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阑珊》是一本由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灯火阑珊》精选点评:
●很容易就看的进去的推理小短篇,不过每一则看完之后到不觉得很惊艳了
●早期作品,其中有不少似是而非的神秘小说,还有爱情小说,从中也可以看出阿加莎侦探小说作品中对于人物心理刻画的偏好在早期即已形成。
●阿婆人生最后一本出版的书。其实将1920年代她青涩时期的几本小说合集。障眼法、诚挚爱情、三角关系、考古学家人设、人性的复杂性,几项要素在阿婆之后几十年的作品经常出现。
●女演员和绝路不错。
●不知是不是翻译的关系,之前一直看的是贵州版看的心好累,这本是我读的新星版的阿婆,意外地觉得语言不错耶,还是因为是短篇?那些后来被扩展成长篇的我都还没看耶,是不是间接被剧透了。故事一般般吧,但语言真的不错哦。
●估计是读过的最难看的阿加莎的书。翻了前面两个短篇,竟然是意识流梦魇,而不是侦探故事。
●阿婆短篇集。最喜欢1白屋梦魇,男人在潜意识的梦里映射所爱之人,很巧妙2阿婆笔下的女演员都很强大,想起东方快车的那位3发现青梅竹马的年轻老婆出轨的道德制高者对出轨的精神折磨,最后把对方逼自杀了,自己也背上了十字架4波洛圣诞破案5因为喜欢同一个神像的博物馆恋爱,最后靠神的力量在一起了6小岛寻宝故事,可能影视化好看点7婚姻三角恋围城?8红颜祸水…9以为前夫战死嫁给不爱的有钱人,后偶遇没死的前夫,骗他自己怀了孩子,让对方愧疚自杀…啊女人…
●贵州版未收录早期短篇小说集,基本是1930年前的作品。阿加莎喜欢翻老梗的习惯得以从这部集中体现得更加明显一些,而除两篇波洛故事外基本没什么推理因素,倒是灵异和浪漫爱情故事的元素更多。对于阿加莎脑残粉如我来说,她写啥我都愿意看,但对其他读者来说想必没啥阅读价值。友情三星。
●各种类型的短篇合集。《绝路》和《巴格达箱子之谜》最好看。前者深刻反映了欲望和道德的冲突以及一个人所能背负的道德负担;后者在有限的篇幅和有限的出场人物中,最大限度的展现了推理小说的魅力,在波洛系列中也属于高水准之作。其他几篇要不太平庸,要不就不对胃口。
●“马恩岛的黄金”一文简直就是我小时候经常做梦梦到的场景,一个精心设计的寻宝活动、一张地图、一辆脚踏车、一个安宁的小岛,自己在上面追寻神秘的宝藏!小时候,一直幻想着长大之后能有这样的游戏!不过仔细看了阿婆的设计之后,心彻底凉了……这尼玛也太难了吧!!!
