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岁当总裁-5年典藏版》是一本由董思阳著作,团结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页数:2014-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21岁当总裁-5年典藏版》读后感(一):改变内在心智模式,才能改变外在生命
刚读完一本《21岁当总裁》的书,感触还是蛮深的。
说实话,我对这个21岁就能
创业成功的女企业家有着太大的好奇,也有着太多的
思索。
当年那个只有15岁的
小女孩独自在外留学,在保证正常学习的情况下,还要身兼“数职”,“跨界”打工:当保险推销员,在烈日下卖花,在直销工作中感受苦与乐……可真是个
勤奋的女汉子!
话说,作者也并不是所谓的“官二代”和“富二代”,但是她却凭着一股韧劲,在
异国他乡求学的历程中修炼出了日益强大的
自己。
应该说,思阳算是同龄人中心智
成熟较早的,16岁时她就能找到
人生的方向,给自己设定
目标,并且领悟出“新
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道理。之后,她又有幸结识女企业家Helen,在“帮助成功人士工作”的过程里,学习和接触到更多的人生
智慧并且颇得Helen赏识。看的出来思阳是个
聪明,伶俐而且悟性很高的
女孩。
17岁的思阳有着旺盛的精力,超强的好奇心和勇于尝试的
激情,每天忙得
不亦乐乎:当2平米饰品店的小老板,成为海南鸡饭专业户;为了进入成功的环境,又用自己
辛苦积攒的钱报了相关的管理课程,不断“投资脖子以上的部分”,让自己跻身成为20%的人的圈子。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作者也曾有过
彷徨和
无奈,但几乎每一次她都能用自我暗示帮助自己树立必胜的
信念。
一切的改变皆源于
心态的改变,只有改变内在心智模式,才能改变外在生命。正如拿破仑·希尔所说:“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他的心态。成功人士和
失败人士的差别在于成功人士有
积极的心态而失败人士则用消极的心态去
面对人生。”
有时候,读着文字想象一下作者当时的
心理状态或者试着让自己
感同身受一下,竟忽然
感觉到自己的
身体里产生出一股很强大的动力。也正因为看了这本书,所以会在
生活中有意识地运用这些实用的方法来鞭策自己:通过积极的,正向的暗示来剔除潜意识中的负面
情绪;当有负面情绪到来的时候,立刻用积极的语言去纠正它,迅速把自己的心态调整过来。可以说,作者这种
精神上的影响对我而言是无声的,却也是巨大的。
当读到思阳每天在上学,打工和企业家圈子中不断变换角色和给自己重新定位的那些段落,心里真是有点心疼那个当年的小小丫头啊,为了达成自己先前设定好的目标,一个看起来瘦弱的女孩可以如此
努力,真是让人敬佩。当然也正因
为此,她才能在日后的
事业上取得巨大的成功。人在做,天在看,当把自己的一亩三分田经营好了,可能很多好事也就
接踵而至了。
掩卷深思,好像本书总体是
励志的
感觉,但仔细品味又不仅仅是励志,因为里面有太多
真情实感的流露,让人动容:一个小女孩出国前心理上的纠结与反复;因远离故土对
父母表现出来的
依依不舍;刚到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面对
困难时的失意;初次进入商会时的诚惶诚恐;收获第一桶金时的欢欣雀跃;遭遇陷阱时
不得已的
困惑与
迷茫;融入企业家圈子成为商界闪耀新星的振奋;直到最后因一份难以割舍的“根”的情结,21岁回国创业,终让
梦想照进
现实。
一个人的心路历程,也是一段
精彩绝伦的人生
传奇,思阳用细腻的笔触把自己的
青春,
成长,激情,梦想,敢爱敢恨表现得
淋漓尽致,读来真是大呼过瘾。当然,我是一个感性的人,在整个
阅读的过程中,也随着思阳的情绪起起落落,或笑,或哭,好像也跟随作者演绎了另外一种生活和人生!
