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一》是一本由[美] 傅高义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本第一》读后感(一):美国正背着一个骄气横溢、老大自尊的包袱
最近又是中美贸易战,又是内地香港关系紧张,背后是美国。
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刚好看完这本书,同时一起在读的是《菊与刀》,之前看过准备再细读一遍。
如作者所言,美国现在正背着一个骄气横溢、老大自尊的包袱。而日本,谨慎又创新。日本政府与企业密切合作,中央集权却又十分灵活的体制,这样更适应这个时代。美国人则需要先花大力气解决所谓民主的内部矛盾,尽一切努力增强集体思想,同心合作。
从这点看来,邓老的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方针,真的是极具远见!可惜现在的香港年轻人不懂。
《日本第一》读后感(二):共赢
《日本第一》读后感(三):日本第一笔记
《日本第一》读后感(四):记录一下
《日本第一》读后感(五):日本是一个成功的样本,是中国可以在各方面借鉴的国家
一、拿来主义,习惯向强者学习的传统
三、从上到下、从个人到组织的集体学习,集体主义精神
四、官和吏分开的两大集团:政治家+高级官僚,讲求论资排辈辅助良好清晰的职业前景,政企之间良好的沟通渠道
五、中央和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公平利益分配六、终身雇佣制所带来得认同感和安全感
七、讲求平等的全民教育制度,不让差生掉队。
八、传统的家庭养老传统和恰当的不养懒人的福利制度。
九、集体主义对犯罪的低容忍度,警察的威权,严格的从警标准训练有素,柔性细致的管理,民众的高报警率。
十、日本模式:中央政府的计划和指导,政府与企业的密切合作,资本集中于大企业形成,教育制度。成功的产业贸易政策、精干的干部、集体利益。第一个现代化的后进国家。缺点:压制个人权利、忽视少数派、歧视掉队的为人、鼓吹爱国主义。
《日本第一》读后感(六):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组织的效率
这本书,首先肯定的是,观察日本社会很仔细,很详尽;问题也有,就是冗余的主观想象过多了;
对于非常冗长的主观观察报告,归纳抽象出以下几个本书关键要点。
第一,就是日本社会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共同体社会;最基层的自组织共同体,并不断向上i自组织,层层对话沟通。这一日本社会的组织形态,自然延展到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民间,官僚与民众,企业与员工,任何不顾他人单独过活的个人是无法生存立足的。
相应地,层层组织地共同体,对组织日本国民参与生产建设经营开发,有着无与伦比的动员能力和效率。
第三,政府最积极作用,就是提供【公共品】的服务,如基建/医疗/教育/外贸情报/维持市场秩序,专家技术官僚管理,制定产业政策,这些是政府应该做的;但是政府本身不直接参与,那些除公共品外的工商领域,日本政府产业政策的目的很明确,就只是服务壮大本国的工商团体;
《日本第一》读后感(七):上进的民族
阅读完这本书,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徒弟是怎么超越老师的?在战败后,美国对日本做出了很多改造,也帮助了日本。日本从以前的集权专政变成民主制,与美国不同的是,日本的政府强调集体,不是个人,很多事情都需要协商,来制定一个长远的发展计划。比如日本官员勤于收集情报,比如美国的小麦出口,日本会打听美国想那些国家出口,来防止小麦涨价,进而调节小麦进口。日本人同时对每年的粮食需求做出统计,预测下年的需求做好准备。协商上面,每一个制度的颁布不是一个领导人所能决定的而是社会各方综合讨论所能定下来的。日本在学习美国的体制结合了自身特点,并且最大限度地发展了自身优势。
日本人非常的好学,有很强的上进心。美国对于一些群体会给予方便,比如不要求西班牙语的人精通英语,但是日本人在持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这会导致问题恶化,一些本来就软弱的地方不会得到强化,所以日本不会在政策上给予优惠。日本教学非常明确,这与美国有很大不同,美国老师通常没有自己的教学目的。日本的升学也比美国来的严格,学生对待升学是非常积极的。日本人经常会派遣人员去跟先进的国家学习技术,他们往往会非常认真的求教,即使是自己会的也不出声。
我觉得日本人重视群体,自身好学,有危机意识,这些特性使得他们不但虚心求教,自己也潜心研究。
《日本第一》读后感(八):为什么要讲“日本第一”?
《日本第一》读后感(九):日本如何第一
曾在视频中看到这么一段话:我们要抵制日货,并不是要砸自己的日货,而是在各行各业都比它做得好。我们的官员比他们清廉,我们的街道比他们干净,我们的桥也比他们的结实,还有我们的年轻人比他们更有希望,更有未来。我相信傅高义(英文名为埃兹拉·沃格尔)教授在1979年写这本书时也是这么想的。
几十年过去了,日本那些“精华”依旧还在,有的甚至比过去做得更好了。重视教育和健康,干净少污染,社会秩序好,犯罪率低,收入均衡,产品质量好,民风淳朴有礼。因为国家的“先天不足”,国民整体是一种节俭朴素的价值观,富而不奢,杜绝浪费。
可以说,我们现在面临的是几十年前日本面临的问题,比如交通难,住房难,应试难等,但如今的日本已经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这本书披露了一二。
《日本第一》读后感(十):阅读速度可以更快
大体是我觉得他和费正清的某些书没得比,但也有可看之处,一分钟一页的速度的话,也能对日本有些许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