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走在大街上,一个拿刀的小混混看你不爽非要你从他的胯下钻过去,此时,你口袋里恰巧有一把刀,你会怎么办?拿刀砍过去?还是钻过去?
当然都不是,有问题找警察叔叔啊,咱们现在是文明社会,到处都是有警察和保安的,大街上绝对没有小混混敢这么的横行霸道。然而在以前,可就没这么好的治安咯。“胯下之辱”一词怎么来的?
几千年前,就有有一个叫韩信的年轻人背着把剑在街上晃悠,被街上的混混拦住了,非得让他从一个屠夫的胯下钻过去。
韩信当时尚未成名,只是一个到处蹭饭吃的小混混,他没有反抗,弯下腰在一片嘲笑声中从屠夫的胯下钻了过去。
韩信很能忍,比韩信更能忍的都有比如说《史记》的作者,司马迁。
司马迁被宫刑之前一直都过着岁月静好的生活,出生于小康之家,有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且当上了科长,有点小钱。
可一切的美好生活都被一次事故打破了...朝中有位叫李陵的将军投降了匈奴,汉武帝灰常生气。
可司马迁觉得李陵这人平常挺好的就不由自主的为他辩解了几句,我们就不要怪李陵啦,他一定是有苦衷的。
汉武帝正在气头上呢,听他这么说立刻把他发配大牢了,在狱中他受了非人的折磨——宫刑(你们懂得)。
司马迁受刑之后几度欲自杀,可最后都忍住了,自己编写的《史记》才完成一半呢,死了多可惜。你看那孙武,脚都惨了还能写出《孙子兵法》,我也可以的。调整了心态之后的司马迁最终在狱中完成了《史记》这部伟大的传世巨作。
司马迁说过一句着名的话“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人总是要死的,但得看死的值不值。
如果韩信真的杀人了,司马迁因为受辱而自尽了,那他们这辈子就真的是完了,一点都不值。
人只有活着才能实现价值,失去生命,什么理想抱负都瞬间化为乌有。唐代就曾有一位书生,才高八斗、博古通今,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他长了一副奇特的丑陋相貌。
恰逢朝廷科举,那位书生就进京赶考了,考试成绩很理想,他中了状元。然而在金銮殿上召见他时,皇帝却有些心里不舒服了,因为他长得实在是太丑了....
皇帝犹豫之际,一名坏坏的大臣进言“那就换一个人当状元吧”。话刚落音,那位性格火爆的书生就不干了,你们这些昏官昏君,不以才华定状元!我长得丑怎么了!说罢便要动手打人。
皇帝怒了,派人捉下书生。书生当众受辱,脸没地方搁,气又咽不下,咬着牙带着满肚子的怨气一头撞死在了金銮殿上。书生死后皇帝为笼络人心,也有可能是怕他做鬼不放过他,于是从他的相貌出发,为他量身定做了一个称呼——“驱魔神”。
这个称呼熟悉吧,对的,那名书生,名字就叫钟馗。世人皆知他是驱魔人,可不知他是因受辱而自尽。寒窗苦读十几哉,一撞皆成空,可惜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我们不要随意的将自己的愤怒挥霍,愤怒时的失控是致命的,天底下令人愤怒的事情多着呢,可是你有几条命够挥霍呢?
弯下膝盖跪在地上从来就不代表懦弱,而是能屈能伸,人生中,苦难常有,可只要是不放弃,定会有翻盘的机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当韩信决定从屠夫的胯下钻过那一刻,他就已经活明白了,面子和命比起来不算什么。自己是干大事的人,决不能把命丢在这件小事情上。
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只是因为他人的一句嘲讽就怒发冲冠,甚至执刀杀人。这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他活腻了,可你没有啊,你应该有大好的青春,无量的前程以及幸福美满的家庭。而不是把命丢在这件小事情上。那么,当韩信从屠夫胯下钻过时,他看到了什么?我想应该是一个巨大的物体:心态。
当你面前有条河时,你一定会选择绕开它来走,所以,当你面前有个疯子时,你为什么不试着躲开他呢。河是死的,固定的,疯子是活的,可你,也是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