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胡麻的天空》的读后感大全
日期:2021-05-15 01:27:1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胡麻的天空》的读后感大全

  《胡麻的天空》是一本由秀英奶奶/绘著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铁葫芦图书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2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胡麻的天空》读后感(一):暖暖的很自然

  没有特别的情节,甚至是平凡的日子中藏着淡淡的苦难,可是字里行间完全不见一丝一毫的愁绪或者抱怨,还让人读起来心生暖意,有最朴实的幸福感,那些画作没有大师的布局和功力,但胜在传神,而且每一张都能看到作者的用心和细致。简单有趣的书,适合放松下来,慢慢读。

  《胡麻的天空》读后感(二):以图文书写自己的故事

  秀英奶奶的书还没面市,但有幸先看到了刘震云老师的序,“生活中,有愿意为平凡生命代言的人,他们是作者,或是布道者,或是政治家;但这里藏着利益分割;由谁代表自己,都不如自己代表自己”,刘老师说得真好,而秀英奶奶正是勇于这样去做的一位平凡却又了不起的老人!

  《胡麻的天空》读后感(三):“不止朝夕”:书中的故事真的很无聊,但是……

  书中的故事真的很无聊,但是让我很平静。如果你曾在百花盛开的春天捡起一片粉红的花瓣,曾在阳光明媚的夏天听过虫子的鸣叫, 曾在树叶变黄的秋天捡起一片好看的落叶,曾在冰天寒地的冬天眺望南飞的大雁,你也许能在这本书中再次体会曾经大自然给你带来的悠闲浪漫。

  《胡麻的天空》读后感(四):有爱的一个家庭

  胡麻的天空——秀英奶奶

  很质朴的一本书,淳朴的语言和心情,秀英奶奶挺不错的,道出了老一代人的共难。父母随着孩子,从农村迁入城市里,年纪大了却还要背井离乡。

  儿子儿媳为了老人也是费了很多心。

  热爱生活,关爱老人。

  看完书当时感触挺大,所以看完书得立即做读后感,否则时间越久越不知道感受是啥。

  《胡麻的天空》读后感(五):读了前面,一直无法忘记

  当我第一眼看到《胡麻的天空》时,其实吸引我的是序言:一位跟我奶奶年纪近乎的奶奶,为会有如此强烈的学习信念和毅力?于是乎在匆忙的备考时期内,我竟然蹲在书店的墙角看了一下午:平白易懂而朴实的文字,体现的才是人生的真实,打动人心的不需要文字的华丽,只要作者是对于生活的热爱与敢于挑战即可。平时没有什么一定要买的书,但这样能让我一直念念不忘的书着实要买。

  《胡麻的天空》读后感(六):化万物为萌物的《胡麻的天空》

  秀英奶奶写了、画了许多南南北北的动物、植物和人的故事,读着好亲切!

  无论是人物、动物还是植物,每一个生命都与秀英奶奶的生命发生过交集,因此秀英奶奶写起来、画起来都包含深情。

  画画一定是画家才能做的事吗?读了秀英奶奶的书,便知道,画画原本不过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最原始、本能的方式而已,只要心中有他(它),笔下便可以有这诸多的生灵万物。这种直抒胸意的绘画原来并不需要过多的修饰与技巧,一笔一画,拙得质朴,拙得天真,拙得可爱,拙出了生命的本真!

  《胡麻的天空》读后感(七):夜读

  结束了一周的忙碌,终于有机会静静坐在灯前,手捧一杯花茶,翻开这本等待已久的著作。我的老师的母亲,68岁的秀英奶奶,用柔软的内心一笔一划勾勒出一个平凡的世界,那个世界里,老一辈人的情感与记忆在静静流淌。那里有花开一地地蓝的胡麻、雪天里好心人的骆驼、好吃得说不出的糖糊糊、跌在瓜田里闻瓜香的幼子林林,老人记忆中的世界温暖而安详,饱经风雨与沧桑的内心也依然柔软。朴实无华的言语,简单明了的自然笔记,谱写出的却是一曲别样的凡人之歌,勾勒出的是那些被忽视的人群也能拥有的一片湛蓝的胡麻天空。翻过最后一页时已是深夜,窗外冷雨纷纷,可是我的内心里却满是温暖与柔软,书中一笔一划就如手边那杯加了蜂蜜的玫瑰花茶一般,拥有让人心安的力量。我想今夜的梦里,我会回到最爱的故乡去,与亲爱的人们一起谈天,一起欢笑,还会得到家里胖小狗那疯狂的亲吻与拥抱。 5月8日夜

