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艺术的力量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1-05-15 04:37: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艺术的力量读后感100字

  《艺术的力量》是一本由(英)西蒙·沙马 (Simon Schama)著作,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9,页数:43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艺术的力量》读后感(一):探索艺术家的多变性格

  呈现了一个无法在电视节目时间内展示的空间,卡拉瓦乔的《美杜莎》和梵高的《灌木从和两个人》便是两个重要的例子。最喜欢的是罗斯科,罗斯科经常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的艺术-也可以扩展到所有的艺术-这就是“深刻”。

  《艺术的力量》读后感(二):不是中规中矩的艺术书

  没有一板一眼的分析艺术家的生平、创作和对后世的影响,对于书中8位人物的选择完全是凭借西蒙·沙马的个人偏好,关注的是那些隐藏在画作背后的个体的欢愉和痛苦,最后他要直达个体的内心,也正是如此,这本书堪称最好的艺术史。

  《艺术的力量》读后感(三):艺术家背后的故事

  读这本书的感觉不仅是被艺术作品吸引,更吸引我的是因为西蒙选择的对象都是那么的富有争议,这些艺术家原本可以选择另一种更轻松更优渥的生活,但他们不约而同的走上了这条自己坚持的道路,我想这些艺术家本身也就很好的解读了何为艺术的力量吧

  《艺术的力量》读后感(四):大爱西蒙·沙马

  西蒙·沙马他真的是个讲故事的行家,将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内部精神世界与外部的社会文化变迁加以联系,相互阐释。能够凭借独到的专业眼光挑选出那些最富有戏剧性的关键时刻来作为了解一位艺术家的切入点,让我们在一瞬间得以进入艺术家的生活和内心。

  《艺术的力量》读后感(五):悲情艺术家

  特别喜欢梵高的话,短而粗的斑纹,非常的具有冲击力而且直白,鲜活的就像刚刚被画家创作出来一样,他画笔下肮脏的指甲、花香、头发和皮肤清晰可感的触感,都在让我们感受到梵高是在用绘画感触生命,用充满生命力的饱满情绪将它点亮,那瞬间的光亮便是永恒

  《艺术的力量》读后感(六):先看的BBC纪录片,想留个纸质当存书

  以前也看过很多艺术类的书,再加上BBC的纪录片,这本书不算是一本中规中矩的艺术史,而是极为个人化的艺术书,之所以觉得他打动我,是因为这本书关注了那些隐藏在画作背后的个体的欢愉与痛苦,直达个体的内心,与以往的艺术史书很不同,做工还算比较用心

  《艺术的力量》读后感(七):传递道德拯救信念

  艺术需要超越简单的愉悦功能。它必须讲述有吸引力的故事;它必须使人震惊、使人着迷、使人兴奋,有时候也使人恐惧;它必须改变生活,与历史同在。怀着这些确定的信念,又在绘画中注入控制力极佳的激情,雅克·路易·大卫吹响了现代视觉艺术的号角。这也是我最爱他的原因。

  《艺术的力量》读后感(八):艺术从这里开始

  本身不是一个对艺术特别追求的人,无意中在朋友家一起看了BBC纪录片版的《艺术的力量》,觉得视角很独特,讲述了很多艺术家背后不为人所熟悉的故事,抱着听故事的心态看了,过程中却被深深的震撼与吸引了,这也就构成了我买这本书的契机,希望能从书本之中再次领略到当初的那份震撼和惊喜,很喜欢

  《艺术的力量》读后感(九):易懂得艺术书

  装帧很精美,从装帧到内容这本书还是不错的,让你了解到不一样的艺术家及画作背后的故事,引用西蒙的话“画廊中的安静与敬畏氛围会欺骗你,让你相信那些艺术杰作都彬彬有礼;一切景象都温和、迷人又令人沉醉,可事实上,他们都是些暴徒。残忍、狡诈,最杰出的画作就这样一把夹住你的脑袋,打破你原本的平衡沉稳,接着就立刻重设你对现实的感知......”

  《艺术的力量》读后感(十):内容很喜欢,捉两个印刷错误

  在读ing,6折买到,16开,纸张和图片都不错,总体性价比可以。

  和纪录片并不完全相同,书的内容、分析应该是更为详细。

  但看到错字错句时还是如眼中进沙:

  第26页:“他才不会描绘那种喜剧式的吵吵闹闹的人群,才目及他刻画很少几个人物,将其画得如真人大小......”

  ‘第78页:“他对批译毫不理会,译论说......”

  第106页:“圣特蕾莎选择了后者,这并不是出热情洋溢的虔诚”

  刚开始看,再看到错误时再贴。

  哪位有心人,对照原文给改改......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艺术的力量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