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银河系漫游指南》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7-11-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银河系漫游指南》的读后感10篇

  《银河系漫游指南》是一本由[英] 道格拉斯·亚当斯著作,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19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银河系漫游指南》读后感(一):不可思议,那又如何?

Don’t panic!写在《银河系漫游指南》这本小熊星座出版公司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书籍的封面上,旨在告诉银河系的漫游者,无论遇到任何问题,不要惊慌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题记
《银河系漫游指南》以及这一系列的书是如此令人着迷。读书的时候被荒诞吸引,总是忍俊不禁。读完之后回想起来,又会觉得这些荒诞不经却又不无道理。正如书的序言中介绍的,作者想要表达的正是我们其实对银河系一无所知,“一个人对银河系的了解和一只非洲蚊子对北京的了解差不多”。读完之后要写写感受也很困难,不知道从哪里说起,不知道怎么开始说。书中出现的林林总总完全没有体系,唯一的线索就是这是一本和《银河帝国》完全颠倒的书。从书中的设定中我们看到,《银河系漫游指南》甚至在某些地区代替了《银河系百科全书》;银河系的总统其实没有什么权利,而银河帝国的皇帝却掌管一切;地球不过是两只老鼠委托建造的一台巨型计算机,目的是为了找到一个问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地球人如此的爱问问题,不论有用无用,而在《银河帝国》中,它却是文明的起源;在阿瑟的漫游生涯中,几乎每次脱险都是靠小概率事件,而在《银河帝国》中,基于大数据的概率才是历史发展的主线。如果《银河帝国》是正史的话,那么《漫游指南》只算得上野史了,但它带来的启发却不亚于《银河帝国》:《银河帝国》提供了理性思考的解决之道,找到问题和相关因素之后巧妙布局,而《漫游指南》则是带来跳出思维定势的框架,发现问题总会有你想不到的原因,就算有两个脑子的赞福德,都不知道自己行为是不是受自己的脑子控制。一直读下去难免会有悲观的念头,愈加发现自己的渺小与无力。作者是怎么做到扯淡逗逼之后让你觉得沮丧的呢?
首先是地球毁灭,为了一条不知道猴年马月的高速隧道,这基本上轰炸了读者的大部分精神家园。在集体认同感中寻找自我放大,几乎是地球人的通病了。在各种地球上出版的科幻小说中,地球都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三体》中适宜生存的美好家园,《基地》中文明的起源,《安德的游戏》中星际霸主……地球的命运左右着我们的情绪。而本书却带着荒诞的情绪将地球毁灭了,唯一幸存的阿瑟还穿着趟过泥坑的睡衣,这是为了对抗拆掉他房子的推土机。是啊,正如阿瑟无法阻止房子被强拆,地球人对地球被毁灭也无能为力,甚至有些懵。这个情节将我们带入了那个“如果明天早上你醒来发现今天是世界末日了怎么办”的假设中,并且给了一个令人绝望的答案:你不能怎么办。你甚至不知道那个告示贴在哪里!How sad!
接着就是“基本无害”,这个在《银河系漫游指南》这本漫游者必备的书籍中,全部对地球的描述。我们的几千年的文明,数不尽的英雄,瑰丽的艺术品,美妙的音乐,如梦的诗篇……全部的全部都只有一句:基本无害。这个情节将轰塌后的剩余信念一扫而光。地球上的文明再辉煌,于银河系来说简直毫无分量。如此直接的轻视,想来又发现的确如此。银河系包含1000-40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直径约15万光年,小小的地球简直如同一粒尘埃。这才是真正的常识,而我们却被眼前的工作、交通、空气、婚姻的事情忙的昏了头,以为地球就是整个世界。殊不知整个地球对银河系来说也不过就四个字“基本无害”。
然而书中一直的线索,那个泛智慧的生物所提出的终极问题,用来回答沉思给出的答案42的问题,还需要地球来计算。在《宇宙尽头的餐馆》最后的章节中,终于从阿瑟的脑中找到了这个问题。看书的时候,我眼睛都亮了,你猜这个问题是什么?那就是“六乘以七等于多少?”简直啼笑皆非
然而书中最让我感到安慰的是,阿瑟希望黄金之心为他砌一杯茶,却总是味道不对。某一天,他对着智能饮料机器讲了茶叶是如何种植的,如何采摘茶青,如何经过走水、揉捻、茶青等等步骤来制茶,泉水要烧沸到冒泡,然后再冲泡。讲完了之后,为了砌出这杯茶,黄金之心占用了所有的资源,差点导致整个飞船失事。不可思议,却又如何?地球人喝茶,才是宇宙中极度精细的事情,这如何不能给你我安慰?

