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在西南联大》的读后感大全
日期:2021-09-25 00:12: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在西南联大》的读后感大全

  《在西南联大》是一本由汪曾祺著作,文化发展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6,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西南联大》读后感(一):漫长岁月也要好好生活

  汪曾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在艺术造诣方面的成就不菲。 《在西南联大》中,句句可见汪老的真情实感,不愧自称“抒情的人道主义者”,往昔岁月,故人犹在眼前。

  国立西南联大,是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高校内迁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临时组成。成立八年多一点,而汪老在西南联大八年,也可见对其感情的深厚。 那个时期的文人,多像汪老一般,在此学习,生活。书中三分之二的内容都是写在西南联大声明在外的老师教授和学生朋友已经汪老印象深刻的人。 每人写个一篇,字里行间就可见这人一般,行为举止,特别之处,各有不同。在空袭警报响时,有人快速到安全地区,有人骂上一句,有人悠哉悠哉。

  汪老在西南联大8年,在昆明11年,连其自己也称,昆明就是第二个家里。也是,长居此地,对这地方的风土人情,美食,景点,花花草草都是有着级厚的感情。 文章除大量笔墨花在西南联大的人上,也对昆明的美食,各色花朵,节日习俗,甚至街角一草都有着描写。 特别是那食物,全方面描写之中,叫人垂涎欲滴。当然,在文学上颇有造诣的汪老,在美食上,也只能算个厨子。大家都是一般水平。 昆明作为春城,四季如春,花卉至多,总叫人移步开眼,这不,汪老也尤为喜爱,笔墨均沾。 字里行间可见汪老对于西南联大,对于昆明的怀念之前,哪怕在那样一个动乱的年代,好像只要呆在西南联大,呆在昆明,和这些老师,学者,朋友在一起研讨学问,喝茶躲空袭,日子好似就没那么难熬。语句轻松,不见其背后艰辛。 也正是因为在那样一个年代,汪老在西南联大和大家在一起,才好似找到心中的安宁之地。 现在我们阅读来,似乎只感觉汪老的闲适对生活美的发现,却难敢那段艰苦岁月大家的坚持。但想来,也是汪老要告诉大家,哪怕在难熬艰辛漫长的岁月,也要好好生活。 追寻学问,三两好友,追寻玩乐,喝茶闲聊,寻花问叶,信念坚定在心中!

  《在西南联大》读后感(二):揽旧时风华,聆听岁月

  空袭警报来了,有人惊慌失措跑向最近的防空洞,有人到盥洗室洗头发--只有这时肯定不必抢水管;有人自顾自看着自己的一罐冰糖莲子,一般警报停了莲子的火候刚刚好。作为后人我们仰望先辈,而只有那个时代的人才能写出他们青年时期的可爱--无论后世他们是多么杰出的学者,彼时他们是风华正茂的莘莘学子;无论诸多学科的奠基人在近代史上是多么耀眼的名字,彼时他们是课堂上妙语连珠的先生。这是文字的魅力,这是《在西南联大》。

  这套布面精装的汪曾祺先生典藏文集涉及了汪老先生创作的方方面面,而我对有关西南联大相关的部分情有独钟--无他,这所集结了当时清华、北大、南开诸多先生、学子的学校,一座在近代只存在了几年的学校,走出了数不清的大家,成为我们“梦想中的校园”。对于后世的我们来说,《觉醒年代》是唤醒思想的满汉全席,先生们的文字就是鞭策我们前行的动力--无论何时何地,记得我们曾经经历的,保护流传到我们手上的文化宝藏,传承交到我们手上的精神,是我们应谨记于心的。

