和领导的理论和方法
2. 韩非:法家的集大成者
3. 法家的历史哲学 历史是 变化过程
4. 治国之道
5. 法家和道家 法家认为君主具有某种工具和机器用来统治,有了这些就无为而无不为 法家和道家 代表思想的极端 自由-社会控制
6. 法家和儒家 礼-刑 理想-现实
 
第十五章 儒家的形上学
1. 事物的原理
2. 万物生成的“道” 一阴一阳谓之道
3. 万物变化的“道” 易有一个意义是变化 事物要臻于完善,运行就必须在恰当的地位、限度、时间
4. 中和 中 不过又不及 和 调和不同以达到和谐的统一
5. 庸常
6. 明诚
第十六章 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
历史不会重演-日光之下无新鲜事
1. 秦统一前的政治状况
2. 中国的统一
3. 《大学 》
4. 《荀子》的折中趋势 有见有蔽
5. 《庄子》的这种趋势 儒道结合才是真理
6. 司马谈、刘歆的折中主义
第十七章 将汉帝国理论化的哲学家:董仲舒
1. 阴阳家和儒家的混合 天
2. 宇宙发生论的学说
3. 人性的学说 教化是性的继续
4. 社会伦理学说三纲五常(君臣父子夫妇-仁义礼智信)
5. 政治哲学 政府组织以四季为模型
6. 历史哲学
7. 对《春秋》的解释
8. 社会进化的三个阶段乱世-小康-大同
第十八章 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
1. 统一思想
2. 孔子在汉代思想中的地位 六经-六纬
3. 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之争 焚书前后
4. 杨雄和王充
5. 道家与佛学
6. 政治社会背景
第十九章 新道家:主理派——玄学 黑色 微妙 神秘
1. 名家兴趣的复兴
2. 重新解释孔子
3. 向秀和郭象 代表
4. “道”是“无” 道是真正的无 修正
5. 万物的“独化” 万物自生
6. 制度和道德 社会随形势而变化
7. “有为”和“无为”
8. 知识和模仿 模仿的人才有知识
9. 齐物 万物等同
10. 绝对的自由和绝对的幸福
第二十章 新道家:主情派
1.“风流”和浪漫主义精神 文雅
2.《列子》和《杨朱》杨朱为仿冒之书
3.任从冲动而生活
4.情的因素
5.性的因素
第二十一章 中国佛学的建立
1. 佛教的传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2. 佛学的一般概念 业 因果 宇宙的一切事物是心的表现,是虚幻的、暂时的
3. 二谛义 1知有不知无2知有知无3万物非有非无
4. 僧肇的哲学 鸠摩罗什(5c,佛教此宗大师) 的弟子
5. 道生的哲学 善不受报 顿悟成佛
第二十二章禅宗:静默的哲学 禅,原义沉思、静虑
1. 禅宗传述的宗系 弘忍传位慧能
北宗 性宗 莫使染尘埃-神秀-宇宙的心,即道生的佛性 即心即佛
南宗 空宗 何处染尘埃-慧能-无,僧肇 非心非佛
2. 第一义不可说 禅宗主流沿着慧能 空宗与道家结合 空宗所谓第三层真谛,谓之“第一义”
3. 修行的方法 不修之修 自然
4. 顿悟 修行达成高峰,就是顿悟 禅师称之为“见道”
5. 无得之得
第二十三章 新儒家:宇宙发生论者
1. 韩愈和李翱
2. 周敦颐的宇宙发生论
3. 精神修养的方法 成为圣人,自然而生,自然而行
4. 邵雍的宇宙发生论
5. 事物的演化规律 中国哲学家大都认为历史是不断退化的过程中
6. 张载的宇宙发生论 新儒家是禅宗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十四章 新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理学和心学
1. 程颢“仁”观念 仁被私欲蒙蔽
2. 程朱的“理”观念的起源
3. 程颐的理的观念
4. 处理情感的方法 不将情感和自我联系起来
5.寻求快乐 在名教中寻求乐地
第二十五章 新儒家:理学
1. 朱熹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渊博学识 精深思想
2. 理 理是永恒的
3. 太极 理是终极标准
4. 气 理是形而上的世界,气是具体的物质世界
5. 心、性
6. 政治哲学
7. 精深修养的方法 致知 用敬
第二十六章 新儒家:心学
1. 陆九渊的“心”概念
2. 王守仁的“宇宙”概念 宇宙是一个精神整体,其中只有一个世界
3. 明德
4. 良知 良知是本心的表现 通过良知知道是为是,非为非
5. “正事”(格物)格,正 物,事
6. 用敬
7. 对佛家的批评
第二十七章 西方哲学的传人
1. 对于新儒家的反动
2. 孔教运动 康有为认为要实行孔子的真正教义
3. 西方思想的传入 严复
4. 西方哲学的传入
第二十八章 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
1. 哲学家和哲学史家
2. 战时的哲学著作
3. 哲学的性质 哲学的发展使它最终超越某物
4. 人生的境界 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境界 境界划分:自然(顺着本能或社会风俗习惯)、功利(为自己而做各种事情)、道德(社会是一个整体,自己是整体的一部分,为社会利益)、天地(社会整体之上的宇宙 )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
5. 形而上学的方法论:正的方法 说形而上的对象是什么 负的方法实质是不说它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六):一股清泉深入浅出