  《银河系漫游指南》读后感(二):抛弃世界观,树立宇宙观

  向往这东西,恰如圣贤之于东方,伟人之于西方,仙佛之于印度,银河漫游指南式的宇宙观之于我。
  那就是轻松点,我们视野中的一切可能并没有那么重要,从来没有救世主,所以不必恐慌,不必恐慌自己是上帝的弃儿。
  望远镜里发现了哈雷彗星,阿波罗登上了月球,科学家提出了什么相对论,朝鲜都开始搞发射了,虽然超光速飞船还有待发明,但对个把星球生存环境的分析让我们倾向于相信广袤宇宙里的生命体,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什么麦田怪圈,第三类接触全是哗众取宠的人造伪新闻,这种独一无二的存在感让人类开始不知道该把自己往哪摆在合适,吃饱喝足后甚至开始怀疑:我究竟存在吗?但我怎么证明?我可能只是缸里的一颗脑子啊!总之,特别纠结。
  哲学思潮层出不穷,从柏拉图到笛卡尔到康德到马克思,思索人生何去何从的人一波又一波,问题越提越多,答案一个没有。这都遏制不住人们要思考存在的意义、生命的本质,开始朝着简单生活复杂化方向跃进,开始将生活里针头线脑的事情都赋予意义,最后定格在形而上学的高度。最后连生活本身是什么都忘记了,只是满脑子堆砌着生活的意义,借此标榜文明。好像每一个举动,每一次变革里都是终极真理的演示。
  某天苦读马哲揭示人类历史螺旋式发展规律的时候我突然想:干嘛人类非得证明自己有本事总结大千世界的规律?这种规律存在?必然有个希腊分裂式殖民搞城邦然后捣鼓出民主?必然来个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薄弱的环节来证明老马共产主义理想靠谱?中国必然出了碰巧姓毛的英雄人物跨越历史阶段?偶觉得可能事实完全不是这样。我们不知道答案,灵长类动物也不行。没啥必然要发生,一切都源于偶然。什么宿命论,因果关系论,堕落前后预定论,全是人们自己瞎编出来骗自己的,然后指天发誓自己发现了终极真理。
  但问题是大家都觉得自己得了上帝真传,于是为圣经里头个别字眼的解释就死了无数人。
  要是真有上帝,可能全知全能的上帝正在虫洞那头大笑。他一定会给我们一个supid的差评,然后把地球给灭掉。因为这太玷污他老人家的智慧了。我们苦苦寻觅的答案可能是2 的2079460347次方比1的偶然,我们引以为傲的创世纪中上帝恩赐的家园只是老鼠的高端定制,挪威是某位兢兢业业造球人的获奖作品。我们也是偶然,得到了人形,而不是牵牛花或鲸鱼,进化的时间也所幸够长,长的让我们思考、怀疑、绝望,进而得上忧郁症,拿着毛巾,每天还说我活着必然有神圣使命。
  思考这个使命给我们的意义让我们快乐吗?没有。它可能让我们更加忧郁,况且我们的脑容量还不足马文脑容量的万分之一,它都得忧郁症了,我们再成天追求点滴事件的意义,总结出哲理,用爱情伟大成功幸福、地球奇迹这些条条框框自己把自己整成了思想的奴隶。
  也许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终极真理,有的只是我们为了寻找存在感、优越感、安全感还有其他特别具有掩饰作用的泛滥情感趋势我们杜撰的,我们炮制出来获得一时安慰,把这样或那样的XX观捧在头顶,借此忘记谦卑一点。
  其实抛开这些可能也会活的不错,可能显得没文化一点,但是可能大家更好相处些。我们也不用把时间浪费在懊悔自己没有遵循正确世界观,因为那压根是在扯淡~
  想咋活怎么来,freestyle最精彩

  《银河系漫游指南》读后感(三):玩转银河系


小孩子跟你说起宇宙的冒险经历,你会夸小孩子童趣有想象力,可是一个成年人不厌其烦的跟你聊他在宇宙的经历,你会厌恶的丢下一句:神经病。然后彻底的远离神经病。
《银河系漫游指南》就是这样神神叨叨的一本书,还好作者是外国人(离我们很远),更好的是作者已经死了(噢,万幸,彻底远离了这个疯子)。
这是我们的世界,所谓的正常,无比正确的世界,可是作者道格拉斯不认同。
为此他写下这本书,告诉愚蠢的人类,世界应该是这样的,你看,你看,世界是这样的。
多么一本正经的疯子,在他的逻辑体系里,他毁掉了自己在地球上的房子,随后派宇宙拆迁队轰掉地球,啊哈哈,爽爆了,地球人都死了,当然作为书里的主角,是有不死技能的,他被一个外星朋友救了,狗娘养的,超没义气。
如果说作者被救了,是为了拯救地球,那还情有可原,可他只是稍微的郁闷了一下,就跟着宇宙冒险团去探险,完全忘记了自己肩负着的伟大使命。再说一次,狗娘养的。
但我们狗娘养的主角还自认为很有情义,为自己的房子抗争过,为地球郁闷过,装可怜博同情的说:我也是被逼的呀。
被迫流浪星际是吧,可为什么就你他妈的运气那么好,就你有外星朋友,他又不是机器猫,要啥有啥,还他妈的那么多非概率事件,我操,你在星际流浪中碰到那么多就要死翘翘的事情,解决的办法就是非概率事件启动器,那未免也太屌了吧。非概率事件能改变任何事件,简直是宇宙大杀器啊,狗娘养的你怎么不把地球复活。
还巧合巧合加巧合到了宇宙中曾经最富有的星球上,并且出现了长者告诉他这个星球的故事,还向他揭露了宇宙级别的大秘密
——地球是一台巨大电脑,而地球上的生物都是电脑的程序,最难让人接受的是,地球这台大电脑的主人是老鼠,老鼠付费了,并管理地球,是这颗宇宙里最富有星球上的大客户。
狗屁逻辑,作者还能写下去,还厚颜无耻的说挪威是别人获奖的作品,还当不当自己是地球人啊,作者啊作者,乱搞一通!
你知道最后作者怎么圆他这个故事吗?简单说是一个噩梦一样的结局,大客户老鼠步步紧逼要取主角的脑袋,不知道是不是作者又启动了非概率启动器,一大堆宇宙警察来扰乱了老鼠邪恶的人体试验。
——我们的主角跑了,跑了。
这狗娘养的,劫后余生,主角还发表一番去哪吃饭的哲学理论。
狗屁!