在我看来,思阳之所以能成为众多
年轻人中的佼佼者,和她一贯的
坚定,
自信,
乐观,
阳光,
感恩,谦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她才得以呈现出另外
一种生命形态和人生格局。
健康向上,积极乐观,充满正能量,正向心智模式等等关键词仍然久久地在脑海中回荡,这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不断向前冲的信念,
是的,年轻人,要有范儿!路在脚下,向远方,于是我又想起了思阳
语录里的那句:“每个人都是一座宝藏,你毕生的功课不是向外探索,而是内向探索;当你
相信‘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那么,你就可以
享受所有的发生……”
《21岁当总裁-5年典藏版》读后感(二):终于找到一个可以复制的榜样!
在看到这本书前,我还是一个充满一腔热血的待创业青年,
很期待有一天自己能够
白手起家,用智慧与
能力搭建自己的一方事业,那种
从无到有,从
卑微到卓越的逆袭过程,我想是每个80后都为之盼望和达到的。直到看到《21岁当总裁》这本书,我似乎看到了一盏明灯,一个将梦想照进现实的标杆。书中完整展现了董思阳的创业历程,我看后备受鼓舞。
我想,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
意想不到的能量,都能创造奇迹,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这成与不成的距离就在于做与不做。董思阳做了,她成功了。
5年典藏,《21岁当总裁》历经五年的沉淀,依旧广为读者喜爱,的确,这书中有读者真正想看和想学习的东西。不要再空想空谈了,像董思阳一样,行动起来,让那个头脑中强大的自己真正强大起来,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21岁当总裁-5年典藏版》读后感(三):年轻当如董思阳
年轻当如董思阳
----读《21岁当总裁》
现代人的生活中,创业是一个重要的
话题。创业成功,有了自己的
经济基础,从而开启自己人生的
幸福之旅,是很多人的梦想。很多人的创业,是从白手起家开始,这也注定创业之路不是
一帆风顺的、会充满
艰辛。团结出版社出版的新书《21岁当总裁—5年典藏版》,是董思阳写的自己创业成功的曲折
经历,或许能给你许多有益的启发。
作者董思阳,是上海金柯天烨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CEO。曾任“关心下一代
大学生发展基金”秘书长,被媒体评为“
中国十大
美女企业家”“80后企业家代表”。
《21岁当总裁—5年典藏版》中,董思阳以饱含深情的细腻笔触描写了自己从一位
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到只身留学海外,边读书边打工,成为坐拥亿万
财富的女总裁的创富传奇。
对于创业成功的传奇,一般人会认为距离自己很遥远。细读该书,你会发现,作者从普通的
一个女孩,一步步
脚踏实地,从小生意开始,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个经历是那样
真实。其实每个人只要自信,只要去
奋斗,并且抓住属于你自己的机会,那么,成功就会
随之而来。“天生我才必有用”,上帝让你降生人间,给了你与别人不一样的相貌和
性格,也必定给了你与别人不一样的天赋,利用好你的天赋和才能,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读了该书,作者留给我的最大印象是,不管是创业起步阶段,还是走向成功阶段,她的
内心都洒满了阳光。积极的心态,对她的成功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同样一个机遇面前,若是以消极的心态来应对,就会让机遇一瞬间与自己
擦肩而过。就如地球上万物离不开阳光一样,人的生活和内心,也离不开阳光,不管一个人身处何种境况,都要保持一个阳光心态。生活就如一面镜子,用积极的姿态去面对,你看到的,会是一个充满朝气与活力、不断取得成功的你。
年轻就是一笔最大的财富,年轻就没有失败。趁着年轻,如董思阳一样去生活和奋斗,你会体会到创业的乐趣。
《21岁当总裁-5年典藏版》读后感(四):给梦想一次开花的机会读21岁当总裁
人生由一个又一个的选择组成,选择不一样导向的也是不
一样的人生。董思阳,太阳花一般的女子,用自己
平淡的笔调讲述了自己从失败到成功的心路历程,这个过程有
感动、有
悲伤、有
绝望也有激情,向我们呈现了最真实的自我,最现实的人生。
看着照片上那个瘦瘦弱弱的小
女生,你很难将她与一个
坚韧的
女性联系起来,但是她就是不可貌相,取得了让所有人惊叹的成绩,成功的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梦想,说到这个词就想到小学的那一篇作文《
我的梦想》。但是随着人生旅程的行进,渐渐的我们
遗忘了那
最初的梦想,然后一天又一天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而
不知所措,觉得心里跟稻草人一样的空落,那是一种
发自内心的
恐惧,因为活着没有目标,所以那一种轻飘是来自于
灵魂深处的
寂寞。
悲哀的事情,所以与其在年老时悲伤的
后悔不如在年少时激情的
勇敢,给梦想一次开花的机会,
童年的你们觉得呢?
