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印良品育才法则》是一本由[日]松井中三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印良品育才法则》精选点评:
●“流水不腐”,保持流动性是保持团队活力和健壮性的重要方式,横向的跨部门流动可以培养“所有部门都很重要”的意识、拓宽看问题的视角、奔向全局最优,纵向的升降通道可以保持组织健壮、有人才可用、让人才有可发挥的空间。怎么保持流动性且不像拆东墙补西墙一样陷入混乱?“MUJIGRAM”和“业务规范书”是基础,通过把基本工作方法标准化,使得基础工作不会过分依赖一个“人”。
●浅。
●通读了一遍做个导图即可
●不是职场心得,是适合我成为公司团队小领导后看的一本管理书。其中提到了一个理念比较认同,就是无印良品对终身聘用制的态度。日本和中国的文化相似,倾向于按资排辈的制度,但是受欧美成果至上主义的冲击,也开始了改革。作者认为无印良品适合终身聘用制,这是文化决定的。其次是对轮岗的坚持,可以看出管培生的培养思路。(讲管理团队的书已经看好了,就等当上部门小领导实施了)
●微信读书
●翻译不怎么行,很多句子读起来怪怪的。但是也更加使我向往MUJI。2016.4.19广图借的,4.20读,也是因为4.21要去深大进行MUJI二面。
●有的地方说的不错,有的地方纯粹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观点。还是偏东方的管理思维
●把员工当作“资本”,而不是“资源”。管理无他法,如何做人,就如何管理。
●把他踢进水库里
●在校读完,语言平浅,道理简单却以细节制胜。
《无印良品育才法则》读后感(一):MUJI甚至日本公司文化的感悟
日本一个世界第三强国,地图板块最小,经济GDP却很高的国家。很多东西都值得我们学习,最喜欢的文化是他们会让员工单独出国求学,奉行实践出真知的原则。MUJI的管理理念偏向于市场销售,但很多细节在很多公司也很适用,挺喜欢这本书的,也喜欢日本的很多文化,垃圾我们只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日本分类直接分六大类,比我们更为细致,垃圾带回自己家再扔等,近乎变态,可是也是因为这些细节,日本街道才这么干净吧
《无印良品育才法则》读后感(二):无印良品的育才法则
人只能在炼狱中才能成长
1 "让人成长的公司"才是好公司
2 “故意制造”逆境
3 终身聘用,但不是年功序列,讲“实力主义”
4 不间断的调动能够培养人
5 不能抱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所有的事都应是自己的事
6 人事管理最重要的是公平和透明
7 评价时排除个人感情
8 下属培养的阶段:(1)上手和解决问题;(2)分配多种类型工作;(3)扩大下属独立判断、决定的范畴
9 发挥领导力:身先士卒、具有意愿、关怀伙伴
10 激励伙伴:(1)使产生兴趣;(2)明确目标;(3)及时反馈;(4)让体验成功;(5)赏罚分明;(6)制造竞争;
11 领导力不是拉一个什么人往前走,而是给周围的人带来好的影响。
12 只要敢于尝试总会有办法
《无印良品育才法则》读后感(三):无印良品的育才法则
1.要让员工有自发维护品牌形象的观念,一个企业也必须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2.通过让员工更换部门及工作环境,来激发员工的潜力;更换部门也可以了解每个部门的运作,可以更好的理解整个企业
3.一个公司,中坚层就像是堡垒,守护着企业
4.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沟通,一个企业的决策是掌握在高层手里的,一味地讨好全部员工,只会导致什么都做不了
5.小团体会议,可以激发小组的思考力,麦当劳理论也很有趣
6.遇到问题,要寻找错误的原因,不要纠结于你错了,还是我错了。发掘错误产生的背景,避免问题的再次产生。重要指示要邮件或者文字转换,口头约定容易出现问题
7.让员工去海外自己做一切事物,包括找房子、找工作,全是按照员工的意愿。不论是做什么,无印良品都不会过问,学习成果回国后汇报。这一理念很大胆
8.评分制,什么性格的人适合什么样的岗位。不要光看某一位领导过高或者过低的评分,可以换部门或者换领导,一位领导的选拔,要经过层层选拔。
《无印良品育才法则》读后感(四):《无印良品育才法则》
#读书#
书名:《无印良品育才法则》
作者: [日]松井中三
个人评分7.0;豆瓣评分7.6
选择开始读这本书被两个东西吸引,一是“无印良品”四个字,而是书的序章“无印良品的离职率为何这么低”。
前半部分重点讲MUJI整体的工作制度、人事制度,公司与员工的关系,讲公司是怎么统筹的,对员工有什么样的要求,所传达出来的理念不仅在中国几乎没有,在日本乃至世界也是不多,所以MUJI的方式不一定具有普世性,但MUJI指定制度的初心都是为了给员工提供最好的机会很工作环境,比如他们会在员工入职第三年,让其担任店长,目的是让员工从事有挑战性的工作,让人不断的受刺激,不断的进步,甚至让一个人不断去挑战全新的工作等等,我觉得对于员工来说一定是好事。
后半部分重点讲MUJI的case,重在人与人的关系,几乎就是“领导工作指南”或者“如何代领团队”的手册,我自己学到的当然不是如何带团队,以为没有团队可带,但是对于自己在工作或其他合作关系中遇到的情况做了重新思考,带着理性的眼光,清晰的认识到领导也是人,得承认,不是所有人都“会”做领导,好领导真的不多,遇到好的领导就多学习,多珍惜,遇到不好的领导,也别抱怨,试着用自己的方式沟通和做事情,领导也不永远是领导。
这本书给我自己提供了很多思考问题的角度,是一本完全可以静下心来边读边思考的一本书,有点回到了初入职场的那份纯净。工作也快四五个年头了,中间有一段时间是非常不平静的,戾气很重,但2019年以来,自己有点沉下去了,几乎是“大碗宽面”的心态,希望在情绪管理的路上越做越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