  《银河系漫游指南》读后感(四):荒诞中的真实——试析《银河系漫游指南》的荒诞感


时至如今,科幻小说在许多人眼中仍是荒诞的代表,科幻小说中描写的太空帝国(如阿西莫夫《基地》》、机器人(如阿西莫夫《我,机器人》)或对外太空的探索(如罗宾逊《红火星》),显得是那么遥不可及、不可思议。事实上科幻小说并不荒诞,尽管它仍未有一个完全明确的定义,但诸多研究者都认为,对科学的延伸运用和对未来的合理想象是科幻小说的一个必备因素。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起源于玛丽•雪莱女士的《弗兰肯斯坦》,而科幻小说的蓬勃发展则在20世纪。毫无疑问,近代以来科学的高速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科技崇拜是科幻小说得以繁荣的主要原因。根据小说着重点的不同,科幻小说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硬科幻,旨在展现未来科技。这方面的突出代表是《红火星》,这部小说用了很大部分笔墨来描写人类建造外星殖民地的各项事务,甚而有“火星移民工程书”的称呼;另一类是软科幻,更着重于描写科技对人类文明、人类心智的影响,典型的如《基地》,书中对银河帝国兴衰的描写令人叹服。总体而言,传统科幻小说并不荒诞,它拥有一套成系统的逻辑和具体关怀。“许多希望从现实主义中寻求变化的人都创作和阅读科幻小说” 。可以说,科幻小说的主题往往是严肃的、沉重的:“我们是否要推动科技发展,直到这个行星的表面全都被水泥和钢材覆盖?是否所有的宗教都是反常的怪物?战争是否真的无法避免?人工智能是否可以取代管理,而这又是否是我们所期待的?我们是否需要征服太空?乌托邦社会怎样才会到来?我们不朽的灵魂到底是什么” ?在这样的背景下,道格拉斯•亚当斯的《银河系漫游指南》不能不说是一个异类。
从表面上看,亚当斯描写的也是一个传统的宇宙类故事,地球被毁灭了,一个幸存的人类和他的一个外星人朋友不得不在宇宙漂流,见到许多奇奇怪怪的事。这样的情节在科幻小说中并不罕见。但本书的奇特之处在于它无处不在的黑色幽默和蔓延全书的荒诞感。本文通过对书中黑色幽默和荒诞描写的梳理,结合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发现在小说表面上的荒诞背后,实其蕴含着作者对现实社会的特定看法和面对生命的独特态度。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 荒诞情节的构造
荒诞文学,是20世纪文学的突出代表。加缪曾说,“荒诞产生于人类呼唤和世界无理性的沉默之间” ,罗贝尔•埃斯卡尔说“荒诞就是常常意识到世界和人类命运的不合理的戏剧性” 。人类面对命运的无力,对现实的屈服,由此产生了对生命的疑惑,而这种疑惑又是奇怪的、不合理的、无法解决的,这就是荒诞。在荒诞小说中,作者常常运用理性的叙述手法来描写荒诞的内容,这就产生一种奇特效果,一种别样幽默。周来祥对荒诞感这样描写到:“人类不能改变这一荒诞处境,他无能为力,束手无策,因而他即使发出笑声,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笑,一种没有希望、没有褒贬的笑,不置可否的笑。它不同于悲剧,悲剧的基调是悲痛的哭,而它的哭,中间却散布着轻松的调侃的笑,使人哭不出声。它不同于喜剧,喜剧的特点是单纯的笑,而它的笑,却蕴含着浓重的悲泣,它的笑是残忍的取消,使你笑不起来。它也不同于悲喜剧,传统的悲喜剧,或者是含泪的笑,或者是带笑的哭,而它确实哭笑不得” 。
《银河系漫游指南》以一所即将被拆迁的房子开头,这座房子的主人是阿瑟•邓特,即本小说的主人公。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他的房子被列入了高速公路的拆迁范围,拆迁者振振有词地说建造计划“在本地的规划办公室已经放了9个月了”、“这些计划就是向公众展示”、“你被赋予了充分的权利在适当的时候提出建议或是抗议” ,可是这份计划书却在规划办公室的一间楼梯坏了、电灯坏了的地下室的废弃厕所里一个上了锁的文件柜的最底层。如果仅是这样,那么《银河系漫游指南》也不过是一部政治讽刺小说罢了,小说的巧妙之处在于正在阿瑟•邓特抵抗拆迁的时候,银河系超空间计划委员会已经来到了地球,他们甫一降临,就通过地球上所有器具发出了广播:“你们无疑已经知道,开发银河系偏远地区的计划需要修建一条超空间快速通道穿越你们这个星系。