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虎犊》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2-03-14 16:49:1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虎犊》读后感1000字

  《虎犊》是一本由温燕霞著作,漓江出版社 接力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48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虎犊》读后感(一):赓续红色基因 奋力拼搏向前

  《虎犊》像是一扇门,带我们走进时间长河中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感受一群青年少年热血无畏的青春岁月,铭记那些为了后代过上安宁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为了革命胜利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革命先烈,传承他们身上信仰坚定、不畏困难、牺牲奉献的革命精神。 身似山河挺脊梁,敢叫日月再丈量,今朝唯我少年郎。《虎犊》上篇讲述了战争时期,正值芳华岁月的地主家少爷杜鸿运、长工兄妹曹志远曹半夏等一群青少年投身少共国际师。这群本该无忧无虑享受大好青春的青少年经过战火的不断洗礼,从少不更事的青年蜕变成长为合格红军战士,为了革命胜利浴血奋战,最终流尽最后一滴血,展现出了青春的热血、无畏与牺牲,折射出少共国际师短暂的英雄历史。 无数革命先烈负重前行、牺牲奉献,换来了当下的岁月静好。战争残酷,残酷到让未曾亲历的我们无法想象。《虎犊》当中有三处细节让人尤为动容:焦土上两只被战火烤熟的小鸟,都舍不得吃,还要拿回去送给伤员;曹志远牺牲后,妹妹曹半夏短暂的悲痛后迅速擦干眼泪,发誓革命不胜利就不恢复女儿身; 为了躲避敌人袭击,被子弹击穿左右脸腮帮子的欧阳焕被转移到溶洞的第一个夜里活活被毒蛇咬死却无法呼救……无数牺牲奉献的感人事迹深深震撼着我们。对比往昔艰苦卓绝的岁月,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也没有任何理由忘却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后代付出的无数牺牲奉献。 传承是最好的铭记、是最真挚的致敬。在《虎犊》下篇中,杜鸿运的曾孙、某电视台节目编导杜思红一家一直以来走千里、查细节……从未放弃过对先烈们的苦苦追寻。追寻的过程虽然艰辛异常,最终还是迎来了应有的结局,并且,追寻的过程也是学习成长的过程、蜕变传承的过程,杜思红在追寻的过程当中一点一点改正自身的缺点不足,变得更有责任感、信念更加坚定。就像书中的杜思红所说:参加工作以后,理想就像一只受惊的小鸟,早就在时代隆隆的车轮声中飞到了爪哇国。但展翅翱翔的雄鹰,才是我渴望并必须活成的姿态。 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的走好当下的路。温燕霞笔下的《虎犊》,每段故事都非常生动鲜活,透过镜头感十足的细节描写,再现了一群青少年战士身上那种青春烂漫与战火残酷的反差,不禁让人对战争的残酷唏嘘不已。同时,顺着时间坐标前移,对革命最终胜利所付出的热血、牺牲让人震撼,对当下我们的美好生活格外珍惜,对当下我们遇到的困难要保持乐观积极心态。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和责任。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要不移其志,传承好革命先烈的精神,切实为当下建设赓续传统、积蓄力量、发挥出自己应有的光和热。

  《虎犊》读后感(二):《虎犊》: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故事永流传

  在我们红色革命历史之中,有着太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事迹,也有着太多需要我们记住的形象。但在革命中的少年人、未成年人群体,我们关注的还是太少,他们隐藏在所有历史事件的背后,他们默默无闻的做着贡献,但却成为被历史忽略的个人。 而在1933年8月5日,在江西博生县曾经成立过一支由少年人组成的部队——少共国际师。他们是由革命的少年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而这个少年群体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这也是值得历史学家和作家去追寻和还原的。作家温燕霞的小说《虎犊》就是讲述了这个时期这群人的故事。

  曾经少共国际师政委萧华做过一首诗《忆少共国际师》:“少年有志报神州,一万虎犊带吴钩。浴血闽赣锐无敌,长征路上显身手”。而这首诗就是这本小说题目的来源,但同时也完整地记述了少共国际师悲壮的历史史实。 小说是由人物和故事构成的,而关于少共国际师那段的历史故事的这部小说《虎犊》,也是由几个有血有肉的人物来贯穿始终的。《虎犊》的第一部分,作者就在讲述着他们战斗的故事。

