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的读后感大全
日期:2021-05-07 03:02: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的读后感大全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是一本由程猛著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2018-12-1图书,本书定价:89,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精选点评:

  ●说来惭愧,母亲先读完的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程猛因为这本书的出版,受到的赞誉真是太多了,我都没必要赘述了。康门未来最值得期待的弟子。其实读这本书,给我最大触动的点,就是“学习的道德化”。对平民(及贫民)子弟而言,学习是一件道德负重意味特别强烈的行为,是不成功便成仁的行为。这种道德化,其实有时候比单纯的学习方法粗糙,更给人压力。然而这些年,自己跑国内城市地区的一些学校,明显感觉到,学习的道德意味在减弱,学习会逐渐变成一种“轻飘飘的”、“快乐的”事情。这会是将来两代人之间很大的一个分野吧。

  ●四颗星给这本书,另外一颗星给程老师。同样出身底层,程猛老师显然比我厉害多了,本科就考到北师大,相当厉害。回到这本书上, 程猛老师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底层文化资本。“‘读书的料’的文化生产凸显出中国底层特有的文化资本。据此可以认为,农家子弟取得高学业成就的关键不在于其弥补了自身文化资本的缺陷,而是充分利用底层特有文化资本的结果。”(摘要)程老师颇有才气,后记写得很感人。很棒!

  ●田野资料较集中的章一、三、四均改写论文发表,内容差距不大。章二、五在论文中也有提及,不过不确定是否完全一致。费孝通加威廉斯加布迪厄的乡土三人组还算说得通,理论对话略显薄弱,最后强调公共支持系统与村庄文化恐怕是误置了时代——受访者和自传多是在2010年前就进入大学,换到今天恐怕没谁相信村庄文化能救出「读书的料」了,上升的路被崛起的县中折腾得更加飘摇。布迪厄强调的情况当然法国化,毕竟精英不等于中产,作者访谈对象之所以显得暧昧不定恰恰是因为其攀登上限就到中产为止,根本不可能成为所谓的国家精英。自传社会学与农村叙事算是非常取巧,如果放在今天,更为重要的应该是一种「城乡结合部」故事,毕竟绝大部分农村学生和小城市学生都被拉到县城中学系统内了,而这个系统内部分化更多,内在的价值与大学差异更大。

  ●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既要关注底层文化资本的优势所在,也要极其重视底层文化资本的暗面。

  ●终于读完了,带着隐匿的复杂情感被层层剥开的羞耻与自傲。厚着脸皮在书上或是读书笔记划划写写,提出 一些或许站不住脚的 “异议”。但这些“异议”却是我对这本书最大的喜爱。这本书大概会成为我之后常常翻阅和借鉴重要著作吧。

  ●望降价

  ●虽是一本学术专著,情感却充沛得溢出字里行间。如果说布尔迪厄与威利斯的理论建构终究逃不脱个人成长史的局限,程猛又何尝不是基于自己的生命体验与阶层旅行,生发出了对两位大师的审思与超越。

  ●在作者寫完再版前言的十幾天後我拿到了是書,又再幾個小時後寫下了如此的短評。書當然是沒有看完,由於非科班出身,大量理論內容我都一概跳過了。看了很多訪談對話,既熟悉又陌生:我們都有過類似的經歷,但他們是讀書的料,而我不是。最大的啟發在於對學習是一種道德義務的揭示,始終在我心裏壓得我喘不過氣來的石頭找到了,只是雖然我一再宣揚我沒有道德,但我還是無法擺脱它。很好的一本書,撫慰了我一小下,之後還是深深的無力感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读后感(一):攀爬的不止教育阶梯

  每年春节回家,电视里都会充斥宣扬亲情的公益广告。饭后看电视,如果和爸妈一起看到煽情场面,心底总会生出一股怪怪的感觉,既排斥也理解。排斥的是煽情,理解的是春节毕竟是团聚的日子,而我一般一年只回家一次。

  另一个怪怪的场景则是返校。早早回到无人的校园,一个人待着,与家里春节的热闹相比,竟然会觉得更自在一些,生活回到了熟悉的节奏。老家是我生长的地方,但却是最熟悉的陌生之地,自打初中开始,一直过的都是寄宿生活,学校才是生活的重心。我一度对返校的舒服感而不舒服,仿佛背叛了自己的故乡。但事实上,“如今我对自己故乡,像来往匆匆的过客。”这种舒服又不舒服的奇怪感觉,实际上是两个生活世界的摩擦所致。

