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得千事烦,收得一心清。
曾国藩说:“一耐字极有意味。倾险之人情,坎坷之世道,全靠一耐字撑过去。”
因此,“耐烦”是人生中的必修课,处事耐烦,做人耐烦,工作耐烦,读书耐烦。
01
处事耐烦,有静气
意思是,遇事必须得耐烦去做。
02
曾国藩说:“为人第一贵忍辱耐烦,次则贵得人和。”
所以你们要记住,能不能得人和,就看你耐不耐得烦。
性格暴躁的人,正是缺少这份耐烦的功夫,动辄就要发脾气、发牢骚。
曾国藩说:“耐得千事烦,收得一心清。”
所有不快,都可以用“耐烦”的功夫来化解。
03
工作耐烦,见成长
曾国藩说:
“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
不为大府所器重,则耐冷为要;
薪米或时迫窘,则耐苦为要;
酬应不胜其扰,则耐劳为要;
安分竭力,泊然如一无所求者,不过二年,则必为上官像友所钦属矣。”
因为,是金子,总有发光的那一天。
而且,曾国藩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尽心尽力去工作,自身就会逐渐成长。
04
读书耐烦,能投入
曾国藩说:
“ 读书有一耐字诀。
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
此所谓耐也。治学之道,不患不精焉。”
必须打好基础,才能建造房子,道理我们都懂。
但人总是好高骛远,妄图找到踏平书山学海的捷径。
读书不耐烦,拿起书本来,只觉得枯燥乏味。
却忘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须耐烦,一而再、再而三地咀嚼书中妙义,反复思考先贤之道,才能咂出滋味、甘之如饴。
所以,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说:“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
倘若心不在焉、一目十行,口中散漫地诵读,又怎能够读得进去呢?
读书耐烦,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书目篇章之中,才能日渐精进,悄然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