    在阅读此书之前,我先看了书评,人们的感受出乎意料得多样:有人说这是一本接地气的教科书,有人说这是一本开拓先河的学术著作,也有人说这是西式中用的新思维,还有人说这是老爷子的观点汇编……我总结起来,大概就是这是本有高度、有广度、有深度的书,然而同时,这又是一本不晦涩、不枯燥、不高傲的书,冲着这深入浅出的初印象,我坚信它将似山涧一清泉,必当沁人心脾。
    泉眼是哲学。与其说《中国哲学史》是本史学书,倒不如说是沿着时间脉络的哲学书来的准确。正如冯先生在序言中所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乃吾一切先哲著书立说之宗旨”,全书通篇多是在对先人的观点进行黑格尔式的“正、反、合”论述,而非如一般史书那样以客观陈述为主。带上了个人的主观色彩,前后文读起来就有了呼应,一些学派的源流脉络自然也被突出了。如“孔子及儒家之初起”、“孟子及儒家中之孟学”、“荀子及儒家中之荀学”、“秦汉之际之儒家”、“儒家六艺论及儒家之独尊”几个章节,虽然章节之间相距较远,但是在每一章中介绍一子之言的同时,还讲解了这一子在儒家这一大家中所处的地位,讲解了这一子派别在承前启后过程中所展现的独特性,这样一来,对于各时期汇总起来的整个“儒哲”内涵就产生了不一样的认识。借史说哲,就像听一个人讲他一生的故事,听完了你就知道了他的为人。
    沟壑是思辨。哲学离不开思辨,而逻辑在中国自古就不发达,所以“中国哲学家多注重于人之是什么,而不注重于人之有什么”,由于“是什么”的直觉只能使人得到一个经验,而不能成立一个道理,所以中国哲学多是“经验”。冯先生西学中用,从混杂着宗教、政治、文学的古代思想精华中提取出了哲学,并且以严谨科学的哲学方法化中国哲学的“经验”为“道理”,这种“立学”不仅于中国哲学意义深远,对于读者来说也是一种非常特别的体验。如在“惠施、公孙龙及其他辩者”一章中,在解读辩者学说时,提炼了时间空间、广义相对、共相个体、概念感觉、分割无限等哲学概念,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以一种现代通用的哲学语言表达出来,更利于比较式的研究。比如,公孙龙“离坚白”之说中的“火不热”,我们就可以用现代通用的哲学语言这样陈述:从形而上学立论,则火的共相是火,热的共相是热,二者非一,所以火不热;从知识论立论,则是火的热是人的感觉,热在我,火不热;总之,“火不热”是一种不变的哲学。说到这里,公孙龙的哲学就可以参与到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唯一不变的是改变”的讨论中去了,古今中外思想泉流得以在统一的沟壑中融会贯通。
    水滴是哲学家。几千年伟大的哲学家正如水滴,一点点汇聚,形成了弯弯曲曲,起起伏伏,分分合合的思想源流。在选编哲学家这一点上,这本书倒是一本极其地道的史书,作者既不为外在主流所左右,也不为内在偏好所影响,公平、公正地将每一位历史舞台的翘楚展示在书页上。特别是当我读到“杨朱及道家之初起”和“庄学与杨朱之比较”两节时,心情甚是雀跃。因为说到“道”家人物,我们往往脱口而出老耽和李耳,说到“道”家学说,脱口而出无为而治,这种思维习惯极大地限制了我们,书中大说了杨朱和他的“贵己”之“避世”,算是点醒了我们。杨朱是何许人也?“盖杨朱之后,老、庄之徒兴。”杨朱才是“道”家真正的起源。杨朱历史地位何如?引用孟子之言:“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在孟子心目中,大敌不过杨、墨二人。我们遗忘杨朱就好比古希腊人忘记了苏格拉底,大写的不应该。随之而来大写的羞愧则源自于杨朱的思想。我们都知道道家的核心是天人合一,然而最初的最初,杨朱时代的道家所讲求的是“轻物重生”,基准是一种天人分离的假设,这南辕北辙的开头和结尾着实有趣,让人不禁对道家的发展历程更加感兴趣,在此暂不多言。
    支流是小众学说。如果说,非要把中国哲学派别按照普世性进行排序,“儒释道”无疑是金字塔顶层,接下来第二层大概可以把“墨法理”排上,“玄心经”之流就得屈居底层了。但在这本书中,冯先生是一把尺子量到底,小众学派虽说是哲学源流中的一段支流,但在先生笔下也是流出了一番别样的风采。在这里,我特别想要提一提玄学,正如我们遗忘杨朱一样,我们误解玄学也很久了,它绝非只是卜卦算命那么简单,其核心的世界观是复杂深邃精妙的,其中相当一部分对于当代也是极具参考价值。比如说,“物各自生而无所出焉”传达了和希腊哲学家巴门尼蒂斯类似的观点:造物无主,物各自造,一切都是自然“独化”的个体;“夫无力之力,莫大于变化者也”传达了和海拉克里塔斯类似的观点:宇宙间的事物都是常变的,稍作引申,这其实也间接地传达了玄学对于时下不合时宜的制度的反对;“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则表达了大智慧很大程度依赖于天机自然,无畏追求的结果大抵都是不可得,用在教育事业上也是能引起我们诸多反思,其中的“理固自然”、“苟顺其性”想来不就是当下主导的教育理念嘛;再来说“形虽弥异,其然弥同也,岂人独优而狗独劣?”,这种“齐物”观不正和基督教的万物平等如出一辙……少读些许,这些小众学说的大智慧就已经让人惊叹不已。只得感慨,也许正是他们的卓越使得他们的传播受阻,沦为小众。好在历史最终还是留下了这些明珠,伴着月光,我们还有机会赏之思之悟之。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七):此中有真意——读《中国哲学史》

