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自传》是一本由[美] 本杰明·富兰克林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页数:27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一):理性的美式实用主义哲学
富兰克林品行端正、一生精彩。
节制:自我约束。读书:自我学习,不断进步诚实:社会交际的基石。正直:人生最重要的品行。中庸:不偏激。包容:得罪人的话不说。
看完还是有少许的失望;没有期待中的收获大。
正直和诚实是一个人难得的品行。就像杀死一只知更鸟里面的主人翁一样,捍卫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的意义。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二):超越历史局限造就平凡的伟大
最近刚开始看自传也是因为一句话“借别人的书走接下来的路”
任何时代都有其历史背景,跟着文章描述走了一遍富兰克林的时代,他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他的方法总是出奇的有效“你的计划问过富兰克林吗,他支持吗”文中风趣的表达了他的影响力。
阅读过后我记录了许多关键词大部分是阅读过后潜意识带来的,“时代背景、大量阅读、实践、环境、朋友圈、美德、思考、智慧、坦诚……”
富兰克林许多付诸实践的计划,如对街道卫生的改善,与其说他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不如说是大量阅读带给他广大视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当然还有更多对政策治理一系列的诸多实践。
我们包括存在历史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当下的社会体制时代背景下,眼界不止于当下时代的人们便踏上了通往优秀的通道,他们的工具或许是阅读、思考、实践、美德、诚实……
愿机缘和合能与志同者相互精进。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三):美德
富兰克林回忆了年轻时期如何通过克制勤勉从一个平凡的人做到了拥有非凡成就的人生。他把聪明能干的相识组织成“共图社”,以便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他崇尚素食主义,节制饮食剩下的钱可以用来买书,保持饥饿感让他保持清醒的思考;他主动参与民生建设,了解民意,不断建设利于人民的公共社会制度;他提出十三美德更是美国人的精神基础,并能一一付诸于行,是行动上的伟人……等等,虽然本书没有写到他后半生的精彩经历,但到这里足够显现他的伟大。“道理我们都懂,就是做不到”成为我们各种失意的借口,做到身体力行是何等困难,但富兰克林先生做到了,节制,缄默,秩序,决心,节俭,勤奋,诚信,正义,中庸,清洁,平静,贞洁,谦卑。他说,“我的目的是养成所有美德的习惯”,“最好还是在一个时期内集中精力掌握其中的一种美德。当我掌握了一种美德后,接着就开始注意另外一种,这样下去,直到我掌握了十三种为止。因为先获得的一些美德可以便利其他美德的培养”。要养成这么多美德确实很难,但是我们为何不能从一开始呢?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四):勤奋、自律和思考
一般人们读名人传记,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对此人的生平和功业有所崇敬,或觉得此人性格、处事方式于我有戚戚焉,希望更深入地了解,二是希望通过了解该人平时事迹而从中学习到一些人生的经验。
我读该书是因为不知在哪篇文章上看到了介绍富兰克林的一些生平,谈到他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和商人,是一个类似于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对其有所好奇,当然也希望知道他为何这么成功。《自传》莫若说是家书,是富兰克林写给自己的子孙的,希望后代能了解他的一生,同时也有对子孙的一些教导。本书确实是一个经历丰富的老人在生命走向最后阶段对家人的一些谈话,就像家中的那些年长的长辈一样,絮絮叨叨就开始话题了,说起来就像没完似的,仔细听去,好像也并非是什么轰轰烈烈的篇章,而是不大不小的家常事。