董思阳她的人生旅程或许是我们的一个指向标,她确立了她自己的梦想然后她并非像大多数人那样将梦想
束之高阁,有空的时候才拿出来缅怀,相反的她很勇敢,勇敢的将自己的梦想
付诸实践。她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兼职大学生蜕变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这个过程是
痛苦的。正如一个毛毛虫蜕变成一只
美丽的蝴蝶一样,经历过
挣扎、彷徨与
苦闷。但是她
坚持下来了,被骗过、被坑过但是她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梦想未曾
放弃。
成为企业界的新星,让所有人都仰望着她,感叹着她,敬佩着她。但是如果读完这本书你的内心仅仅停留在仰望、感叹、敬佩的话那么
你的梦想便只能
石沉大海永远不会
开花结果。看完了董思阳的这本《21岁当总裁》我内心激情澎湃,那些被搁浅的梦想如潮水般向我席卷而来!
如果一生有一百年的话,那么在我已过完的四分之一的年华里我一直扮演着乖乖女的形象,从未做过出格的事情,梦想因为与现实
格格不入因而被我无情的扼杀在摇篮里,但是我想便为董思阳那样的女性,敢于为梦想燃烧生命和激情,所以我要为了我的梦想勇敢一回,
世界上没有做不到的只有
想不到的,所以你还在害怕什么呢?不要再浪费
为数不多的生命了,因为当你回首往事发现原来自己从来没有认真活过那才是最可悲的。
《21岁当总裁-5年典藏版》读后感(五):看完我信了!
听很多人念叨过这本书,也听很多人念叨着这本书有多么的好。但是,我一直没有把它买回来的
冲动。中国有句话,叫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21岁,那是很多人还深处象牙塔的年龄,怎么就能当了总裁了。就算是,那也肯定是富二代,因为父荫,拿着家里的钱出来注册个公司,自己买个总裁的称号。当然,这是我主观臆断的想法。但是,当我最终翻阅了这本书以后,我终于信了。我记住了董思源这个名字。一个年轻创业,脚踏实地,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创出一片天地的女孩。
这是一本非常励志的读物。非常适合那些有
热情自己创业的人去阅读。就算你没有创业的打算,也可以从书中找到一个鼓舞自己奋斗的榜样。这本书我读出了
眼泪,读出了激情,更读出了自己对自己
未来的定位。读完以后,我尝试着去网上和书友们探讨一下。这一看才知道,这本书的销量已经达到了100万册。
也就是说已经有过百万的人在我之前读过了这本书。真是后悔自己的主观臆断,让我和这本书的约会推迟到了现在。
好书,不容
错过!
《21岁当总裁-5年典藏版》读后感(六):5年典藏版 21岁当总裁书评 成功不可复制,但能借鉴
《21岁当总裁》是一个名叫董思阳的女孩的自传, 13岁初到新加坡, 15岁
家庭生意破产,上中学的同时开始打工供养自己,从保险推销员、卖花、做直销、应聘董事长短期助理,一路奋斗,17岁上大学开始在
校园租场地卖饰品,给大学食堂供应特色餐饭,直到通过高额培训跨入企业家的圈子,完成学业的同时还兼做舞蹈教师。18岁半的时候,靠卖橘树赚得人生真正的第一桶金,没有满19岁的时候,注册了自己的公司。靠做电脑芯片和PC软件、劳务输出发了家,但又被房地产拖下水,几乎
一蹶不振。
是一个年轻人目标明确、
百折不回的奋斗传奇。读类似于这样的书,大家关心的问题可能和我一样:他(她)是怎么做到的?
