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让?
让是胸襟宽广,不斤斤计较,懂包容,知体谅。
让是待人接物心平气和,不与人结恩怨,更不会蛮横无理,得理不饶人。
让人三尺,不是懦弱,不是屈服,而是格局大不计较的美德,是远离是非恩怨的大智慧。
让不仅是一种涵养,更是为人处世都大无私,让人三尺,实则是在福佑你自己,渡己一生。
01
让小人,是大度
现实的社会,复杂的人心,小人总是难免会出现在我们身边。
他们贪小便宜,自私自利,为了自己的利益能把人算计,遇事只会推卸责任,把他人陷于不利的局面。
这类人,人品不好,不管任何时候都要占尽你的便宜,唯利益至上,对你假情假意,没有任何情谊,不必与他较真,更不必在意,大度不计较,就是最好的做法。
韩信是汉代军事家、开国功臣。他年轻时家贫,被人瞧不起。
有一次,一个青年人当众侮辱韩信,说:“你虽然身高体大,喜欢佩带刀剑,内心里却十分胆怯。”
他还说:“韩信,若你不怕死,就用剑刺我;怕死,就从我裤裆下钻过去。”
韩信注视了这个人好久,然后就低下头从这个人叉开的双腿间钻了过去,又爬着走了几步。满街的人都嘲笑他,以为他怯懦。
后来,韩信做了楚王,他召见了当时侮辱自己、让自己从他裤裆下钻过的那个青年人,提拔他做了楚国的中尉。
韩信对各位文武官员说:“这个人是一位壮士。当初他侮辱我时,我难道不能杀了他吗?不过杀他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因此我就忍耐下来,而成就了今天的功业。”
世上许多无谓之争,争的是一时痛快,无论胜负都劳心费神,并没有半点实际意义,甚至可能给自己徒增烦恼。
常言道,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
三观不同,不必争辩太多,宁与君子争高低,莫与小人正长短。
不与小人生气,不与烂人计较,不与烂事计较,才是有智慧的处世之道。
02
让友人,是修养
人是社会性动物,离不开社交,这就意味着离不开朋友。
朋友多了路好走,患难与共的朋友更值得深交,互帮互助,相互兼让,理解支持,路一定会越走越顺。
真正患难与共的友人,纵然出现利益冲突,也会彼此兼让,为对方着想。
在他们彼此的眼里,情谊比利益重要,感情比输赢更贵重。
“管鲍"指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管仲和他的朋友鲍叔牙两个人。
管仲年轻时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赚了钱之后,鲍叔牙知道管仲家里十分贫困,总是多分给管仲一些,绝不认为管仲贪心。
管仲帮助鲍叔牙做事时,不一定件件做得很好,鲍叔牙不认为管仲愚蠢,而理解那是受客观条件所限。
管仲做官,曾三次被逐,鲍叔牙深知并非管仲人品不好,或是干得不出色,而是时机和运气问题管仲深情感叹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
鲍叔牙后来推荐管仲做了齐国之卿,帮助君大力推行改革,使齐国成了春秋的第一霸主。
现在,人们常以“管鲍之交形容友谊笃厚。
人活在世间,处世让一步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学一分退让,得一份福报。
不难发现,那些人品越好的人,越懂得兼让,也更容易为自己赢来尊敬,收获真正的情谊,获得福报的眷顾。
让友人,不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大格局,好品德的彰显。
03
让家人,是智慧
老话常说:家和万事兴。
和睦,才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
一家人,互相体谅,懂得包容,不争不怨,大事商量着来,小事不计较,和睦相处,家庭必然会越来越兴旺。
家不是战火纷飞的地方,家是我们温暖的避风港,不是争吵争输赢的战场,理应是和睦舒适,让人放松的地方。
和睦温馨的家园,没有争吵,而是一家人懂得让步,在一起相处的如沐春风,彼此关爱,互相体谅。
这样的家,才是温暖有爱的,让人自在,让人心安踏实,才是我们每个人心目中家的模样。
一家人彼此兼让,不会喋喋不休,更不会事事争个输赢,没有责备与埋怨,只有支持与鼓励。
这样的家,再大的事都会迎刃而解,日子再难,也能其乐融融幸福每一天。
人在世间, 若是事事针锋相对,感情必然会离散,若是彼此懂得包容,此生便能少些遗憾。
让人三尺,渡己一生,今生不管与谁相处,都应该学会让步,
让一步,方能风平浪静,退一步,才能换来海阔天空,
学会用让步为自己赢来尊敬,用让步换得真心朋友,用让步换来家庭和睦幸福,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