书中写了他从小的经历,作为出版商和议员的一些事。作为对美国早期殖民地历史了解不多和兴趣不大的人读起来,或者抱着听取人生经验的目的的读者来说,可能会有点失望。书中只有很小的篇幅来讲那些“人生经验”,但从中可以看出,富兰克林的成功归功于其勤奋、自律和思考,他有一个卡片,要自己每天要遵守的准则写在上面,每天晚上对照去看,哪些完成哪些未完成,以思改进,这和中国儒家的“三省吾身”有异曲同工之妙。对普通人来说,勤奋、自律和思考如果都能做好并且长期坚持的话,应该能取得一定的成就。或许这个才是普通人可以学习的成功经验。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五):重点关键词句
1、人际关系中的真实、诚信、正直对于人生的幸福至关重要。P70 2、成立"共图社",每周五聚会,社会轮流提出一个或多个关于道德、政治或自然科学的问题,供同人讨论,每三个月提交一篇论文当众宣读。P72 3、有盈利后及时清还债务,还处处留心,不仅要实打实的勤奋节俭,衣着朴素,不去娱乐场所消闲鬼混,不出去钓鱼打猎,有时在人前显露勤劳工作的状态。P80 4、执行一项自己发起的活动时,不要以发起人身份自居,要谦逊态度说明该活动是由几位朋友共同发起,自己只是跑龙套来执行活动任务。P99 5、关于宗教规条,不作出贬低言论,参与宗教场所、活动的捐赠修建。P101 6、自设个人规戒,原则是宁可多类目,小类目慢慢再补足。(13类目)P103-105 7、关于规戒,为养成习惯,单样陆续做好,避免同时进行,分散了注意力。P105 8、每天自省和实践(自省表格-竖7横13为一流程,一年4个流程。)。P106 9、日程表。P110 10、与人讨论问题,回答别人观点第一句是,在某种情况下他的见解可能是对的,但目前我的看法是……。P115 11、关于外语学习,如果有人和你一起学习,不妨彼此间设置些小游戏和关卡,互相激励着去记忆学习语句、语法。P126 12、"共图社"的社员有限额(12人),因杜绝不合适的人加入而不对外透露该社团信息。但提倡个社员自行组建附属俱乐部,相同的规章制度。P128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六):富兰克林自传
我给自己立了一条规矩,克服一切跟别人针锋相对的言论和我自己的武断说法。我甚至不允许自己在语言中使用表示确定看法的词语,诸如肯定、无疑之类,代之以我心想,我的理解是或我认为一件事情如何如何,或者这事情我眼下觉得如何如何。当别人主张某种意见,我认为错了的时候,我会说,在某种情况下他的见解可能是对的,但在目前看来我觉得情况似乎或好像有所不同等等。
在我们的性情中,最难制服的也许就是骄傲了,你尽可以千方百计将他伪装,跟他拼搏,将他打翻在地,但就是弄不死他,一有风吹草动,他又会表演一番。
谁若一次施恩与你,必将二次施恩与你,其乐意之情为受恩于你者所不及也。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七):节制、精准、雅趣、明晰
打卡 #自传#《富兰克林自传》本杰明·富兰克林 55.3% 富兰克林所处的十八世纪是新古典主义兴盛的时代,那个时代的作家注重秩序、逻辑、节制、精准、正确、雅趣、得体,主张文学艺术的实用价值,要为人服务,追求匀称、统一、和谐、优雅、明晰,避免晦涩、神秘,目的是愉悦、教导、匡正主要作为社会动物的人。它重理智,轻感情,讲究才智。热爱读书的富兰克林自然沾染了这个时代的理性气质,文章中提及了他的一些美德名目及其规戒,结合他自身的经历,特总结如下: 一,节制。这里的节制不单单是物欲望,如保持饮食节制以使人头脑更清楚,领悟更敏捷,坚定认为“维持一个人的生命和健康需要的收入微乎其微”,还包括对于一些精力的俭省,比如即使朋友把自己的钱掏空,仍然爱自己的朋友,因为朋友身上有可爱的品质,这其实也是一种智慧。 二,秩序。放东西各归其位,办事情各按其时。 三,决心。决心去做该做的事情,做就做到心想事成。 四,勤奋。如所罗门谚语所说“你看见办事殷勤的人吗?他必站在君王面前。”剪除一切无谓之举,奔向你的前程吧! 五,诚信。这里指的不仅是对他人诚信,还包括对自己的诚信,即对自己定了一些规矩,就要想办法去做到,如富兰克林对自己的美德严密监视,依次执行,每天晚上都要标出自己当天的过错,当连续一个礼拜能做到某一条美德都践行则加入第二条美德,逐一添加,直到将自己设立的美德都践行,就像是园丁打理自己的花园一样,每个人都应该谨慎而认真地铲除自己的道德过错。 六,善良。作者相信,“最可取的对上帝的侍奉就是对人行善”。而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以武断自负的方式说话,而使行善的力量减弱,原因是用这种方式往往使人反感,容易造成对立。 七,勤回顾。这不仅包含学习上的时时复盘(为学习优秀文章,选了几篇文章,写出每个句子的要旨,先搁置几天,然后不看书,试着用到手的贴切的字眼详尽地表达每个要旨,争取像原来表现的一样充分,从而再现原文);也包括对以上美德名目的时刻谨记和对照自己言行加以更正。 “人的幸福,因撞到千载难逢的大运而得者为数寥寥,由日积月累的小惠而生者比比皆是。”希望我们从富兰克林的自传中汲取养分,不断去修正自身言行。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八):转载