     这本书断断续续读完历时三个月之久,起因是工作。中间因事中断,又拾起来,比一直读更艰难,但每每拾起是想让自己做事有始有终。
    本书是冯先生梳理中国哲学的思想脉络之作,基本按时间序列排列。上部为子学时代,自孔子至淮南王;下部为经学时代,自董仲舒至康有为;以董仲舒思想之立而划分。全书以古文为主,梳理哲学思想时,采用的是引原文再批注的方式,对比各家异同,同时还与西方哲学思想进行了对比,因此读起来较为费时。读上部时手边都是老庄孔孟附翻译的原书,边查边看,力求精读;下部跳过了谶纬及象数还有太极八卦之类的,隋唐佛学、阳明心学以后打算继续找书细读。如果想提高古文阅读理解能力,又想梳理一下中国哲学思想,同时有足够的耐心和专注,推荐本书,否,则可以选择冯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是这本的精简版。
     本书读完后,梳理了我混同已久或者尚未确立的概念:
     阴阳家:
     研习古代术数中“天文”、“历谱”、“五行”,认为天道人事相互影响,理论化后加以想象,对天然界和人事界作出种种推测。如驺衍。自立之日起便有与一部分儒家混合的趋势,至西汉,经师皆采用阴阳家之言说经。
    道家:
    老庄思想,司马谈称道家为道德家。
    道学:
    宋明道学,也称新儒家之学,因韩愈提出“道”字,有道统之说,故又称道学。受佛学影响颇深,道学家在儒家典籍中找寻问题的答案,欲使人以儒家的方法成为儒家的佛,在人伦日用中修成,故虽援引佛入儒学但仍排佛。及至北宋,又有道教中一部分思想加入。
    道教:
    阴阳家写儒家一部分经典(如周易),附会道家学说,成为道教。主要是以阴阳家的宇宙观,加入求长生的人生观,并以阴阳家对宇宙间事物的解释,作为求长生方法的理论,东汉末兴起,南北朝与佛教对立。
    名家:
    辩者,因其学说全在所谓名理上立依据,如惠施、公孙龙(皆是庄子文中人)。
     玄学:
    自王充后,至南北朝,道家之学益盛,当时称为玄学。虽然宗奉道家,但一部分人仍推孔子为最大圣人,奉其学说为正统。玄学的经学,是以道家学说解释儒家经典。如王弼、郭象。当时谈玄之士,认为老庄及佛学本无二义,多有以庄学讲佛学,谓之“格义”。
    中国佛学:
    产自印度,冯先生总结了三点中国化,一是给佛学所谓空加以解释,使外界为“不真空”,符合我国对世界的实在论认知;二是认为佛的境界并非永寂不动,而是所谓“寂而恒照,照而恒寂”;三是认为人人皆有佛性,可有“顿悟成佛”。
    程朱理学:
    道学家中,集周濂溪、邵康节、张横渠、程明道、程伊川之大成,朱熹自成理学一派。
    阳明心学:
    始于二程,立于象山,成于王阳明。
     汉学家:
    认为宋明道学家讲之经学混有佛老见解者,故欲知孔孟圣贤之道真意,需要求之于汉人经说。实为道学之继续。
      儒释道,是我国宗教上三大家,而哲学史和思想史上三者也不断地相互影响甚至融合,其实归其本质,都是在探求精神的皈依和平和,殊途同归。诸子百家读起来是最让人心花怒放的,那个时代的灿烂思想一齐迸发在你眼前,而我独爱庄子的飘逸;而后出于大一统需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便无法再现那个时代;后来土生土长的道教、外来的佛教,又给了思想新的灵感;儒释道三家齐聚后,就开始慢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再后来,却无法成新意,也无法成系统,只能归于平静。到现在,你可以说出哲学老师、哲学教授,但是中国的哲学家呢?当然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愿请赐教。
     此书内容颇多,感想有限,值得珍藏和多读,对于专注力的培养非常有效,同时可以平和情绪。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八):言简意赅的经典反而是一种禁锢