《灯火阑珊》读后感(一):短篇里是浓度高的故事群
刚翻看这本书的时候,发现是短篇合集有点失望,因为我最近沉浸在阿婆长篇探案的惯性里。而且我当时并没有准备好一字一句的认真看书,只想快速的欣赏剧情,于是甚至看不懂第一个故事。就放下了书换成了常规的阿婆小说《逆我者亡》。第二天准备好认真看书的心情静下心来看的时候,发现每个故事都很奇妙。我很喜欢看实体书,但不喜欢它们占空间的这一问题,但这是一本我会想要购买了一遍遍再读的书。阿婆的书也看了几十本,但只有《灯火阑珊》和《幸福假面》是我想要收藏的,而且一定要是这个有封皮画的版本。这本书是阿婆作为一个作家,脑子里不时蹦出的奇妙构思,然后下笔的时候却又不想把他们写成长篇,因为时间长故事的浓度可能会淡化,可以给想成为作家的我提供不少启迪。特别是还收录了当时英国马恩岛为追求旅游业,在岛上藏了四个小宝藏,然后雇佣阿婆写的寻宝线索故事连载……这种游戏真是太妙了。
《灯火阑珊》读后感(二):更丰富的阿加莎•克里斯蒂
白屋梦魇(3/5)风格诡异,但情节逻辑太飘飘然,难懂(结尾是主角终于跨越了疯狂的边缘,与心上人走进同一个世界?);女演员(3/5)“案发”场景描写精悍精彩;绝路(4/5)展现的高度自我为中心的角色和她的结局,让人不寒而栗;圣诞历险记(2/5)毫无亮点,不过就算是这么短的篇幅也汇聚了阿加莎热衷的每一个元素(2/5);孤独的神衹(3/5)纯粹的爱情鸡汤,但算是感情迸发过程的描写比较细腻的一次;马恩岛的黄金,主要看的是编者后记,属于趣味性事实阅读;围墙之内(3/5)悬念短篇,乳白色的围墙,将他紧紧困在其中,透不过气但甜蜜而幸福——这个明喻的细致描写很棒;巴格达箱子之谜(4.5/5)出类拔萃的一篇,颇有任何一部长篇中该有的巧妙的框架、悬念、诡计与反转,作案形似《底牌》,是阿加莎别具魅力的写作方式与讲述方式的缩影;灯火阑珊(3/5)写得不厌其烦的三角恋情,但摘得一佳句:在灯火阑珊之际,记住那曾经的光明;当黑暗降临,就不会忘记。
九部短篇里超过一半都是以爱情为故事基础,而难得的是大多都是以悲剧收场(长篇几乎都是HAPPY ENDING)。读写作时期不同的短篇,感受到的文字风格也有细微差异,还有引言与后记,这能帮助去理解一个更全面的阿加莎。
《灯火阑珊》读后感(三):多一句多余少一字少了
主要是《围墙之内》的评语。
围绕画家埃弗拉德和两个女人的故事。
一个伊莎贝尔 洛林,他的妻子,喜爱奢侈品,在众多富裕的追求者中却选择了他这个穷光蛋。
一个简 哈沃斯,欣赏艾弗拉德的画,阿弗拉德对于他的梦想,他的追求。
埃弗拉德认为简 哈沃斯是一个满口谎言的女人,但她非常善良,总是对朋友真诚,热忱的帮助他人,她自己总是会为朋友牺牲,委屈求全。
埃弗拉德想要画出能再让简惊叹的画,他此前的三幅画都有简的缩影在其中。当简死了后,简的最后一幅肖像画的灵魂暗淡了,埃弗拉德估计再也画不出能让人惊叹的画,他的巅峰过去了,永远地过去了。
伊莎贝尔 洛林撕开了伪装,她的双臂搂住他的脖子,像一堵乳白的围墙,诱惑埃弗拉德取走金苹果,名利,成功,金钱,他被裹在金苹果里。简死了,他逃不出去了。
…………
可能阿婆没那么多想法,但我有。
希腊神话里,想要得到金苹果,三位女神许诺,最聪明,为王,最美的女人。他都得到了,虽然后来国家没得了。
《灯火阑珊》读后感(四):阿加莎笔下的爱恨情仇……