令人遗憾的是,你们居住的这颗行星属于被清除的范围。清除行动将在你们地球时间两分钟之内展开,谢谢”,又接着说,“所有的计划表格和清除指令都已经在位于半人马座主星上的你们这个地区的规划部门里展示了50个地球年,所以你们有足够的时间提出任何正式的投诉意见”。当地球上唯一的外星人,也是这部小说的另一个主人公福特•普里弗克特(Ford Prefect)向他们恳求之后,广播里的声音甚至变得有些恼火,“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你从来没有去过半人马座主星吗?看在上帝的份上,只有区区4光年的路程而已,这你是知道的。我很抱歉” 。随后,地球被清除了。
而就在地球被清除的那刻,银河帝国的总统赞福德•毕博布鲁克斯正宣布非概率飞船成功造成,这项科技的发明,意味着超空间快速通道变得不再必要,这也就意味着,地球的清除一下子变得毫无意义。
在大部分科幻小说家的笔下,人类都很渺小。毕竟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也几乎如一颗微尘般不起眼。《银河系漫游指南》 对地球的描述只有两个词:基本无害。启蒙运动以来,人被置于宇宙的中心位置,人的理性被歌颂,人的价值也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承认,如同莎士比亚所唱的那样“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然而现代以来兴起的对现代性的反思也正是对启蒙运动的反思。无论克尔凯郭尔、叔本华、尼采还是海德格尔,在他们的著作中都有着一个鲜明的主题,即对人作为一个感性存在的关注。在这种意义上说,科幻小说可谓受存在主义影响极深。存在主义的诸多关键名词,如存在、荒诞、生活、生命等等,都在科幻小说中得到了很好展示。
但本书迥异于其它科幻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没有用悲伤的笔调哀叹地球的渺小,也没有设计种种情节来避免地球的灭亡,而是选取了一种平静的叙述语调,仿佛地球被清除也算不上什么,不过是天天发生在银河系里无数件事情中不起眼的一件。这样轻松的态度对于作为地球人的我们而言,未免有些哭笑不得。尽管地球渺小,可也是人类的家园,更何况还有数十亿地球人的生命和数不清的地球生物,作者怎么能如此轻易地就抹杀掉呢?从这种不可能中散发出深深的荒诞,同时也对人类自身提出了反思:有什么理由可以说明外星生物对待我们的态度与我们破坏蚁穴的态度不一样?“看在上帝的份上,不过区区五光年的路程而已”,这种对人类文明的反思也是现代哲学家所关注的话题。
全书最大的荒诞是对生命意义的嘲弄。书中描写了一种泛维度智慧生物,他们有与人类一样的困惑,即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为此他们集中力量设计和建造了一台前所未有的强大的电脑,希望电脑能计算出答案。作者在这里讽刺了哲学家,他写道哲学家们举行了罢工,一致认为“追寻终极真理很显然是你们中间的我们这些思想者们不可剥夺的特权” ,但计算机已经无法撤销地开始计算起了生命、宇宙以及一切的终极问题的答案,而这一运行,就花费了750万年。750万年以后,泛维度生命们准备好了隆重的庆祝典礼来迎接终极问题的答案揭晓的那一刻,而这台名叫深思的电脑却告诉他们,这个简洁的答案是:42。
42,没有看错,关于生命、宇宙以及一切的终极问题的简洁答案就是42。到现在42已经成为了科幻小说读者群中的一个著名的数字,每当有人问出生命意义是什么时,他们都会神秘地说出42,并建议提问者去阅读《银河系漫游指南》。我们可以想象这些泛维度生物听到这个答案时不可置信的表情和愤怒的心情“我们会被暴民们绞死的,是吗?”。深思接着说道“我非常细致地检查过了”,“这确实就是那个答案。我认为问题出在——老实说吧——你们从来也没有确切地知道这些问题本身到底是什么”。关于生命、宇宙以及一切的终极问题,这个问题的确切内容究竟是什么呢?“所以,只要你们确切地知道问题到底是什么,你们就能理解这个答案的意思”。但深思无法告诉他们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它只能设计一台所有时间和空间里最强大的电脑,“连它最基本的操作参数都是我所计算不出来的”,通过1000万年的运行,这台电脑将能给出答案,它甚至已经为这台电脑取好了名字,叫作地球。而地球在还差5分钟就能结束运算的时候,被清除了。
 