不得不佩服大师的水准。
虽然对本书大部分的内容都有所耳闻,但是具体的内容还是没有了解过。
本书从先秦诸子开始一直到西方哲学的传入,沿着时间轴线对每一个时期的哲学思想都做了讲解。
每每引经据典,体现了大师的文学功底和对中国哲学史的深入研究。
讲讲我看完这本书之后对中国哲学的一个感觉吧。
首先,由于以前学中国历史的时候也多少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当然了,大部分都只是提到了名字而已。)
所以对于先秦诸子百家以及后来的董仲舒、魏晋时期的风流名仕以及朱熹、王阳明这类大名人还是有所耳闻的。
但是针对他们具体的思想、主张还是不太了解。看完本书之后最大的感觉是终于把之前模糊的概念多少弄清楚了些。特别是程朱理学以及陆王心学的理解,是深刻而又很有趣的一种思考。
沿着时间轴线,是一种由抽象到具体的一个过程。先秦诸子百家可谓言简意赅,
但是由于过于简洁的言论(也许是文字发展还不够完善),导致了可以想象以及解释的空间太大了。(这反而是一种限制)
后续的思路总是被禁锢在对前人经典的研究注解上了。无论是朱子还是王阳明,或者是后续清朝的学者都通过对古典的解读来作为手段。
特别是儒家思想在成为正统之后,以及后续的科举考试都无疑大大地限制了大家的思想。例如程朱理学的那一套理论,总是想通过对孔孟的注解来证明自身的正确性。
而心学的王阳明也不能不落入俗套,通过对《大学》的注解来阐述自己的中心思想致良知。
最后,有关西方哲学引入之后,作者对中国哲学的这段思考还是很有意思的。特别是其中经常提到的负的方法。确实,中国人总是喜欢用负的方式来表达,这是一种含蓄的方法,
同时也带有一定的神秘感。但是有时候这也是一种逃避,负的方法,你很难去论证它的不正确。所以作者还是提倡,首先对于哲学的研究还是要用正的方法,在把自己的哲学理念
通过正的方法清晰明确的表达出来后,再通过负的方法来达到更高的境界。如果一开始先秦百家把自己的理论都清晰明了的表达明白了,也许就不会被推崇到这么高的地位。
也许后人也就不会被禁锢在四书五经里,而能有更高的见解和想法吧。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九):中国哲学简史:“守”为势