  这些孩子,这些战斗的故事是应该被记录和讲述的。而温燕霞也就在完成这一任务,她真实的讲述着他们的故事,把他们一个一个的在纸上立了起来。当我们读着这本小说的时候,也就有了那种身临其境之感,如同自己走进那曾经战斗的生活,看着这样一群生龙活虎甚至于调皮捣蛋的孩子们为革命事业而做出的贡献,看着这些少年人一个一个的蜕变成英雄,看着他们的事迹永远留存在了革命的历史丰碑之中。 他们的故事因为很多原因,慢慢的湮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需要后辈重新去发掘,重新去认识他们。而小说《虎犊》的第二部分就是去探寻这段曾经的历史,回顾那曾经的历史人物。他们在革命最艰苦的年代,或牺牲、或受伤,慢慢的淡出了革命的事业。而他们的事迹,也就只留存在后辈的记忆之中。他们是否真实存在过?他们当时真实发生过什么?这不仅是他们后辈的任务也是这本书在探寻寻找的答案。 寻找那些革命者,寻找那曾经的革命故事,既是去寻找那些革命者的真实情况,让其永流传;而寻找他们,还是寻找他们的人格魅力,对于现实中的我们,同样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故事的后半段,作为叙述着的“我”,勇斗耕牛而救人的场景,就已经圆满的预示着作为革命后代的我们,在享受着革命成果的同时,就一定要把革命者的精神发扬光大。

  《虎犊》读后感(三):穿越时空,你会成为谁? ——那些虎犊一样的英雄

  回望这百年,我们不禁遥想,如果时空可以穿梭,回到那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1930年代《虎犊》的世界里,你,我,我们,会成为怎样的人?

  或许如曹远志一般,父母为奸人所害,不得不带着妹妹在地主家做长工,当红军的队伍到来时,你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你加入红军,成为一名优秀的红军战士,在射击、刺杀等方面表现突出,你当了班长,继而又当上排长。虽然脾气有些火爆、作风有些强硬,看不惯杜鸿运那样出身剥削阶级的人,但你秉性正直,作战勇猛。在和战友们的朝夕相处中,你逐渐消弭了对杜鸿运和其他战友的偏见,你变得温柔起来,变得越来越像一个大哥哥,赢得了越来越多战友的信任。你枪法很准,在战场上缴获了一架望远镜,宝贝得不行。然而,在又一次战斗中,你为了尽快发现敌方狙击手,不顾太阳反光使用了这架望远镜,从而把自己暴露在敌人的枪口下……

  或许如朱九龙一般,出身穷苦,很早便参军入伍,带队有方,有勇有谋,因为在战争中瞎了一只眼睛,被调到少共国际师当连长。带领这么一支年轻的队伍,你性情耿直,非常严厉,同时又对战士们爱护有加,因为你知道,只有日常严酷的训练,才能减少战场上的流血牺牲。你的英勇善战为你赢得了战士们的尊敬爱戴,他们视你如兄长,跟随你奔赴前线,奔赴炮火,奔赴信仰之光。

  或许如大胖一般,为人憨厚,但却有个贪嘴的毛病,在炊事班的时候因为偷吃被调走到了杜鸿运他们的班里。你会时不时怂恿杜鸿运去抓泥鳅、野鸭等解馋,有一次却把老乡家的鸭子抓来烤了吃,被老乡发现后你撒腿跑了,留下杜鸿运被教训一通。你心有愧疚,越发跟杜鸿运亲。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你仍然能够坚守底线,不为金钱所动,不怕刀架脖子。你总能保持乐观的心态,也有非常细腻的一面,你会把从仰天寺许愿池里摸出来的铜钱,用红绳穿了送给战友做护身符——看上去傻乎乎的,却寄托了你满满的祝愿。

  或许如小土匪一般,遇事冷静沉着,军事素质过硬,别说大刀、手榴弹,还会使弓箭、弹弓。为了节省子弹,你能用弹弓打死敌军头目;为了解馋,你会把虫蛹放在打久了发烫的枪杆上,烤着吃了,觉得比炒豆子还香。你身材高大,满身披挂,但你很细心,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也不会拿错身上披挂的武器,动作娴熟得令人惊叹。战斗间隙,你穿上从敌军士兵的尸身上剥下的衣服潜入敌阵,试图获取粮食和水,英勇就义。

  或许如欧阳灿或欧阳焕一般,有一个双胞胎兄弟,哥哥为人沉稳,弟弟性子急躁。父亲虽为保乡团团长,但为人忠厚,爱子如命。你们因家里出了叛徒而被土匪所抓,后遇同样被抓的杜鸿运等人。你们的父亲死于奸人之手,母亲下落不明,家业被叛徒所夺,被逼无奈投靠了红军。在杜鸿运等人的帮助下,你们回家铲除了叛徒,营救了其他忠心的家丁。你们起初因为做惯了少爷,耐不住红军的艰苦,加上寻母之心迫切,竟想要逃离队伍,害无辜受牵连的杜鸿运一起被关了禁闭。你们自觉理亏,后又得知母亲已被寻得,并被当地苏维埃政府妥善安置,这才一心一意待在红军队伍,干起了革命。后来因为部队需要培养司号手,派哥哥前往学习;弟弟悉知司号手在战场上很危险,竟然打晕哥哥,自己冒名前去报道。这期间,免不了因为互换身份导致的种种闹剧。