阿加莎笔下的爱恨情仇…… 去年集中时间读了四十多本阿加莎的作品,基本上都是新星出版社出版的,最近又增加了一本,叫做《灯火阑珊》的阿加莎短篇小说集。 整个小说集包含了阿加莎的九部短篇,其中有些在其他系列中出现过,有些估计是第一次被新星出版社加入到这个故事集中的作品。 《白屋梦靥》颇有神秘主义味道,据说在阿加莎删减修改之前,更是爱伦坡的味道浓重,只能说,爱而不得有的时候可以是动力,有的时候却是挥之不去的梦靥。 《女演员》这个短篇故事紧凑,勾勒了一个靠女性的丑闻和往事去在女人身上赚钱的男人被一个当红女演员给重重的予以反击的故事,真的希望全天下的女子都可以有这样的心境和智慧,让这种阴暗中的罪孽无处遁形。 《绝路》中的女主最终因为自己的心理问题,让一个女人自尽,让一个男人摸不着头脑,而她到底是大度,还是嫉妒,有的时候举棋不定不单单煎熬的是自己,身边的人也会备受折磨。 《圣诞历险记》原名《雪地里的女尸》里面出场人物是大侦探菠萝,以前已经说过,这里跳过。 《孤独的神祗》神秘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产物,一个凄美却又看起来缥缈的故事。 《马恩岛的黄金》据说是一个旅游推广项目的附带小说,不得不说方面的阿加莎女士也是涉猎颇广,故事本身围绕家族长辈留下的财富解密,倒也悬念营造的不错。 《围墙之内》又是一个爱而不得和得尔无爱的故事,命运的扭曲和反转让一男二女的感情注定是悲剧。 《巴格达箱子之谜》是大侦探菠萝和他的老朋友黑斯廷斯上尉一起破解谜团的故事,在其他短篇集中已经出现过。 《灯火阑珊》中的女人估计以后永远也闻不得那个烟草的味道了吧。 总的来说,本书收录的都是阿加莎的非典型小说作品,从其中可以看到其创作某些侦探小说的“模型”,同时也可以看到其涉猎的内容的广泛,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其中的某些故事中包含的神秘主义和空想主义等,更是让人可以看到早期阿加莎写作成长的轨迹,每个短篇小说后附带的对于本短篇小说的说明,让读者对于其写作背景或者写作时候的逸闻趣事有所了解,增加了趣味性,有些信息的有趣程度甚至远超小说本身,个人评分7.8分,推荐指数三星半。
《灯火阑珊》读后感(五):命运多舛,得过且过~
《白屋梦魇》没太看懂,后记说风格像是爱德华时期的鬼怪故事,我倒是觉得有点克苏鲁——不可名状的恐惧,吓得要死要活最后却在迈过门槛那一刹戛然而止,完全不肯再解释主角的不可言喻的欣喜到底喜从何来。
《女演员》的悬念有点像某些故事里的波洛推理,逻辑上靠谱但是充满了不可预见的变故:对方没发现“尸体”怎么办,时间长了止血带会造成坏死截肢的吧?对方万一自带武器先杀人灭口怎么办?对方如果认出了她怎么办?当然理论上在极度恐慌状态下事态很可能按照她设想的发展,但还是很冒险啊……
《绝路》,我喜欢!本来我一直以为薇薇安会在精神重压下把克莱尔推下绝路——《死亡约会》就是个标准的不堪精神勒索的样板嘛,没想到没有反转,她就这么自杀了。而反转在于克莱尔是接下来承受精神重压的那个人……我喜欢!后记里说这个故事可能写于克里斯蒂离家出走前夕,我觉得,嗯,也许互相影响吧。
《圣诞历险记》,就是中篇《雪地上的女尸》的初稿,没啥可说的,波洛老爹短篇风格,而且见缝插针地继续贯彻牵红线精神。
《孤独的神祇》,纯情感小说,虽然是HE但也有一点哀伤,“只有神才真正懂得什么叫做忘恩负义,我们孤独的小神祇也许很明白,知恩不报是人性的阴暗面”。
《马恩岛的黄金》,阿婆可以在第一章开头写上“谢邀”……故事本身没啥出彩的,是个三次元活动的软广。
《围墙之内》,一个讲求不得的故事。后记里说开放式的结尾也许意味着艾伦杀了妻子,我倒是觉得不太可能,想要得到就得先付出,赊账的话要加利息的。一个优柔寡断且很自私的巨婴男贪图妻子的美色,也舍不得“灵魂伴侣”的理解,最后就只好先失去那理解,再(在多年后)失去那美色。对那个灵魂伴侣来说,就算是拿钱买对方的精神出轨好了。反正我都不怎么同期。
《巴格达箱子之谜》,也是个逻辑靠谱细节逼死焦虑症的波洛老爹故事,名侦探柯南里充满了这种风格的杀人手法……
《灯火阑珊》,有点像《无尽长夜》的BE爱情故事……“在灯火阑珊之际,记住那曾经的光明;当黑暗降临,就不会忘记”,然而“不忘记”本身就是一种残忍啊,最好的悼亡,就是遗忘,继续好好地生活下去。