作者首先从哲学在中国文化的地位谈起,定义作者理解的哲学。作者认为的哲学即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作者进而又谈到一个容易和哲学混淆的概念——宗教,作者说的宗教是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
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中国人和其他国家的人相比是不关心宗教的。冯友兰先生认为,“对于超乎现世的追求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中国人并不是这条规律的例外,他们不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关心哲学。”
哲学的功用是什么?不在于增加实际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
从西方的历史来看,宗教和科学向来有冲突,科学前进一步,宗教就后退一步。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
中国和西方哲学的分野——注重现世,不注重来世,注重社会,不注重宇宙。孔子的一句话说清楚了原因:“未知生,焉知死?” 中国的圣人的人格是“内圣外王”。内圣,是修养上的成就说,外王,是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中国哲学的任务,是使人有这种圣人的人格。
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是使人能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
在思想的时候,人们常常受到生活环境的限制。在特定的环境,他就以特定的方式感受生活。个人是如此,民族也是如此。要了解中国文化,特殊地说是中国哲学,如何成为现在这样,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样,就离不开对宗华民族地理、经济背景的探讨。中华民族的地理背景——中国是大陆国家。从孔子的时代到上世纪末,中国思想家没有一个人有过到公海冒险的经历。中华民族的经济背景——农业为生,土地是财富的根基。所以贯穿在中国历史、社会、经济的思想和政策的中心总是围绕着土地的利用和分配。本和末,理由是,农业关系到生产,商业只关系到交换。
家族制度——农只有靠土地为生,土地是不能移动的。由于经济的原因,一家几代人都要生活在一起,这样就发展起来了中国的制度。儒家学说大部分是论证这种制度合理。
由于这种社会制度是一定的经济条件的产物,而这些条件又是其地理环境的产物。
中国的艺术和诗歌——儒家以艺术为到的教育的工具,道家则是对自然理想化,会给艺术大师一些启发,艺术大师都是围绕自然而创作。
又说地理,海洋国家和大陆国家。命题一:希腊人生活在海洋国家,靠商业维持其繁荣,他们根本上是商人。问题1:地理条件是如何决定经济,进而决定政治的?商人就是城里人,他们的活动需要他们在城市住在一起?问题2:关于城市的形成?冯友兰认为商人的社会组织形式不是以家族共同利益为基础,而是以城市共同利益为基础。由于这个缘故,希腊人围绕着城邦来组织其社会。在一个城邦内,社会组织不是独裁的,因为在同一个市民阶级内,没有任何道德上的理由认为某个人应当比别人重要,或高于别人。但是在一个家邦里,社会组织就是独裁的,分等级的,父的权威天然地高于子的权威。农业国家的人,方式是顺乎自然,海洋国家的商人,有较多地机会见到不同民族的人,风俗不同,语言也不同,他们惯于变化,不怕新奇。问题3:为什么中国没有形成很多个分裂的小国,而是迈向了大一统?为什么欧洲没有办法像中国一样统一起来?海洋国家的人为了畅销货物,必须鼓励制造货物的工艺创新。套用孔子的话,海洋国家的人是智者,大陆国家的人是仁者,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哲学也给予我们人生理想,某民族或某时代的哲学所给予的那种理想,有一部分必定仅只属于该民族或该时代的社会条件所形成的这种人生,但是必定也有一部分属于“人生一般”。按照儒家的理想人生,虽然对宇宙有极高明的觉解,但仍然置身于人类的五种基本关系的界限之内。
诸子百家的起源。儒家和道家是中国思想的主流,这是由长期演变过来的,而在公园前五世纪到三世纪,它们不过是争鸣的许多家中的两家。第一家是阴阳家,讲的是一种宇宙生成论。第二家是儒家,儒的字义是学者或是文士。第三家是墨家。第四是名家。第五是法家,源于一群政治家,主张好的政府必须建立在成文法典的基础上,不是建立在儒者强调的道德惯例上。第六是道德家。各家哲学的兴起是与私人讲学开始的,起于周的官师分离。墨子里有意思的是谈到了国家起源的思想,墨子认为国君是由人民意志设立的,是为了把他们从无政府状态中拯救出来。儒家和墨家的分歧根源在于爱人是否有差别。荀子指出人不能脱离社会组织而生活,给了两个点,1.专业分工,人不能兼技。2.人需要联合起来,才能制服其他动物。为了有社会组织,人们需要行为的规则,这就是“礼”,荀子于是提出了道德的起源,荀子说,礼起于何也?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法家是唯一一家有革命观点的,他们充分认识到时代变化的要求,又非常现实地看待这些要求。他们认为古人的淳朴和有徳是建立在物质条件富余的基础上,由于时代出现变化,出现了新的问题,韩非认为需要全新的方案才能解决。这就是法家的历史哲学。而中国主流则是尊重过去的经验,这个传统也许是来自“农”为主的心理状态。过去的经验足以指导农民,所以若要试用新的东西,总是首先回顾过去的经验,从中寻求先例。
禅宗。佛教的一支。是佛学和道家哲学最精妙之处的结合。
秦&汉。秦征服六国,靠的是法家哲学为基础的残酷无情的精神。法家成了秦的替罪羊。在其他各家中,和法家距离最远的是儒家和道家,所以很自然地发生了利于儒家、道家的反作用。道家哲学符合汉初统治者的需要,他们的政策是除秦苛法,与民休息,使国家在长期的耗尽一切的战争后恢复元气。到了元气恢复了,道家哲学就不适用了,而需要一个进一步建设的纲领。新的贵族,不是有德有才之人,需要儒家专门提供一些知识,关于繁文缛节的知识,维持社会差别。道家行时的是乱世。
中国的南北朝像中世纪,政治和社会是黑暗世纪。而佛教迅速发展。绘画书法诗歌哲学在这个时期发展很好。
庄子认为圣人无情,圣人高度理解万物之性,所以他的心不受万物变化的影响。他”以理化情“。
中国哲学强调,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差别在于”觉“的程度的高低。最高的境界是天人境界。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十):《中国哲学史》:联结中美韩的学术纽带 文/彭靖

2012年12月20日,朴槿惠成为韩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朴槿惠爱好阅读、书法,很喜欢中国哲学。她曾在多种场合说过:“在我最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平静的生命灯塔,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学术著作,为何会对一位外国总统产生如此影响,它的写作与翻译背后有怎样的故事呢?
 