  然而在擅长描写生活化场景的汪老笔下,曾经严谨、不苟言笑的先生们都带了几分烟火气:金岳霖先生身体不好,需要戴帽子和特制的眼镜上课,上课前总要和学生说一句,“因为我身体有疾病不能摘,不是不尊重你们。”越是品德高尚的人越谦恭,越是浅薄得越傲慢,这是生活教给我的,而我愿意学习先生的谦恭;金先生没有自己的孩子,却养了一只可以和他一桌吃饭的大个斗鸡,又喜欢和其他教授的孩子比赛,每次都自己买了大个的梨子或石榴即使输了也毫无障碍地把水果赠与小童,自己再去买;步履匆匆的吴宓先生手中总是提着一根黄藤手杖,并非为了助行,而是为了矫正学生的步态;大家都知道沈从文先生前半生从文后半生从事文物研究,但在他手里握着笔的那些年已然表现出对古代文物的热爱;联大不限制先生们开设课程,刘文典先生讲《庄子》第一堂课便说,“《庄子》,我是不懂的喽,也没有人懂”;金岳霖先生课上提问经常是类似“今天穿红上衣的同学回答问题”(我马上想到大学经济学老师提问总是从最后一排开始,答不上来也没关系,提问过后大家都落座后再开始新一节的课程,也是她明确地对教室中的学生说“大学要教给你们的并非知识,而是学习知识的方法”)...生动的文字让那段离我们好像很远的时光好像被拉回到我们所在的时空,我们随着先生们的喜悦笑出声,也随着先生们不同的际遇而或喜或悲--真实的文字往往比华丽的辞藻更有说服力,这是一种埋藏在深处的、可以引起人共鸣的东西,也许它们一直存在,需要被有能力的人唤醒,正如此刻阅读这本书的你我。

  《在西南联大》读后感(三):忆往昔

  这本《在西南联大》收录了汪曾祺关于西南联大、昆明的回忆文章,其中有关于校园生活的、有关于花草树木的……这些文章让读者看到了汪曾祺的不同创作风格,体会到了他文字中的酸甜苦辣,让人有所触动。对我而言,这本《在西南联大》勾起了我对学生时期的回忆,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以前读书的时候常听师长们念叨:“珍惜现在的时光,等毕业工作后,你会无比怀念。”当时并没把这些话放在心上,有些事情,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深意。

  汪曾祺笔下的校园生活,关于良师益友的文章便占了大半,教授们性格各异,教学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有怪脾气的、也有含蓄温和的;有热爱音乐的、也有擅长运动的……汪曾祺是个善于观察的人,哪怕是毫不往来的同学,他都用细腻的文字去纪念此人,多么重情谊啊。

  说到重情谊,不得不提《在西南联大》中关于沈从文的几篇文章。上大学前,汪曾祺就已经非常崇拜沈从文了,在汪曾祺的文章里,处处都能看到他对沈从文的欣赏。当我读到《我的老师沈从文》中“说实在话,沈先生真不太会讲课”这句话时,不由得笑出了声,汪曾祺可真实诚啊。

  说到讲课这件事,我也回忆起以前读书的时候遇到的老师,确实每位老师都有着自己的教学特点,有些重在传授解题技巧,有的则重在开拓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有的甚至以职场为题,意味深长地向学生讲述就业经验……倒也不说哪种教学方式更好,毕竟课堂只是学习的桥梁,真正的学习存在于阅读与实践的过程中。

  再看《在西南联大》,“抢图书馆”这件事可太有趣了。在汪曾祺笔下,以前的学生“抢图书馆”常常是为了抢指定参考书,因为那时候指定参考书往往不够人手一本。再看看现在的“抢图书馆”,可能更多是为了抢座位吧。印象里同学们早起排队入馆,就为了抢到座位,在图书馆泡上一天,或写作业、或为期末考做准备、或学习考研内容……对了,期末往往是图书馆人满为患的时候,多么怀念啊。

  《在西南联大》不仅收录了汪曾祺关于校园生活的回忆文章,还有许多关于昆明的文章。汪曾祺在昆明待了七年,其中五年读书,两年教书。关于昆明,他写了雨季、写了花、写了年俗、写了人。

  为什么要写雨季,雨季这东西世界上大部分地方都有,有些地方常年都有,这么一个寻常事物,为什么值得写?因为不同时间地点所出现的景和物,常常承载着与众不同的的回忆。

  在汪曾祺的笔下,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一幅极美的画跃然纸上。昆明的雨季还有美味的菌子、香甜的果子、芬芳的花儿……当然,还有淡淡的愁思。读着汪曾祺的文字,仿佛眼前下了一场绵绵细雨,那雨里,一场电影若隐若现。

