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古典君
来源:古典书城(ID: gudianshucheng)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佛说:“人生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其中最痛苦之事,莫过于永失所爱,同时面对爱人的别离与死亡,悲苦难言,痛断肝肠。
远去的人虽远去了,活着的人却无法停止思念。
难以忘记,便永刻心间,“深知身在情长在”,直到生命尽头,我还记得你。
01
这年春天,李商隐罢职返回京城。
一路上,他都在思念着心爱的妻子,期待着分别后的再次重逢。
谁知这一见,竟是永别的前兆。
回到家中,妻子正在门前等他,美丽依旧,容颜却十分憔悴。
原来,自从两年前分别过后,她的病情不断地加重,而今,已然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得知这个消息,李商隐心如刀绞。
他悉心照料着妻子日渐羸弱的身体,昼夜守候,不敢稍离一步。
可惜,天命终究无法逆转,几个月后,一个秋风凄凉的日子,心爱的妻子,永远地离开了他。
从此,他失去了生活的希望,每日沉浸在悲痛中无法自拔。
就这样浑浑噩噩地度过了几年,他的身体状态也每况愈下。
六年后,又是暮秋之时,他独自漫游到曲江边。
望着满江枯残的荷叶,不禁想起了早逝的妻子。
又想到自己也命不久矣,万千心绪瞬间涌上心头,写下了这首《暮秋独游曲江》。
荷叶生时春恨生,
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
怅望江头江水声。
满江荷叶,春生秋败,一如心中,春愁秋恨。
只要我还活在人世间,便永远对你饱含深情。
任凭一腔惆怅,独对江水涛声。
半年后的春天,李商隐与世长辞。
临终之际,还痴痴地唤着她的名字。
他心满意足地闭上了双眼:
“这一次,我们再也不分开了。”
痴情不渝,至死不忘,大概,这便是爱情的最深层次。
不仅是惊鸿一瞥的心动,胜过于痴男怨女的纠缠,永远记得,永远深爱,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02
深情犹在,却天人永隔,李商隐的悲痛,苏轼最懂。
自从爱妻王弗撒手人寰后,十年间,日日思忆,夜夜入梦。
这一夜,苏轼趴在床榻上睡着了。
梦中,他又回到了久别的家乡,看见了端坐窗边正在梳妆的妻子。
他满怀激动地走上前去,想对她诉说多年未见的思念。
或许是因为灰尘满面,或许是因为两鬓如霜,妻子竟一时间没有认出他来。
两人只是痴痴地对望着,不自觉地,便泪流满面。
重逢的欢喜,很快便化作了泡影。
妻子突然间便消失不见,眼前,只剩下一座凄凉的孤坟。
他的梦被惊醒了,心也摔得稀碎,泪眼朦胧,悲凉无处言说,唯有强忍心痛,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李商隐说:“深知身在情长在。”
苏轼也说:“不思量,自难忘。”
只要自己还活在世上,有些人,便永远无法忘记;而思念,也永远无法停止。
世人常说“刻骨铭心”,这种刻于骨、铭于心的感情,便是人世间最深挚的爱。
正如一首老歌所唱:
“穿过喜和悲,跨过生和死,爱是永恒,当所爱是你。”
03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
“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一定很可爱”
“我是宋清如至上主义者”.....
这些耳熟能详的动人情话,都出自著名翻译家朱生豪之手。
在短暂的一生中,他曾写下540封情书,而唯一的收信对象,便是他心爱的妻子宋清如。
可惜,天有不测,情深不寿。
1944年,仅32岁的朱生豪,因劳累过度患肺病而早早逝世,只剩下宋清如和年幼的儿子,孤苦伶仃地留在这人世间。
以宋清如的才貌,再觅良人也不是难事,但她却选择了终身不嫁,永远地守候着逝去的丈夫,和那一封封满含深情的书信。
望着那些情书,感性的她并没有流泪,只是无限感慨:
“原来我们,曾那样年轻过。”
1997年,86岁的宋清如离世,留下遗嘱,要将骨灰撒在鸳鸯湖中。
原来,在过世的前一天,她做了这样一个梦:年轻的他们,正坐在鸳鸯湖的湖心亭避暑,一个玉树临风,一个貌美娇羞,恰如当年读书时初见的模样。
“情之所钟,正在吾辈。”
她用一生深情,一世守候,告诉了世人何为深刻的爱。
不是相爱难相守,也不是爱过又忘记,而是活在世上的每一天,都是用心去爱的一天,至死不休,永不止息。
04
《寻梦环游记》中有一句台词: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真正的死亡,不是断气的那一刻,也不是举行葬礼的那一天,而是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任何人记得你。
生于世上,终有尽时,但只要来过,爱过,不忘所爱,便不枉茫茫人世走一遭。
你永远记得爱过的人,爱你的人也将永远记得你,如此,便不再畏惧生死无常。
趁生命尚且温热,守住那一份深爱的记忆吧。
记忆深处的那个人,眉目如旧,粲笑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