    冯友兰与《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1912年考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班,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8年毕业。1919年考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系统学习西方哲学。1923年夏,冯友兰以《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他历任河南中州大学教授、广东大学教授、燕京大学教授。在这一段时间里,他曾多次修改博士论文,最后中文定稿易名为《人生哲学》,于1926年9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1928年暑假,罗家伦被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清华大学校长,开始在北京组织接收清华的领导班子。冯友兰接受罗家伦聘任,转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校务秘书长。冯友兰走马上任后,便全力以赴协助罗家伦从外国人手中夺回清华主持权。
 
    通过对清华的改造,冯友兰在这所中国人办的高等学府中找到了安身立命之地。他在1929年9月起担任哲学系主任,1930年6月出任文学院院长,1935年6月起任文科研究所所长兼哲学部主任,并在罗家伦和梅贻琦两位校长离校期间,先后两次“维持校务”(即代理校长职务)。从冯友兰参与接收清华大学之日算起,到1949年9月23日被革去在清华的一切职务为止,冯友兰一直是清华园中权力仅次于校长的第二号人物。
 
    尽管行政工作繁忙,冯友兰仍坚持不懈地在课堂上和著述中继续会通中西方文化,在30年代先后出版了《中国哲学史》上、下两册。1931年2月,他的《中国哲学史》上册(书名为《子学时代》)作为“清华丛书”最早由上海神州国光出版社出版。1933年6月,名为《经学时代》的下册杀青,1934年商务印书馆一并出版了上、下册两卷。该书的内容上始于先秦孔子,下迄于清代经学,出版后不仅受到中国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也引起了海外学者的关注。
 
    《中国哲学史》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陈寅恪曾评此书以为“取材谨严,持论精确,……今欲求一中国哲学史,能矫傅会之恶习,而具了解之同情者,则冯君此作庶几近之”,“此书作者取西洋哲学观念,以阐紫阳之学,宜其成系统而多新解”。由此可见,此书基本架构已为中国哲学史界普遍接受。随着该书英译版、韩文版的出现,它逐渐成为西方及东亚学者研究中国哲学的必读书籍,也包括热爱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的韩国总统朴槿惠。该书后来作为多所大学教材,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冯著《中国哲学史》下册在撰写之际,先后遭遇“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以及“五三一”溏沽协定签订的不同阶段。当时,日本侵略军的铁蹄正践踏着东北、热河等大片国土,华北业已危在旦夕,如何唤起国民对于中国文化的热爱,凝聚国人的文化认同感,已是刻不容缓。冯友兰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哲学史料中,究根寻源,以一千多页的篇幅成功使“在形式上无系统”的中国哲学各家各派展示出其哲学的“实质系统”。《中国哲学史》彰显了中国文化的光明面,而国人通过阅读该书,重新认识和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重新构建其历史记忆和凝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中国哲学史》不仅是有史以来第一部完整的中国哲学通史,还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部中国哲学史。尽管中国哲学界对冯友兰的评价呈两极化,但对《中国哲学史》的评价存在惊人的一致:在目前所有中国哲学史著作中,还未能有任何著作能在整体上胜过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
 
    此外,冯友兰还有两部英文著作《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之精神》流行于欧美。《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后经整理于1948年由麦科米伦公司出版。虽然该书在篇幅上远逊色于两卷本的《中国哲学史》,但其内容写得精粹透彻。正如作者在晚年出版的自传:《三松堂自序》一书中介绍:“我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用英文写了一部讲稿,于1947年离开纽约时,把它交给的麦科米伦公司出版,书名为《中国哲学简史》,后来有法文、意大利文、南斯拉夫文译本,直到1984年才出中文本。差不多同时,我的《新原道》的英文本也在伦敦出版,题名为《中国哲学之精神》。”
 
    冯著英文本出版以来,不仅为西方学者广泛使用,也成为中国学者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参考。历史学家何炳棣在回忆自己早年求学经历时,特别提到他对1937年英译本的感激之情:“从30年代起,我对英文字汇就相当用心。历史这门学问的字汇要比其他专业的字汇广而多样,但中国哲学、思想方面字汇,英译的工作困难较大,并非历史学人所能胜任。所以七七事变前夕,我以15元的高价在东安市场买了刚刚出版的布德英译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奔波流徙中始终随身携带。没有它,中国哲学史的字汇英文很难‘通关’。布德这部英译‘杰作’大有益于我在海外的中国通史教学。”(《读史阅世六十年》)。
 