  《胡麻的天空》读后感(八):世界低处的端详者

  秀英奶奶是一位曾经目不识丁的老人,六十多岁开始念书识字、画画写写,开始跟着自己的儿媳妇芮东莉做自然笔记。

  秀英奶奶是一个老农民,一个老农民又写又画的,很多人不相信。比如说,秀英奶奶的二弟,现在仍然在内蒙古河套平原上种地的秦凤义就不信。秦凤义是以前的老高中生,他是真正的能写能画,他的字是村里人过年贴春联时必求的字,他的画曾经被他的外甥吕永林小时候奉若神通之物。

  秀英奶奶不管这些,她静,她慢,她一笔一划。经由这既静又慢的一笔一划,她开始回忆和呈现人生,呈现曾经的和现在的万事万物。

  在静默无声的岁月深处,死去的小狼从梦中走来,骑骆驼的小伙在雪地中远去,芨芨草绿了又黄,黄了又绿,一蓬蓬的哈莫儿缀满宝石般的浆果……

  我想,同饶平如老先生和姜淑梅女士一样,秀英奶奶也是一位居于世界低处的端详者,他(她)们自己的故事,以及他们所讲述的故事,大家才刚刚开始倾听。

  《胡麻的天空》读后感(九):最后总是朴实的最动人

  有位朋友读了本书后,说:“最后总是朴实的最动人。”

  真好!

  刘震云老师的序以《倾听静默之声》为题,我觉得他的感觉是准的。

  他写道:“秀英奶奶和秦秀平女士目前呈现的自然笔记,对于她们生命的历史来说,说的也许还有些表面——只是她们生活的表象、感受的表象、情感的表象,她们跟植物、动物(包括人)关系的表象。如果一个个体生命是一个大海,她们目前说的还只是海水表面的浪花,隐藏在海水底部的涡流和潜流,还没来得及说,或不知道怎么说,或不好意思说,或不知当说不当说。”他接着写道:“我说,当说。这回没说,下回可以接着说;由浅入深,也算一个好的开始。我更想说的是,如果有更多的静默生命在做这样的自然笔记,如果他(她)们的生命之歌形成合唱,就会像春雷一样滚过天空。更重要的是,自己‘记录’自己,才是真实的个体生命的历史。比这些更重要的是,个体生命的历史之中,已经包含着族群的历史、民族的历史、人类的历史——而不是相反。”

  刘老师写得不赖!

  《胡麻的天空》读后感(十):中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好难搭建哟

  继“留守老人”、“空巢老人”之后,现在“进城老人”也成了社会热点。他们为子女洗衣做饭带孩子,天天都是菜场超市逛公园。对爸妈嘘寒问暖很容易,但精神世界的事儿,还真的很难掺和。

  书里书外都介绍了秀英奶奶“入行”的缘由,是儿子媳妇觉得她平时一个人在上海的家里太单调了,希望她能开发精神世界,丰富老年生活,非要她把照片里拍的花花草草画下来。不得不说老太太是有天分的,初次下笔都让儿子媳妇眼前一亮的。在子女的帮助指导下,秀英奶奶进步神速。

  书里说秀英奶奶是很善良的人,不愿意让子女为难,不过分的要求基本都会顺着来。所以她就听从孩子们的建议,开始做起了大自然笔记。也许一开始是哄孩子开心,但经验值越来越高之后她肯定是乐在其中的了,成为了文化人儿。她会发现自己不仅仅可以当好农民,也能当好画家、作家、博主,人生有无限的可能。

  我妈也退休了有几年,她是有文化水平基础的,我多次建议她读读报纸、翻翻杂志,不认识的字可以用智能手机查字典。无效。就是那么热爱在微信转发各类养生和小视频。

  虽然广场舞大妈也没什么不可爱的,但是如果能正儿八经读点书不是会更有趣吗?

  哎!文艺青年对爸妈总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胡麻的天空》的读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