纵观富兰克林的一生,成就是传奇性的,但是经历确实真实且平凡的,我对富兰克林成功原因的推测是:童年时代就开始进行大量的阅读,并且经常将书中的理论运用于实践,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地与各种人进行交流,这两项学习的最基本技能为他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发展,而真正促使他成为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伟人的原因在于他从小培养的完美主义思想,以及他后来实现的道德完满计划,这种建立在务实的基础上不断追求完美的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富兰克林给我的最大的鼓舞是他的平凡却卓越的人生,我之前读过很多的人生传记,发现了那些成功人士基本都是有梦想并且一生为之奋斗的人,而这梦想基本都是在童年的时候形成的,且是别人不可复制的
而他的完美主义思想,按照我个人额理解,只要经过不断地阅读和交流,对知识以及高尚道德的渴望就会越来越强烈,就会产生不断超越自我的愿望(也可能仅适用我个人),所以我认为他对于一些人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尤其是他的道德目录,包含了十三点:
一、节制----食不过饱,饭不过量。
二、沉默----不说于人于已无益的话;不和人谈无聊的废话。
三、秩序----东西放在一定的地方;做事要有一定的时候,不可乱来。
四、决断----决定你应该要做的事,决定了后一定要做。
五、俭朴----不是于人或是于已有益的事,不要花钱;换句话说,不要糟蹋浪费。
六、勤劳----爱惜光阴,要时时刻刻做有益的事,不做不必要的行动。
七、诚挚----不做与人有害的欺骗行为,思想纯洁公正,说话要出于诚意。
八、正直----不做与人有害的事,或规避自己责任内应做的好事,免得使人蒙受不利。
九、中庸----不走极端,对人少怀怨恨之心。
十、整洁----起居生活,身体服饰,务求整齐清洁。
十一、宁静--不为琐碎小事,不为寻常普通或不可避免的意外不幸事,扰乱到心绪不宁。
十二、贞洁--除非为保健康,延子嗣,应该注意节欲,切勿因欲而弄得精神萎靡,虚弱无力,或损及自己或他人的宁静或名誉。
十三、谦逊--学耶稣与苏格拉底。
而富兰克林每星期只实践一项,把别的德性抛开,专门记录在一门小册子上,只要今天违反了某项,就在对应的那一项下面标一个黑点。经过一个周期之后又从新开始实践,他深刻地认识到只有通过新习惯的建立才能取代原来的陋习,起初运用的时候无疑是违反自然倾向的,所以每周关注一项能够让他逐渐克服天性,到了后来就变得容易了,也就成为习惯了。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九):富兰克林教给我的为人处世之道
《富兰克林自传》称得上是一本“宝藏书”,只要肯挖,总有收获。以下是我对富兰克林在为人处世方面的三点思考。 一、与人交谈谦虚和善,不争长论短 富兰克林说:“爱争长论短、反驳辩难的人做事一般都不走运。他们有时候能获得胜利,但永远也得不到友善,而友善对他们则更有用处。” 富兰克林的好友莫里斯先生要到费城上任总督,富兰克林提醒他:避免陷入跟议会的任何争执,可以当个舒服官。然而莫里斯从小热衷口舌战,信誓旦旦战胜不了习惯,所以他还是和议会闹得势不两立,双方纷争不断,他疲于争斗,最终辞职不干了。 生活中不乏爱争执的人,他们总是抓住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或故意把他人表达的观点极端化和扩大化后,模糊对方概念,进行攻击,挑起争端。换个词来说,就是“杠精”。 事事都要争个输赢,容易招人嫌恶,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这是人与人的社会,势必举步维艰。保持谦逊的态度,路才会越走越宽。 二、与人建立链接,请他帮一个小忙 富兰克林在议会遇到一名反对他当选议会秘书的新议员。