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黄山来的姑娘》经典观后感1000字
日期:2021-05-03 03:10: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黄山来的姑娘》经典观后感1000字

  《黄山来的姑娘》是一部由张圆 / 于彦夫执导,李羚 / 丁一 / 张筠英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黄山来的姑娘》精选点评:

  ●1980年的故事背景,特别情怀很动人。作为一个90后莫名的觉得贴合。

  ●细节生动

  ●那年代的真善美

  ●从一个农村小保姆的角度观察当代社会在转型时期的千变万化,三段式的故事结构,既看得到城乡差距的无奈、城市对乡村的俯视,也有关于真善美的拷问与人性的一丝温情,无论是探讨时代还是揭示人心都按照生活的逻辑展开,如此朴实真挚,贴近生活,在当下的电影中几乎销声匿迹,不知道80年代的现实主义传统如今去向何方?

  ●很有味道

  ●故事流畅,表演自然,难得

  ●

  ●1984年的电影说着“现在就是要消除城乡差别”“以后农村也是高楼大厦”“大家就都不往北京跑了”————北京2000多万人了。还在驱赶着女主这样的低端人口

  ●电影频道,和老妈一起看的,顺便回味了他们当年的穿衣风格。朴实的真善美啊。3.5

  ●还挺喜欢看这样的老电影的,反映一个时代的生活,那会儿的人多纯朴啊~

  《黄山来的姑娘》观后感(一):八零年代的北京

  八四年上映的片子,彼时人口流动尚未完全解冻,第一拨离乡进京务工的算极具冒险精神,热气腾腾的八十年代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有识之士都在如饥似渴地学习,心志不坚者也钻营投机也是恰逢其时。

  国家部委既有哥哥式严己严人的青年,亦有妈妈妹妹般自私自利,所谓的资本家的丑恶嘴脸在八零年代的抬头,让人不由得想起压迫这个尚有余温的词汇,可无可逃避。

  工人小市民阶层最有生活气息,邻里街坊大妈大爷的温情尚未被拆迁与暴富冲击,流氓老炮还没开始活跃,那还是知识受尊重的,价值高于利益的余波,北京城尚不喧闹,大隐于市的前朝遗民还在混迹菜场,尚未开始众星捧月般复起。

  国朝老干已难以把握全局,这非是战争年代敌人目标明确,而是商品社会带来的无数个抉择。影片没有采取赞歌的形式为,而是拉开帘子展现中顾委老同志在坚持原则与自家子弟要求帮助之间的矛盾。

  《黄山来的姑娘》观后感(二):纯美人情·真挚演技

  

经戴老师的《隐形书写》推荐,观影前对“80年代”充满想象,观影时惊诧于80年代的社会风气。主人公玲玲的心灵澄澈如水晶,不仅承担家庭重任为赌徒哥哥还债,还为善良仗义,自掏腰包为刚出月子的柳姐炖鸡。叙事选取的样本也颇具代表性,住所胡同大杂院、城市居民楼、独立四合院分别彰显玲玲来京务工服务过的三户人家——城市平民柳红荣家、精明算计的小市民齐家、宽厚仁义的干部家庭周家。

看多了流量明星戴着美瞳瞪眼、哭戏全靠眼药水的苍白表演,《黄山》上至主演,下至路人,演技都自然而真挚。女主有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像星星一样亮晶晶的,此言非虚,被周家人怀疑偷了毛衣受委屈时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晚上委屈悲愤交加时的泪水涟涟,错拿孔雀图时的羞愧难当,回乡路上憧憬未来生活的志得意满,李羚拿下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可谓实至名归。有个小细节很有意思,玲玲和大妈一起坐地铁,坐在大妈旁边的路人男子瞥了一眼两人,有点嫌弃地特意挪了挪位置,好电影连只有一个镜头的路人都很有戏。总体来说,全片情节紧凑、简洁明快,大众化得相当成功,没有晦涩难懂的镜头语言和故弄玄虚的地方,过瘾!

  《黄山来的姑娘》观后感(三):雇佣关系

  

雇佣关系是指“受雇人向雇佣人提供劳务,雇佣人支付相应报酬形成权利义务关系”。这种关系形成的基础是雇主和受雇人达成了口头或书面的契约。

雇佣关系和公司与员工间的劳动关系不同,受雇人不是隶属于雇佣人的,雇佣双方是平等的。如果受雇人不想继续为雇主做事,他们可以自行选择离开。如雇主不满意服务的质量,也可以解除雇佣关系。这种双向选择的关系和谈恋爱中的相互看对眼有相似之处。

《黄山来的姑娘》电影中农村姑娘龚玲玲在北京的齐家做保姆时受到雇主一家的严重不信任。特别是雇主家的妈妈似乎并没有觉得他们和保姆玲玲在这段雇佣关系间是平等的。

她在每天玲玲买完菜后都会重新称一下菜,然后按照当前市价算玲玲剩余的钱是否准确。稍有一点差异都会责问玲玲半天。之后的毛衣事件成为了压倒玲玲的最后一根稻草。按理说,家里突然找不到东西应该先自己仔细找找。不跟玲玲商量就随意搜索玲玲那间屋,家里没找到就直接问责玲玲,真的是很不讲道理。

保姆玲玲受雇于他们齐家并不代表她和雇主们是上下级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双向选择的结果。

*我的微博(aka爱读书的丸子)上有更多电影/电视剧/书籍推荐,欢迎大家关注!

https://weibo.com/u/3179898575

参考资料: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B%87%E4%BD%A3%E5%85%B3%E7%B3%BB

https://zhuanlan.zhihu.com/p/57238386

  《黄山来的姑娘》观后感(四):黄山来的姑娘

  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剧情片。通过展现黄山来京的安徽姑娘龚玲玲生活境遇的变化,反映了八十年代初的社会风貌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影片生活细节的刻画十分完美, 很多预言性的台词如今全都实现, 为今天怀旧的人们提供了极真实的昨日重现。 26岁的上海姑娘李羚,因1980年的电影《苗苗》而崭露头角,4年后出演朴实的乡下姑娘获第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是80年代家喻户晓的明星演员。 影片选取的三个家庭,在那个年代很具代表性。住楼房有电梯的齐家,窘迫的胡同产妇家,四合院的领导干部家。小保姆辗转三家,尝尽眼色冷暖,终因善良与诚实,收获了生活的信心。 每次看这个电影,剧情都放一边,三十几年前的北京街头,地铁和车站,立交和高层,长城和北海,院门与石狮,才是最津津有味的地方。这些老影像,不会随着岁月流逝变淡,反而更加历久弥新,让时光重焕光彩,镌刻心底。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黄山来的姑娘》经典观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