这就是本书讲述的基本故事。
二、 荒诞人物的形塑
成功的小说必然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小说人物形象的刻画是决定小说品质的关键因素。《银河系漫游指南》的情节荒诞离奇,它所塑造的人物也个个新奇,然而这种新奇,也不可避免地带有荒诞的色彩。
本书主人公之一福特•普里弗克特(Ford Prefect)就是如此。他只是偶然路过地球,却在地球呆了十五年。在这十五年间,他成功扮演了一个失业者的角色,并且为了不引起注意,特地选择了福特•普里弗克特这个名字。事实上,福特•普里弗克特是福特公司的著名高端车型,曾风靡一时。在电影《银河系漫游指南》中,福特刚来到地球时曾试图与一辆汽车握手,那辆汽车的型号正是福特•普里弗克特。福特以为地球的智慧生命是汽车,而福特•普里弗克特又是一个很普通的名字,于是就以此为名,哪知地球的智慧生命是人,而一个人取这样一个名字实在是一件奇怪透顶的事。当然,从现实来说,福特误以为汽车是地球的主导生物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但正是将不可能的事严肃地写出来,才让人感到荒诞。这种荒诞并非毫无根据,否则只是胡言乱语。荒诞之为荒诞,一方面有其现实依据,另一方面此种现实依据并不足以支撑作者的结论,二者之间的冲突既使人讶异作者何以能将两者结合起来,又给人一种超前的担忧,认为这种不现实或许也有可能发生。
赞福德•布鲁克斯(Zaphod Beeblebrox)是小说中荒诞感最强的人物。他是“投机分子、曾经的嬉皮士、一个守时的人、(骗子?很有可能)、疯狂的个人宣传家,人际关系极端恶劣,总想着外出午餐” ,这样一个人竟然当上了银河帝国的总统 ,更关键的是,他当上总统的目的只是为了“黄金之心”这艘非概率宇宙飞船。在黄金之心向整个银河系30亿人展出的时候,银河帝国的总统透过广播说道“真是太惊人了,绝对震撼!这东西简直让人疯狂,我甚至想把它偷走” 。正当所有人为总统这句幽默语录爆发出掌声的时候,赞福德扔出了一颗麻痹炸弹,趁人群混乱偷走了黄金之心。这艘名叫黄金之心的无限非概率宇宙飞船也充满了荒诞感。它可以在“几乎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内穿越星际间广阔的距离,不再需要在超空间中单调乏味地东碰西撞” 。非概率是作者自己创造出的一个用语,带有讥讽量子力学的影子。尽管人人都知道非概率装置并不存在,但作者又用这种严肃而正经的口吻叙述了无限非概率装置是如何被一个学生所发明,这个学生后来又如何被著名物理学家们以“机灵鬼”的罪名处死。无论读者怎么看待黄金之心的产生,亚当斯毕竟用他荒诞的笔法构造出荒诞的逻辑,令人在荒诞的哭笑不得中接受。
而全书中最令人惊奇的荒诞角色则是那些试图通过建造深思来计算出生命、宇宙以及一切的终极答案的泛维度生物。终极问题由电脑来回答,这本身是一种科技崇拜的表现。“技术理性使人们相信, 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因为科学技术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 如果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那是科技还不够发达” 。这种泛维度生物“在自己的泛维度宇宙中的生理特征和在我们的宇宙中并没有什么不同” ——这句话明显反映出这种生物不过是作者对人类的影射——他们在我们这个维度的投影却是老鼠的形态。深思设计出地球这台一切空间和时间中最强大的电脑,“这台电脑具有无限和微妙的复杂性,有机生命本身将会成为它的操作母体的一部分。你们自身也将会以一种新的生命形式投入到这台电脑中” 。高级生物以老鼠的生命形式参与到地球的运行之中,地球事实上是属于它们的。人类常常用老鼠做实验:“你瞧,你所看到的其实是我们在它们身上作实验。它们常常被用于行为科学的研究,巴甫洛夫什么的。利用老鼠能进行各种测试。通过学习摇铃、走迷宫等等,可以分析自然的学习过程。通过对他们行为的观察,我们能够了解到我们自己的许多情况……” ,可真相却是它们“多么巧妙地隐藏了他们自己的天性,又是多么巧妙地引导了你们的思维。不时还故意在迷宫中走错路,故意啃掉错误的奶酪,甚至无缘无故地死于多发性黏液瘤。如果这些都是经过精心推算的计策的话,逐渐积累下来的成果是多么惊人啊” 。读者读到这里,想必都会忍俊不禁。这也正是作者试图达到的效果,由荒诞感产生的幽默。人类以为在用老鼠做实验,可结果是老鼠在用人类做实验,这是多大的讽刺!
小说的另一个主人公阿瑟•邓特却是一个普通人。他除了偶然认识了福特,并因而从地球上幸存下来之外,与其他地球人并没有什么区别。小说以阿瑟与福特的宇宙漫游为线索,面对宇宙中那些稀奇古怪的事,阿瑟的普通突出了他们经历的荒诞。小说常常以阿瑟不可置信的语言和表情来制造幽默气氛,阿瑟事实上充当了读者的发言人,他与读者背景相同,说出的话也是读者想说的话。亚当斯通过引入阿瑟这样一个人物,给整个故事增添了一种虚假的真实性,而这种虚假的真实性又使全书的荒诞感更为显著。
三、 荒诞简评
本书弥漫的荒诞基调并不使人感到冷漠或是绝望,这须得归功于作者所用的轻松幽默的笔调,事实上,这种由荒诞引发出的幽默正是本书最吸引读者的地方。我们很容易发现,书中的情节、人物充满了对现实生活的影射,作者描写的种种离奇事情也不过是将许多现实问题扩大夸张后放置于宇宙社会的背景中产生出的奇特效果。因而,在笔者看来,将《银河系漫游指南》视为单纯的科幻小说是不确切的,在更确切的层面上讲,它更是一本探讨人类生存状况的荒诞文学。
现代以来,受存在主义思潮的影响,许多作家都对人的生存境况进行了探讨,典型如贝克特《等待戈多》、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二者都以荒诞的情节来表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荒诞。这种荒诞乍一看是可笑的,但正如海勒所说:我要让人们先开怀大笑,然后回过头去以恐惧的心理回视他们所看过的一切。
这句话在《银河系漫游指南》上也同样适用。初看上去,本书幽默风趣,充满了讽刺和笑话。可仔细读去,却发现作者并非仅仅为了幽默而幽默,在其调侃的笔调背后,实则蕴含了作者对现实的特定看法。
荒诞文学的代表加缪曾说“我坚决要求,要么一切向我解释清楚,要么什么也别解释” 。加缪笔下的著名人物如莫尔索、卡里古拉、西西弗斯 等都是意识到生命荒诞的人物,但各个反应不同。“加缪认为,任何人都以某种既有态度对待生命的荒谬,我们概括地将其归纳为三种态度:生理上的自杀、哲学的自杀和反抗” ,这三种态度中,加缪无疑支持反抗,“尽管反抗无法解决一切问题,但至少能面对一切。反抗是拒绝神话,共同承担荒谬命运的现实体验;因此是荒谬人挺身而起反对其生存状态的全部创造” 。而同样面对荒诞,亚当斯对我们的告诫则是:不要惊慌。
不要惊慌是本书的点睛之笔,它第一次出现在作者对《银河系漫游指南》进行介绍的时候,作者说“《银河系漫游指南》已经取代伟大的《银河系百科全书》成为所有知识和智慧的标准”,原因有两个,“第一,它稍微便宜一点儿;第二,在它的封面上以大而友善的字体写着‘不要惊慌’这句话”。读者看到这里,也许以为作者只是在调侃而已,但“不要恐慌”的第二次出现则完全体现了亚当斯写作此书的主旨。