这名议员有财又有才,逐渐在议会产生影响力。富兰克林不想讨好他,另辟蹊径——向他借阅藏书。借时诚恳归还时感恩,一来一往,再次见面时他开始主动跟富兰克林攀谈,此后还表示愿意为富兰克林效劳,两人最后成了莫逆之交。 “谁若一次施恩与你,必将二次施恩与你,其乐意之情为受恩于你者所不及也。” 你来我往才能建立链接,偶尔请人帮个力所能及的小忙(拼某某砍一刀这种除外),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夫妻之间同样适用。 三、适时展示自己 富兰克林从小喜欢游泳,并把这项运动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当时,富兰克林在华茨印刷所结识了一位姓威盖特的聪明青年,他教这位青年和他的朋友学游泳,下过两次水,他们就成了游泳高手。 他们把富兰克林介绍给几位乡绅,走水路时,威盖特向大家讲富兰克林高超的花式游泳技能,大家好奇,要富兰克林展示,于是,富兰克林使一些人大开眼界。 以为这件事就结束了,后来某一天,一位爵士派人来找富兰克林。他听说了富兰克林的上述事迹,想请富兰克林教自己两个儿子学游泳,并以重金酬谢。 因着富兰克林要离开伦敦,没能答应,但他得到了一个赚钱机会。 “不过我从这件小事想到,如果我留在英国开办一所游泳学校,说不定我会大赚一笔。” 如果我们有某项专业或擅长的技能,可以适当去展示,让更多人知道,这样更容易让“机会”看到我们。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十):节制 秩序 勤奋 诚信 善良 勤回顾
富兰克林所处的十八世纪是新古典主义兴盛的时代,那个时代的作家注重秩序、逻辑、节制、精准、正确、雅趣、得体,主张文学艺术的实用价值,要为人服务,追求匀称、统一、和谐、优雅、明晰,避免晦涩、神秘,目的是愉悦、教导、匡正主要作为社会动物的人。它重理智,轻感情,讲究才智。热爱读书的富兰克林自然沾染了这个时代的理性气质,文章中提及了他的一些美德名目及其规戒,结合对我助益很大的告诫,特总结如下:
一,节制。这里的节制不单单是物欲望,如保持饮食节制以使人头脑更清楚,领悟更敏捷,坚定认为“维持一个人的生命和健康需要的收入微乎其微”,还包括对于一些精力的俭省,比如即使朋友把自己的钱掏空,仍然爱自己的朋友,因为朋友身上有可爱的品质,这其实也是一种智慧。制定目标时也是一样,不要贪多。
二,秩序。放东西各归其位,办事情各按其时。还有包括对每天打卡的坚持,如三件事,阅读,工作日志,部门日志等,每天进行复盘,对事情渐渐建立起掌控感。
三,勤奋。如所罗门谚语所说“你看见办事殷勤的人吗?他必站在君王面前。”“如果我们把在绝对怠惰或无所事事中度过的时光计算起来,再加上在毫无用处的闲事或娱乐中度过的时光,那么,懒惰向我们抽的税就要多得多了。”对于我们整个人生来说,最重要的成本正是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请谨慎对待你的时间,莫让懒惰吞噬你的生命。所以,剪除一切无谓之举,奔向你的前程吧!
四,诚信。这里指的不仅是对他人诚信,还包括对自己的诚信,即对自己定了一些规矩,就要想办法去做到,如富兰克林对自己的美德严密监视,依次执行,每天晚上都要标出自己当天的过错,当连续一个礼拜能做到某一条美德都践行则加入第二条美德,逐一添加,直到将自己设立的美德都践行,就像是园丁打理自己的花园一样,每个人都应该谨慎而认真地铲除自己的道德过错。
五,善良。作者相信,“最可取的对上帝的侍奉就是对人行善”。而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以武断自负的方式说话,而使行善的力量减弱,原因是用这种方式往往使人反感,容易造成对立。对一些恶习要坚决抵制,“维护一种恶习,等于养育两个孩子。”
六,勤回顾。这不仅包含学习上的时时复盘(为学习优秀文章,选了几篇文章,写出每个句子的要旨,先搁置几天,然后不看书,试着用到手的贴切的字眼详尽地表达每个要旨,争取像原来表现的一样充分,从而再现原文);也包括对以上美德名目的时刻谨记和对照自己言行加以更正。我们应该利用好我们的闲暇时光,多做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让闲暇的时光变成惫懒的时光,有时候富足的生活会瓦解你的意志。
“人的幸福,因撞到千载难逢的大运而得者为数寥寥,由日积月累的小惠而生者比比皆是。”希望我们从富兰克林的自传中汲取养分,不断去修正自身言行。“睡得早,起得早,富裕、聪明、身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