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内耗少了, 心就不累了
日期:2022-04-30 02:51:42 作者:惠子 来源:夜听 阅读:

内耗少了, 心就不累了

  选择多了,路就弯了。

  有人说,真正让人疲倦的,不是繁重的工作和琐碎的生活,而是内耗。

  它看不见摸不着,却时时束缚着你,不断消耗你,让你无法专注、体会不到成就、甚至丧失前进的动力。

  只有远离了内耗,人生才有向好的可能。

  01

  远离情绪的内耗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

  比如,工作上被领导批评了,可能只是一件很小的事,你却久久放不下心中的委屈。

  比如,楼梯口碰到的同事没跟你打招呼,可能只是因为时间紧急,你却花了很长时间去想,今天有没有做得不对的地方。

  比如,给朋友发了一条微信,半天没有回复,你就开始无端地猜测,把种种不好的可能想了一遍又一遍。

  其实,这些就是情绪上的内耗。看上去只是很小的事,久而久之,却会影响工作和生活。

  因为时间对谁都一样,你在情绪的纷扰上多花一秒,就会在问题的解决上少花一秒。

  远离情绪的内耗,是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曾国藩在岳麓书院读书时,曾与人同住一间寝室。

  寝室内的书桌距离窗口好几尺远,为了方便读书,曾国藩便将书桌移动到窗前。

  室友见后大为恼火,说:

  “你的书桌放在窗口,把我案头的光线全给挡住了!”

  曾国藩听后没跟他计较,反而和气地问他:

  “我的书桌应该放到哪里呢?”

  室友指着床边:“就放在那儿吧。”

  曾国藩笑一笑,按照他的意见放了。

  到了晚上曾国藩用功读书,这位室友又说:

  “白天不念书,夜深了却来打扰人吗?”

  曾国藩便改朗读为默读。

  不久,曾国藩考中了举人,这位室友没考上,他挖苦讽刺说:

  “要不是他把我的好风水带走了,他怎么能考上举人?他还不是沾了我的光!”

  即便如此,曾国藩也没动怒,也不争辩。

  控制好自己的脾气,不在情绪上跟别人内耗,才能远离纷扰,专注地做好当下的事情。

  如果一有事情就要猜测别人的想法,如果一遇到矛盾就要跟别人较劲,如果一被别人误解就要到处吐槽、唉声叹气,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越与情绪纠缠,就越会把自己拉进深渊,越与情绪较劲,就越会让自己陷入泥潭。

  内耗自己的情绪,最终耗费的是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内耗少了, 心就不累了

  02

  远离工作的内耗

  看过一个问答:“为什么我整天忙得脚不沾地,却没有丝毫的进步和成就感?”

  高赞的回答是:“因为你总是在瞎忙,不分大事小事,什么都忙。”

  如果工作没有明确的目标,什么都想抓、什么都想做,到头来可能是一事无成。

  远离工作的内耗,是要让目标更明确一些。

  看过一个小故事:

  一位父亲带着三个儿子到草原上狩猎野兔。

  在到达目的地,一切准备就绪之前,父亲向三个儿子提了一个问题:

  “你们看到了什么? ”

  老大回答道:

  “我看到了我们手里的猎枪、在草原上奔跑的野兔,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原。”

  父亲摇摇头说:“不对。”

  老二回答道:

  “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猎枪、野兔,还有茫茫无际的草原。”

  父亲又摇摇头:“不对。”

  而老三的回答只有一句话:“我只看到了野兔。”

  这时父亲才说:“你答对了。”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这本书中提到:

  同时做几件事只会分散你的专注力,如果你期望凡事都走向成功,那么必须聚焦目标,你要做最重要的那件事。

  选择多了,路就弯了;目标多了,精力就散了。

  在大海中航行,你必须朝着灯塔的亮光前行,才不会偏航。

  在大山里行走,你必须按着指南针的方向指引,才不会绕路。

  如果要出色地完成工作,我们需要全神贯注于自己的目标,忽略其他无关的困扰,专注、坚定地往前走。

  03

  远离生活的内耗

  有条“三七法则”是这么说的:

  一部手机,70%的功能是没用的;

  一间大房子,70%的空间是闲置的;

  家里的东西,70%是经常不会用的。

  想一想,确实如此。

  比如,你本来只需要一件上衣,却为了搭配又买了计划外的裤子和鞋子。

  比如,某一天,你忽然心血来潮,想亲手烤个蛋糕,于是,网购了烤箱和一堆东西,到最后,可能也就只用了一次。

  久而久之,你的空间越来越小,你的环境越来越挤,你的心越来越堵。

  远离生活的内耗,是要让自己对物质的需求归于简单。

  古希腊先贤苏格拉底一生过着朴素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吃饭也不讲究。

  有一天,几位学生怂恿他去热闹的集市逛一逛。

  他们七嘴八舌地说:

  “集市里的东西可多了,好听的、好看的、好玩的,衣、食、住、行应有尽有。您如果去了,一定会满载而归!”

  苏格拉底想了想,同意了学生的建议,决定去看一看。

  第二天,苏格拉底一进课堂,学生们立刻围了上来,热情地请他讲一讲集市之行的收获。

  他看着大家,停顿了一下说:

  “这次我的确有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这个世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时间不够用,我们觉得每天除了累还是累。

  是因为我们常常在为无关紧要的70%疲于奔命,却错过了人生最重要的30%。

  物质,并不是拥有越多越好,人生,也不是拥有越多就越幸福。

  就像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说的:

  一个人,只要满足了基本生活所需,不再汲汲于声名,不再汲汲于富贵,便可以更从容,更充实地享受人生。

内耗少了, 心就不累了

  04

  看过一句话:

  人们总是把幸福解读为:“有”,有房,有车,有钱,有权。

  但幸福其实是“无”,无忧、无虑、无病、无灾。

  “有”多半是给别人看的,“无”才是你自己的。

  世间浮躁又喧嚣,愿我们懂得适时清零、懂得删繁就简。

  在琐碎的生活中,不内耗情绪,不内耗工作,不内耗生活,做个简单而又快乐的人。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内耗少了, 心就不累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