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李鸿章:最难写的字,是自己的名字
日期:2022-03-13 16:00:39 作者:大合鸟 来源:儒风大家 阅读:

李鸿章:最难写的字,是自己的名字

  来源 | 收藏马未都

  李鸿章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

  他和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说他是大清帝国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说他是“再造玄黄之人”;他被西方誉为“东方俾斯麦”,与德国的俾斯麦,美国的格兰特并称十九世纪三伟人。

  历史书里,他是丧权辱国的罪人,是卖国求荣的权臣。而梁启超却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这些生命给予的或正面或负面的评价,也深深地扎根在他的书法之中。

  书法对于古人而言,除了是科考必备的敲门砖外,也是修身养性和表情达意的一种重要方式。书法的用笔、用墨、取法、布局等也是作者学识与修养、情操与心境的具现。

  李鸿章的书法于端庄中不乏生动,用笔按提有序、丰腴厚重,结体内敛有致、疏密井然,笔墨酣畅淋漓,他最擅长行楷,尽显台阁大臣的风度。

  李鸿章书法源于早年为争取功名时所下的苦功,后来发展为自己的爱好。通观李鸿章存世的众多书联、信札、扇面等,书法博采众家、底蕴丰厚。

  或许是颜真卿气韵凛然的君子形象深深打动了李鸿章,相似的人生经历和坚韧的性格特质,使得李鸿章深得颜真卿书法的精要,并且师古不拘古。李鸿章楷书,碑帖兼容,笔力苍劲沉稳,刚柔相济;结体宽博端庄,外密中疏;风神豪迈,气势雄强,极具庙堂之气。

  1896年,巴黎万国运动会。开幕仪式上,各国国旗伴着国歌依次升起。唯独中国的黄龙旗,在一片死寂之中缓缓升起,自始至终,没有音乐声。

  过了一阵子,在场的所有人开始大笑。外人嘲笑偌大的中国,竟然连首国歌都没有。在一片嘲笑声中,年过七旬的李鸿章拄着拐杖站起来,蹒跚走到黄龙旗下,挺直腰板,神态毅然,满怀深情唱着家乡小调《茉莉花》。

  李鸿章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性格优点,曾国藩说他:“才大心细,劲气内敛”,他身上的确有着一股子难得的韧性与忍劲。别人骂他,他从不为自己辩解,虽饱受骂名,四方树敌,但事情还是要做,与列强周旋不已,力挽狂澜,为救清廷于绝境,不惜搭上老命一条。这样的气度,也融入到他的字之中。

  晚年时期,李鸿章对王羲之、颜真卿的书法情有独钟。在北京贤良寺养病的日子里,几乎每天上午都要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圣教序》以及颜真卿的《争座位帖》,并且一边写,一边细看默思,努力品味内在的风骨。

  1901年,李鸿章和庆王爱新觉罗·奕匡出席《辛丑条约》签字仪式,庆王作为当时中国的最高代表,按理说应该他来签字。

  庆王正准备签字,老人说了一句:

  ldquo;天下最难写的字,就是自己的名字。你以后的路还长,这卖国条约,还是让老臣来签吧。”此时李鸿章78岁,庆王63岁。

  李鸿章接过庆王手中的笔,颤抖将“李鸿章”三个字签成“肃”字的模样,看着自己的名字的三个字挤在一起,这位老人猛然咳血不止,染红了官袍。

  同年11月7日,李鸿章于北京病逝。朝廷诏赠其为太傅,晋封一等侯爵、谥文忠,赐白银五千两治丧,在其原籍和立功省建祠10处,京师祠由地方官员定期祭祀。他也是清代汉族官员被许在京师建祠的唯一一人。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李鸿章:最难写的字,是自己的名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