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佛教中的知识点
日期:2022-03-04 11:34:51 作者:手机用户906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佛教中的知识点

  每一次读南怀瑾大师的著作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有一次在看到大师在讲解药师佛的全身都是蓝色的而脚底心为什么是红色的时候,我当时颇为震动,因为我们平常去寺庙礼佛参拜时,我们可能也有这样的发现,但我们可能很少去想为什么会是这样?今天琴声漓落将从“药师佛有脚底心”说起。

  据藏传佛教的典籍记载,药师佛分为药师如来、药师琉璃光王如来、大医王佛、医王善逝、十二愿王。南怀瑾大师所提到的药师佛指的是药师琉璃光王如来,药师琉璃光如来,又译为药师琉璃光王佛,简称药师如来、琉璃光佛、消灾延寿药师佛,为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该佛通身浅碧色,唯脚底心为红色。药师佛是救治众生身体疾病苦厄,是佛教祈求消灾延寿的本尊佛,所以佛教信众都是祈求药师佛保自己身体平安的。不少的藏传秘宗修炼者肉身修炼到家的修真者把自身的中脉打通了之后就出现天青色的境界,而脚底下的红色则代表能源。

  《黄帝内经》是我国最为古老的一本医书,它是根据“阴阳五行学”、“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等诸多学说。根据里面的学说,人的身体里面元气是生命的起源和维持,如果元气消失生命也就结束了,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医书有这样一句话,意思就是一个人的衰老死亡是从脚底下开始的,人越老那么他的两条腿就越走不动。腿脚变坏那么可以从另一方面说身体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了,身体机能就开始衰弱了。

  道教及佛教的修行者是非常注重内气的修炼,他们在修炼时需要打开腿部的经络,根据《黄帝内经》等书籍里面的记载,人的腿部经络一共有六条,它们分别为两侧的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阳胆经,而后面是足太阳光膀胱经,及其里侧的是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及足厥阴肝经。据其它古典医书记载,拿足太阴脾经举例,它是身体十二经脉之一,医学上通称为脾经,源自于足大趾里侧端的隐白穴,沿里侧赤肥肉之间,上涨过脚踝的外侧边缘,沿着小腿肚里侧正中心线上涨,在脚踝上的8寸处,而拿出足厥阴肝经以前,上涨沿大腿根部外边缘部,进入到腹部、属脾及络胃,往上越过隔肌,沿食道的两侧,连着舌本,散在舌底。从上面的论述上可以可以,腿脚部分的经络分布之广,相互交感之密,功能之强,所以修行者炼气时必须打开腿部经络。

  脚底心有一个穴位叫涌泉穴,当修行者修炼到一定阶段时,从脚底进入的真气越来越多,腿部经络逐渐地强大起来,那么修行者们就需要意守住涌泉穴,防止真气外泻,当修行者修炼修行的功力越高,脚底下面的颜色是会有变化的。

  所以我们的药师佛给了我们启示,意在告诉我们,腿脚部分的重要性。

  所以朋友们,你们一定要注重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注重腿部的保养,常常记住这句话“身衰腿先衰”。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佛教中的知识点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