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容易写错的字》是一本由李问渠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288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17-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人容易写错的字》读后感(一):从“奶昔错误”到“不执象而求”的智慧
这是一本充满了“矛盾”的书。《中国人容易写错的字》读后感(二):文化之根
过年的时候,公司很认真的考虑进行一番宣传。现在都讲软实力的推送嘛!于是做了很精致的一套明信片,正面是辉煌的公司业绩,背面有印好的贺词。每个人都发了几张,讲明要多多发放宣传。谁知,第二天,紧急收回。《中国人容易写错的字》读后感(三):想快速提升语文基础知识吗?来看此书吧。
词库量越来越丰富,联想记忆能力越来越强大的各种输入法在带给我们方便与快捷的同时,也让人们的某些能力开始了退化。如今很多人仿佛离了电子产品、拼音输入法就不知道字的正确写法是什么了。我虽然一直是固执的在手机上使用手写输入法,但是有时候拿起笔来也会感觉到要写的字似乎就在眼前晃荡,可就是怎么也写不到纸上去。思前想后半天写出来的,往往又是个错别字。如此说来那些一直依赖于拼音输入法的人就更不要提了。提笔忘字、提笔错字,在这个网络发达的信息时代怕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了。
汉字文学的魅力之一便是音同,字却不同。字不同,自然意就不同,若是混淆了,便会产生歧义闹出笑话。
当然现在是网络时代,各种网络热门词层出不穷,由此衍生出来的各种谐音词也十分的常见,什么“神马浮云”、“蓝瘦香菇”充斥你的眼帘。若是有几天没有上网,猛一看这些莫名奇妙出现的词,会让人不由得产生自己很是无知的感觉。
可是到底是谁真的无知呢?这样的词偶尔讲讲的确是能够博人一乐,但是对于汉字文化的学习却是半点好处都没有的。尤其是尚在学习的青少年学生, 怕是网络词能记得熟悉无比,而词语汉字真正正确的写法却是一无所知的。在高考时因此而丢分的现象也不罕见,在这个分就是学生的命根的时代,一分都有可能决定人一生的命运,一时的大意就会造成终身的后悔,所以认识理解并书写出正确的汉字还是非常非常有必要的。
《中国人容易写错的字》是《中国人容易读错的字》这本书的姐妹篇,作者仍是畅销书作家以及教育家李问渠。
该书共分为容易写错的字、容易写错的词、容易用错的词三个部分,与《中国人容易读错的字》一书不同的是,这本书中所列举的均是同音不同义的汉字和词语,作者通过严格、科学的统计筛选,选择了一些平时常见的音、意、形容易混淆的字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并且对每一个所列出来的汉字和词语都进行了简短且精悍的阐释,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的加深对字与词的理解和记忆。
正确的书写并使用文字与词汇是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而语文水平的提高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通过平时阅读以及书写产生的积累来慢慢的提升自己。可是如果你实在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用来阅读与写作,那么就先从基础性的开始吧。而这本书应该能够帮助你快速的提升基础性的知识,让你的语文水平得以提高。
《中国人容易写错的字》读后感(四):提笔忘字的时代,应该摒弃做键盘侠
中国汉字有着六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作为中国人,我一直很骄傲于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往往一个字有多种意思,不同的字组合到一起又有不同的深意。所以,虽然英语作为世界上广泛普及的语言,但汉语和汉字却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难学,也最值得传承发展的文化。
汉字作为饱含了人类情感和文化的符号,不仅形状美,意义深,也更像是一门艺术,需要长久的探讨和研究。所以,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凡解释一个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
中国的汉字之美,在形、在声、在意,也在组合一起的神韵和天然。但是,中国的汉字数量庞大,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十万多个。这就造成了我们对很多相似、相像的文字弄混淆、认不清、读不懂,也即另一种形式的现代“文盲”。
今天推荐这本名为《中国人容易读错、写错的字》的书,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真的是实效、有用又影响深远的“教科书”。作为国人读不懂,写不清本国的汉字,不是丢人,而是忘本。老祖宗发明汉字是人类的智慧与结晶,所以,在电脑日益普及,提笔就忘字的今天,这本书的出现就非常的必要和及时。
很多汉字相似,很多词语相近,很多字词多音……因此,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本书按字母从A到Z的顺序,详细列举了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人们容易读错、写错的字,与字典的查找方式相似,却又多了更分门别类的系统性和规律性。
在《中国人容易读错的字》中,编者以“人们容易读错的字、多音字,误读半边的字、误读的同形异音词;容易读错的成语、姓名和地名”为各章节划分,并分别标注,划出类比;在《中国人容易写错的人》中,编者以“容易写错的字、词,容易用错的词”为各章节划分,将误读的字词分别进行了解释,以对比的方式出现,明显而让人印象深刻。
因此,这本书与市场同类型书籍的区别,在于它的针对性,所有提出的生僻、容易混淆的字词,也的确是平时生活中见到就懵、不敢开口、提笔就错的。所以可以说,在这本详尽、实用也有趣的书籍里,你能学到的、了解到的、收获的要远比想象的多。
记得,中央台每年都会举办《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的宣传语是“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当时看节目的时候,我就很自愧不如,屏幕里出现的很多汉字,我既不会读,也不会写。平时习惯了用电脑拼音连打,连很多简单的汉字都无法轻易校准,这既代表了我个人文化水平的退化,又代表了一种时代的趋势。
可能国民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近年来,国内打造了许多文化传统类节目,什么《汉字风云会》、《中国成语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等,都是通过文化娱乐化,将中国传统古老而敦厚的文化知识分享和巩固给大家。
键盘时代,手机电脑的智能化,让人们可以轻松自如的打字写文章,却对传统的语言文字逐渐疏远和陌生。这不,之前就有个段子非常好的形容了这个现象“提笔忘字,写字全靠输入法;词汇贫乏,爱你只会么么哒。”
所以,正如狄更斯所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物质经济的极大丰富,让我们享受了便利,但也带来了精神的贫瘠。
但好在,时代已经开始注重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回归,无论是从文化娱乐类节目,还是从今天为大家推荐的这本书,相信我们都会从中得以受益,并感慨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