地球被清除以后,阿瑟作为唯一一个幸存的地球人,被福特带上了负责清除地球的宇宙飞船上,此时的阿瑟还未从这突然发生的不可思议的灾难中反应过来。福特将《银河系漫游指南》递给阿瑟,阿瑟抚摸着它说道“我喜欢这封面,‘不要恐慌’。一整天来总算有人对我说了句有用或者明智的话了”。
这就是作者的目的所在:生命充满了荒诞,但即使面对地球的毁灭,也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
要进一步探询“不要惊慌”的思想内核就离不开对小说作成年代的考察。本书最先以广播剧的形式于1978年在BBC播放,作者于1979年将其改编为小说,大获成功。六七十年代是国际秩序逐渐发生变革的年代,也是现代西方社会不平静的年代。政治上,有苏美两大阵营持续冷战、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第三次、第四次中东战争,国际局势混乱;经济上爆发了两次石油危机,并由此引发全球经济危机,西方经济陷入停滞甚至衰退;文化上,垮掉的一代和嬉皮士在西方流行,以摇滚乐为代表的反抗传统、反叛体制、张扬个性的文化气氛弥漫西方。在这样的背景下,本书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其时代特色。
赞福德•布鲁克斯是一个明显带有嬉皮士色彩的人物,他狂放不羁、任意妄为,有着“乱七八糟向四周炸开”的金发。这样一个人物却是银河帝国的总统,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而这也正是作者对政治的讽刺和向六十年代嬉皮士文化的致敬。混乱的宇宙体系,对生命的肆意滥杀则是对七十年代国际环境的影射。正是这种与现实世界紧密结合的故事情节才使读者产生贴近感,而书中俯拾即是的对传统观念的颠覆不仅产生了独特的幽默效果,更表达了人们对现实的不满,可谓是时代精神的体现。
书中花了大量笔墨来描写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东西,比如《银河系漫游指南》对地球的描述只有区区两个字“基本无害”,但对毛巾却作了详细解释,指出毛巾是银河旅行中最有用的物件,“一个人在广阔的银河系中漫游,在面对了许多可怕的困难并且成功地战而胜之以后,他如果仍然还弄得清楚自己的毛巾在哪里,那么这显然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人” ;又如书中还煞有其事地对所有用过的圆珠笔的去向进行了讨论,等等。这类描写不仅使全书的荒诞更加强烈,更是作为具体事例表明,在面对荒诞的时候,要怎样保持不要惊慌的态度。
人并非从一开始就会思考生命的意义,只有在生活比较富足从而有余闲的时候才会产生疑问。“一旦某一天,‘为什么’的问题被提出来,一切就从这带点惊奇味道的厌倦开始了” 。我们逐渐发现我们虽然活着,却不知道为什么而活,不知道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种虚无感就是荒诞。然而在书中,“深思”却计算出生命、宇宙以及一切的终极答案是42,如此简单的解决了这个问题。答案虽然有了,却没有一个人会满意。于是人们才意识到,我们整日谈论生命的意义,为寻找这个答案而忙碌、争论,其实并没有真正明白我们所提的问题是什么。其实又何止这一个问题,我们每一个人为着不同的目标而奋斗,却很少思考我们究竟明不明白为何为之奋斗。“不要惊慌”的告诫首先是要求我们冷静下来,反省自己。那些泛维度生命虽然有极高的科技,却也没有明白“不要惊慌”的道理。
理解全书的另一个关键是作者所用的幽默笔调。这不仅仅是一个文风问题,事实上,这与“不要惊慌”密切相关。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白,亚当斯的这部小说虽然有着科幻外衣,但更多的是对现实生活的影射。如同那个时代的文化潮流一样,作者也认为生活充满了荒诞,但作者提出的面对荒诞时的态度却是“不要惊慌”,这通过全书的荒诞描写来表达。除此之外,描写荒诞时的幽默笔调也表明了作者的另一种态度。
幽默,本身是人类特有的活动。许多研究都表示“(幽默感)可以帮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释事物,用放松的心情面对威胁,减轻压力的胁迫,减少烦躁、焦虑和负性情感。研究也表明,幽默感与孤独、抑郁、自尊、生活质量等有密切关系,高幽默感的人会有较少的孤独、抑郁与较高的自尊和生活质量” 。幽默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幽默感强的人拥有一种质朴达观的人生态度,立足于现实,对幽默活动持欣赏赞成态度,能在现实中发现和创造滑稽有趣的东西让自己和他人快乐” 。毛巾是宇宙漫游中最有用的东西,毛巾指代的就是幽默:一个人“在面对了许多可怕的困难并且成功地战而胜之以后,他如果仍然还弄得清楚自己的毛巾在哪里,那么这显然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人”。事实上,一个有幽默感的人常常也是思考深邃、经历丰富的人,“拥有质朴达观的人生态度,人生经历复杂、坎坷,才能从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深刻、全面、准确地认识社会和生活,才可以敏锐地捕捉生活中那些矛盾滑稽之处,才敢笑对自身的弱点和生活的压力” 。而这种幽默的人生态度,显然是以“不要惊慌”为前提的。
生命虽然荒诞,生活虽然看不见目的。但不能因此而慌张、绝望。只要在世界上活着,就应该对生活抱有态度、对未来抱有向往。福特被困在地球十五年,没有惊慌,面对宇宙漫游中出现的种种危险一直保持镇定、从未丧失幽默感,这是亚当斯描写的理想中的人格形象。我们生在世上,并不清楚生命的意义,就如同福特在宇宙中没有目的的漫游一样。面对生存的荒诞,除了加缪所说的反抗,以不要惊慌、轻松幽默的态度来对待生活,也未尝不是一种方法。
著名科幻小说史家布赖恩•奥尔迪斯曾写道:“尽管科幻小说存在着可悲的缺点、可笑的矫揉造作和不计其数的废话,但作为最适宜于我们这个发展着的、受到致命威胁的世纪的文学形式,作为最自由地承载着时代精神的新视点、新主张的文学形式,科幻小说的柏拉图式理性永远是郁郁葱葱的” 。《银河系漫游指南》作为一本经典科幻小说,作者用科幻的背景形象而生动地阐述了面对生之荒诞时的一种现实的人生态度,显示出科幻小说的题材和关怀绝不仅仅是科学幻想,它蕴含着无穷可能。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太空更加深入的探索,科幻小说必将继续繁荣,值得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
                   (我的双学位毕业论文= =!)

