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有多少人败给了“饿鼠效应”?
日期:2022-01-01 06:16:20 作者:洞见Allergy 来源:洞见 阅读:

有多少人败给了“饿鼠效应”?

  1925年美国科学家麦开,做过一个特别的实验。

  他把一群幼鼠分别放在不同的笼子里。

  甲组享受“最惠待遇”,提供充足的食物让它们饱食终日。

  而乙组则遭到“歧视对待”,只给它们60%的食物,故意让它们饿着。

  没想到,实验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甲组饱鼠行动迟缓,没活满1000天便“英年早逝” 。

  乙组老鼠却活了2000多天才寿终正寝,而且皮毛光滑、皮肤紧绷、行动快捷,就连免疫力也比“饱鼠”强。

  这就是著名的“饿鼠效应”:

  适当节制,发展良好;过度满足,早衰短命。

  正如陈道明说的:“做人的最高意境是节制,而不是释放。”

  年轻时总觉得,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

  岁月渐长才发现,每一个不节制的行为,日后都会给你带来更大的痛苦。

有多少人败给了“饿鼠效应”?

  01

  《礼记》有言:“傲不可长,欲不可纵。”

  纵欲是人的本性,但是人生,就是不断克服本性的过程。

  作家柏邦尼说过她的一段往事。

  在她二十多岁的那几年,胃口好得出奇,从来不知道节制。

  那时她最爱吃自助,四两一盘的羊肉轻松能吃掉八盘。

  一到深夜,就约上朋友去烤串摊,喝酒吃肉。

  不吃串的时候,她就自己做饭,糖醋排骨,啤酒鸭,干锅肥肠,吃得满嘴油光。

  那个时候的她,就跟实验里的“饱鼠”一样,每天毫无节制地吃喝,体重一下暴增到一百三十多斤。

  连她自己都说:“这对我的身高来说是一个灾难。”

  父亲看着这样放纵的她,整日忧心忡忡。

  为了让父亲安心,她下定决心开始减肥。

  她戒了自助,戒了油腻的食物,不再胡吃海塞。

  一开始真的很难,当她开始习惯之后,便渐渐喜欢上了“微饿”的状态。

  因为微饿,一碗普通玉米面茬子粥,她都能喝出谷物丰盛的香气;一碗简单的米饭,只要浇上一点点肉酱她便觉得是天堂。

  就这样,她前前后后瘦了将近40斤,这时的她,开始欣赏镜子里全新的自我。

  就像闫妮说的:“有时候,人自身的节制还是一定要有的,有了之后你会发现还有另一种风景。”

  现在的你,可能觉得,多喝一杯酒,多吃一口蛋糕,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所以,选择了一次又一次地放纵自己。

  可是,十年后,二十年后呢?

  要知道,人生最后十年的你,是由每一个当下的你决定的。

  02

  心理学家休·麦凯曾在《欲念心理学》中,提到了一个“欲望-幸福”曲线。

有多少人败给了“饿鼠效应”?

  当一个人欲望很小的时候,只要一点小小的期望被满足,就会感到莫大的幸福。

  可当欲望增加到一定程度,幸福感非但不会再提升,反而会迅速跌入谷底。

  人这一生,所求有度,过则成灾。

  王宝强曾在《十三邀》里,讲到他在成名前的一件事。

  当时的他,因《天下无贼》崭露头角,小有名气,有不少导演和制作人都上门邀约。

  其中就有一部比较特殊的客串戏,只需拍摄一两天便可以获得巨额片酬。

  王宝强的妈妈知道后,让他第一时间赶紧接下来。

  “在农村乡下,客串一天给这么多钱,真的很有诱惑力。”

  这种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搁谁面前,都很难不心动。

  但王宝强最后拒绝了。

  他妈妈听说后十分不理解,怒斥他:“给你这么多钱,你怎么不去啊!”

  他说:“得克制自己,控制自己对金钱的欲望。不能让别人带着你走,把自己给框住了,局限住了。”

有多少人败给了“饿鼠效应”?

  在他看来,自己非科班出身,是误打误撞才有了今天的成绩。只有好好爱惜自己的羽毛,才会飞的更远。

  如果轻易就被高昂片酬诱惑,去赚短期的快钱,那他只会离心中的“电影梦”越来越远。

  埃及有句谚语说:“人能够遏制住自己的欲望,就算主宰了自己的生活,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马驰千里而不偏移路线,是因缰绳之故。

  人亦如此,要想走得更远,就必须拥有超强的自制力。

  保持克制,守住初心,才能更接近你的目标。

  你的人生,才能水到渠成般地流向大海,而不是沟壑乱纵地四处碰壁。

  如果没有一点点自我克制,任自己在欲海浮沉,终究会沦落为欲望的奴隶。

  03

  《庄子》里,有一个叫梓庆的工匠,他能做成上等的乐器。

  鲁侯问他:“这是如何做到的呢?”

  工匠说:“做乐器之前,要戒斋七天,忘记自己的心念、形体、金钱、荣誉,忘记朝廷的存在。”

  节制,是一种内心的自我约束。

  当人身处诱惑重重的环境,能否把握好尺度,不被欲望迷惑双眼,这是人生成功的关键。

  大学里的张一鸣,自封“道德状元郎”。

  别人约会谈恋爱,他看书敲代码;别人打牌打游戏,他看书敲代码。

  大学毕业后,有的同学都去了外企,拿着高薪;

  有的同学加入银行IT部门,解决了北京户口;

  他却选择了一家创业公司,做最基层爬虫程序,继续深耕技术。

  他说为了避免平庸,要拒绝拉着你走向平庸的那些压力、诱惑。

  亦舒在《印度墨》里有一句话,耐人寻味:

  “我提着一个袋子,边走边拾,一路上拾起无数我不想要的东西。当我遇到真正想要的东西之时,袋子已经装满了。”

  人生就像一个口袋,装进去一些东西的同时一定会挤出一些东西,就像想熬夜就要牺牲健康,满足食欲就要放弃身材。

  节制并不是对幸福的抹杀,而是一种舍弃小诱惑,追逐大自由的智慧。

  只有舍弃摆在我们面前的短期利益,才能空出位置,去拥抱长期回报。

  成长的路上,有节制,才有以后更多的拥有和获得。

  ▽

  《桓范》有言:“俭者节欲,奢者放情。放情者危,节欲者安。”

  也许,我们都曾经败给过“饿鼠效应”。

  但只要你有一颗改变的心,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点个在看,从今天起,每当你克制一分欲望,你便多了一寸自由。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有多少人败给了“饿鼠效应”?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