  昆明的花儿、年俗、人们……昆明的那一切,这些回忆对他来说,如此珍贵。《在西南联大》将这些回忆收集在一起,让读者看到了汪曾祺,也看到了昆明。

  《在西南联大》读后感(四):走进西南联大,感受名家为人、治学风范

  和北大的缘分,始于姥爷。一手带大我的姥爷是老一辈北大人,他从来没有主动提起过自己的求学经历,只是偶尔闲谈时说一两句,但这只言片语就在我心中埋下了一粒求学的种子,北大一度成为我考学的终极目标。

  天赋不够,或者是运气不佳,我卯足了劲也只考到了姥爷母校的隔壁。姥爷健在时,总说不用非考北大,考哪都一样,如果他能看到我的录取通知书,不知道又会说些什么。怀念姥爷时,就会想起他领着我在北大校园里闲逛,边走边指,这是他上学时常去的教学楼,这是他当年住过的宿舍,这是他打球的地方,让我最为惊讶地是常年埋手于书堆的姥爷竟然还是当年的学生会秘书,参加了很多校园活动。

  对故去姥爷的思念,让我看到汪曾祺的《在西南联大》时,情不自禁地想打开看一看。

  西南联大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个神话,抗战时期为躲避战火,北大、清华、南大西迁至昆明,短短八年间,这是中国学术界的一片净土,虽条件艰苦,但大师辈出,耳熟能详的闻一多、刘文典、沈从文等良师齐聚,虽时局动荡,但师生信仰坚定,他们背负着民族的希望,这里走出了一批学术大师,近百名院士,中华文化在这里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在《在西南联大》这部散文集中,汪曾祺先生没有讨论西南联大的体制、学术等客观内容,而是秉持“氛围即人物”,用生活场景与细节的娓娓动人,书写他心目中的西南联大。借由汪曾祺先生的妙笔生花,我们可以近距离感受西南联大,这不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教育文化符号,而是一所饱满生动、滋养出诸多名家的文化沃土。

  《我的老师沈从文》、《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闻一多先生上课》、《金岳霖先生》这几篇散文读后尤为深刻。汪曾祺先生对自己诸位良师的回忆文字,烘托出了一种电影氛围,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沈从文先生抱着一摞书推门而入,一口浓重的湘西口音,讲课毫无逻辑章法,但总会强调一句:“要贴到人物来写”,倜傥不羁的徐志摩上课从口袋里掏出来一个大苹果,边咬边说:“中国是有好东西的!”金岳霖老师讲《红楼梦》和哲学关系时,讲着讲着忽然停了下来,“对不起,我身上好像有个小动物”,随即把手伸进脖领,擒住了这只小动物,并当场处死了。

  《在西南联大》字里行间透露出汪曾祺先生对西南联大炙热的感情,西南联大成就了汪曾祺,反过来,他用爱与感激的文字奉献了对西南联大的美好记忆,正是他的文字,让无数后来人对这个只短暂存在八年的学校心驰神往。

  《在西南联大》读后感(五):纷乱当中的恬静,匮乏当中的百味人生。

  《汪曾祺在西南联大》这本是散文,“典藏汪曾祺系列”套装的一部分,充满了对美好和生活的向往。在那个物质不丰富,缺乏,甚至只能吃上饭,连菜都不知道在哪里的年代,却在思想上活跃,开放,包容,富足,用他的话说是自由。

  1.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自由的精神完全充满在任何学校的地方,没有规定老师上课讲什么,按照什么标准来,也没有规定学生必须考试,甚至有的老师在判分数的时候,只要写了一部分就给分。“联大教授讲课从来无人干涉,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想怎么讲就怎么讲。”

  里面印象深刻的是,作者的老师沈从文对于学生的爱护和栽培。他替学生们投稿,光邮寄费就不知道花了多少钱。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为了节省邮费,他都把稿子的边缘部分裁掉,减重,尽管不好看,但是也只能这么做。

