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越来越累,越来越不想上班
最近身边有好多人辞职,还有很多人在纠结要不要换工作。
下班的时候的你,立刻变成了断电机器人,随时都能倒下:
这组调侃搞笑图却戳中了无数人的痛点,很多网友感慨道:“这就是我,整个人被工作掏空,上班实在太累了。”
或许生活中找不到出口,很多人把网络当做树洞,表达自己对工作的无奈。微博上关于#不想上班#的话题,阅读也高达2.9亿 ,讨论就有33.7万。
你是不是也对现在的工作有诸多不满?
你是不是也是不想上班的一员?
你是不是也在纠结要不要换工作?
第一个问题:换一份工作,会好起来吗?
第二个问题:不工作,生活就不会累吗?
没有一份工作,是用来享受的
换一份工作会好吗?
毕业后,我们在深圳一起找工作,她迅速找到了工作,之后又迅速换了工作。毕业一年内,换了10几份工作,面试超过100多家公司。
后来,我们互相调侃,我问她:“换工作是不是会上瘾,深圳这么多公司,就没有你看得上的吗?”
她无奈的回答:“换工作真的会上瘾,而且换工作越频繁,越浮躁,越静不下心来。去的公司越多,对比来看就会觉得一家不如一家靠谱。”
她又无奈地调侃我:“在同一家公司待一年,从来没想过要辞职吗?”
想辞职,肯定是想过的。
但就像她说得那样,每个公司都有不靠谱的地方,辞职有时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这世界上,没有一份十全十美的工作,这世界上,也从来没有一份工作是用来享受的。
成年人的工作,写满了委屈,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委屈里咬紧牙关地坚持。
▼
有的工作累的是心,是奔波与漂泊无依:
大叔带着行李,在陌生的城市谋生,在外漂泊了3天,依旧毫无着落。
▼
▼
刘震云在《一句顶一万句》中说的一句话:
工作是可以挑的,但日子不能挑,工作里的事情和人性经不起推敲。
无论什么工作,都会伴着失望都有你不喜欢的部分,换了,依旧会遇到另一个讨厌的一面。
唯一,解决方案,就是看透工作的真相,依旧智慧地选择,理智地坚持。
工作辛苦,不工作“心苦”
女子在赶公交的路上,一路跌跌撞撞,摔倒了几次,又爬起来上艰难地上了公交。
上车后满脸通红,把头靠在玻璃上,还在流泪。
后来,人们了解才发现,这个女子在在工厂上夜班,之前已经因为身体不适在医院打点滴。她刚打完针为了不被扣掉300块钱的全勤奖,又带病赶去上班。
有人说:“女子太不懂得爱惜自己,为了300块钱全勤奖,连命都不要。”但更多的人,是对女子的理解和感同身受:
看过这样一句扎心的话:
生活里80%的痛苦都来自于上班,但是我知道如果我不上班,就会有100%的痛苦来自于没钱。所以在上班和没钱之间,我还是选择上班。
工作辛苦,可对大多数而言不工作“心苦”。
生下来易,活下去难,而工作是生存的必然选择。
就如同大卫·梭罗在《瓦尔登湖》里说的:绝大多数的人都在平静地过着绝望的生活。
成年人没有哭的权利,没有随时崩溃的权利,委屈再大,大不过“明天要上班”。
不管昨夜你经历了怎样的泣不成声,早晨醒来这个城市依旧车水马龙,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
我懂你的苦,所以不劝你辞职
有些人是单亲妈妈,有些是高中辍学的学生,有些是刚带完孩子重新进入职场的家庭主妇。
如果早在几年前,或许我会告诉她们,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不喜欢的工作就别勉强,但现在我从来不劝她们离职。
而任性的资本,不是谁都有。
当我们没有任性的资本的时候,一味地安慰你对自己好一点,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何尝不是在逃避问题,何尝不是给生活雪上加霜。
我懂你的苦,所以不劝你辞职。有些苦,必须你咽下去,才能熬过去。
每当不想工作的时候,都会想起雷蒙德连卡佛的一句话:
忙可以治愈一切矫情,努力工作,认真赚钱,练好本领,在低谷时朝着想要的方向去努力,痛苦慢慢就会不药而愈。
恰如木心先生说的那样:
成年人的底气,是自己给的
《时有女子》中说:
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但那人,我知,我一直知道,他不会来。
是啊,我们一生都渴望有一个知你冷暖,懂你悲欢,护你周全的人。
可惜,这样的人,等不到,来不了。这样的人根本不存在,若真有这样一个人。
那个人,只可能是你自己。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共勉:
选择权很贵,你要自己去挣。
而工作,也许就是最好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