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善良的人都心胸坦荡,不会欺天瞒地,也不会耍阴谋诡计。
而当我们的心时刻能保持一份清静自然时,纵然别人在你面前讲是非,你也当成是没听到一样。
这样,你的人生自然不会有那么多的是是非非,因为你见若不见,听若不听,都与你无关,所以还是保持清静自然的好。
01
小时候曾经去过一个城隍庙,在那里我看到了庙檐下挂着一个大算盘。
那里的横匾写着:“你又来了。”
善良的人会受恶人的欺侮,但从因果规律看,他不会永远被人欺侮。
恶人得到“好处”也是暂时的。
我们要少一些指责,多一份宽容,自己过得很自在,他人也会感到舒服。
正所谓:“茫茫宇宙大世界,浩然正气充天地,善恶自有天作证,人善人欺天不欺。”
面对这些我们无需大喜过望,也不必大悲欲绝,因为这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人们常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做好自己,怀一颗柔软的心,行走于天地间。
柔软或许感化不了心狠,但至少可以得到平静,活得安逸,每一步都走得无愧于心。
南宋文天祥的《正气歌》开篇就讲: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行。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孟子也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无论是天地的正气,还是个人的浩然之气,都说的是一种充塞与天地之间的大气磅礴之意境!
善待天地,那是生活空间;
善待家人,那是今生最亲;
善待一切,它们都因世间的大美而存在。
02
有一首偈颂:“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天就是指因果规律。
本来是:无度不丈夫。
被人错读成“无毒不丈夫”,“度”就是度量,气度。
没有度量的人,不能称为丈夫。
ldquo;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是培养人们的容量,是很好的格言。
古代有一个道德修养很好的人,叫林退斋,这个人福报很好,儿孙很多。
他在临终时,儿子都跪在他面前说:“您要离开我们了,最后留点什么话让我们终生奉行吧。”
这正是他对儿孙的最大关怀,让他们懂得吃亏是福。
并不是赢的人就是英雄。真正的英雄,是他能战胜自己,真正做自己主人的人。
因为你的心是善的,不发怒,细胞也会过得很快乐,要有一颗真正关爱对方的心。
03
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最后吃亏的,还是做坏事的人。
只是我们的眼光看不到那么远,只看到眼前。
孔子在《易传》中有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中国人大多信奉“穷则独善其身”的信条,可惜没有几个人能信奉“达则兼济天下”。
或许这样的行为在物质上对贫者没有实质性的帮助,但是在精神层面,却会像冬日的阳光一般融化行乞者那颗快要冻结的心。
人善人欺天不欺,这叫存心有天知。
人生的道路曲折坎坷,虽然有过狂风暴雨的摧残,但至诚恳切,久而久之,自有拨云见日、青天开朗的一天。
少一些指责,多一份宽容,自己过得很自在,他人也会感到舒服。
幸福和乐的生活,其实就在我们当下,只是我们不懂得过。
其实,人生并不复杂,幸福也很简单!
ldquo;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经年之后,我居然找到了这句话的出处,原来它是《增广贤文》中的一句话,告诫人们善良的人虽然可能会被人欺负,但是善有善报,最终他会有好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