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发现室外气温零下十一度,顿时觉得屋子里暖气也就温温吞吞,必须裹上睡袍,必须拖猫过来放在腿边倚着取暖。其实室内依然有二十五度,但刚好是在化雪,这种时候白日光照在身上都让人觉得是在吸热。
今天是元宵节,古称上元佳节,还允许相互道一声快乐,暂时不需要祝福安康,因此非常难得。清明、端午、中元节则都不行,寒食节如果恢复,估计也是一样。风俗会随着年纪增长越来越多,主要原因是人们善于发明创造,尤其手机能够上网以后,人们更乐于云集景从,生怕自己不够进步。
具体有多少年没吃元宵,我已经记不清楚。元宵比元宵节更为美好,元宵节只得一夜而已,看灯猜谜也不是年年都有。但元宵不同,可以从正月十五一直吃到月末。记得在早春清晨起身,人不免饥肠辘辘,一碗元宵从厨房穿过雾气端出来,筷头一挑,手上就能感觉到分量和柔软。吹着气咬一口,芝麻香同时充满鼻腔口腔,然后在脑腔共鸣,最后从胸腔深处激发出低低呻吟。寒气随即消散,只剩下无边甜美悬浮、打转、闪动、跳跃,在碗边闪耀彩色弧光。
有元宵,元宵节就有幸福感,正如有月饼中秋节就有甜蜜感一样。时常听说有人家春节破脸大吵,想必是盐过重,辣椒过多,油温过高。我不喜欢一切糯食,小时候听人说吃完再去蹦蹦跳跳,很容易罹患阑尾炎,需要住院开刀,多年来我对此深信不疑。现在我另有一种怀疑,也许是因为当年幸福感曾经很贵,需要大量油脂、芝麻和糖,用牙疼未必能吓唬住小孩子,必须是阑尾炎,那玩意儿连作家余华都会感到踌躇。
但我很喜欢元宵汤,糯米粉让汤变得浓稠白亮,又有黑色芝麻粉散落其间。不那么甜,不那么腻,倒有一股清甜味道,芝麻还很香。我想所谓琼浆大概就是这种感觉,仙人们用玉碗满饮,再仰头高高举起倾覆,等着最后一滴落入口中。仙人们很快乐,因为不用担心脂肪和血糖。而我等凡人,面对一碗四个元宵,顿时就觉得欲火如焚,罪孽深重,快乐和负疚纠缠在一起,当年估计就是因为这样而直堕凡尘。
期待元宵在锅里尽快浮出水面,这是一种快乐。像我这样暗自祈祷有几粒元宵破裂,好做成一大锅元宵汤,则是另一种快乐。每个人对幸福有不同理解,有些人希望再浓烈些,再甜蜜些,再饱足些,而我觉得只需要有些许溢出就好,就已经算是赚到,本不需要那么浓烈鲜明。有人认为幸福就是实在,我却觉得大多是靠幸运。
今天过去整个春节就算是正式结束,候鸟和人都要开始迁徙。餐厅会重新开张,工人会再次返岗,物流轰隆隆全力运转,城市再次熙熙攘攘起来。和每一年一样,人们在这一天讨论元宵和汤圆有何区别,争论甜咸谁才是正宗,周而复始,无穷无尽。如果说今年元宵节和去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早起出门会在小区垃圾桶里发现很多玫瑰花。
请允许我再一次引述《周礼》那句话: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我也想再多问一句:那昨天你们为什么要抢跑?
祝元宵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