  《银河系漫游指南》读后感(五):如果读不下去,请不要坚持

这是对我自己说的话,因为我个人的庸俗和稀缺的幽默感都让我无法能够理解充斥在这本书中的荒诞。
很大程度上,最终支持我或者说强迫自己读到最后的唯一理由是:那么多人的推荐一定是有道理的。抛开人与人之间的阅读差异和文化偏差的因素,普遍的推荐总是存在一般的无偏差的推荐理由,这样的劝说总是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但是实际的阅读体验让我一次次的感到自己的愚蠢,也进一步能够体会到这种强迫式的阅读对个人是无益的。
从体验过几次这样的经历以后我渐渐得出了自己的一套读书心得:个人的读书吸收过程和生物的进化进程拥有着极大的相似性。生物只能接受渐进式的小步进化,过大的步伐和环境激变会直接导致生物个体的死亡。
阅读也是一样,完全无法体会或者欣赏的阅读太痛苦了。
也许换一个时间重新阅读,向前趟过的内心会欣然接受曾经让你无法领会的幽默也说不定。

  《银河系漫游指南》读后感(六):你怎么想,一点也不重要

      “你怎么想一点也不重要”从一开始强拆房屋开始,就可以读出这层意思了,这和中国的强拆也颇为相似。不同的是,在国内还可以坐下来谈价码,在小说中的情况是,把通知贴在某个政府部门公示几天就默认为屋主已经知情——就像为了建超空间隧道要摧毁地球,银河联盟把通知放在半人马座50年一样,蛮横无理。结果都是,不管你怎么想,事情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
       整本书到处都充斥着这个意思。就像,老鼠定制的地球系统,为了得出“42”的意思——那个宇宙生命以及一切的答案,已经运行了快1000万年,就差五分钟就能得出结论的时候,沃贡人在这个时候把地球给毁灭了,可惜啊!但是又怎样?再重新造一个地球,再去运行1000万年?
       阿瑟一直生活的地球,那个对他来说那么巨大的世界,顷刻间便灰飞烟灭,你还来不及怀念,就已经被带到几万光年外,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然后被告知,在地球上,人类只是“第三聪明的生物”,整个地球都是老鼠定制的,人类只是被观察研究的对象罢了。而在地球毁灭了以后,在《银河系漫游指南》上只留下了一句“基本上无害”的评价。
       即使是曾经集中了银河系一半财富的、能随意定制行星的曼格拉斯。也不得不迫使自己沉睡到银河系经济复苏为止。留下一个荒芜的母性静静的飘在无人问津的宇宙空间里。
      整本书还处处充满了一些琐碎的细节,看起来无意义,比如费篇幅去啰嗦酒精在指南中的词条解释,比如说毛巾对于星际旅行的作用。不过讽刺的事情在于,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碎碎小事,在指南中所占的位置,比那个重要的“基本上无害”的地球多得多,这本身就是对我们权衡事情重要性标准的一种嘲讽。
       嗯,不管你怎么想,这不重要。我们在自己的世界里,有太多自认为很重要的东西,重要得无以复加、重要得让自己疯狂沸腾、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失去的东西,也许在别人看来不过是轻于鸿毛。就让它从你眼前消息,就把它从你的世界里夺去,你又能如何?
      写作平实,安静而突然的展开巨大的宇宙图景,时间跨度也巨大,让人的脑子里难以认知那个如此漫长的时间,只是茫然的知道——过了好久好久啊。但是整本书的故事,虽然惊心动魄,峰回路转却仅仅发生在短短的几天里(好像是这样的),从地球毁灭开始算起的话。仅仅是被沃贡人扔出宇宙空间的30秒前后,也费了相当的笔墨去书写。——这些发生在大宇宙里的小事情,一点也不重要,却又是那么重要,滴滴点点组成了宇宙的一切,尽管概率低到几乎可以忽略,但依然是有可能发生。
       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你为自己定夺,宇宙会为你定夺。
      单从这一本当中,也能窥见那个年代的“科幻圣经”的一些影子了。

  《银河系漫游指南》读后感(七):马文大概才是男猪脚

最早我向人极力推荐简·奥斯汀的时候一直被鄙视,认为她写的不过是英国农村里的灰姑娘与高富帅的爱情故事。
肤浅!这正是所谓的淫者见淫。
如果你被奥斯汀恨上,那么她拐弯抹角的讽刺,等你明白过来会气死,而作为旁观者,要笑死。
不过这一招对没文化的来说没有用,因为他们——听,不,懂。
英国人的幽默大抵都是这样一种幽默。
再加上此书神逻辑。
就是类似以前很火的一个精神病写文的帖子:
“前年半夜十一点多,我的豆浆机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很狂躁地对我大叫:我们这儿是中国邮政,你男朋友难产,赶紧过来一趟准备后事吧。 ”
…………诸如此类的,你说精彩不精彩?
唯一的问题是我本以为自己看了这一本就可以止步了,因为据说这是银河系漫游五部曲里最著名的一本。
可是结尾太不给力了,神逻辑的不好之处在于,思维发散出去就没沿儿了,后来怎么着了?
我还要再看四本啊,有点犹豫,对于一个拖家带口为生活所累的妈来说,时间有点难挤(这个时候马文跳出来说:哦,够了,别跟我谈什么生活!)