  以上两个爱恨交织的情感体验,在程猛的这本讲述农家子弟攀爬教育阶梯的成长历程的社会学研究中得到了学理剖析。原来这是一类人的生命历程,远非教育二字所能涵盖,背后的城乡差别和教育承载的社会功能问题,牵动着国家和社会的敏感神经。好的人文研究总是能照进现实,关怀人的根本处境。读王东杰老师《国中的异乡》一书让我初次意识到自己的移民身份,而这本“读书的料”则唤醒了身上埋伏着的很多生命体验,关于家庭,关于情感,关于社会地位,等等,如同再次认识一遍自己。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读后感(二):语言、概念和问题的分析精准、独到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很深的感受是,这本书的语言描述非常准确,甚至非常精准,用词很考究,语言的论述没有陷入某种窠臼、套路和程式中去,这样会让读的过程充满新奇感。读学术著作最怕的就是一连串的动宾结构,我一看这种文章和著作就反感,也能对文章背后作者的思维习惯猜个七七八八,感觉从中学不到东西,就不愿意再看了。但是这本书里没有,作者已经尽力从这种语言结构中挣脱出来,完全采用真实可感、铺陈式的白描全面为我们展示一种新的语言写作风格,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新一代的85后科研工作者的新思考和新气象。我很喜欢,也很感动。喜欢和感动的地方在于,这种语言写作更有内容,更真实也更生活化,它拉近了研究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也拉进了研究者尤其是有农村生活经历的研究者与自己生活之间的距离。我们一直在逃离自己那段农村生活经历,我们一直缺少正面和直面这段经历的可能态度,在这本书里,我们能找到一些。

  维特根斯坦说,“一旦我们用一种新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旧的问题就会连同旧的语言外套一起被抛弃”。我理解维特根斯坦想要表达的语言对学术研究的重要性这一层含义,我更想表达的观点是,只有我们不断创造新的表达形式,或通过从其他专业领域中学习其中的行业用语和表达,或者通过不断创新词汇和语句去表述,我们才能不断逼近对一个问题的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真正的词,就意味着真正的理解世界,看透世界。所以,一项好的研究应该关注词语的使用和语句的论述,这里面能最直接的体现作者对时代语言和新认知的了解,在本书中,作者引用的“学术资格是一个疲软的通货”,以及作者本人的语言表达“家庭杂糅了国家、市场、社会带给他们的一切一切的悲欢离合”,“读书的料的文化生产之旅暗礁遍布,凸显了底层文化资本对强有力的公共支持的依赖”都十分有新意且十分准确,其中包含社会化的、理性的学术分析,也融入了一些文学语言的诗性和感性。这样的语言在文章中有很多,体现的不仅是一个研究者专业学习的广博和精深,也体现了研究者个人文学表达的功底和用心。

  在对文化生产和再生产这一关键社会学概念的分析上,作者的分析很见理论功底。透过作者的表述我们知道了,文化生产是一种意义的创新和创造,体现了实践者个人的主动参与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文化再生产的概念表达的是一种阶层复制,强调结构的制约作用。正是在对这一组概念的分析中,作者的研究与国外布迪厄和保罗·威利斯的再生产理论的理论接轨,真正实现了与国外理论的互动和对话。恰巧在看这本书之前,我看完了安妮特·拉鲁的《不平等的童年》和保罗·威利斯的《学做工》,所以看到了这三本书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理论对话,非常感动,也非常受益。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读后感(三):读书的料读完《读书的料》之后有感

  

这是作者的学术自传,也是代千百万农家子弟发出声音,更是为自己多年来的努力构建一种文化逻辑,以使所有的付出皆有一定的理由。作者尝试对处于社会底层的农家子弟通过教育这条唯一的梯子,取得高学业成就,进而完成社会流动寻找答案,并尝试分析这些人性格中或隐或现的特征,或者说需要用一生去和出身和解的文化基因。阶层固化、城乡差异、教育公平,这些为时代所创造的产物,让一部分人自小就背负上一种负担,包括但不限于求学路上的道德义务,消费中无所适从,以及长久以来的谨慎和卑微,和无法回馈产生的自责与内疚。

有无数人在这场马拉松中失去机会,从此造成阶层再生产,子承父业。但跳出来的一部分,不见得就会立马出人头地。他们需要很长的时间去适应消费主义膨胀的社会,并尝试着去迎合和改造自己,以免不入人群,在各种场合中自觉矮人一截。于是,我们看到了各种逆反消费,被校园规训者,最后成了最大的反叛者。他们需要用一些外在的符号,来掩盖心中的不自信,并尝试藉此达到真正的出人头地。《海王》中说,一个人一生会出生两次,一次是呱呱坠地,一次是获得真正的社会地位。底层子弟出身的人,尝试着使劲浑身解数,去追寻一种外在的表征,并与自己达成表面的和解,藉此来告诉自己:我彻底实现了阶层跨越。

作者还提到,因为从小就和家人缺少沟通,却一直在父母辛勤劳作的氛围下成长和努力,所以他们的故乡,渐渐成了回不去的异乡。他们穿梭于中产的消费场所,适应、改造自己,尝试去接纳那些父母没听说、甚至不理解的生活方式,但当回到家乡时,还是会为自己的出身感到低落,而这种反差中造就的性格,使他们心中总是背负着道德负担,和永远无法获得和解的罪恶。

毫无疑问,会有无数人在阅读这本书时找到共鸣。然而,我相信,一种为人应该秉持的原则,始终是不分出身就应该永远遵守的基本底线。作者提到,农家子弟更喜欢在通过努力和竞争中获得认同的环境中生活,且对拼爹、走关系等不屑一顾。如果城市化造就了一群试图通过不正当途径获得社会流动的人,并自觉自以为常,那是城市化最大的失败。换句话说,维护一种叫公正的公共道德,是所有人都应该遵守的底线。

