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秋季,是一个欢乐的开学季,也是一个孩子入园焦虑季。对于幼儿园新入园的新生来说,更是一个“又哭又闹季”。对于家长和老师而言,必须科学对待孩子的焦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帮助孩子缓解焦虑,快速适应幼儿园生活。首先我们来了解孩子入园焦虑的类型有哪些?
第一种“戏精”型焦虑:有些孩子的分离焦虑,取决于送他来的人是谁。之前班里有一个孩子就是这样的,爸爸送的时候,情绪特别好。而妈妈送的时候,就会依依不舍,又哭又闹。这种情况和接送人有关,爸爸一般都是做事情比较果断的类型,放下就走,孩子还没有机会“演戏”,爸爸就已经走了。而妈妈会比较犹豫,不是交代孩子一些事情,就是用各种方式告别,孩子有时间“演戏”,所以孩子的焦虑就会持续很长时间。对于这种类型的孩子来说,家长要做到不留退路,果断告别。孩子哭泣只是发泄不舍的一种途径,过会儿就会缓解。其次还要说走就走,快乐再见。让孩子感受到分别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只是暂时分别,放学后妈妈还会来接的。
第二种缺乏安全感型焦虑:这类孩子上幼儿园之前,一定是天天和父母腻在一起的,孩子对父母特别依赖,一刻都不愿意和父母分开。对于这种孩子,家长禁止不告而别,家长的“消失”会让孩子情绪崩溃,失去安全感。他们会觉得爸爸妈妈不要他们了,这些疑虑会让宝宝更加焦虑害怕。下次见面时,为了防止爸爸妈妈突然消失,孩子一定会以更极端的方式“看住”爸爸妈妈!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可以给孩子建立告别仪式,拥抱告别,告诉宝宝爸妈不会消失,放学时候就来接你了。每次早上接孩子入园的时候,都会有个别孩子属于这种情况,这个时候我们会请孩子和家长拥抱一下告别,家长迅速离开。一定要记住抱一下就要果断离开,否则会适得其反。
第三种类型就是父母崩溃型。一些家长对孩子特别严厉,孩子只要一闹,父母就会吓唬孩子:再不听话就不来接你了。用一些类似的话来吓唬孩子,自己扭头就走,留下了哭闹的孩子。对于这种类型的孩子,家长一定要有耐心,禁止语言威胁。同时父母需要接纳孩子的情绪,站在孩子的角度告诉他对于不熟悉的环境所有人都会害怕,爸爸妈妈只是暂时离开,放学就来幼儿园就接你了。父母还可以在家里尝试让孩子从短暂的离别开始。刻意地离开孩子一会儿,5-10分钟后再回来,当孩子适应短暂分别后再逐步加长时间。
缓解孩子焦虑,我们提倡的就是谨慎细心型的家长。在孩子要上幼儿园前,就提前带孩子到幼儿园门口进行观摩。提前告诉孩子幼儿园特别好玩,
让宝宝提前熟悉幼儿园的生活,会使他对幼儿园充满向往,自然分离焦虑也会被期待所代替。和孩子一起购买入园用具,选购的过程中,暗示孩子你要去幼儿园了,他就会有一个心理准备,不会那么抗拒了。开学前一周,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自己吃饭穿衣喝水上厕所睡觉,早睡早起,生物钟和幼儿园看齐,以此来适应幼儿园生活。同时还要告诉孩子学会交流与表达,有问题告诉老师,及时解决自己的疑惑能够缓解内心的焦虑。
很多时候,口头说教效果可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我们都知道孩子特别喜欢绘本,所以可以通过绘本故事引导孩子。比如《妈妈一定来接你》,《嘘,午安》,《幼儿园里守规则》,《老师,我想上厕所》,《我想和你交朋友》《爱上幼儿园》,等等。通过绘本故事,潜移默化告诉孩子一些道理。
孩子焦虑原因有很多种,只有搞清楚弄明白孩子焦虑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真正从源头缓解孩子的焦虑,帮助孩子更快适应幼儿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