    卜德与《中国哲学史》英译本产生过程
 
    冯著《中国哲学史》英译本于1937年由北京法文书店出版,下册英译于1953年出版,是最早被译成英文的中国学术名著之一。前后两册出版时间相距16年,主要是由于中日战争和政局动荡,但也有许多曲折和感人的故事。上、下册的译者均为从小出生在中国,后来成为美国著名汉学家的卜德(Derk Bodde)。
 
    德克·卜德,1909年出生于上海,父亲为荷兰人,母亲为美国人。1919年—1922年,卜德的父亲在上海一所大学教书,他也因此在上海度过了4年美好的少年时光。1930年他由哈佛大学毕业后,继续留校攻读汉学方向的研究生。1931年—1937年,他作为第一批获得哈佛燕京学社资助的研究生来北京留学,从此在北京又度过了6年的时光。
 
    如果说1919年—1922年期间他出生于中国并度过少年时光,主要是培养他对中国的亲近情感和语言训练的话;那么在1931年—1937年期间,他进一步走进中国的生活环境,在哈佛燕京学社的学术氛围中,接受长达6—7年的系统汉学专门训练,无疑对他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并在后来以独特的风格来研究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段时间的专门训练,决定了他将作为一名职业汉学家一生与中国结缘。由他翻译的冯著《中国哲学史》,至今还是许多国家通用的中国哲学史教材,而他与冯友兰之间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学术交往与个人友谊也成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
 
    卜德来中国主攻的科目是中国哲学史和中国古代思想制度史,所以他一到北京首先就去拜访冯友兰,在清华旁听他的课程。
 
    据冯友兰在《三松堂自序》中回忆:“我在清华讲中国哲学史的时候,有一个荷兰裔的美国人布德(作者译:卜德),在燕京大学汉研究生。他的名字挂在燕京,但是来清华听我的课程。那时候,《中国哲学史》上册,已经由神州国光社出版。布德向我建议说,他打算用英文翻译我的《中国哲学史》,请我看他的翻译稿子。他翻译完一章,就把稿子给我看一章。到1935年左右,他把上册都翻译完了。那时候,有一个法国人(魏智)在北京饭店开了一个贩卖西方新书的书店,名叫‘法国书店’。他听到布德有一部稿子,提议由他用法文书店的名义在北京出版。布德和我同意了,他拿去于1937年出版。”在《三松堂自序》中还记载,卜德的译序写作时间是1937年5月18日,离卢沟桥事变不到两个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冯友兰随清华向内地南迁,卜德则到欧洲的汉学研究中心,莱顿大学继续攻读中国哲学博士学位。《中国哲学史》下册的翻译工作只能暂时停滞。
 
    抗日战争结束后,机会又来了。冯先生回忆说:“在日本投降后不久,我在昆明接到一封从美国的信,信是翻译我的《中国哲学史》的布德寄来的。……这封来信说,他已经在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当中文教授,并且已经向洛氏基金会请得了一笔款项,基金把这笔款项捐给了那个大学,那个大学就用这笔款项请我去当一年的客座教授,任务是讲一门中国哲学史的课,其余时间继续翻译《中国哲学史》下卷。大学在9月1日开始上课,请于9月1日以前到校。我回到北京,已经是7月底了。当即筹备出国,于8月初到上海,乘船于8月下旬到旧金山。……到1947年暑假,布德的翻译工作没有完成,但是我的任期已满,不得不离开。”翻译工作不得不又一次中断。
 
    1948年秋,卜德获得美国富布莱特奖学金,作为访问学者再次来到北京,下册的翻译工作再次得以继续。当时中国正处于大变局时代,冯友兰和布德的合作注定还要经历一番波折。冯先生继续回忆说:“布德住在北京,经过平津战役,在围城之中,继续他的翻译工作,到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他已经翻译完毕。他看见中美关系不好,恐怕交通断绝,就带着稿子回美国去了,此后音信不通。一直到1972年邮政通了,我才知道,这部《中国哲学史》英文稿,包括以前在北京出版的那一部分,都已经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于1952年(作者注:实际应为1953年)出版。”冯友兰大约未必知道,其大著的英译本自出版后不断重印,直到1983年已经印刷了第八版,韩文版则于1977年出版。
 
    1978年10月,以余英时为团长的美国学术代表团访问中国,卜德是成员之一。据余英时在《十字路口的中国史学》一书中记载:“卜德对冯友兰没来感到非常失望。自从代表团组建以来,冯友兰就是他最想见的人。尽管我们反复请求,但冯从未露面。可能因为他被指控卷入江青的政治集团。在代表团结束行程回到北京后,曾第二次试图见他,但也失败了。”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两位合作者才于30年后再次见面。1982年9月10日,冯友兰在哥伦比亚大学接受荣誉博士学位时,卜德应邀出席,双方关于中国文化的交流甚至争论依然坦诚。
 
