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可以装扮,但掩盖不了本色;
气质可以塑造,但脱离不了本性。
人的容貌是天生的,精神长相却可以后天养成。
命运并非天注定,养出这三种精神长相,必是有福之人。
1
言寡者贵
《周易》中说:“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话少的人,自有他的矜贵。
有分量的人,只讲有分量的话。
古人修身以寡言为贵,处事以德厚为先。
一个寡言的人,必定对所说的话、所做的事充满信心。
绘画需留白,否则会迷了人的眼睛;
讲话也需要留白,否则会叫人抓不住重点。
真正的聪明人,永远不会把话说得太满。
寡言的时候自有其充实,开口的时候反而觉得空虚。
某次出征,曹丕和曹植都到路边为父送行。
曹植引经据典,说了一大堆歌功颂德的好话。
大臣们都夸他有文采,曹操听了也很欣慰。
曹丕一句话也不说,跪在地上只是哭。
引得旁人也跟着他落泪,曹操看见大为感动。
两相对比,曹操觉得曹植讲话虚伪、心也不诚,决定传位给曹丕。
曹丕用最简单的方法,战胜了才子弟弟,赢得了父亲的认可。
做人,私下可以野心勃勃,但面上务必不动声色。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一句话说不对,不知不觉中你就得罪了别人。
只会耍嘴皮子功夫,不如沉下心来,做自己该做的事。
在沉默之中积攒力量,才能厚积薄发。
2
性柔者富
《道德经》有言:“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老子八十岁寿诞时,人们向他请教长寿的秘诀。
老子只是张开嘴,让大家看他的牙齿和舌头。
他说:牙齿虽然坚硬,但全都脱落了;
舌头看似柔软无用,却完好无损,这就是柔的力量。
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手下的一员猛将。
项羽战败后,不肯受辱,自刎于乌江;
刘邦有仇没法报,就命人抓来季布,百般折辱。
季布甘心当奴隶、做苦工,弓腰驼背侍候敌人,却始终不肯自杀。
别人都说季布自甘堕落,他却不以为耻。
这种能屈能伸的精神,最终感动了刘邦,重新启用季布为将军。
做人,既要有柔软的身段,也要有挺直的脊梁。
老话说:“人在屋檐下,哪有不低头?”
小的方面屈服,正是为了大的方面伸展;
适当的低头,正是为了他日更好地抬头。
理想越是远大,性格越要柔和,未来才会可期。
柔是一种忍让,柔是一种谦卑。
柔是对他人的谅解和包容,也是对自己信心的表现。
人生在世,与其逞强斗狠,不如收敛锋芒。
以一颗柔软的心,化解世间纷纷扰扰,福气自然会增长。
3
德厚者旺
苏轼在《三槐堂铭》里写道:“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就是家风和品德。
好的家风,可以流传百世,德越厚,家越旺。
鲁迅先生的父亲周伯宜,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人。
鲁迅小时候,受了别人欺负,回家向父亲求援。
周伯宜总是问明情由,从自家人身上找原因。
他问小鲁迅:“是你先去欺侮他吗?”
鲁迅答:“没有!”
周伯宜又问:“那么,他为什么不来欺侮我呢?”
弄个水落石出,然后再心平气和地训教自己的儿子。
周先生还很同情贫穷的亲戚。他经常告诉全家人:“有东西时,分给别人才好呢。”
他也一直这样教育儿子:不要小气,不要势利。要热情待人,要助人为乐。
父亲宽厚为人的品格,给鲁迅以深刻的影响。
《周易》有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经常积德行善的人家,必定会有很多福报。
遇到再大的波折,也能平安渡过,无灾无难。
心怀善念、与人为善,时刻不忘忠厚二字。
过好自己的日子,家庭的运道也会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