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功到自然成
吴雨声将教育事业视为自己对父老乡亲的最大贡献。他认为,坪洲集团的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的过程。上个世纪90年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传统工业受到市场冲击,企业面临着严峻考验。如何使企业走出低谷,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发展壮大?一班人通过组团出国考察、参观学习和市场调研,深刻认识到,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吴雨声因此将科教兴企战略视为“企业在21世纪全球化市场中的通行证”。
基于这种观念,坪洲集团一班人从1990年开始制定实施《德化村教育发展十年规划》,首次提出了发展民办教育的先进理念,制定了引进和培养人才的政策,明确了民办教育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方向。他们从当时的国情和村情出发,提出了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的奋斗目标——到2000年底,建立起较大规模的民办教育体系,全村男50岁、女45岁以下的村民普及高中或中专教育;培养出250名大学生,其中本科生50名,专科生200名,并选拔20名优秀人才出国留学;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一支高素质、高层次、高效率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创建学习型企业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保证教育规划的顺利实施,集团推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诸如加大教育投入,健全教育设施,完善人才机制,严格奖惩措施;村里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实行免费教育,中学实行奖学金制度;考入或送入大专院校学习的村民享受生活补贴,毕业回企业工作后所有的学费全部报销,且工龄连续计算。规划出台后,村里采取脱产、函授、自学等不拘一格的学习方式,自己培训与送出培养相结合的办学方式,多层次地实施教育规划,努力提高村民职工的整体素质。
十年磨一剑,功到自然成。2000年底,德化村全面完成了规划目标——全村2400多名村民中有437人取得了高中或中专学历,占达标人员的90%以上;510人取得了大专以上学历,比规定目标翻了一番;22人出国留学或进修;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000多名。10年教育规划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全体村民职工的整体素质,从根本上改变了村民职工的知识结构,为推动集团科教兴企战略的实施注入了活力,促进了企业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
2001年元旦,德化村隆重举行实施十年教育规划总结表彰大会,对贡献突出的30名先进教育和管理工作者、优秀学员予以表彰奖励,每人奖励一台联想电脑,总价值2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