  或许如曹半夏一般,巾帼不让须眉,有一腔报国的热血。你在宣传队时为革命事业奔走宣传;在医疗队时,百般关爱受伤的战友,耐心细致地照顾他们。你温柔、善良,即使是对杜鸿运这样出身地主家庭的人,也从不怨恨,心怀善意;你勇敢、果决,在哥哥曹远志牺牲后,你把自己剃成寸头,立志和男战友一道冲锋陷阵,杀敌报国;你坚韧不屈,辛辛苦苦养育和杜鸿运生下的骨肉,带着年幼的儿子千里寻夫,从赣南沿路乞讨来到广西全州——湘江战役发生的地方。你定居在桂花村,历尽恶霸欺压依然刚烈如初,你从未放弃寻找丈夫的足迹。寻找的过程中,你掩埋了无数红军烈士的遗骸,并在往后的每一年里栽种一棵桂花树,栽出了一个五星桂树林……

  所幸,我辈生活在祖国繁荣昌盛的今天,没有硝烟,没有战火。这和平来之不易,需要我们每个人的捍卫: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确保革命薪火永不熄灭。如此,华夏民族将永远屹立于世界之林。

  《虎犊》读后感(四):《虎犊》,讲述少共国际师群体的无畏青春

  第四次反“围剿”后,中央苏区出现了“扩红”的热潮。1933年5月中旬,红军总部在江西宜黄县西南驻地召开了全军青年工作会议。会后,红军总政治部根据总政委周恩来的建议,向少共中央局提出建立少共国际师。

  1933年5月20日,少共中央局正式做出《关于创立少共国际师的决定》,号召“须要更快的完成扩大一百万铁的红军的任务”,决定由江西征调四千人,福建征调两千人,闽赣省征调两千人,到8月1日为止,组建成少共国际师。中央苏区的青少年跃跃欲试,都希望加入少共国际师。

  1933年8月5日,少共国际师在江西博生县(今宁都县)西北郊跑马坊举行授旗典礼,少共国际师正式成立。周恩来同志亲手为这支年轻的部队授予军旗。

  “少年有志报神州,一万虎犊带吴钩。浴血闽赣锐无敌,长征路上显身手。”少共国际师政委萧华的《忆少共国际师》一诗,是少共国际师极佳的注脚。

  这也正是漓江出版社和接力出版社联合推出的《虎犊》一书书名的由来。该书为当代著名作家温燕霞最新长篇力作,讲述了一个关于青春和战火、热血与牺牲、追寻和传承的故事。整部小说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通过以杜鸿运为主人公的一群青少年红军战士浴血奋战,在残酷的战争中成长为合格军人,并最终为革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感人事迹,再现了党史、军史上少共国际师的悲壮传奇,折射出少共国际师短暂的英雄历史。

  下篇以杜鸿运的曾孙、某电视台时空对话节目编导杜思红的视角,讲述后人对先烈的苦苦追寻,反映红色基因代代传承的当下现实。寻找的过程历尽艰辛,但历史的阴霾总会散去,还烈士以应有的面目。

  作者温燕霞

  温燕霞笔下的年轻战士,不是一个个脸谱式的少年英雄,而是一群也会年少轻狂、也会想家、也会畏战,也会情窦初开爱意萌生的年轻人。温燕霞通过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笔触,刻画了杜鸿运、曹远志、白菜梗等一批有血有肉的青少年红军战士。温燕霞创作的积淀,再加上女性叙事的优长,在小说中把文学性、历史感传递得非常准确,非常动人。

  《虎犊》虽然是一部小说,但其中很多细节,都以历史考证做底子,透着“写实的真”。

  少共国际师的战士们,最初的主要装备是土枪和梭镖,武器极为落后。后来,红三军团在福建消灭了国民党军一个师,支援了一批缴获的枪支弹药,少共国际师才真正拥有了正规红军的火力。这则史实,在《虎犊》中,以“搬运胜利物资”的方式呈现,更被温燕霞巧妙地利用,引出了小说中的一对重要人物——欧阳灿与欧阳焕。

  少共国际师的战士,由于体质较弱,在白刃格斗时,经常采取两个战士对一个敌人,一个牵制,一个刺杀。温燕霞在描写战争场面的时候,高度还原历史,文字描述的精确度,甚至远高于一些非虚构类的历史书。

  温燕霞称《虎犊》的创作为“共情沉浸式的创作”:“我写少共国际师的时候,觉得自己不是生活在当下,而是生活在别处,生活在少共国际师成立到撤销建制的那段特殊时期,我的生命就停留在那个阶段。我希望我的写作能够使每一个无名英烈有五官,有身高,有家庭,有具体的兴趣和爱好,我想用文字把一个个无名烈士变成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热情无法沸腾一壶老酒,却可助长命运之羽翼,即使牺牲,也如《虎犊》中的描写,化为雄鹰,翱翔天际;即使阵亡,也如《虎犊》中的叙述,长眠孤山,激励后人。一万虎犊,聚蚁力为千钧,化泪泣为江流;一万虎犊,用年轻的生命,书写了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史诗。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虎犊》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