    2012年7月,《冯友兰自述》(中文版名称《三松堂自序》)韩文版由韩国熊津教育文化有限在全球正式发行。这本书是冯友兰晚年回眸自己学林春秋的自述。历尽百年沧桑之后,冯友兰以一种淡定的态度,娓娓道来自己求学、治学的经历,同时也展现了作者面对那个西风落叶的时代所怀有的心态,以及同一时代,一批学人轻舟激水、奋发图强的精神。本书韩文版的出版引起了广大韩国学者的关注。
 
    冯友兰哲学思想影响朴槿惠
 
    冯著《中国哲学史》韩译本诞生于1977年,由韩国莹雪出版社出版,翻译者为郑仁在。
 
    朴槿惠出生于韩国大邱市,父亲朴正熙时任韩国陆军本部作战部次长。朝鲜战争结束后,朴槿惠随父母搬到汉城。朴槿惠的母亲陆英修,曾在“伪满州国”生活过,会说中国东北方言。受其母亲影响,朴槿惠从小略通汉语。1961年,朴正熙成为韩国第五任总统,他们一家人搬进总统府青瓦台。
 
    由于母亲对他们家教很严,朴槿惠和其他孩子没什么不同。母亲常常对少年朴槿惠和妹妹、弟弟下达各种“禁止令”,要求她们出门时必须自己坐公交车。朴槿惠在幼年时就被母亲送到外婆家去住,以方便她自己上下学。受到家庭的严格教育,在初高中阶段,朴槿惠的考试成绩一直都是班级排名第一。对于母亲的教育理念,姐弟三人后来都心存感激。父亲朴正熙知道女儿酷爱读书,又喜欢中国文学,便给她买了一本韩文版的中国名著《三国志》,朴槿惠得到此书后入了迷。
 
    1974年,朴槿惠由西江大学电子工程学专业毕业,志向成为一名大学教授或学者。正值她留学法国之际,随着母亲遇剌身亡,之后的几年中父亲又遭枪杀。27岁的她带着年幼的弟妹离开青瓦台,开始从天堂到地狱的生活。接踵而至的是,曾经追随她父亲,信誓旦旦要毕生竭力忠心效力的人们,也都纷纷选择逃离、背叛,甚至是中伤、诽谤和侮辱。面对各种不堪的现实与外界的批判,她决心不再参与政治,选择长达18年的隐居生活。
 
    朴槿惠在读书、写作中度过这18年隐居生活。读书让她找回内心的安宁、沉静,不仅提高了自身修养,拓展了她的思维深度,也让她到达新的人生境地。她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那段时间我读了《法句经》、《金刚经》等佛教经书和《圣经》,也读了东方哲学的有关书藉以及《贞观政要》、《明心宝鉴》等。我将这些书放在床头,以便随时可以拿起来阅读。”当然,所读书中对她起决定影响作用的,还是冯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朴槿惠热爱中国哲学,尤其钦佩中国的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中国哲学史》韩译本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诞生的。
 
    朴槿惠在一篇回忆录中说:“二十多岁时,我曾面临难以承受的考验和痛苦。父母都被枪杀,曾经信任的人离开,连呼吸都觉得困难。当时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这本书改变了我的人生。”她还曾这样表达:“在我最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平静的生命灯塔的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蕴含着正直、坚强的人类道义和战胜这个混乱世界的智慧和教诲。”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上涉四百余年的子学时代,下及二千余年的经学时代。全书集哲学之大成,集历史长河的思想为一体,它不仅是一部杰出的中国哲学史,也是一部治国安邦的思想史。其内容渊博宏阔,严谨深厚。有学者称其为“可比肩于史学巨著,如司马迁的《史记》,饱含‘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的思想价值;也可比照于司马光《资治通鉴》,有治世辅佐的历史和现实功用。”
 
    写作,不仅让朴槿惠的业余生活格外充实,也让她成为一名学者型的政治家。迄今为止,朴槿惠一共出版过七本书。这其中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著作,是她的日记集《以苦难为友,以真实为灯》、散文集《点滴的人生》,和她的自传《在绝望中成长,在希望中前进》。
 
    受冯友兰哲学思想影响,朴槿惠有独特看待和分析事物的人生哲学。基于这种哲学素养,她才展现出超强的自控力。她的这种素质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轻易具备的,这是卓越领导人才具备的优良素质。多年来,她一直是走在思考路上的人,不仅思考自己的人生,更加思考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她依然用美丽的眼睛来看待这个充满希望的世界,她依然深爱着大韩民国的国民们。”
 
    许多学者分析:朴槿惠本身喜欢中国文化,也有很高的汉学造诣。朴槿惠上任后,有可能在文化交流层面为中韩两国关系打下基础。中韩两国关系日后有望通过文化领域向经济、政治领域进一步推动。
来源:《中华读书报》2014-3-7。作者:彭靖。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