  《银河系漫游指南》读后感(八):解释了什么叫“脑洞大开”

以后不要再跟我提什么“脑洞大开”,看懂这本书就不存在这词了。边看边不断浮现两个疑问:A、排版是不是错了,确认这是句逻辑通顺的话吗?真的是这样组合主语、谓语、定语的吗?B、这书翻译太厉害了,确定没译错吧?真真的奇思妙想啊。对于科幻一词,大部分都是有依据可循的未来延展性,虽然不可见,但基本能想通、接受,而这本书“幻”的部分更让人印象深刻,太不可思议却无法完全否认其合理的可能性。
看的书中,英国作者寥寥无几,除了奥斯丁这本是我最能感受到腐国特色的文字。幽默、逼叨、讽刺,虽然是科幻读物但有种戏剧感贯穿其中,也由于其讽刺特性的运用,使其“幻”(想)部分颇具现实意味,增加了故事分量,虽然够异想天开但不至于飘向玄幻、奇幻的领域。
短短一本,信息量超大,对于宇宙的展望、物种间的关系建立、社会结构的解读,都有精妙的描述和见地,字里行间还很轻松,又一腐国特色。
好吧,可以收全一套啦。

  《银河系漫游指南》读后感(九):前多半部分平淡无奇,后半部分也平淡无奇

  这是一本科幻小说,被称为科幻界的“圣经”,英国的,当然我看的是中译本
  这本书的前多半部分平淡无奇,后半部分也平淡无奇
  就好像鲁迅先生家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一样
  这本书的笑点就如同我上面所写的那样冷
  到最后作者给了人两个点子:
  第一,地球是富得流油来自另外维度的老鼠花钱建造的
  第二,老鼠花钱建造地球是为了追求终极问题答案的注释版
  终极问题是: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这种每天小区门口保安或者大爷都会思考的人生问题
  答案是:42
  我倾向于认为其实是作者想要表示一下自己对生活的漠视,认为人生意义在于毫无意义,然后随便吹了一个毫无意义的42
  任何一个保安或者门卫大爷给出的答案估计都比这个精彩
  这两个点子就像是早上5点半闹钟,昏昏欲睡的人睁开眼开了一眼时间,然后就把闹钟按了继续呼呼大睡
  这就是我对这本书的评价。

  《银河系漫游指南》读后感(十):然而宇宙毫不在意

初中读过,多年后跑来写书评。起因是看到了新版本的《银河系搭车客指南》,然而个人更加喜欢这一版本的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子:
  在银河系西螺旋臂的末端那片未曾标明的寂静虚空中,悬挂着—颗不被人注意的小小的黄色太阳。距离它大约9800万英里的轨道上,运行着一颗完全无足轻重的蓝绿色小行星。这颗行星上由猿演化而来的生命形式原始得令人吃惊,他们居然还认为电子表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设想。
  这颗行星上存在着——或者说曾经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大部分的居民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都感到不开心。针对这一问题曾提出过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但其中大部分都是紧紧围绕那些绿色小纸片的运动来着手的——这很奇怪,因为实际上并不是这些绿色小纸片不开心。
  于是,问题依旧困扰着这颗星球。所有的人都感到不自在,其中大部分简直可以说是凄凄惨惨,甚至包括那些拥有电子表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贯穿全系列的核心设定——宇宙毫不在意。
  这是一种(科幻中常常使用的)世界观,通常在非科幻故事中,我们习惯以人类为主体,讲述人的爱恨情仇。但是科幻有时候将人类和地球放在无足轻重的位置。
  这是1979年。同时表达出这种世界观设定的,还有同时期的阿瑟克拉克《与拉玛相会》,不过我猜,像《银河系漫游指南》一样把人类和地球看得这么轻如鸿毛的,估计不多。愿意考证的……详见这个链接:70s英文科幻小说。九十年代的详见这个链接:80s英文科幻小说
  2000年以后,许多科幻幽默动画都有这样的设定,比如《飞出个未来》系列和《瑞克与莫蒂》系列(是的我只看过这两个)。
2.对于宗教 科学 文化 哲学 政治的消解。
  从第一点可以知道,如果读者习惯了以人的情感和经历为主要描述内容的作品,并且没有接触过类似设定的作品,可能会感到不适。因为《银河系漫游指南》的消解,相当的全面和彻底。
  宗教:进化论或者智能设计都大错特错。因为整个地球就是老鼠造的。
  生命科学也完全是谬误,人类以为自己在研究动物,其实却是老鼠和海豚在玩弄和研究人类。
  文化:你看,整个宇宙都陷入party和混乱的狂欢,沃贡如此强大,却整天写诗歌颂腋窝并以此为荣。
  哲学:生命、宇宙以及一切的最终答案是什么?呵呵,42,这个数字还是作者随便一拍脑袋想的。人类为什么存在?呵呵,为了当计算机零部件嘛。简直是虚无主义的模范举例。
  政治:你以为宇宙是谁在统治呢?选择银河系总统的目的是什么?
  人类引以为傲的东西,比如艺术、智慧、科技……
  呵呵,梦幻泡影。
  那么接下来仅存的两个人类该如何存在呢?
  呵呵,看剩下四部吧。
  那么这两个人类的命运将归于何处呢?
  呵呵,书没写完。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银河系漫游指南》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