纵观很多成功人士的履历,我们不难发现。有几点共性似乎在每个人的身上高频率出现:
比如:永不言败。每个人的成功史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挫败史。有多少次成功,之前就有几何倍数的失败。两者之间,既不成正比关系也不成反比关系,没有概率、没有对等。经得起永无止境的摔倒也不一定就意味着最后一定能够站立。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但是,经过风雨也不一定就能见到彩虹,也许一辈子都是雾都茫茫也未可知。而所谓成功人士,就有着这样一种无比强大的抗摔打能力。
比如,殚精竭虑。不怕摔只是意志问题,而怎样成功是技巧问题。这一点上,我觉得董思阳卖饰品的过程和卖餐饭的过程很有意思。前者,先是要琢磨校园里学生的需求,进货时的眼光,后来又面对货品单一的问题,之后又面临拉不开价格差的困境;后者,看到商机怎么寻求供货,疲于奔命怎么谋求解脱,这样的过程是对一个人判断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考验。包括橘树生意怎么体现差异销售,芯片生意怎么说服生产企业,里面又包含了抓住机会、知己知彼的众多学问。
比如,建立圈子。融入一个圈子、建立一个圈子,都是成功人士绕不开的话题。人脉是最宝贵的资源。融入怎样的圈子意味着将在怎样的层面上、受到怎样的影响,或者,获得怎样的提升。多少人削尖脑袋参加高额培训、奢侈娱乐,其动机除了真正的学习、享受以外,不言自明。但关键是,进了这样的圈子,也不一定就意味着能真正融入这样的圈子。与之相比,建立一个圈子,则是一个人立足的根本。这一点,除了个人资本、能力与魅力,更重要的还是诚信吧!
看这本书,想到了一些,就这样浅浅说说。
但,成功的路径与机率,真像孟非最常说的一句话:因人而异。要想望着一幅肖像、看了一段视频、听了一场报告、捧着几本书,就变成功者,纯属痴人说梦。
成功只能借鉴,不能复制。
最后,依我看来,这本书的写法可以做个调整,故事本身讲好就已经很好,因为有故事的存在就足以作为证明。那么多的励志篇章,不要也罢。
21岁的董思阳,当她41岁再写自己的时候,相信会有更多更深刻的东西与我们分享。
《21岁当总裁-5年典藏版》读后感(七):梦有多美好,现实就有多残酷
给个中立的评价吧!
这本书在08年刚出来的时候我就已经听说过,据说当时争议还很大的。不过那时我才高二,更感兴趣的是北京奥运会和打电脑游戏,所以对于这些是不怎么关注的。直到现在又看到了这本5年典藏版,才想起了当时的疑惑还没解决,便想好好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21岁当总裁》讲述的是一个叫董思阳的小女孩,从只身留学海外,边读书边打工,到成为坐拥亿万财富的女总裁的创富传奇的故事。之所以说是故事,是因为她在书中描述的留学经历、海外文凭和经营实体都疑团重重,完全经不起任何推敲。
“15岁半工半读,18岁赚到人生第一桶金,19岁创立自己的企业,21岁身价过亿,成为商界闪亮新星。”这本书的推荐语看来非常诱人,谁不想“出名要趁早”。因此此书一经推出,“美女总裁”董思阳的传奇经历便立即充斥于各大媒体,她的“粉丝”也遍及网络各处。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出名了自然会有人来核实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记者们开始了对董思阳的全面调查。
董思阳在书中花了很大篇幅介绍自己在新加坡的丰富工作和创业经历,她卖过花,做过保险推销员,跨入过直销阵营,还在就读的南洋理工大学内,当过两平方米饰品店的老板和海南鸡饭专业户,她称饰品店是“学校的第一家店,同学们都感到非常好奇”,自己销售海南鸡饭的灵感也来源于同学对“学校没有海南鸡饭卖”的抱怨。
但南洋理工大学的一位校友指出了其中的破绽。董思阳说饰品店开在“A宿舍和教学楼的交叉点”,但南洋理工大学的人都知道宿舍是以数字命名,而非字母。
这位校友还指出,学校里几乎每个餐厅都有卖饰品的小店,她对董思阳校园首创的言论表示了怀疑。“海南鸡饭没有卖”的抱怨更是无稽之谈。该校友介绍,海南鸡饭作为新加坡当地的特色食物,几乎遍布大部分南洋理工大学食堂。董思阳多次称自己是“南洋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系”的学生,而记者在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的网站上,并没有找到工商管理系的本科专业。
除此之外还有董思阳的美国民族大学的MBA学位。有网友指出,董思阳在书中所述的“MBA管理学硕士”的说法就不通,因为“MBA”是工商管理硕士,而不是“管理学硕士”。而美国民族大学的MBA管理学硕士是可以“函授”的,即无需出国念书,只需要花15000元就能全球包邮。