  他们上课的方式也很自由,有讨论有讲述还有表演。老师尽情地发挥,说唱表演都可以,却可以让枯燥乏味的学科引起学生的兴趣。上课没有教材的,老师竟然还亲自手写抄完给学生。闻一多先生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讲唐诗,他在讲古代神话与传说时,甚至把自己手绘在毛边纸上的伏羲女娲图,用图钉钉在黑板上,然后讲得声色并茂。罗庸先生讲杜诗不带片纸,随手默写在黑板上,连求助都能背出来。唐兰先生讲《花间集》,却是用无锡腔调唱的。

  2.衣衫褴褛,却是精神富翁 书里面提到了吴雨僧先生讲红楼梦,听者云集,很叫座,凳子不够,老师亲自去别的教室搬凳子给学生,等所有女生都坐下了才开始。有的学生不是本校的,却能在这里自由听课,有的学生要穿越大半个城市来听一两节课。尽管如此,住的都是破烂的土墙草房,旧祠堂,甚至图书馆还与坟地相邻,他们仍然去图书馆排队占座。 就是这样的氛围,加上战乱和物质匮乏,即使有时候衣服破了,贴上膏药或者找根麻筋接个疙瘩就算缝补了。化学教授曾昭抡鞋子破了,前后都有洞,提不起来只能半趿着,走路发出秃噜的声音,也不忘给学生上课。沈从文老师把自己的书借给同学老师看,基本上每个人都有一两本他的书,有的在搬迁学校的过程里还带在箱子里。这样的一群人,听起来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但他们孜孜不倦的做学问,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样的氛围真的让人向往。他们纯粹为学术,为自由和思考。没有为一己私利,也没有什么功名利禄,却是可以把生命过得如此的欣欣向荣。

  3.黑白的色彩,五味杂全 如果说战乱是黑白色的,但他们的味道体系里却是五彩斑斓的。 这不是《在西南联大》回忆了云南当时所见的印象和不同的风俗民情。包括一些茶馆、花草,风俗等都是那个时间的写照。 他写了那个时间见到的各式各样的茶馆和饭馆。比如校门口卖鸡蛋饼的老太太,贵州人卖的馄饨面。和那个怪异的同学郑智绵,他不跑警报,却趁这个时间,没人用烧水炉子的机会做自己喜欢吃的冰糖莲子。 他们丰富的业余活动,通过老师沈从文、张兆和,他们,接触了更多的人。他们组晚翠园曲会,唱曲,还有演话剧,也对他们之间的人物交织的关系有了一些了解。 比如他的老师谈到徐志摩上课时带了一个很大的烟台苹果,还边吃边讲,跟同学分享说中国东西并不都比外国的差,烟台苹果就很好之类的。还有金岳霖先生终身不取,却在某个时间招呼大家请客吃饭,被问及原因时却回了一句是林徽因的生日。这样的细节也只有距离近的人才知道。 我们没有经过那段历史,却可以透过这样的文字记录去看见那个时代的某些角落,他们的精神状态,他们的向往和张望,他们对于人生的思考和行动。如果从历史当中去寻找,可能更多是渲染战乱,动乱,奔波。难得有这么恬静,甚至有点田园风格的节奏,让人去回味。也许这就是回忆录的意义所在吧。

  《在西南联大》读后感(六):汪曾祺何以成为汪曾祺

  去年(2020年)是敬爱的汪曾祺先生诞辰100周年,我写《直到今天,汪老始终都活成了无数年轻人想要的样子》一文以致敬纪念。

  我对这位老先生我十分喜爱,最初是《人间草木》一段,“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管得着吗!’"令我惊叹不已,这是文人的飒爽,汪老这一句是在讽刺很多自称是诗人、文雅之士的人。因为很多诗人文雅之士都有自己的独好,偏好的花。比如菊花、兰花、荷花等等,但是很多诗人雅士喜欢什么,却就喜欢去贬低其他的。