作者尝试通过和布尔迪厄的理论对话,提出农家子弟在实现社会流动过程中的文化生产。这种生产并非自传式的文字书写,似乎更接近求学过程中产生的内在机理。故标题中的“成长叙事研究”,并非是对很多农家子弟自传的文本分析,而是对文本进行解构,进而分析产生农家子弟的因素,以及农家子弟拥有何种性格。

如果说本书有什么缺陷的话,那就是不加消化地高频率大段引用其他学者的原话,这看似是一种学术对话,实际是不自信的表现,其真正企图,是用各种理论嵌套来使研究话题表现出一种外在的“合理”。其实大可不必,因为中国最不缺拥有高学业成就、且无法及时反馈家人的农家子弟,他们更对这个群体本身感兴趣,他们的性格、他们的道德负罪感、他们的心路历程,他们的成长路径,以及试图挣脱,却又一次次打回原形的现实。至于那些站在高处俯视人群的理论家们写出的乏味、冗长,且放之各处皆可的万金油句子,实在不出现也罢。另外,本书写到四分之一才进入真正意义上的主题,实在太慢了。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读后感(四):自我与故乡——确立当代农村年轻人的文化自信

  

当代中国社会最重要最险恶的人口流动是从乡村到城市的人群转移,这背后要经历很强烈的经济、文化、生活冲突,面对大环境的叙事和描绘,从农村来的人很容易陷入自卑情绪中。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和创造是为像我这样农村出身的人提供了“底层文化资本”这种理论基石,提出了这个和城市叙事、城市文化同等价值的文化支撑,进而帮助农村人找到文化自信。

说人话,我的教育(生命)经验是从农村到县城到城市再到一线城市,毕业后长期呆在北京北漂。这期间自己无意识的完成了复杂的城乡迁移、成长叙事和心理转变。随着今年春节前后的阅读和父母对话才确立了真实自我,找到生命主体性。之后阅读这本书有种非常强烈的生命共振。我们农村人很多时候非常看不起自己,我印象中搬到县城,父母和很多亲戚在我们家和县城邻居、城里同学包括有钱亲戚的叙事中有非常多的自我否定,例如“我们跟人家比不了”、“生下来就不一样”、“咱家穷你能跟人家比么”等等,外加和城里同学穿着、表达、娱乐玩具等多种差异逐步形成了强烈的自卑,这种自卑逐步转变成了虚伪和抛弃。自己开始虚伪的包装自己成城里人、中产阶级,忽略甚至有意抛弃掉自己农村身份、农村生活经验乃至农村原生家庭的背景。面对县城同学,很少谈自己的父母和家庭;面对城市中学同学,很多提及家里在县城租房的事实,一直试图从购物和消费夯实自己城市基因和经济基础;来到北京求学急于证明自己的优秀疯狂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到工作后面对周围人,还是很少敢谈到父母的农民身份和家庭经济的窘迫;即便如今略有经济基础依旧缺少实足自信面对过往。这种自卑,己不如人的心态长久伴随着我这么多年的成长。这种体验就像背上的芒刺,让人做立不安,而我也把过往经验和真实家庭裹得严严实实,像封存潘多拉魔盒一样,生怕别人看到里面那些贫穷、窘迫、争吵和伤疤,然后招致的怜悯抑或嘲笑。

这背后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自信,缺乏农村文化自信。而底层文化资本很好的给到了类似有我这样生命体验的人一种自信心,我们有自己独特的同等价值同等重要的资本。就像周星驰那本《演员的自我修养》,我们可以有勇气对世界说“我养你啊”。

回到这本学术书籍本身,这本书因为是博士论文底稿,自然到处可见晦涩的专业名词,以及提出学术新概念所必须的理论背景介绍概念阐述、辩证分析等内容,这些都会让本书的阅读流畅度变差。但书中提到的先赋性动力、道德化思维和学校化的心性品质这三种文化元素完全契合我上学时候向上努力的缘由。然后在懂事、感情游移、自我道德绑架、“对羞耻的羞耻”、归属和疏离等描述上又印证了我成长体验上的另一个遮蔽的事实。不过书中对于精英大学学子的调查范围略显窄小,从阅读黄灯老师的新书《我的二本学生》来看,很多二三本、专科乃至辍学打工农家子弟依旧也有同样的文化生产和资本。其次本书研究中缺少校园师生环境(或书中所说“学校文化”)和家庭环境的调查会稍显缺失。最后一点疑惑是个人对于中西方学术界定、转译和引用的匹配度问题。总感觉学做工的循规生和我国汉族家庭背景的农村子弟的比较、西方学校文化和我国校园文化差异会导致学术概念的偏差。不过关于中西方学术如何引用以及自洽因为自身学术无知无法说清。

不过我还是要强烈称赞这本书,它会帮助一些从农村向城市迁移过程中出现偏差,找不到定位的人发现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根基和坐标。也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如书中所说,作为异乡人的“读书的料”可以通过对村庄的言说寻找到星星和罗盘、确立“真实”故乡的经纬。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的读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