还有董思阳在书中说,自己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是在一个偶然机会,通过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的副秘书长海良引荐,加入了该团体,并得到了商会会长王阳太的赏识。还有她的第一桶金,赚取50万元新币的橘树生意,也是在新加坡的招商会上获得灵感和货源。可是当记者联系到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经过查证,对方称该商会并没有一个叫“董思阳”的会员。他们很肯定地告诉记者,该商会从来没有王阳太和海良两人。
事实上,在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的官方网站上,也没有王阳太的任何新闻信息。在搜索引擎中,王阳太也只与董思阳一起“出现”。而搜索“亚太最具有潜力的女企业家”,没有关于该评选的任何新闻和其他奖项的相关信息。
……
梦有多美好,现实就有多残酷。不过该书并不是毫无可取之处,除去那些“传奇”经历,她总结的对人待物的方法确实还是值得学习的。
《21岁当总裁-5年典藏版》读后感(八):她的成功不可复制
董思阳,5年前,就“火”了。目前,她是上海金柯天烨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CEO。曾任“关心下一代大学生发展基金”秘书长,被媒体评为“中国十大美女企业家”、“80后企业家代表”。 15岁半工半读,18岁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19岁创立自己的企业。曾留学新加坡,21岁回国创业,成为商界闪亮新星。22岁时,董思阳推出了自己的个人传记《21岁当总裁》,该书一出版,就登上了中国各大畅销书排行榜,同时也在中国的创业者和青少年中引起极大的反响和轰动。董思阳因此被评为中国80后的创业代表与榜样。同年,她受邀到北大、清华等60多所高校进行演讲,分享自己的创业历程和心得体会。23岁时,她捐出100万成立了国内首个专注于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基金: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关心下一代大学生发展基金”。该基金目前已成功帮助了多位身障大学生。如今,思阳正致力于投资产业、慈善事业和文化教育事业,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21岁当总裁》这本书也特别“火”,自2008年至今,加印50余次,畅销百万册,引发读者强烈共鸣,凤凰卫视《鲁豫有约》真诚推荐过这本书。智慧、财富、美貌集于一身的花季少女,感动百万创业者,影响千万青少年;励志传奇,激动人心。逆流而上,决定勇敢,永不止步。
董思阳是一个“白富美”,的传奇是一个成功人士。
但是,她的成功可以复制吗?
她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每个人所处的时、空背景是不能被复制的,因为已逝去的时、空背景是不能再现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功方式。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成功的误区,怀抱着所谓的成功法则,踩着成功人士的脚印,小心翼翼的向前迈进。结果没有靠近理想,反而越走越远。2002年,董思阳在大学里除了担任学校的纪律部长、宣传部长、做学校的office助理外,还先后兼职做了许多份工作。想创业的时候,她求助于副校长,请求他能够租给一小块地方。副校长支持了董思阳,她才赚得第一桶金,后来逐渐走上商界。如果没有副校长的支持,还会有董思阳的成功吗?如果没有董思阳的励志表现,还会有副校长的支持吗?如果你想做董思阳,就一定能找到支持你的副校长吗?再说,所有大学里,都开上很多的“商店”?大学还是大学吗?
但是,她的成功模式则是可以复制的。不同人士的成功之路虽有时、空背景的差异,但究其成功模式中无不透露着执着、智慧和理性的个人性格特质,只要能从别人的成功模式吸起精髓,再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将其借鉴到自己的环境中,学习(创造性的复制)其理想构建的“理念”和对事业执着追求的敬业“精神”,其中最重要的是:以胸怀宽广的“大智慧”去面对当前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取舍,“理性”地去处理与他人的合作关系及利益分割,如是他人的成功模式就有可能在你的身上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