  汪老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沈从文先生曾评价汪老是“最可爱还是态度,宠辱不惊”,贾平凹老师则说汪老“是一文狐,修炼老成精”。这几年读了大量汪老的文章,他热爱生活,爱吃好吃,爱好书画,乐谈医道,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深有研究,文章更不必多说,最大的感受就是,我要向汪老看齐,做一个博学多识,情趣广泛的人,做一个有趣的人过有趣的一生。

  其实汪老一生经历了无数苦难和挫折,所经历的轰轰烈烈的大事可谓多矣,从启蒙救亡,到历史更替,再到那特殊历史时期等,他受过各种不公正待遇,尽管如此,他始终保持平静旷达的心态,并且创造了积极乐观诗意的文学人生。他的经历令他直接感触到现代社会生活的喧嚣和紧张,但他写下文章,让每一位读者能够形成向往宁静、闲适、恬淡的心理定势,追求心灵的愉悦、净化和升华。为此,你我都应该读一读汪老的文字。

  汪曾祺生前曾这样概括自己,“我大概是一个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我想也正是这样的人生豁达心态,也正是这样的脾性性格,使汪老能够更为细腻地感受到一抹辛劳、笃实、清甜、微苦的生活气息,跳出一切,去关注那人间烟火气,成为了拥有赤子之心的人。。以往我读到更多的是汪老笔下从高邮咸鸭蛋到昆明米线,他的目光所及之处,皆是趣事。而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汪老《在西南联大》的那段日子。

  大家对西南联大的初印象,可能来自于电影《无问西东》,也可能是纪录片《西南联大》,出版有关的书籍也越来越多。西南联大背后所隐含的是中国社会变革中的文化传承与革新,80多年过去,“西山沧沧,滇水茫茫,这已不是渤海太行,这已不是衡岳潇湘。同学们,莫忘记失掉的家乡,莫辜负伟大的时代,莫耽误宝贵的辰光。赶紧学习,赶紧准备,抗战、建国,都要我们担当!同学们,要利用宝贵的时光,要创造伟大的时代,要恢复失掉的家乡。”这西南联大的校歌还是那么动人。

  我们感叹,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战争不断、物质匮乏,联大却能保持大学的传统,培养出一代代知识分子。西南联大由三所顶级高校合并而成,云集了当时全国最好的师资。曾几何时,在西南联大的校园里,吴岭澜面对国破家亡默念诗歌,沈光耀坐在简陋的教室里开窗听雨,青年时代的汪曾祺也在其中。汪曾祺以第一志愿考取了西南联大的中文系。他在这里师从沈从文,更结识了朱自清、闻一多等多位教授,创办了《文聚》杂志发表诗歌、小说,这是他的人生转折点,也是文学起步之地。在云南的七年时间里,联大中度过了五年生命中最美妙的时光,除了读书,就是周游四周。并经历了人生中的两次恋爱,其中一次因为失恋,还睡在床上两天不吃不喝。当然,也有过一个时期,贫困潦倒,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但精神上,却是极其自由的。

  《在西南联大》中有谈沈从文先生、金岳霖先生、吴雨僧先生等和同学师长之间的故事,有在联大期间外出泡茶馆、逛旧书摊、听叫卖、赏昆明的鲜花和雨等生活趣事,也自述了是怎样的和戏曲结缘、去室外写生的趣事、跑警报的见闻和没有学好英文的遗憾等。是西南联大成就了汪曾祺,“我生活得最久,接受影响最深,使我成为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作家,——不是另一种作家的地方,是西南联大,新校舍。”而这样而影响无可比拟、无可替代,这本书对告诉你汪曾祺何以成为汪曾祺。

  在这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有不同的命运轨迹,也将有不同的归宿,但一切的前提是:好好活着。像汪曾祺先生那样,在兵荒马乱的岁月湍流中,不慌不忙,好好活着。

  《在西南联大》读后感(七):中国最好的大学不是清华北大,不足四千学生,却诞生了174位院士

  1937年,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爆发,一时间,战火弥漫的北方,已容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

  1937年8月28日,国民政府教育部下发公函,要求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联合组建一所临时大学,校址位于湖南长沙。然而,联合大学成立仅几个月后,淞沪会战失败,上海、南京相继沦陷,日军兵临武汉,长沙城危在旦夕。

  1938年2月,长沙临时大学的老师和学生被迫踏上迁移之路,他们的目的地是位于西南腹地的昆明。在短短68天的时间里,这群文质彬彬的书生,徒步走完了3200里的漫长旅程。1938年5月4日,这所被后人称为“西南联大”的学校,正式在昆明开课。

  这是一所只存在了8年的“最穷大学”,这也是一所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的“最强大学”。

  这所临时大学的实力有多强?它培养了2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5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4名两院院士,以及100多名人文大师……

  作为中国大学离乱时期的一个闪亮标本,西南联大既见证了文化的断裂,也促成了文化的复兴。正因如此,关于西南联大的故事,值得每一位中国人铭记。

  汪曾祺,一位毕业于西南联大的“学渣”,曾在很多文章中深情地回忆自己的母校,这些文章都被收录于《在西南联大》这本精装作品集里。

  在这本书中,他怀念自己的老师:

  有一位曾在联大任教的作家教授在美国讲学。美国人问他:西南联大八年,设备条件那样差,教授、学生生活那样苦,为什么能出那样多的人才?——有一个专门研究联大校史的美国教授以为联大八年,出的人オ比北大、清华、南开三十年出的人才都多。为什么?这位作家回答了两个字:自由。

  他回忆自己的同窗:

  联大同学也有不跑警报的,据我所知,就有两人。一个是女同学,姓罗。一有警报,她就洗头。别人都走了,锅炉房的热水没人用,她可以敞开来洗,要多少水有多少水!另一个是一位广东同学,姓郑。他爱吃莲子。一有警报,他就用一个大漱口缸到锅炉火口上去煮莲子。警报解除了,他的莲子也烂了。有一次日本飞机炸了联大,昆明北院、南院,都落了炸弹,这位郑老兄听着炸弹乒乒兵乓在不远的地方爆炸,依然在新校舍大图书馆旁的锅炉上神色不动地搅和他的冰糖莲子。

  他聊一些民国名人的掌故:

  林徽因死后,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更多时候,他思念那段在西南联大读书的岁月:

  但是行人到了翠湖,也就成了游人了。从喧嚣扰攘的闹市和刻板枯燥的机关里,匆匆忙忙地走过来,一进了翠湖,即刻就会觉得浑身轻松下来;生活的重压、柴米油盐、委屈烦恼,就会冲淡一些。

  湖水、柳树、粉紫色的水浮莲、红鱼,共同组成一个印象:翠。

  我们的看书,是没有目的的,从《南诏国志》到福尔摩斯,逮什么看什么。

  这“穷遛”有两层意思,一是不名一钱地遛,一是无穷无尽地遛。“园日涉以成趣”,我们遛翠湖没有个够的时候。尤其是晚上,踏着斑驳的月光树影,可以在湖里一遛遛好几圈。一面走,一面海阔天空,高谈阔论。我们那时都是二十岁上下的人,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可说,我们都说了些什么呢?

  隔岸看小岛,杂树蓊郁,还似当年。

  在汪曾祺先生笔下,西南联大那宽容、坦荡、率真的学风,那些朴素而勤奋的教授与学生,那段艰苦但又珍贵的时光,令人神往不已。

  汪曾祺确实是一位热爱生活的人啊,在他的眼里,一切生活都是这样的可爱灵动。他的文字里,处处透露着美好与舒适,能抚慰我们心灵上的焦虑和急躁,让我们沉下心来,去除那些功利,贪婪,欲望,浮躁,真正让心灵从诸多事情中解脱出来。

  一份昆明旧情,一段联大岁月,一位清淡老人。本书平实有味,娓娓而谈,令人不忍掩卷,想要闭上双眼,把纷扰的心抽离出来,放进汪老那干净如水的文字里,这里清清爽爽的,干干净净的,刚好让心在里面睡个好觉。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在西南联大》的读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